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學習成為心理諮詢師,目前還在學習基礎心理,對人本主義的觀念一見傾心,本能上不喜歡精神分析(對這個流派表示尊重和敬佩,只是主觀上不喜歡這種強調受訪者你有病,病灶在你童年經歷上,這種強調會讓我本能把精力集中到負面點上,而且急於尋找邏輯上的答案,反而降低了自己對來訪者的發自內心想去觸碰他心靈的慾望和能力)。但是老師說,精神分析是學心理學繞不過去的一本書,請問,我這樣的心態下能讀這本書嗎?我應該在什麼階段抱著怎樣的心態讀這本書?


首先,諮詢的理論取向是一定要和諮詢師個人的一些特質和思考模式相符的。勉強自己去學一個自己打心眼裡不認同的東西不會有什麼效果,就像諮詢中也不應該去建議來訪者勉強做任何事情一樣。

其次,以美國為例,負責全美高等教育心理諮詢研究生項目認證的CACREP(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Counseling and Related Educational Programs)要求的20門課里,並沒有一門強制要求學習精神分析。我所有在美國的學習生涯里,只有諮詢理論(Theoretical models in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的一堂課里作為曾經出現的諮詢理論介紹了大約一個小時。CACREP在美國權威到什麼地步呢?只要是CACREP認證的研究生項目畢業,在美國幾乎所有州都可以直接拿到諮詢師執業執照。

此外,我的在美國學習過程中經歷的所有老師,督導,沒有一個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我在美國三個州,五個諮詢機構,四種不同背景的諮詢機構(成癮戒斷康復,學校,社區,跨文化社區)工作過,沒有一個同事和督導是使用精神分析的理論和實踐去操作的。

所以說,「精神分析是一本翻不過的書」,大致是指在藝術史或者文學史上那些已經過去的篇章。想去研究當然無妨,但是不喜歡的話,那就見仁見智了。你可能確實應該看一下,但是也是僅限於看一下了。

最後,希望你在發掘作為諮詢師的自我的路上能走的順利。作為半個先輩,與你共勉。


從自己有感覺、有興趣的地方起步是最好的,其實學習什麼流派都很好,重要的是學深入。但是只有真正喜歡才容易堅持,才有可能學深入,各個流派深入到最後都是相通的。

不必一開始就給自己太多限制,只要不是太討厭的,先都接觸一下,然後選擇一個有興趣的學下去,等你學到了一定的深度,可能還會有很多的變化,越學得深入,越了解自己的優勢與限制,會越多思考自己要對哪個方向多一些涉獵,也許要經過好幾年的比較,你才能真的確定下來主攻的方向。


怎麼說呢?

其實我並不認為精神分析是學心理諮詢繞不過去的一本書,相反在目前現有的主流流派訓練體系都很完善的情況下,系統學習任何一個流派都可以讓你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並不存在非得哪個流派作為基礎的情況下。

也許在歷史上,精神分析作為心理治療領域的開拓者,打開了大家的視野,但同時它的思想也被後繼的各個流派所吸收。同時各個流派在發展過程中,同樣也在不斷的取長補短,所以並不存在非得去學習某個流派才足以把什麼東西補上的情況

但話又說回來,很多新手初次接觸心理諮詢,對某個流派抱有好感,或者對某個流派會有各種不確定,我覺得也是挺正常的事情。包括我自己也是,其實我剛剛開始接觸認知行為(CBT)的時候,也是各種焦慮與不確定:這個流派看起來理論好簡單,到底能不能幫助到來訪者呢?聽起來我身邊學精神分析的夥伴們解釋起個案還有諮詢的過程都是頭頭是道的,認知行為能不能做得像精神分析那麼好?像認知行為這麼機械的理論,會不會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

可以說當時之所以會堅持下來,很重要的原因其實是我在認知行為已經掏錢參加培訓了,而且是一大筆錢,我不能讓花出去的錢白費。當然同時我一起學習認知行為的同伴們的鼓勵也很重要。後來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對這個流派的觀念也漸漸的發生了改觀,也對其越來越有信心。

包括我很多學人本的朋友也是一樣,剛剛開始的時候偏好人本而不喜歡精神分析或者其他的什麼流派,但當他們接受了人本三五年的系統訓練之後,也會變得對精神分析還有其他流派更能接受,開始回過頭來積極的了解精神分析還有其他的流派。

所以我們對流派的看法都會變的

當然如果你真的覺得現階段某個理論取向的觀點接受起來會有困難,或者某個理論取向更能夠吸引到你,我覺得也不妨先從自己有感覺的取向開始,起碼我們在成長為一名具有勝任力的心理諮詢師的路上學的更愉快一點。


人生的重要選擇,要聽從內心的聲音。

在興趣指引下的學習,才會有持續不斷的動力。

喜歡人本就從人本入手吧,目的是一樣的,都是讓人過得更好。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精神分析經過百年的發展,早已經不是一開始樣子了,

那種「強調受訪者你有病,病灶在你童年經歷上」的精神分析,現在也越來越少。

當代精神分析也有很多理論流派,人本融合了精神分析的技術,精神分析也結合了人本的觀點


首先我們會知道,人本主義和當代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並不衝突,與其說不認同精神分析,不如說不認同弗洛伊德。

從座位安排上就能看到:人本和當代絕大多數動力性諮詢,咨訪雙方坐在兩張椅子上,中間隔著一張茶几,或者90度角,感覺就像是探討事情的平等雙方。而弗洛伊德,或者說經典的精神分析法,來訪者躺在躺椅上,諮詢師坐在他身後,來訪者看不到諮詢師,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平等的座位,諮詢師似乎會比來訪者高一些。

第二部分要了解精神分析對「病」的關注。

這門學問最早是來源於弗洛伊德對癔症的研究,所以從根本上,它就是為了治病而生的,自然一開始就會帶有「病」的感覺。不過隨著發展,它擴展到了整個人性的範疇。

不過有時候,我們容易帶著價值觀去理解精神分析。例如一個大哥找了一個和自己母親很像的女人結婚,我們會說他的俄狄浦斯情節,讓他把對母親的慾望轉移到了妻子身上;這個大哥過去是學霸,碾壓第二名好幾十分,我們也會說他俄狄浦斯情結中殺死父親這一部分,被升華成為學習的動力。

如果我們能夠把「弒父娶母」的道德性去掉,把它看作是一件中性的描述,就不會有「大哥病了」的感覺。這也是弗洛伊德勇敢的地方,他勇於跳出價值觀,去理解人性。

(當然,這種勇氣和力量感也讓他變得偏執,拒絕接受他人的觀念,大榮榮,勒勒,小蘭蘭等人,都是因為他這個脾氣離開了他。)

理解精神分析理論,我推薦《弗洛伊德及其後繼者》,這本書根據精神分析的幾種不同的視角為脈絡,介紹了精神動力學的重要思想。

如果關注精神動力學取向的心理諮詢,我推薦《心理動力學療法簡明指南》,一本小冊子,可以說是該取向的指導思想。


說起來特有意思,一開始接觸心理諮詢學習時就是從合理情緒ABC這個套路開始的,所以對精神分析有種莫名的厭惡。當時我的理解是,這玩意不循證,光靠猜,還慢,靠譜嗎?

然後在諮詢中被接受過精神分析的來訪者教做人……

然後就買了南希的精神分析三件套。

然後我才發現,我討厭精神分析只是因為一開始我看不懂,我知道了原來這就是防禦,難怪我看到精分的書跟看見爹似的……

所以目前我新的認知是,如果覺得精神分析難以接受,從其他能夠更快的流派入門也是不錯的,千萬別亂貼標籤,不然真的可能被來訪者教做人,大寫的尷尬。當然,主流取向還是可以按個人喜好來,不喜歡的學也學不進去。

至於學精神分析的同行,冤家這種說法是不存在的,如果有,那就一頓火鍋,不行兩頓。


「老師說:精神分析是心理學繞不過去的一本書」。這句話邏輯上沒有錯,關鍵是你如何解讀這個比喻。我認為這句話完全不能說明你一定要深入學習或接受精神分析。我也可以說,草履蟲實驗是生物學繞不過去的一個報告,但是觀察了草履蟲,知道它對外界刺激會做出反應,這就算懂得生物學嗎?學生物就得研究草履蟲嗎?草履蟲能代表所有的生物嗎?在美國等英語發達國家,精神分析早已過去式,除非你的興趣是學術考古。

看了精神分析這本書也不代表就得全盤接受,就算能認真看上10遍20遍不代表會做心理治療,更沒有什麼讀心術。潛意識和移情時刻影響著諮詢過程,可到底別人的潛意識是什麼,誰又能證明呢?定義這種問題就好像在討論鬼神。諮詢師需要對移情反移情有所覺察,但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是移情和潛意識。覺察是改變的開始,也只是改變的開始。不精分的認知行為流派當中,同樣有很多的方法來幫助來訪者自我覺察。何況你不喜歡精分,當然要從現代後現代流派入手學習心理治療。關於精神分析,如果你讀過《心理學與生活》當中關於精神分析發展史的兩頁簡短介紹,你知道它在心理學的原始階段提出了潛意識等幾個概念,為心理治療和研究提供了一種角度,這就夠了。精神分析之所以被後人詬病,是因為沒有辦法被證偽,所以無論是弗洛伊德本人,還是他門下發展出不同精分觀點的弟子,都沒有辦法拿出任何真憑實據說服彼此。他的弟子們不得不出走自立門戶,師徒們的學術矛盾到死都無法和解,最終這個學派分崩離析,分裂出了自體心理學,精神動力等一大堆門派。既然精分大師們無法說服彼此,吵成一團,顯然他們的邏輯性都不怎麼樣。實際上精神分析從來不能準確預測解釋人的行為,如果你不能接受精神分析的各種說辭,這太正常了。

現代心理學是科學實驗和行為主義的天下,在美國大學教材中公認的現代心理學之父是馮特,而不是弗洛伊德。現代心理治療方法的創造者,大多在年輕時(二十世紀上半葉)接受過嚴格的精神動力學派訓練,在實踐當中發現了精神分析的許多弊病,為克服之,他們用科學方法研究總結了治療當中真正的有效因素,才創立了各種新的現代療法。愛惜生命,珍惜時間,既然有那麼多更科學,耗時費用少的新方法要學,中國人為什麼還要死磕外國人已經淘汰玩剩下的?雖然我們都以炎黃子孫自居,但是都2091年了,好玩古風一下可以,小公主們總不能還每天穿著漢服乘著輦車上班吧?


聽到你的描述,感覺可能你對於精神分析性心理諮詢臨床實踐的理解還太不夠,所以似乎有些誤解。

你需要一個好的督導來告訴你怎麼開展工作,以及動力學的諮詢到底是怎麼起作用的。

精神分析並不強調來訪者有病,精神分析幾乎就不談「病」這個概念,它強調理解來訪的內在困難,追求和探索來訪者個人的真相以及意義,甚至都不怎麼強調癥狀的緩解,視癥狀是內在衝突妥協之下的產物,或者癥狀是一種防禦方式等等。

童年經歷影響當下毋庸贅述,而童年經歷也時刻存在於當下的無意識以及諮詢關係之中,在精神分析心理諮詢的實踐里,了解童年經歷是為了在當下更好的理解來訪,以及在合適的時機里,運用這些材料幫助來訪者更好地理解當下的自己。

它認為邏輯層面的病灶與病一一的對應,幫助不了來訪者。它是一個很強調身體感受、情感、直覺的工作。特別是現在的關係學派的精神分析性心理諮詢,從來訪感受的角度粗淺的來看,前端體驗,幾乎跟人本的感覺沒什麼兩樣,只是後端運作的語言不同,當然長期來看,語言不同也意味著能勝任的功能和干預也不同。

你喜歡人本,了解精神分析會幫助你更好的理解人本,20世紀前半葉,整個美國的精神醫學界都是被精神分析主宰,卡爾羅傑斯生在那個時代,精神分析是他的土壤,他實際也深受精神分析家Otto Rank的影響。


以我對精神分析學派的微弱了解,弗洛伊德時代的精神分析確實是強調客觀的、控制變數的、超脫的治療方式,治療師在治療關係中強調客觀、中立、超脫,努力控制變數,不干擾來訪者的內心世界。在現在的眼光看來確實會顯得「冷漠」,但,那個時代對於這種「科學精神」是非常讚賞的,也是有其意義的。後來的關係學派的興起,精神分析也改變了自己的做法,融入了新的理論,開始強調情感基調和咨訪關係,已經不那麼「超脫」和「冷漠」了。也更主動干預了。

然後,你感覺精神分析對「病」的態度,讓你感覺拉開了你與來訪者的關係,你更願意去碰觸喚起對方親和友善的那面,同時想要去避開消極暴戾的那面。其實,這個信息本身就有精神分析的意義,這個點是可以進行精神分析的,是對你以後的道路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的。

繼續上面的點談論。精神分析最開始接觸的患者是現在的邊緣性人格和精神病性人格者,所以當時人使用醫患關係來定義他們的做法是具有時代意義的;而助他們堅持醫治下去的原因一方面是科學精神,一方面是這份客觀超脫的態度。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使得他們能忍受著病患的強烈的情緒態度。

動力學的角度來看,避開消極暴戾面,觸碰引導積極友善面,並不能如普通人以為的那樣具有積極作用,也不具備治療意義。正是對消極面的正視、正名,才開創了現代心理學,才能夠走入來訪者的內心的深層次處。


講點自己的經驗,精神分析是我曾經系統學習過的,但最終我並沒有把動力學做為我發展的核心,但精神分析的視角給我提供了很多幫助。

你視角能夠站得越高,你向下兼容各種理論的能力就越強。

不知道你心理學的系統學習是經過什麼樣的途徑。

如果你本科碩士和心理學無關,那麼建議你最好從普通心理學這種書看起。直接學習某種療法,基本上可以導致你走偏。

這和盲人摸象差不多。

心理學各分支對於行為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式和表達方式,任何一個分支你都可以看成是一派之言,了解另外一個分支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可以提供你一種全新的視角,讓你對同一個問題有一種平衡的理解,不至於特別偏頗。

一個觀念的產生,除了時代性,還有其背後秉持的哲學觀,從對一個「問題」的認定,到解決策略都產生於自己流派的理念。西方各分支的兼容性本身就很差,精神分析是其中最差的,因為精神分析流派有自己的語言系統和自洽的邏輯體系。但客體關係的學習,讓我對於自身覺察,諮詢關係的覺察提升到了一個很好的程度。

對一個理論的學習,也許最終可能需要考慮的是,能否更好的服務於你,更好的服務於諮詢,對來訪者有沒有幫助,但如果實在接受不了一些觀念,一開始可以不勉強自己,你學習的廣度越廣,你開始能夠兼容理念的能力也就越強。

從心理學所有分支繞一圈下來,我覺得即使最古典的精神分析,在一個權威認同的氛圍下,仍然有其社會價值,甚至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發揮效果。

作為諮詢師,我仍然很愛了解腦科學的知識。神經科學和行為科學這種極化對立觀點,可以讓人產生更多的思考,不停的去優化自己的理念和技巧。

而這種優化,本質上是服務於諮詢和來訪者的。

開始階段,你產生強烈的認同或者不認同感是很正常的,你學習越廣,這樣的情況就會越少。

但這裡我必須要吐槽一句,國內精神分析的環境,那簡直不知如何形容,所以我都不知道怎麼推薦你學習精神分析。

我從不排斥精神分析,但我極度排斥國內自稱精神分析或者動力學的部分人。這部分人利用精神分析無法證偽的特點以及自洽的邏輯體系,跟你裝大師,跟你搞潛意識的俄羅斯套娃。你無法和這群人用科學而平衡的觀點討論任何問題,這群人的觀點,只不過是「我認為我看到了事物的唯一真相」,充其量就是自我感覺良好。

我自己的辦法是了解國外近幾年臨床精神分析的書籍和論文,結合國內最早期具有精神科臨床經驗的那批人的觀點看一看。

最後,從你不認同精神分析的描述來看,你可以了解下後現代諮詢觀,以及建立在其基礎上的療法,應該屬於你認同的範疇。而且,動力學派的觀念是在更新的,也在靠攏這些觀念,甚至也在努力的搞實證。

至於還在講上世紀那一套東西的那些所謂的諮詢師,我一般直接拉黑。


如果把這個「病」換一個詞,叫做「人格不完善的部分」你能接受嗎?不是每個人都有病,是每個人人格都不完善,這個不完善的部分和童年經歷有關,處理童年事件能讓人格更完善。

文字能表達的真的很有限,特別是名詞,書上說的那個「病」,和你想像中的「病」絕對不是同個東西。你想像中的「病」,是根據你過去的經驗對這個「病」字腦補的形象。


可以先學習精神分析理論,因為這個是心理諮詢的基礎,裡面的很多概念和理論也是其他學派的基礎。精神分析的那些具體方法,你可以不用,但也應該有所了解。


以好奇和批判的態度去讀任何流派的書我認為都是不會錯的。

好奇就是打開心扉,不要存有偏見地去接收新的觀點和理論。

批判就是不盲從,不一味地接受信息。可以問問題,可以質疑一個理論,可以批判一個觀點。

精神分析現在來說,大多人都還是比較贊同弗洛伊德的理論就是他個人的一個猜想罷了,但榮格的理論我讀過一些,他的態度和哲學觀我認為跟人本的哲學觀還是有非常相似的地方的。我個人的看法是,榮格講的是現象,羅傑斯講的是本質,而現象和本質就是一個東西。

那麼去讀精神分析學派的東西是不是必要的呢?可能從要考試的角度來說是必要的吧。但從個人理論發展的角度來說,並不是必要的,取決於你認為它對於你的理論成長是否有意義,或者什麼時候去讀更有意義。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這老師還是認為這是必要的話,那麼我建議你再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人的建議,因為究其根本,只是他個人經驗和興趣的偏好罷了。就像說,如果你喜歡體育運動,那麼你一定要學游泳一樣,都只是一種充滿激情的偏好而已,並非必要。


你說的是經典精神分析的部分內容,精神分析還包括自我心理學派,客體關係學派,自體學派,主體間性的學派,所以如果以開放的心態了解學習,你會發現精神分析不是挖童年創傷,而有許多複雜豐富的內容。


「接納」 每個心理學入門的同學到學到後面,改善最多的應該是這個詞、多多體會~


吳瓊教授寫了一本書叫--閱讀你的癥狀。寫的非常好。我借用書名開宗明義。

精神分析,其實是心靈的歷程,在閱讀之時,時刻保持內省,為什麼自己對精神分析持有偏見,找到偏見的根源,才是精神分析的意義所在。

為學日進其精,為道日損其情。學習如果在於獲取知識,這只是開始,最後的目的是不為知識所累,在學習過程中除去諸多不良情感,才是向前走。

精神分析是另一隻眼睛---如果有天眼。-----閱讀你的癥狀。


做心理諮詢師了解一下精神分析沒啥問題呀。

這世界上有很多理論,你只是簡單了解一下並不代表就一定必須認同呀。

你的觀點產生在並不了解精神分析理論的階段,這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呢?

無論你做哪個流派的諮詢師,看看其他流派的學術著作了解一下沒什麼不好的。

而且很多學者和老師精神分析作為心理諮詢的基石這是為什麼呢?

你為什麼不看看精神分析的書,對理論有個大概了解之後,再做判斷呢?


無論認同不認同,心理諮詢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從精神分析學派提取的,畢竟古典精神分析是最早做心理諮詢和治療的。

前期最好練好心理諮詢基本功,例如前期溝通、反應、同感共情、洞察、移情與反移情、自我反省等技術,其中基本功就包括精神分析,起碼了解精神分析吧。後期再結合自己的興趣等選擇流派。

還有,心理諮詢師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認識你自己」,這個自己包括以往、現在乃至未來,精神分析顯然提供了某個視角。


你不必要全盤接受你看到的東西,但是你要知道他是個什麼樣子,當別人說起弗洛伊德、卡榮時,你不會感到陌生,你知道他們的觀點是什麼,他們在講什麼,這就足夠了

但是你不了解的話,很容易陷入弱勢心理,覺得自己不知道而別人知道,他們可能比自己厲害;或者先入為主,無論別人說什麼你都拒絕,覺得討厭

我認為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有自己擅長的心理諮詢方式是很好的,但也要了解其他的門派,因為人很複雜,一個心理治療方法不可能解決客戶所有的問題

多多少少了解點,不是非要喜歡或者討厭,了解它們,我覺得是基本的態度,就足夠了


要不來看看張沛超講的精神分析起承轉合,真·深入淺出·一聽就懂·可愛本愛

顛覆了我多年來討厭老弗爺的感覺

https://m-xy.xinli001.xin/lesson/797?channel_id=code=0513d3000RazGK1HDj200ZUcFJ33d30Gis_share=1lx_channel_id=522sharetype=mobilestate=STATEtoken=64899faa29e0dc318004e52fc955bb4e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