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愚蠢。別人家老公那麼好,那你離婚阿。沒人攔著你。自己擁有的不知道珍惜,不知道經營。看別人,傻逼。


謝邀

「別人家的老公」很容易勾起他防禦反應,這種狀態下,他自然是不喜歡聽的

如果老是挑剔他的問題,而忽略他的優點,他自然更不會喜歡

如果他的行為不符合你的需求,不妨換個非攻擊的對話方式,比如

老公,你……(描述他的行為,去掉你想添加的主觀評價,如差勁、不好、故意等等),我覺得有些傷心/失望/不高興/焦慮等等(表達你當時的感受就好),我需要/希望你……(直接說出自己的期望)

大多數時候,這種直接提需求的方式,會比別人家老公的暗示更容易得到積極的回應。

祝好!


這就跟小時候爸爸媽媽總在你耳邊說別人家的孩子你滿臉不耐煩是一個道理。同樣的話不同的說話模式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反饋那你可以少提別人家的老公,但是你可以採取激勵的方法去表達你的觀點,多發掘他的優點。

比如,他愛喝酒,你不要說你看別人家的老公多有自制力,從來不喝酒,而是說,老公最近辛苦了,一定要保重身體,應酬喝酒在所難免,但是盡量少喝一點兒,我們以後還要一起去旅遊,一起看孩子長大結婚然後抱孫子呢~諸如此類

兩個人在一起是要相互包容理解的,多看一點兒好,少看一些缺點


老婆,你看人家老婆屁股那麼翹,你看人家老婆胸那麼挺,你看人家老婆多麼會做菜,你看人家老婆多麼會打扮,你看人家老婆多麼賢惠,你看人家老婆從來不說「人家老公多麼……」這句話,你看人家老婆啥都聽老公的。這些話你聽著是不是有種:你屁股不翹胸不大,你做菜難吃,你不會打扮,你不賢惠的意思。換種說法,隔壁老王老婆身材就蠻好,但是你稍微搗鼓一下比她還靚,你做的菜要是少放點鹽,少放點辣椒就能完美到我把盤子舔乾淨,你平時蠻淘氣的從來不聽我的話,你看現在受罪了吧。題主覺得你更容易接受哪種方式?

小時候有別人家小孩,隨著年紀的增長,我爹媽提的次數越來越少,因為近的別人家也沒幾個比我強的,遠的都說是遠的有什麼卵用。

但是還是提過的

我直接懟回去

從小就懟

別人是別人

我是我

我做的不好是我自己的事

你純批評教育我就好

別提別人

別人好那你去找別人吧

我的一貫態度就是這樣

因為很小就懂這個比喻不好

所以基本不會用別人的父母來比較

我爹媽已經給我最好的了

但他們還只是普通人

比他們強的家長多了去了

沒法比

我就算說了你看看人家父母過年買的都是商場專櫃童裝有什麼用嗎

我靠說說錢就從天上刮下來可以去買了嗎

導致長大了對物質需求不怎麼高

高了沒用

沒能力索性不要了

否則徒增煩惱

還有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種情況

家長的說辭永遠是跟壞的比什麼你怎麼不跟好的比

後來也不敢說了

因為我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你非要這樣懟我那我就這樣懟回去

比如現在教育我媽勤敷面膜別不捨得

她犯懶說她比同齡退休女職工或者商販保養得強多了

我會直接懟你跟這些有啥可比的

雖然不是讓你按趙雅芝那樣保養

但是好的不比比壞的有意思嗎

她就沒話了

同理我處對象也很少說你看看人家

我有什麼不滿意會直接提出來

我如果老看人家好看他不順眼我就直接換了

所以你要是做不到換老公的打算

給你老公提建議的方式你最好變一下

不然你老公會看別人老婆

說說你

或者不說你

直接跟你拜拜


謝邀,真正的好老公是誇出來了,我從來只是誇「你做的真棒,就是這個再怎麼怎麼樣做下次會不會更好?」其實他做的到底好不好,自己心裡都有數,除非一開始選擇他,總不會他是個不思進取的人吧,男人有時候不說,在外面受到委屈壓力已經夠大了,回到家再聽你拿他和別人比,說他事事不如人家,常此以往你們的感情好不了。而且應該鼓勵他不去和別人比,而是和從前的自己比,每次一點進步就好,不是很好嗎?

今天比較累,邏輯混亂,見諒。


你小的時候肯定也不愛聽家長說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同理 你老公不愛聽別人家老公怎麼怎麼也正常我一般有事就直接說需要他做到啥就直接要求別暗示 別拐彎 照直說

你先學學怎麼做好老婆再去教育老公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