2019年的狀元和榜眼


?在世界盃中國籃球剛剛出局的關口,我們曾經討論過一個非常尖刻的問題,那就是中國籃球的理念為什麼比起世界籃球如此落後。

在所有球隊都在琢磨小球的時候,我們的立命之本依然是雙塔;在所有球隊的後衛都在學習特雷楊的時候,我們後衛依然帶著似乎從80年代剛剛穿越過來的射程和球風;在所有球隊都在應用空間型四號位,讓五號位成為擋拆和錯位終端的時候,我們依然把我們最好的小球五號位長時間放在四號位上,讓進攻能力不如他的球員去低位單打,導致易建聯只能反覆陷入唐斯困境。[1]

這場討論的矛頭對準過教練,對準過球員,對準過選拔機制,但最終,我認為這個原因會且只會落到一處:

基層籃球的教育理念和氛圍。

只要你去國內中小學的野球場看看,看看有多少人依然在利用自己比同齡人發育得更高更壯的軀體往禁區一坐簡單的接球上籃,又有多少人願意到高位給那些看起來不如自己的後衛擋拆?在他們打完下場之後隨便拉幾個人聊聊天甚至到籃球論壇上去抓個人回復,猜猜有百分之幾的人會一臉人畜無害的告訴你「大個子飄到外邊投什麼籃啊,軟!」

[1]唐斯困境:我的朋友籃圈提出過的一個有趣概念,指那些進攻端能力明明是全隊最強,但卻因為球隊配置,不得不充當空間點的球員。

但你看看NBA的新秀,就能立刻知道時代的打法和特徵。

90年代和世紀初禁區壅塞,外線球員常規射程不及三分線,突破艱難,於是內線外線之間先選內線,效率與產量之間優先產量,首推中投:科比、麥迪、艾弗森、卡特、皮爾斯、甚至於弗朗西斯與後來搭上最後一班車的安東尼們,這是外線新秀的模子;鄧肯、加內特、姚明、韋伯、拉希德,這是內線的模子。

到後來,風暴迭起,規則演變,角色球員射程增加,大家發現:呦呵,禁區變空了。突破到籃下得分、掩護人接球後衝擊籃筐、突破到籃下吸引收縮後分球外線的效率更高,而最能讓上述三種得分方式成立的進攻手段,當然是擋拆。

所以,那一段時間的外線高位秀里,保羅、德隆、邁克康利、羅斯、威少、然後是庫里與哈登,都是大擋拆手,科比麥迪那一脈的中距離單挑側翼,幾乎絕跡了;內線的高位秀,醒覺的比外線晚一些,但你依然能看到不同於06年之前的內線屬性出現在他們身上,樂福、霍福德、格里芬,以及喬金諾阿。

雖然我們在98年選中了德克-諾維斯基,在09年遇見了德瑪爾-德羅贊這樣格格不入的個體,但大體上,時代的流向與特徵,都能在新秀的球風裡反映出來。

與其說是巨星適應了時代,倒不如說是時代一層層墜下來,從他們剛接觸籃球開始,教練、訓練師、隊友、對手、輿論和他們每天晚上能直接收看到的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球場直播,都在把他們塑造成這個時代需要的樣子。

如今的時代呢?

經過了06-15年間長達十年的漫長掙扎和演變,我們走過了低位與擋拆的百家爭鳴,掠過了中距離在魔球面前的掙扎演變,空間不斷增大、射手不斷增加、內線輕型化小型化,得分效率被推的太高,沒有人和球隊願意掉隊,於是

——大家都在盡量打三分和籃下。大家都在主打高位擋拆。大家都把球權集中在外線持球人身上,堆幾個射手和幾個吃餅人,有時候你打開比賽,簡直覺得像是在看一場突分的鏡像重播。

球員能打的位置變得越來越多了,但不同位置的球員所承載的功能,卻越來越像是技能樹只專心點了一顆的工兵,各個位置的球員,各個位置的打法,都逐漸出現了標準答案式的終極模板。

蔡恩-威廉森和賈-莫蘭特,狀元和榜眼,內線與外線,持球和無球就是這個時代,天平的兩端。

賈-莫蘭特至今,每場只出戰30分鐘,就能以57%的真實命中率替孟菲斯賺走17分7助攻,新秀時節26%的佔有率和35%的助攻率已非凡品,但更有意思的是,他打球的方式。

他擅長擋拆,無論是身體素質決定的借掩護衝擊籃下後終結,還是逐漸穩定下來的三分投射,在掩護中諸如假裝背傳騙開防守人後悠然盪入禁區的一下子,簡直有保羅和巔峰期隆多的優雅。

出色的爆發力和對抗能讓他在突破禁區撞上黑粗硬後,保持身體的平衡完成一記把球衣P成雷霆後你告訴我這個人是威少也毫無違和感的拉杆,但他卻不完全像威少爺一樣直來橫往大鬧天宮,小空間里變奏的小心思,是羅斯的款。

經歷了賽季初新人手感的起伏和調侃,莫蘭特成功在44場之後把自己定點投射的得分效率,維持到了優於聯盟81%球員的優秀線,而優於聯盟57%球員的陣地戰運球跳投,已經能擺弄兩下子撤步或是面對蹲坑直接干拔。

穩中帶皮,快中含細。

像庫里和歐文這種風格的控衛,哪怕33歲了,抬手射出一記Logo三分或者在內線轉了270度拉杆後橫眉嗔目,你還是覺得他們像20出頭的年輕人一樣球風張揚;而克里斯保羅這類宗匠,就算是在他速度最電閃雷鳴的黃蜂時期,在場上彎腰指揮,也像一個浸潤十年的小老頭。

莫蘭特有趣就有趣在,他的跑跳、對抗、爆發,拉杆時的創造力,是歐文威少羅斯們烈火燎原的風格,但小技巧、節奏和快慢交錯那一下子的把握,又讓你覺得他血里混了點克里斯保羅或者德隆威廉姆斯。一個穿著花襯衫,耳朵上打著三個耳洞,渾身浸著大吉嶺茶香水味的人朝你迎面走來,摘下太陽鏡卻是一個40歲大叔的臉——就是這種感覺。

不得不說,當你看到特雷楊和莫蘭特時,你會由衷的期望,這兩個人各自的優點和長處,能交匯混合一下。二年級的特雷楊,是站在所有前輩控衛的肩膀上,避開一切彎路提前點滿了所有現代控衛要加的技能點的超級進攻機器,射程、行進間拋射、出球和持球投,唯一欠的就是身材帶來的防守隱患和強行對抗。

一年級的莫蘭特,組織、突破、運動能力和防守端潛力都是上品,但偏生長距離投籃的後續發展是職業生涯的最大未知數。一項技能,在NBA分四個等級,作為戰術終端和主要進攻手段的「武器」(庫里)、作為對方防守布置中需要專門花資源戒備的「威脅」(丹尼格林的三分)、被針對性防守後能做出回應的「懲罰」(勒布朗的三分)、以及乾脆無視掉的「弱點」(本西蒙斯的三分)。

莫蘭特定點和運球投的效率逐漸回升,三分命中率也基本穩定,但產量平平,三分線內的中遠距離跳投不忍卒睹——17英尺以內優於聯盟39%,17英尺以上的長兩分更是只有16%。撐死了剛剛從「弱點」邁入「懲罰」的門檻,幾乎可以想見季後賽會遇上什麼類型的防擋拆策略。

無論是加緊拋投還是進一步提升三分產量,補上了這一環,我們或許就能把賈-莫蘭特,當做下一個時代里的控衛模板了。

還記得安東尼戴維斯在去湖人之前經歷過的一切嗎?

超級數據、持續高效、擋拆里的天生王者、「無論後衛把球丟到哪裡我就當跳高練習了」的人類空接精華、合作過持球人的助攻增幅器、可能是開闊空間下,NBA歷史最好的掩護人選項之一,頭幾年,驚艷。

身處鵜鶘,小球市,隊友傷病於是連年不進季後賽,觀眾們開始找理由了,」數據這麼強但成績平平,哎呦我們才不管隊友和傷病呢「,於是領袖能力肯定是不足的,無球打法肯定是不行的,今天說你當不了軸心明天說你不會持球攻,直到轉投洛杉磯,隊友升級,舞台變大,聚光燈咔咔咔——哦,濃眉原來真的很強啊。

威廉森要經歷的,恐怕和戴維斯經歷過的,差不多。

我們說,現代籃球里的內線要少持球——狀元郎這幾場的陣地戰持球進攻(背身+面框+擋拆)比例剛剛20%出頭,不算高。

我們說,現代籃球里的內線要無球高效無比——威廉森的無球佔比高達54%(二次進攻、切入、掩護、定點),除了掩護人,幾乎全在聯盟評級優秀往上。

戴維斯能把所有後衛拋得不著邊際的球像冰桶挑戰一樣風淡雲輕的抓回來——前些日子霍樂迪把球丟去了籃板後面,威廉森在空中作法,也成了當日五佳球。

但又有兩點,和戴維斯不一樣。

戴維斯的身材和臂展,讓他能成為小球時代最好的五號位,搖擺能力拉到滿——威廉森不行。哪怕威廉森這幾場展現出了足夠的單防天賦,並且正在證明自己只要不走神無球端的掃蕩能力也上的了檯面,但身高就決定了他沒辦法總能站小球五號位,除非這個球隊徹底放棄護框,更何況,他的防擋拆能力很糟糕。

戴維斯是最好的擋拆夥伴,除了動態天賦,還有臂展身高這類尺寸天賦,讓他在小空間里也能應付裕如——威廉森有區別。他的力量、對抗和衝擊力基本難逢敵手,但身高讓他沒辦法站在原地就完成一次終結,他需要起步空間。這幾場下來,威廉森打了23次切入,效率超過聯盟76%的球員,但只做了13次掩護,效率低於聯盟78%的球員。

這個數據肯定會回升,但足夠引起我們的注意了。

他是無球為主的現代內線,但他和所有的現代內線都不一樣,位置上他必須得謹慎的向上搖擺,進攻上,他也無法特別頻繁的參與擋拆刷分,無論是外拆還是內拆。威廉森實在是太像早期的查爾斯巴克利了,他的進攻構成完全是均勻的雜燴,東邊敲一個切入、西邊刷一個籃板、南邊拱翻兩個錯位、北邊再持球搞個擋拆。

投籃什麼的,對於不主打持球的威廉森來說不是最大的問題,假設威廉森整個職業生涯的球風都不會有大的改變,那他真正的問題在於哪兒呢?這樣的進攻方式給威廉森帶來的第一個問題是,效率有保障,但吃球權的能力有上限,而無球類球員原本的產量已經有上限了,威廉森會比靠掩護的無球類球員的產量上限更低;第二個問題是,對球隊體系的參與度和戰術價值,不會很高。

因為他不是持球類的打法,所以不能像勒布朗一樣作為大個子輸出後衛的進攻影響力;因為他是無球類的打法但並不是很依賴擋拆,所以圍繞他的手遞手和掩護變化也不會特別頻繁,和超級後衛的來電程度,不會高到自己前任的地步。

還記得我們從前討論過的建隊成本問題嗎?威廉森的天賦恐怕和他的建隊成本是成正比的。

職業生涯最好的解決方式可能只有以下這些辦法:

——完全變成一個巴克利式的低位魔王,讓自己的背身效率足以跟上那些主打高位擋拆球隊的進攻效率,但因為這個時代對低位的惡意遠比巴克利時代多,還要再增添出球,成為一個變種版的12勒布朗。

——遇到自己的大洛佩斯,在自己生涯競爭力最強的歲月 ,遇到一個進攻端能為他拉開空間,防守端能為他護框和防擋拆的球員。

——身邊配備超強的側翼群,能夠主打無限換防,用超強的收縮和協防抄球能力彌補威廉森站五號位時的護框艱難。起碼要能打出勇士死亡五小的彈性,畢竟威廉森的防守肯定不如格林。

說白了,威廉森這類球員,在NBA的歷史上太少見了,所有人都得摸著石頭過河,無法預測他會變成什麼樣。

新秀里的狀元榜眼,各自系著內外線和有無球的兩端,他們擱著天平相望,但又都有各自獨特的缺憾,就看誰能在下一個十年里,先補上自己的那一點了。


歡迎關注公眾號:安可的五維口袋


狀元和榜眼,誰更好,這問題問的挺有意思。我肯定選錫安,具體看分析。

-如果選秀來看,錫安更好

狀元肯定比榜眼要好,因為錫安的狀元幾乎是聯盟中所有球隊的一致選擇。這代表了錫安有多麼優秀,就像當初老詹進聯盟一樣,就是「天選之子」。如果狀元不選錫安,那還能選誰?球隊經理只要不選他,就會被罵個狗血淋頭。

-如果數據來看,兩人差不多

錫安,9場,場均27.1分鐘,拿下19.6分,8籃板,2.1助攻,0.6搶斷,0.3蓋帽,2.6失誤;

莫蘭特,44場,場均29.8分鐘,拿下17.3分,3.4籃板,7.1助攻,1搶斷,0.3蓋帽,3.3失誤;

場均時長差不多的情況下,兩人得分相差無幾,由於一個內線一個外線,因此籃板和助攻分別佔有也很正常。但是錫安有個弱點,就是作為一個暴力型內線場均才0.3蓋帽有點說不過去。而錫安的優勢居然在於三分命中率,44%的數據比莫蘭特38.3%的數據高了很多,但是錫安的樣本量太少,這個數據以後可能會回歸正常。

-如果高階數據來看,錫安佔優

錫安:27.6%使用率,11.2%助攻率,24.5的PER值,58.4%的真實命中率;

莫蘭特:26%使用率,35.4%助攻率,18.2的PER值,56.8%的真實命中率;

錫安在三項數據佔優,尤其是作為一名新秀球員有27.6%的使用率,這已經是球隊老大的地位了,可以說有球就給錫安搞定。尤其驚人的是24.5的PER值,這個數據可以排在聯盟第10,這對一個菜鳥來說有點不可思議。排在他前面的是字母哥、077、大鬍子、濃眉、利指導、小卡、老詹、大白邊、和約老師。

但是莫蘭特有個數值很厲害,助攻率35.4%,這是個什麼水平呢?本-西蒙斯是34.5%,盧比奧是36.3%,利指導是34.9%,威少是35.7%,大鬍子是33.6%。明白了吧,現在莫蘭特就處在這個水平線上,當然只是指這一項。

-從隱患來看,選莫蘭特

不得不說,人們對錫安的體重實在是非常擔憂。體重過大,打法又非常暴力,這對膝蓋和腳踝的壓力非常大。飛天遁地流確實好看,當年的羅斯和格里芬吸粉無數,但是對身體損害太大了。年輕的時候身體好,恢復快,可以撐得住。但是打幾年球之後,身體恢復沒有那麼快了,傷病立馬找上來。因此,比起來,莫蘭特的打法不那麼依賴身體,而且他是調動隊友型的,相對更耐艹。

-從發展來看,選錫安

話說後場核心控衛年年都能出好用的,但是內線出人才很難,因此我想只要錫安保持健康,大家還是會選錫安。誠然他的射程還沒有那麼遠,還沒有完全適應NBA的比賽,還沒有熟悉球隊戰術,但是選健康的錫安做建隊基石,沒錯!多少年出一個老詹,就多少年出一個錫安。

莫蘭特也很好,但是聯盟中這樣優秀的後衛實在太多了,選擇餘地有不少,但是錫安只有一個。


謝邀,講真,這個題主真的是刷屏怪


其實莫蘭特和錫安兩個人讓我想起來07年的奧登和杜蘭特,當時幾乎所有的球隊經理都會把奧登視作狀元人選,畢竟他被媒體稱作是千年怪獸是加內特+奧尼爾的合體,有著奧尼爾的爆發和加內特全面。

當然由於那該死的傷病,時至今日奧登和杜蘭特已經無法相提並論,奧登甚至從來沒有打過一個完整的賽季,甚至還一度淪為CBA的外援,還被裁了,而杜蘭特早已是四屆得分王、兩個總冠軍、兩連FMVP。雖然榮譽相差懸殊,然而誰又能否認奧登的天賦呢?

再回過頭來看錫安和莫蘭特,錫安的絕對天賦毋容置疑比之莫蘭特要強上幾分,從他季前賽那幾場高效的表現以及他復出的幾場比賽就足以看出,如果沒有傷病,在如今這種小球盛行的NBA,像錫安這種極具爆發力又兼有幾分靈動,還有一定遠射能力的內線來說,他的上限比之安東尼戴維斯不逞多讓,這也是鵜鶘在拿到狀元簽之後果斷將濃眉哥送到了洛杉磯。

而莫蘭特相比,雖然表現足夠穩定高效,關鍵時刻的得分能力也與杜蘭特有幾分相像,或者說他就是雷霆早期的杜蘭特。如果沒有傷病,持續努力的莫蘭特也許會達到杜蘭特如今的高度。

沒有傷病,錫安也一定會觸碰前輩奧登的天賦極限,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到沒有傷病的奧登,我們不知道奧登的天賦極限在哪兒。

最後,願世間無傷病。


利拉德和戴維斯誰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