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朋友聊天 無意之中說想去日本旅遊

雖然聽到這個回答已經習以為常,但心中不免有點疑惑。

老一輩暫且不說,新一代年輕人還會有這種思想嗎


不這樣說怎麼表現我愛國?怎麼抬杠?


扯淡。

我們愛的國是中國,和我們對日本文化的態度有什麼關係呢?非要說的話,也該看對於「日本涉華政策」的態度才是。

雖然只是討厭日本的話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就像也有人不喜歡中國,但畢竟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無非閑談而已。話說題主舉的例子我看著有點難受……一是我沒看到愛國二字,二是「哈哈哈我討厭日本人」這句話看得我有點摸不著頭腦……就是莫名煩躁的感覺

不是太理解文化和愛國的必然聯繫啊,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傳承中最值得稱道的一點就是兼容並蓄,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中華文明傳承了上千年,即使中間遭受了各種重創,也依舊可以把外來的民族的文化融合進來,個人覺得這方面作為文化融合來說並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再來看看對於日本的特殊性原因,抗戰!!!尤其是昨天才是9.18紀念日,對於中國近代史上的屈辱是不能忘記,對於日本的軍國主義以及一系列的附帶的鷹派言論絕不姑息,但是其他方面呢?其實個人看來,日本的所謂文化入侵,舉例來說:日漫,拋開國家不看,日漫和美漫本質上有什麼差異么?但是會有人因為別人喜歡漫威所以站出來指責不愛國嗎,我覺得不會吧。。。。。應該。。。。。(杠精撓頭)


我認為,愛國的體現應該在於自己是中國人,不管在哪裡,只要心裏面是祖國,那腳下就是祖國


我覺得吧。要是這樣的話,作為一個老爺們,我得把硬碟格式化了才有臉來回答這個問題。。。(捂臉,跑!)

很多人想多了,沒那麼複雜,這種回答的人想不到很深。

人需要一個立場,很多人需要自己的立場很獨特,那麼根據他們的認知 現在喜歡日本的人多了,他們就討厭日本。如果他們感覺現在全民討厭日本,他們就會改變立場。

另一群人是從重。

但這兩波人共同的一點是:他們的立場是根據環境變化的,沒有自己穩定的三觀。

換一件事 他們的立場可能會立即反轉


看了一下題主自己的回答,別的我也不了解,就討論一下題主說的「日本人春遊踏青」這個事情吧。

這個事情其實有個專有名詞叫「生態旅遊」,聽起來好像就和孔夫子「暮春出行」沒什麼差別,其實背後反映的是一個現代化國家的綜合國力。

生態旅遊的背後,需要的是整個國家公園體系的建設。每個國家公園或者自然保護地,能接待多少訪客,能承受何種程度的旅遊開發,都需要嚴謹的論證、精巧的設計,還有最重要的,需要最強大堅決的執行力。

日本不僅有可供民眾遊憩的觀光地,還有完善的解說系統,可以向公眾科普觀光地的特色和禁忌,增加民眾對觀光地的理解和熱愛。這每一段解說詞,都凝結了學術專家的心血,每一處禁忌,都隱含了對自然保護的考量。

中國的國家公園體系今年可以說才剛剛起步,所以我可以明確地告訴題主:孔夫子暮春出遊的盛景之所以沒能在中國重現,不是因為中國人不愛自己的文化,而是因為相比於日本,中國還不是一個足夠強大的現代化國家,我們才剛剛有一點力量,來發展我們的生態文明,來發展屬於我們的生態旅遊服務。

所謂的文化,很多時候不過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表徵而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