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軟體學會了,把理論知識打紮實,之後就是多看多練,看看大師們的分享,總結思路經驗,沒有什麼捷徑能走。技術都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摸出來的,多動手剪一些,自然就提高了。推薦幾篇文章,題主可以看一下。

學習剪輯的三個階段,你到哪一步了??

mp.weixin.qq.com圖標五篇推送帶你入行影視後期(自學篇)?

mp.weixin.qq.com圖標想學視頻剪輯和製作看什麼書??

www.zhihu.com圖標俊彩星馳學院: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剪輯師??

zhuanlan.zhihu.com圖標乾貨|剪輯師如何控制剪輯節奏?

mp.weixin.qq.com圖標【直播課】剪輯師:邏輯為王,技巧吸睛。含實操(星馳學院)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想獲得更多影視後期的乾貨內容可以關注公號:星馳影視後期 。想了解有關影視後期的相關課程可以添加微信: 18513952123 18410175123備註知乎


知乎上經常有人苦大仇深地跟我說,唉,我怎麼才能剪電影,掙大錢啊?我說很簡單啊,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剪電影需要什麼技能,你學就是了啊,看電影就是了啊,又不需要你任何的時間上精力上金錢上的支出。

大家做任何事情,畫畫啊,種地啊,都是先從模仿開始,看別人是怎麼搞的,看多了自己也能學會了。比如我們都知道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還有唐朝著名詩人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等,可見觀摩學習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的 斷代電影史的重要人物,讓?呂克?戈達爾,他青年時代沒有考上法國電影學院,一氣之下,戈達爾躲到法國電影資料館「觀摩」了3000部電影,終於拍出了一部劃時代的電影《精疲力盡》,引領法國電影新浪潮風騷數十載,以至於可以讓法國人民得意地宣稱電影從此以後分為「戈達爾前」和「戈達爾後」兩個時代。同樣,觀摩和分析優秀影視作品也有助於養成剪輯思維方式。

電影業內流傳著一句話:「影片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對大量影片的觀摩分析,可以培養電影的鏡頭感和畫面意識,這種觀摩分析俗稱「拉片子」。「拉片子」就是逐格、逐句地解讀影視作品,通過細緻的觀摩,全面掌握片中的內容、風格和技巧。

與培養電影導演意識相同,拉片,也是培養剪輯思維的重要方法之一。從剪輯師的任務出發,我們會發現,要培養剪輯思維,我們需要考慮作品的結構、人物、場景、細節等因素。因此,學習剪輯的同時,也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對觀摩的影視作品進行分析。

首先是作品的結構分析。作品採用了什麼樣的敘述結構?

你覺得這樣的敘事結構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為什麼?故事的開端是什麼?創作者是如何開場的?激勵事件在何處出現?對整部影片的影響是什麼?發展部分是哪一部分?有什麼樣的作用?高潮從何處起?如何為高潮的到來做鋪墊?結局部分是什麼?是不是開放式結局?這些段落分別在全片中所佔的比例是多少?等等。

其次是人物分析。包括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群像以及人物關係等等。這些人物的個性特徵是怎麼樣的?創作者通過哪些事件、選擇什麼鏡頭刻畫人物?通過這些分析,啟發我們的思維。

然後是場景分析。整部片中用了多少個場景?都有什麼樣的場景?這些場景對故事以及人物的表現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場景敘述或表現的方式是怎麼樣的?場景與場景之間是如何轉換的?

再有就是影片細節點的解讀和探討。創作者一定會在自己的影片中設置許多細節問題,我們能不能看出這些細節的運用?

細節是不是很明顯?創作者設置這些細節的目的是什麼?是表現人物的性格,還是為故事情節做鋪墊?或者說是表現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點?

以上關於拉片的基本方法,是對一部片子的精讀,為提高畫面剪輯意識和剪輯水平,我們也建議對自己所欣賞的優秀影視節目直接選取核心場面、精彩場面或者你覺得有意思、有特別表現方式的段落,進行有針對性的拉片,從中學習各種不同的編輯手法。

通過這樣的拉片,可以將影片敘事範例、剪輯手法與學習剪輯原則與技巧結合起來。 在腦子裡存儲了大量的範例後,我們就會在實踐中很自然地選擇合適的剪輯技巧完成影片的剪輯工作。


多看看嗶哩嗶哩的大佬怎麼剪輯的,主要是多練習,熟能生巧


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其次,這世界上沒幾個做成事是因為喜歡/有興趣,只是堅持。

多看,更重要的是多做。不要以為理論枯燥無用,學習理論可以讓你在看別人視頻時有了更精準的評價與經驗收穫,也發展自己的風格。

其他幾個回答中都介紹了相應的工具和方法論,這裡不再贅余。


靜下心 先從軟體學起 之後多看片子


看片。


先學理論再動手,如果只是學軟體可以去b站,pr final cut到edius avid的教程都有


有的,方便我們加個微信互相交流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