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跟曝光沒關係,是相機本身漏光了


看片子,可能是你的機器在什麼地方不密合,或者鬆動了,造成漏光。也有可能沖洗過程中漏光。因為你照片的過曝現象沒規律,且完全疵白。先去維修相機的地方看一下。因為不知道你使用什麼相機,還有一個方法裝入一盒便宜膠捲後把後背連接部分用黑色腳步密封起來,拍一卷。再去沖洗看看是否還出現類似想像。

具體到拍攝曝光要注意什麼,有一些app是預估曝光的,先開始可以輔助你手動調節光圈,感光度ISO,和快門速度。由於膠片的iso感光度是固定的,這個設置完就無需管了,就看光圈和快門了。當選擇恰當曝光值後,光圈大一檔,快門就慢一檔,但光圈大小會影響景深。這個也有app比如DOF就是可以給你一個景深預估。

ISO400,f5.6,快門 1/15 三腳架

f8,ISO400,快門1/30

光圈f16,ISO25,快門速度1秒,需要三腳架。

在同樣的曝光值下,由於速度與光圈不同,可以拍攝出不同的效果。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初學者也有把光圈調在f16,然後不管光圈,只調節快門速度,實現變相的傻瓜機拍攝方法。因為光圈小,景深大,幾乎不用手動對焦。但缺點也是明顯的,它要求拍攝時的光線足夠充足。

一般而言,膠片對於過渡曝光的寬容度比較高,極端情況可以寬容6檔,但是對低曝的寬容度不足,這與數碼拍攝正好反過來。(反轉片除外,要求精確曝光)。

怎麼精確讀取曝光值呢?

你可以選擇畫面的灰度曝光(中間值)。確認灰度是一個練習的過程。手機app light meter之類的有很多免費的應用。

這是數碼拍攝,可以練習讀取拍攝曝光參數

數碼拍攝手動曝光手動對焦。

沒有所謂的標準曝光值,我們為了拍攝需求,也可以選擇過曝和低曝。剛開始選擇均勻的曝光值(中間值)是個不錯的起點。

剛開始有個好方法,就是對著自己的手背曝光,得到一個中間值,再調節快門和光圈速度。來適合這個值。嚴格點可以買個灰卡進行曝光。

祝你膠片玩的開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