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倩轉到康城中學才三個月,班主任楊老師就把羅倩的媽媽請到學校,很嚴肅地告訴她:羅倩與班上的「皮大王」早戀。才初中一年級,女兒就有了這種事,羅倩媽媽怒不可遏……


只要你掌握這幾個方法,就能寫出一篇好故事。

一、起題目

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一個題目都要特別重視,隨便起一個不就可以了?

其實不然,題目是讀者看文章的第一步,好的題目能讓讀者印象深刻;反之,讀者對你的文章就沒有絲毫興趣。作為一個以培訓過五個月的學生,寫得故事沒有兩百也有一百九十九篇了,上學培訓那會兒天天寫。我把起題目的幾個方法非常簡單化列舉出來,還有例子,保證你看得懂。

(1)題目有懸念

當一個題目有懸念的時候,讀者會被吸引,有想要讀下去的慾望。那麼怎麼起呢?

1、詞語概念式,即以一個詞語或短語為命題編講故事。如:一樹鮮花。

2、形象組合式,這是最常用的一種模式,即給出幾個不相干的詞語要求在故事中出現,不必分順序。如:郵票、金魚、檯燈或改變、同桌、禮物。

3、成語式。就是有一些非常有故事性的成語,比如驚弓之鳥、虛驚一場、一箭雙鵰…很有懸念的故事題目。

編講故事有四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情節。其中,人物要有衝突,情節懸念強烈,敘述要有畫面感。

二、人物塑造

1、主角的形象塑造是非常重要,你是要把他塑造成一個善良、細心、狡猾、奸詐、亦正亦邪等,注意要在外貌描寫、語言描寫以及他的行為等的細節描寫都要下功夫。其實故事中的對話是要精簡再精簡的,對情節有鋪墊暗示等作用。

我曾經改過一個學生的作業,他寫了一對恩愛夫妻開車回家路上遇到大雪的故事,女主開車的時候顛簸了一下,男主就大聲喊罵「老不死的,你不想活我還想。」互換座位,搶過方向盤……………emmm……這……哪裡恩愛最主要的是後面男讓女去搬救兵時,女的被他多給點吃食感動到了,又噼里啪啦回憶一番美好的回憶,最後女主折回去救男主,男主怪她來得遲……我圈出作者的問題所在之後寫了一句評語:「通篇讀下去總感覺男主會下一秒會對女主進行家暴…」所以說對話也是仔細琢磨的,既然恩愛夫妻就寫他們相敬如賓一點OK?

三、題材的選擇

題材的選擇決定整篇故事的主題,對於要以考試考上大學的學生,我覺得多構思一些小愛大愛的還有順應潮流正能量的故事,學生應該要發散思維,不要局限在第一個想到的想法中,我的老師就經常跟我說:你腦海里第一個出現的想法別人也能想到。所以蜘蛛網式的思維發散更能讓你避免同類題材的競爭,讓你的故事讓人耳目一新。

我曾看到一篇好故事,關鍵字已給出:大山、照片。很多學生寫了攝影師到大山拍照遇到的事,助力扶貧政策。這很正能量,有一些寫得很好,而有些相較之下很普通,這就會給你的故事大大減分,因為老師在前面看過更好的,有了審美疲勞就不會打很高分。

而有個學生就另闢蹊徑,寫了直播,彈幕關乎網路暴力,這個題材就很好,你們也可以思考一下直播、網路暴力與大山、照片聯繫的故事。

還有就是我不太建議寫封建迷信神水藥水的題材,畢竟都這個現代社會了。

四、情節

都說情節要設置懸念、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不錯!!!!當然都是空話啊!沒關係我給你舉例!!

「小藝和小泉是一對夫妻,本想可以平平淡淡過完一生,沒想到…」是不是有內味兒了,沒想到什麼……接下去吧!

當然還可以一件物品貫穿全文,具有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比如一個蛋糕。

總之,發揮你們的想像好嗎?希望能給考試的你們帶來幫助,來,臨時抱佛腳!!!

點個喜歡。

個個都能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學呀!


高考想走編導藝考這條路,有什麼建議??

www.zhihu.com圖標

孔明燈大概是給表演班的同學講編講故事的時候出的題目,孔明燈作為一個具象的物件,要講好它的故事需要從它身上發掘出它的象徵意義,例如希望、勝利、愛情、堅守等等,勝利可能是用孔明燈傳遞消息的關於戰爭的故事,愛情可能是為心愛的人點一盞孔明燈,堅守可能是每天點一盞孔明燈傳遞信心,以下這篇寧寧王同學的習作則是關於希望的,它演化自"知青在大城市(親情/愛情/成功......)和鄉村山區(教師/赤腳醫生/列車員......)之間為了孩子等人的未來選擇了留在鄉村"這一故事套路。


孔明燈

文/寧寧王

這是一座與世無爭的寧靜小村,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都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村民們偶爾會在晚上放飛幾盞孔明燈,給這座黑暗的小村增添几絲光亮。高志遠常常望著這些紅紅的燈盞出神,想著自己這次能像孔明燈一樣飛出這個山窩窩嗎?

(分析:直接入題,乾淨利落,但是還可以更好!也許小山村裡有個"放燈節"?孔明燈的出現就不顯突兀了。感覺這個故事如果發生在日本的小山村好像更有感覺,畫風更對。也許還可以是個像《天氣之子》一樣的故事。姓名"高志遠"和故事主旨有聯繫,對於學生來說是加分項。能否像燈一樣飛出山窩窩,直接把孔明燈和走出山區聯繫起來,和未來夢想聯繫起來,對於編講故事來說是很好的破題。)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高志遠的父親在鏡子前鄭重地理了理衣領,臉上的笑容溢於言表。他邊看看鏡子中自己眼角笑起的皺紋,邊欣慰地對高志遠說:「可算是把你培養出來了,咱村以後又要有一個大學生了!」之後便騎上自行車,哼著小曲,和著自行車悠遠而親切的車鈴聲向縣城騎去。

(分析:應該埋兩個伏筆,一個是高的父親下課回家,表明他的鄉村教師身份;二是下雨,為之後他不慎摔倒住院鋪墊。)

高志遠並沒有閑著,這一天晚上,他來到了父親工作的地方,也就是村裡的唯一一所小學,父親的學生們嚷著讓他來講故事。孩子們遠遠地望見他的身影便蹦蹦跳跳地跑來迎接他。他們笑著跳著,圍坐在綠草地的簡陋操場上。夜晚的小村格外寧靜,只有歸巢的鳥兒啁啾的聲音,在布滿星辰的黑色星空下,高志遠講起了阿拉丁神燈的故事,說在大山外有有求必應的燈神。他的聲音格外好聽,格外悠遠,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著,一雙雙聚精會神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著高志遠,眼神中充滿著對外面未知世界的期待。「我們一起放孔明燈吧!也來向燈神許個願」高志遠從背包里拿出了一盞孔明燈,但孩子卻說蠟燭不夠,其它的都被鎖在高老師的抽屜里。於是他讓孩子們在自己的這盞孔明燈上寫下他們的心愿,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寫著,寫完後便將燈芯點燃。高志遠和孩子們抬頭仰望,看著這盞滿載著希望的孔明燈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直至消失在天際。

(分析;非常難寫的一段,表層的情節下是無處不在的隱喻象徵。一定要意識到講的阿拉丁燈神其實是鄉村教師、蠟燭是知識、被鎖住的蠟燭實際上是未能照亮的孩子們的未來、高的孔明燈上寫滿孩子的心愿實際上是承諾和預示。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文字稍顯彆扭也可接受。)

......

(分析:錄取通知書放進最底層的抽屜嗎?不,他是把自己的夢想放在了內心的最深處。這一句控制的非常好,千萬不能直接說"他決定......"如果拍成微電影的話,高是否可以在邁步走上講台的時候,鋪一點背景音樂,一步一年,登上講台時已經白髮蒼蒼。轉頭望向窗外,天空上萬家燈火,一盞又一盞孔明燈鋪滿天空,這一句也很有韻味。)

小村的夜被照亮了,那盞通紅的孔明燈飛上了天空,飛出了小村,飛過了山那邊的山丘……

(分析:夜被照亮了,孩子們的未來也被照亮了,星星點燈,照亮黎明!)

這個故事要可信就要將它的故事背景設置在1978年左右,但是尷尬的是"00"後們可能並不了解那時候的時代環境,因此他們可能並不會認同這樣的選擇,不能相信進入這樣的故事。作為一個1893年生人和同學們有這樣的代溝是很正常的,希望他們能夠找到他們自己真正相信的"高志遠"。寧寧王同學這篇故事的最後兩段寫的很好,因為她真的在某種程度上相信了她創造的人物,在生活中的她肯定也是一個常為別人考慮的人。偶得一句,作為本篇故事的總結。


編導統考與校考的故事科目的確是一大難點痛點,而且說實話在某種意義上沒有像其他科目有特別有效的對策,但還是有很多方法措施來改善故事寫作能力。生活觀察和素材積累很重要,但要另說。這裡只針對怎麼進行故事續寫來說,以戲文系寫作訓練體系為標準,可以這麼操作來考慮完成一篇戲劇故事。

審題破題

首先要對材料中的戲劇元素進行提煉分析發展擴充。那麼常用的戲劇元素有動作(行動)、情境發現與突轉等,同時還有基本的人物設定人物關係要考慮。我們可以發現羅倩是轉學生,剛來三個月,這其實已經可以算是一個情境,但還不是最突出,剛來三個月就談戀愛被楊老師發現通知媽媽這才是最近最緊迫的情境。通常續寫素材都包含了一個情境,要充分挖掘利用。

確立人設

情境有了,先別急想情節。在這之前我們要理清人物,要去思考羅倩為什麼轉學,是否跟媽媽有關,羅倩是怎樣的一個女生,她的理想,她的煩惱,她喜歡的東西是什麼,甚至她喜歡什麼樣的男生等等,信息越詳細越好,包括她跟媽媽的關係如何,她在學校表現如何,受不受老師喜愛。這些你可以在故事的第二段專門來描述羅倩的人設,交代她的處境。

對寫作上應該更有追求的戲文考生而言,你可以嘗試通過對話內容來交代背景,透露羅倩的信息,那麼最直接就是班主任和媽媽會面,兩人分別從各自角度說了羅倩的情況,但這個交代一定要乾淨利落,不能拖泥帶水說很多,露出關鍵信息即可。當然,再高級一點的做法是把羅倩這個人物的某個信息點作為秘密來設置,在稍後被發現,原來跟她早戀的動機有關。

這裡是以羅倩為例去考慮她的人設,其他人物也需要考慮,媽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的職業,價值觀尤其是教育女兒的方法,她跟父親的關係如何等等,班主任和皮大王也要兼顧,但是可以簡單一點,父親要不要出現自己決定,取決於你是否做離異家庭背景。

我們的故事將涉及這麼三四個人物,這個確定了之後,我們要來重點挖掘完善羅倩,但這裡就不光是人設了,需要給她做一條行動的線索,這就是故事的主線,當然你去把媽媽的行動作為主線也不是不可以,就要看你的把握能力了,有時間可以從兩個思路各寫一個幾百字的梗概,拓展自己的思路。

落實情節

接下來就到了所謂的「編情節」這一步,你需要把人物的行動確定下來,一般1500字以上的故事建議有6個情節段落,實在有困難必須不少於5個。

1.主角遭遇危機困境,開場並交代人設背景

2.主角初步嘗試擺脫困境,失敗【這裡可以有對某個對自己不利事實的發現】

3.主角碰到新機遇,看似很有希望,做完該做的事情,期待結果

4.消息傳來,主角期待落空,狀態處境比之前更低落【這裡是一個轉折】

5.主角嘗試(或有人推動)走出消極的狀態,再次嘗試解決問題,但還是比之前悲觀

6.出現第二個新機遇(壓軸的大轉折,最好跟之前主角的行動有前後關聯,前面要鋪墊),基本可以讓他擺脫困境

7.表現人物情緒的尾聲,可以是引人聯想的開放結局

以上是最基本情況的結構概括,具體落實到素材,我們可以圍繞早戀這件事情來發揮,其中主要存在戲劇衝突的人物關係是母女之間,班主任只是配合媽媽或者代表校方來施加壓力給羅倩,媽媽發現此事後就會採取措施來管教女兒,如禁足,斷零花錢,早晚接送不讓男生有可趁之機等,當然俗套一點還可以從皮大王身上下手,迫使他遠離自己女兒。

母親會軟硬兼施來解決早戀,那麼女兒一定也會以各種方式反抗,班主任和皮大王是給母女衝突矛盾推波助瀾的兩個功能性次要人物,他們的人設並不那麼重要,有追求的話寥寥兩三筆把配角寫活當然是功力的體現。

無論是以女兒還是母親作為主角,接下來就要涉及正反戲劇動作,也就是人物的行動與阻礙,簡單說就母親出招,女兒拆招或再出招反制,總之要對著干,站在青春期叛逆的少年角度上,考慮你會怎麼辦,但原則上人物要顧及親情,真的為了愛情不顧一切,那麼故事也很難成立了。

基本的母女衝突對抗有了四個回合之後,故事還未完整,需要在其中穿插發現與突轉,這個其實沒有先後,你也可以先想到了一個情節反轉,後面再排進去。發現可以是羅倩發現母親最新的措施,或者是可以反制母親的機會,以及任何與此有關卻不為人知的秘密

突轉可以是羅倩並沒有真正在談戀愛,前面一系列假象都是對讀者施加的障眼法,也騙過了母親和班主任,而麻煩完全是母親與班主任的保守思想造成的,視早戀如洪水猛獸,最後當她們都意識這個情況之後,可能有心態觀念上的轉變,這樣主題就出來了。

這裡要提醒,此事因早戀而起,但本質不是早戀,而是母女關係的代溝,女兒對長期以來母親管教的反抗,兩人之間要解這個節才是根本。所以設計情節的時候一定要把人物的處境、動機等也綜合作一個考慮,不能為了情節而情節。大家都學過物理受力分析,這裡羅倩是反作用力,母親是作用力,班主任和皮大王是外力,這四對力構成受力平衡,其中任何一方加力都會導致平衡被打破,可以從物理角度來理解戲劇正反動作的概念

有進一步的問題可以留言互動,以上是為各位考生提供一個科學的故事創作思路,要試著來遵循創作規律來考慮,不要盲目不要光憑感覺,這樣按要求操作幾次後,你的構思成了一個可控的行為,而不是隨機想到什麼就放進來。暫時沒有報班計劃的考生可以自學,先試著根據本素材寫一個梗概,要求有6-7個情節段落,注意不是自然段,每個情節段落有一次事件的進展,總的篇幅800-1000字都可以。

關於戲劇故事概念和素材,參見本人另兩篇回答。

編導生們,你們對於戲劇性故事的創作是怎樣一個理解呢??

www.zhihu.com圖標我是編導生,還有兩個月考試,編故事腦子裡沒有素材,該怎麼辦??

www.zhihu.com圖標


萬事開頭難」,好多同學在開始編導學習之前,總是被這幾個大字壓得喘不過氣,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學科都對「萌新」不友好。

1.小白的優勢

在故事學科的學習當中,往往小白的思路會更加開闊,這對於創作學科來說可是非常寶貴的。

優秀的文字駕馭能力對於編導的學習是有輔助作用的,畢竟故事、影評、散文等都是需要成文的學科,但是與平時的作文在創作思路上有本質的區別。

就故事學科而言,語言風格要求質樸且客觀。很多在作文或小說方面有著優勢的同學往往已經形成了「寫作慣性」,反而一時比較難進入故事創作的體系中。

基於創作學科的特性,編創能力和發散性思維是取得高分的必要條件。小白的同學們對於技巧性的內容掌握較少,被框定住的條條框框也比較少,更有利於擴展思維。

所以,希望目前處於小白階段的你們千萬不要被傳統常規的思想所影響。

創作本來就是對於生活中美好生活的選取和加工,基礎能夠有效的輔佐技巧,幫助我們完成更豐滿的作品。

單純的認知有利於幫助我們發散的認識世界,廣闊的汲取素材。

2.故事學習第一步

前面我們說到故事創作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編創能力和發散性思維,但是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有所積累,才能完成編創。

那麼,素材本就成了小白故事學習的第一步。積累有趣、有戲劇性的素材能夠在考試之前為我們完成創作提供強大的信息支持。

經常有同學因為在前期沒有做好素材積累,在後期發出「無事可寫」的感嘆,可見素材本積累至關重要。

那麼素材本應該怎麼做?

第一步是記錄。自己的生活無趣不要緊,多多關注生活中的有趣事件。除了生活之外,電影電視等藝術作品中有趣的小事件也可以記錄下來,為之後的創作提供支持。

第二步是思考。如果光做摘抄而不多加思考那還不如出一本範文集來的實在,所以,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嘗試著在同類型的故事情節中尋找可以共用的公式。

例如:情節的轉折是由人物的轉折輔助前行的。

素材的積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從現在開始著手,等到上考場時,你的素材本定會變成一本「財富書」。

3.小白的故事思維初建立

在學習任何學科的時候都有屬於該學科的思維,故事學科的學習也要建立故事思維。簡單來說,故事思維就是「八卦思維」。

故事的戲劇性和趣味感是至關重要的,相信大家都不喜歡聽平淡無趣的故事,如同一個大型「吃瓜現場」,要合理利用不同元素構建增強戲劇性。

例如,在展現一個相互追逐的片段時:艷陽高照,一條大路寬又長就會很無聊;

但是,如果是在暴雨之夜的狹窄小巷中,那就會變得有戲劇性得多。這就是合理的利用時間和空間來增強戲劇性。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只要在符合生活邏輯的條件下,將可以改變的條件稍微拆解、加工,就會發現不一樣的作品。


可以關注我藝考自學專欄,後面我會專門出一篇寫故事的文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