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題目選的人物案例是錯誤的。

思文和程璐,壓根就不是女強男弱的典型案例。

傅首爾和她老公那種,才是正兒八經的女強男弱。

首先最開始說脫口秀的是程璐,思文只是一個國企文員,兩個人開始說脫口秀後,程璐是第一批火的,而且迅速成長為笑果首席編劇,因為主咖王自健的人設是怕老婆,經常玩這種梗,所以思文那會在今晚80後兩個人的人設選題是怕老婆,吃軟飯,一直延續至今。

但實際上兩個人的關係並非女強男弱。

就好像你不能說今晚80后里王建國日常霸凌李誕,所以王建國強李誕弱。

恰恰在採訪中思文多次強調,在家裡更強勢的那一方其實是程璐。

他們兩口子離婚的主要原因不是誰強誰弱,而是兩個人都過於獨立,不夠尊重對方的真實感受。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常識:

戀愛需要找同類,婚姻需要找互補。

你大學找人談戀愛,肯定是兩個人怎麼開心怎麼來,共同點越多越好,但如果你想結婚,其實對方和你有一小部分共同價值觀,更多是能完成你完成不了的部分,互補會更加融洽。

一個人負責鬧,另一個就要能收場子。

他們兩個人是絕對的自由戀愛,因為剛開始又沒有錢,也都不是被父母催婚的對象,思文本身父母離異,結婚對她來說不是必選項,之所以在一起,是因為覺得對方笑點一致,能聊到一塊兒去。

但問題在哪呢?在於其實他們倆都是婚姻里負責鬧的,講段子的,沒有人是負責收場子的。

兩個顧城結婚過日子,沒有謝燁,這不是搞笑么?

思文得了腫瘤,家人去世,需要人照顧陪著,這其實對於任何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都是非常正當合理也容易實現的訴求,但唯獨在程璐這她實現不了,因為程璐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認為思文就是那種搞得定的女人,她不需要別人同情。

所以他選擇只是在思文手術後簡單地去看一眼,然後說個冷笑話,扭頭就走。

思文也沒法去責怪什麼,因為她知道他就是這樣,她喜歡他也不是想找個普通男人過日子,她不需要平平淡淡地過日子,她要的是有趣的靈魂。

可是很可惜,有趣的靈魂,並不是善解人意的靈魂,此事古難全。

所以這件事現在讓我復盤,那就是一開始他們兩個相當於是提出了一種夫妻相處的新思路,類似於開發出一種環保又節能的電動車,說如果這個思路做好了,可以全面取締現有的傳統油車。

那當然大家耳目一新啊,覺得好啊,這個好啊,上下鋪兄弟,吃軟飯,各自獨立過自己的,夫妻就是好兄弟,有趣,有意思。

但是,關起門來,傳統婚姻關係的那些關卡其實沒那麼好過,他們也用血淋淋的事實證明,的確不是嘻嘻哈哈就能混過去的,難過就是難過,不行就是不行。

有很多人喊讓他們復婚,其實在我看來,這個婚其實復不復都形同虛設。

因為這就好像很多女生喜歡那種壞壞的成熟中年男人,但是她們心裡也知道,雲駐雨收,天亮以後,他要回到屬於他自己的家庭。

喜歡你和在一起,有時候本來是矛盾的。

有些傷疤就是會留在心臟上形成疙瘩,兩個人就是並肩坐著互相寫感人的告白信,也回不到從前了。

殘酷不殘酷?

這就是婚姻,這也就是人生。

不是你不結婚就不用面對的,你遲早要面對。

別想逃。


婚姻幸福與否不是單純取決於女強男弱或者男強女弱的關係設定,終歸還是要看雙方性格、生活方式和習慣等是否匹配,是否磨合到了一個合適的狀態。

思文和程璐之前就大量引用二人的婚姻生活作為脫口秀素材,最著名的應該就是思文那場「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本以為是逗樂的段子,沒想到變成了真兄弟...離婚後接受採訪時思文就說「覺得兩人過得太獨立了」。

包括這次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里,思文仍然表示在婚姻里也時常覺得是一個人,比如一個人看電影,甚至在生病的時候也是一個人。在思文看來,她和程璐的這段婚姻並沒有解決她的孤獨。

思文說當初結婚遭到父母的反對,結婚時的阻力遠大於離婚。父親認為她「下嫁」,她就半開玩笑地說「大不了離婚嘛」。因為姥姥、媽媽等家庭成員幾乎都有離婚經歷,所以對於結婚這件事,她一開始就沒抱太大期待,她認為婚姻不幸才是正常的,婚姻幸福反而是異常,甚至認為自己第一次結婚一定會離婚。

節目里思文回憶當初離婚細節時說,她們兩個人一直以來過於獨立,然而一個婚姻的健康狀態應該是「你是你,我是我,我們在一起」,她和程璐只做到了前半句。「雙方沒有磨合好是能力問題」,她認為她和程璐為這段婚姻做出了努力,但終歸兩人的生活方式無法再將這段婚姻健康地維持下去。

所以我認為思文和程璐並沒有磨合到一個合適的狀態,就像她所說的,她和程璐一直都是「你是你,我是我」,雙方仍處於結婚前的兩個獨立個體的狀態,這是這段關係結束的最重要原因,而不是由所謂女強男弱導致的。

說到獨立,思文其實一直與獨立女性的標籤掛鉤,包括在脫口秀舞台上,她也多次主動提及獨立這個概念,所呈現出來的也一直是自信和無懈可擊的狀態。而這次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節目里,思文說自己一直以來有一個問題,就是她總是表現得什麼都不需要,程璐也一直認為她不需要被照顧,她一直沒有把內心最真實、最脆弱的一面完整地呈現出來。

面對獨立女性的人設,思文認為自己確實配得上這個標籤。也因為自己過於獨立,很少有人懂得她想要什麼。

被問到是否想背著獨立女性這一標籤時,思文哽咽地說脆弱和獨立並不矛盾,她承認自己脆弱,但她依然很獨立。

二人共同好友海源之前也說過,並不認為思文和程璐是女強男弱,而是各自有擅長領域的互補關係。

所以大家表面上看起來的女強男弱並不是導致婚姻結束的主要原因,更本質的原因是兩個人的性格內核決定了兩人不適合以夫妻的關係繼續前行,「兄弟」會更適合兩人。

我很贊同這期《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節目最後丁丁張說的,一個女性離婚之後的情緒並非一個辭彙就可以概括,我們應該消除對於婚姻結束這件事情固有的負面看法,應該更加客觀地看待這件事情。


思文和程璐的婚姻最大問題是把7年的婚姻生活,過成了室友關係,最終成為了彼此的「真兄弟」。

思文和程璐曾經在某訪談中說過,他們結婚的第二年就開始分房睡,倒也不是因為彼此生悶氣,不溝通而導致的感情不好,而是因為彼此的工作太忙作息不一致,只是單純的為了彼此能休息好。

思文和程璐的婚姻沒有出軌,沒有婚外情,他們沒有大吵大鬧,看似和諧,實質上卻難以建立深刻的關係鏈接,無法體會對方真實的需求和想法。思文也曾說起離婚的原因,她說:「我們離婚不是因為態度問題」。心理學將這種關係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

一、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主要體現在責任和義務方面,比如對自己的家人,與責任和義務相比,情感相對少一些,看似整天在一起,卻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擁有了你,卻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你想要什麼。

假性親密關係更多體現的是責任,而沒有那種發自內心的情感,假性親密關係是情感的發展不健康不成熟的表現。

我曾經有一個來訪者,他想要追求一個有錢有顏的女同事,他問我:我怎麼能「搞定」這個女孩呢。這裡劃重點「搞定」二字,說明他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處境,想要得到這個女孩好看的外表,還想要得到這個女孩自身擁有的金錢。這樣就算追到手,也不會有長久地親密關係。

如果這位男士真的喜歡這個女孩兒,他的問題應該是「我喜歡的女孩很優秀,我有些自卑,我該如何提升自己能與之匹配」,側重點是放在提升自己的角度上,這才是喜歡和愛。

二、假性親密關係的表現

假性親密關係有什麼樣的表現呢?關注我們的粉絲應該都知道,假性親密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處於比較初級淺薄的狀態,這種關係狀態一般會有以下表現:

1. 自我感覺聊得很熱烈,但是關係卻遲遲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和進展。

2. 雙方在一起說話做事拘謹,總感覺不自在。

3. 聊天當做「功課」來做,只是為了得到回復,其實並沒有什麼走心話題。

4. 從來沒有主動思考對方想要什麼,自己要為對方做些什麼,反而做什麼都是為了自己。

5. 和對方交往的時候,得不到對方及時回應,感覺對方冷冰冰。

三、怎麼破除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外人看起來是穩定的,但時間長了,兩個人的關係肯定會出問題,必須及早破除這種狀態:

1. 要意識到伴侶反應背後最真實的原因是什麼,理解伴侶為什麼這樣做,找出根本原因,看問題就要抓住關鍵。

2. 意識到自己的內心深處的問題,是否自己總是對別人冷漠不主動,不信任別人。

例如前段時間很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里的經典片段:鍾曉芹周末在家無聊,想讓老公陳嶼陪她玩會,陳嶼卻敷衍到:「有沒有點新鮮的?」鍾曉芹胎停,傷心欲絕,跟陳嶼發泄,陳嶼卻讓她「該看病看病去。」

其實陳嶼也不是想故意傷害鍾曉芹,他只是想保護好自己。因為陳嶼冷漠的原因得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

陳嶼從小沒有得到應有的愛,他親眼目睹父母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弟弟,所以使得長大後的他害怕與伴侶親近或者發生爭吵,因為兒時父母的影響使得他缺失足夠的安全感,他只能用沉默以及冷暴力來避免爭吵。

最後陳嶼和鍾曉芹離婚後,陳嶼才慢慢從內心深處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問題。想要破除假性親密關係,就得先認識到問題,才能有效地改變自己之前不妥當的行為。

「女強男弱的婚姻註定失敗嗎?」

網上不少人認為思文和程璐的婚姻結束是因為女強男弱,殊不知用強弱的視角去看關係,關係就會走向毀滅,然後就進入惡性循環。

因為關係真正的視角應該是遠和近,就是我們是否有能力去建立深度交流關係,所謂深度交流關係的核心就是自我暴露,你的自我暴露的程度越深,你們的關係就會越近,你們的關係越近你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逐漸增多。

自我暴露的能力,即深度交流的能力決定了一切。

自我暴露就是向別人說心裡話,坦率地表達自己,陳述自己,推銷自己。簡單說來就是跟對方聊自己,自我暴露的程度可作為鑒定親密關係的一個標準。

真正的自我暴露包含三點:1.主動有意的透露,而不是說漏嘴;2.重要的信息,非雞毛蒜皮小事;3.對方不知道。在你開口之前,對方並不知道你要說的是什麼。

一、有些平衡的關係可能是病態的。

孿生狀態

有些人進入關係是為了與另一個人幸福地共同生活,而有些人尋找伴侶時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自戀需求。

自戀帶來的影響通常是妒忌、貶低、溺愛或疏離,但有些人的自戀是不同的。他們對自身狀態存在一種「完整性」的想像和渴望,所以在自戀的驅動下,他們潛意識地想要通過尋求愛的伴侶來「完成自己」。

他們將伴侶視為想像中的孿生子,只有兩人湊在一起時才覺得自己是完整的、和諧的。這種自戀者在選擇伴侶時會遵循自己的「完整圖式」,一切與圖式不一致的地方都是自己不願忍受的。

我之前有一個諮詢者來求助我,他說他妻子要跟他離婚,但他不想離,因為他的妻子是某企業的高管,獨立性很強,他平常在家像保姆一樣照顧妻子,工作的業績基本是妻子給的,妻子帶他從租房走到了市中心的大房子。他不想打破這種「美滿」的婚姻生活。

在這樣的關係中,一方往往對另一方充滿暗藏的控制欲,而另一方也接受了一些暗示,樂在其中。

這些病態的平衡關係不必被否定。「病態」只是一種學術性的描述,並非貶低。

但它之所以不被提倡和鼓勵,是因為人的精神結構是複雜的,也會受到具體生活處境的影響。病態模式建立的深刻關係往往並不能很持久,而這樣的關係一旦破裂會給人的精神帶來深刻的打擊。即便建立了穩定的關係,隨著生活的變動,在關係破裂之後,兩人想要再次尋求合適的伴侶依然會極為困難。

二、如何建立深層次的穩定關係?

1. 避免關係中的角色

對於現實生活和精神現實的斷裂性來說,我們之所以會在一些時刻,感受到自己突然回到了過去的劇本中,是因為我們身上有一些過於「固著」不變的、不靈活的角色。

比如在現實的關係中,某些時刻因為被激發突然變成了一個偏執的、極端自我的孩子,此時是因為在你的體內,你還一直死死抓著這個孩子的角色,讓它固著不變。

而在一段深層次的關係,兩人往往都能較好地意識到對方當時呈現的角色。兩個人也都能較為靈活的選擇自己此刻呈現為哪個角色。即便我們不一定都能走出過去的迷宮,這些角色也不會消失,但可以利用不同的角色定位來調整關係。

用心識別彼此在關係中的角色變化,同時靈活地調整自身的角色定位,這會讓關係更加充滿彈性,也就更加經得起考驗、能夠長久。

2. 努力完善自身,從具體處境出發看待問題

在關係中似乎有個悖論:越是那些不必與對方共生的關係,常常是長久穩定的。這恰恰說明兩個人在自我獨立上的重要性。我需要你,但沒了你,我也不會活不下去。在這樣的關係中,兩個人的結合更加自由和輕鬆,情感的交流空間更大。即便關係最終因某些原因破裂,兩人也能更坦然地面對。

再相愛的兩個人,最終也還是兩個人。我們的生命無法融為一體,而這是一件好事。這會讓我們放低對對方的期待——畢竟我們也只是兩個人而已。

最後,需要闡明一點,就是愛和關係沒有定法。

成年人的離開都是有理由的,網易雲《我真的受傷了》下面,有這樣一段評論。

「每失望一次,我就少做一件愛你的事情。直到最後備註改成全名、取消特別關注、上線不主動找你。收起你送的東西、刪掉你所有的照片、再也不偷偷看你的時候,就是該說再見的時候了。多年後你會不會記得,曾經有一個人很努力的珍惜過你。失望是一天天積累的,離開是很長的決定。」

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恰好相配的人,更難得的其實是,因為一起有過那麼多交心的深夜,所以願意在每一次分歧的時候接納包容,然後把對方擁抱得更緊一些。

我們都在等,等一個愛自己的人,等一個包容自己所有的缺點,理解自己心裡所有苦的良人。

人生總有一條夜路要走,我就是黑暗中握緊你的那雙手。@心理諮詢師盧悅


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談一下這個問題:

女強男弱是一個對婚姻有著影響很深的集體價值觀,這個跟整個社會文化存在很大的關係。而這個價值觀的背後,潛藏著女性無論如何成功,都還是要依附男人的心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韓劇《夫妻的世界》,沒有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在里我們可以聽見不少朋友對善雨跟泰伍這對夫妻的看法:

  • 「善雨真的很幸福,有這麼帥的老公跟貼心的孩子「
  • 「老公這麼愛你,很幸福耶!「

短短几句話,就點出女性無論多麼成功,就算當到了醫院副院長,在眾人眼裡她仍然應該扮演受先生疼愛的妻子,以及賢良母親的角色,當多景攻擊善雨的時候,也以先生對你的身體根本沒有興趣,只是義務而已。暗示著性魅力是獲得男人歡心的重要能力,甚至比女人有成功事業更重要。

在泰伍母親過世時,前來弔唁的同事曾小聲議論:「泰伍長期接受著善雨的經濟援助在發展自己的事業......「暗喻著這種女強男弱的婚姻組合,很容易讓男人失去自尊心,對關係不利。

當初善雨去探望泰伍的母親,發現婆婆早已知道兒子外遇時顯得相當生氣,沒想到婆婆居然對她說:關係就是互相包容,忍耐一下才能讓俊英有完整的家,你就是太強勢了,才會讓我兒子喘不過氣來!

看到這段時,我忍不住想起幾位因為婚姻困擾而來預約咨的學員,他們也同樣承受著「太過強勢「、「不講理」、「情緒化」的「罪名」。

該柔弱還是強悍,常讓新時代女性進退兩難?

在諮詢時,經常聽到一些女性當事人跟我分享:

每次吵架,先生都覺得我太強勢,很難溝通,我只是說出自己的想法啊!可是他要不就沉默,要不就逃避,困難不能解決,我當然很生氣!

我有時候也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溫柔、包容,所以他才會有別的女人?可是這時候我又會覺得有點悲哀,難道我我只有當個溫柔的女人才能被愛嗎?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辦法有心靈交流了,做愛也像是一種例行公事,我當然也就只好把心思都花在工作上,不然還能怎麼辦?可是我好像在事業上越成功,他就越把我當敵人看。

女性主義雖然讓現代女性有更多機會可以與男性在職場上並駕齊驅,性別平等的知識,也讓越來越多女性開始追求婚姻與家庭之外的領域發展,然而我也觀察到,對不少女性來說,都被困在新舊價值觀之間進退兩難,(男性其實也處在同樣困境里)。

一方面她們擁有更多知識與力量,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卻又受困在社會舊有期待的價值觀里,覺得應該要肩負照顧孩子與家庭的責任,即使有些女性知道這是種不合理的想法,卻不一定有辦法抵擋伴侶甚至是公婆的壓力,

加上有些女性創業者鼓吹婚姻與工作可以兼顧的想法,更讓這些辦不到的女性陷入自我譴責的深淵。在我的眼中,許多伴侶衝突,確實可以看到女性的霸道與無理取鬧,然而在這些看起來過於情緒化的行為背後,可以感受到她們的焦慮跟無力。

相對於女性的意識覺醒,男性跟上時代趨勢的速度慢了好幾拍,這跟男性長期享有社會賦予的自由權力跟較好的薪水待遇有關,當女性不斷努力追尋自我成長,要求那些從歐美流行過來的平等權利時,男性除了感受到被威脅,也很容易因此認定是女性「不夠順從」、「過於敏感「。

這讓期待可以好好對話與溝通的現代女性們,在設法與伴侶對話時,一方面仍然渴望情緒被照顧、關係中的責任可以被分攤,另一方面又要小心翼翼注意自己的語氣,以避免「傷害「男人的自尊心。

善雨之所以一直沒有注意到泰伍挪用財產與資金,除了對丈夫的信任感,很有可能也跟她希望自己不要顯得咄咄逼人有關,然而這經常讓溝通與關係經營的責任與壓力,全都落到女性身上。

我覺得找到滿足自身需求的方法,是現代女性的必修課。

女性主義跟性別平等的推廣,有時似乎也讓現代女性過於想要把自己變成男人,一心想將自己塑造成權威、有魄力、當機立斷的樣子,這其實是新一波女性主義里要對抗的真正敵人:父權結構,現代職場講求效率、數據、產值的特色,非常強調陽剛力量的展現。

因此對於想要踏入職場的女性來說,很容易認定唯有變成男人才能平起平坐,卻忽略了自己在感情中,仍然保有想要被照顧、呵護的本性。

善雨在接受泰伍求婚時,所顯現出來的柔情,以及當開始要面對離婚時的慌亂,都揭露出多數女性在情感上,原先就需要多一點的滋養與支持,這並非鼓勵女性一定要溫柔或嬌弱,才會獲得喜愛,而是我在服務大多數的女性當事人時,經常會看到她們為了爭取工作表現,無形中已經忘記自己也需要被適時的照顧一下,對身為人母的女性來說更是如此。

如何與伴侶一起創造讓彼此都滿意的關係,是現代人不分性別都會面臨的難題。

因為當今的親密關係已經不像我們祖父母的時代一樣,具有某種標準公式,在邁向多元發展的趨勢下,每一場親密關係與婚姻都具有獨特性。

過往追求個人成就與滿足身心需求的權利,經常只落在男性身上,加上女性長久被塑造成容易接收他人意見的形象與性格,都讓現代女性經營關係時,變得太容易受環境里吵雜意見的影響,而陷入矛盾衝突與困惑里。

因此對於現代女性來說,追求感情幸福的重要關鍵,或許是開始學習拋卻媒體、社會輿論或是報章雜誌對自己的影響力。

如何成為吸引人的女性、做到這三點就可以讓男人深受你吸引、最受男性歡迎的五項特質......這些教導你如何經營感情的文章,多數時候這些內容可能都很有道理,但你更需要回頭想想,這些文章里的道理符合自己的生命經驗嗎?

使用這些方法來增進親密關係,符合自己的性格與習慣嗎?我自己在感情與婚姻里,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在歷史上男性已經相當習慣問自己這些問題了,甚至也很習慣被鼓勵去追求與滿足這些需要。

對現代女性來說,所謂平起平坐並不單指薪水或成就這些外在事物,而是如何在心中可以與男性一樣,敢於說出自己的需要,而非在意表面上看起來自己是否跟男性一樣強悍。

即使說出這些需要,好像顯得自己有些嬌弱、柔軟,似乎不符和新時代女性的刻板印象,只要這是你需要的,就大膽放手去追求在我心中,這才是實質上的對等,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平等。

在我服務過的當事人身上,經常可以看到當她們願意傾聽自己真實的聲音時,在生活中往往變得跟剛來諮詢的時候很不一樣:越來越懂得自己的需要,也越來越懂得滿足自己的需要,每一天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開心、充滿希望。

事實上,對於天性中重視關係連結的女性而言,在自我發展與維持他人關係的面向上,原本就比男性來得更有創意與靈活,因此對於這些原本在做自己與維持感情和諧的女性來說,一旦開始有意識的傾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願意接受潛意識智慧的陪伴與幫助,往往就很容易找到滿足不同需求的平衡方式了!

談完了現代女性的困境,我再談談現代男性在婚姻里的困境,因為在現代社會裡,想要經營一段穩定的關係尤其是婚姻,其實需要付出比想像中更龐大的代價,而這同時挑戰了夫妻雙方的因應能力!

其實我是很能理解男生內心的想法,一個成熟的男人一定要有一種自信去面對貧富差距,你要認為我有能力,我有將來,我沒有感覺囊中羞澀,因為我有才華。

就像我第一次去五星級酒店,我也感覺自己挺自卑的,可能是因為家境或者是原來的自己的生活經歷,我也覺得自己挺自卑的,我覺得我不屬於那個地方,所以我摁電梯的時候我都是小心翼翼的,我怕摁壞了。

但是當到後來你生活經歷豐富了之後,當你逐漸的擁有一些東西,認識了一些東西之後,你才會發現其實人內心真正的平等並不來源於你的口袋裡有幾個銅板,而更多的來源於你對於生活的了解,把控和認識。

所以我想告訴很多男生的是很多情況下,自己的面子和自尊不是別人小心翼翼幫你托著的,而是要你自己去支撐的。我如果現在在你的口袋裡放下1000萬,你的頭始終還是低著的。但如果你內心有自信,即便你身上今天穿的再破一欄衫,你始終是昂首挺胸。

如果彼此間有一段不能夠跨越鴻溝,那就讓這段感情過去,如果能夠跨越,那就彼此慢慢的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感受一下對方的想法,記住不要把對方往自己的生活層面上拉,而是應該彼此自願感覺和靠近。

人格的獨立來自於我不因為我有錢而沒錢,因為別人說了什麼,你就認為你是錯的。對這個世界有你自己要有自己的見解,要有你自己的認識和觀念。

有錢是罪嗎?有錢人就不會愛嗎?同樣的道理,貧窮是罪嗎?窮人就沒有權利愛嗎?什麼是平等?當你遇到這種情況你們就踏踏實實去戀愛就多好,就談著慢慢的去揉,心裡拿定主意了,想清楚,很少女生會因為刺激新鮮,找一個窮小子享受高高在上的感覺。

最後給女強人和弱男人的幾點建議:

給女強人的幾點建議:

(1)婚姻要想長久,平等尊重絕對是第一位的。強勢一方必須放平心態,如果吵架時脫口而出「連房子都是我買的,你出什麼錢了?」你的婚姻保證玩完。人都想有尊嚴的活著。

(2)強勢的女人與男人往往是競爭的關係,在家庭也一樣。因此女強人要分清家庭與工作,不要把工作角色帶回家,多一些時間放在經營婚姻上。

(3) 有一句話叫做「好太太是被哄出來的(多體貼、多關心),好丈夫則是被誇出來的(被信任、被支持)」。男人特別需要被尊重、被需要。

(4)軍功章也有他的一半。沒有家人的支持,解決了後顧之憂,工作也許沒那麼順利完成。因此,對另一半要多感激、請求、協商;少指責、抱怨、命令和安排。

(5)發現丈夫的優點,少與他人做比較,別太貪心。如果男性在事業和經濟上比女性弱,那麼女性則很難去發現男性其他方面的優點和閃光之處。這樣的話,男性在家庭中會感受不被尊重和信任,受挫感增強。 

給弱男人的幾點建議:

(1) 遇到事情,多協商。「誰有錢誰話事」,既然太太收入高,多一點尊重她的意見也很正常。

(2) 首先要接受現狀:「太太的賺錢能力強」、「老婆比自己能幹」。如果不接受的話,就只會把自己置於痛苦之中。

(3) 在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間的合作關係要大於競爭關係,更多得講「合作」,做好自己的「配角」工作,操持家務也好、帶孩子也好,都要發揮自己的長處。

(4) 太太對家裡的經濟貢獻大,所以做丈夫的也未嘗不可「享受並感激」對方,這樣在外打拚的太太也會感覺被愛、被關心。

(5)自立。雖然弱男子收入不高,但至少要有自己的事業,有所追求。只有自己活得有自尊,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在「女強男弱「的婚姻里,夫妻雙方如果都不能很好地把握好自己的心態,婚姻遲早要出問題。」我認為這也太絕對,很多出色的女性,婚姻生活也很幸福,關鍵在於雙方是否能接受事實真相,同時需要強調的是,非主流婚姻模式往往需要夫妻雙方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得更好。

以上

希望我的文字能溫暖你


我爸多年在家,我媽上班。我爸買菜做飯,我媽上班。但他們的感情,好,很好,非常好。

沒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從一開始就註定結局的,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失敗還是成功,取決於做的人是誰以及做了什麼事。

你看許多女弱男強的,也未必就走到了最後。因此婚姻失敗的鍋,女強男弱不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