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刷到這個問題,就答一下吧。

我很喜歡長庚。

Priest寫小說,很多是自我反芻與思考。

如若說顧昀是她想要達到的,「世不可避免」的出世,秉承家國情懷的瀟瀟君子骨,那長庚,是第三條道路與另闢蹊徑的可能。

長庚有一般人沒有的忠厚仁慈(好像是原文顧昀對長庚的評價,說這孩子有這種性格,看過很久了,也不是記得很清楚),其實與顧昀手段上的狠辣(行軍治軍、審問犯人等能窺見一角)是相對的。

這是第一點。

長庚敢於違背禮俗、皇權框架,去爭取最高的位置,安定侯則從始至終,都守著「李」家江山,有一次沈易試探過他是否有不臣之心,想不想造反,被顧昀沉著臉拒絕了。

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長庚說過,「大梁的氣運,在我背後」。

很猖狂的一句話,但也很有道理的一句話。

因為長庚帶來的是改革、是變法、是新的血液。

無論是烽火票,還是紫流金的開放使用,都是封建王權體制下,突破性的變革。

所以我總覺得,長庚這個人物的塑造,對Priest來說,多多少少也代表著「突破框架與囚籠」的一中掙扎——她還挺喜歡在文里塑造出這種隱喻的。

其實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只喜歡顧昀,覺得長庚過於背景板和抽象化,並不那麼真切。

上半年疫情在家,二刷《殺破狼》的時候,才有種不一樣的感覺。

啊原來小長庚是這樣子的嗎?

其實,Priest對長庚絕對是有私心的——結尾長庚奪位,她沒塑造太多陰暗,長庚未殺人,皇帝也是被流矢射中(還是怎麼來著不太記得了),也是甘願被讓了位。

這是Priest 的私心。

她還是挺想讓長庚處於一個「乾淨」的狀態,不沾染太多的陰私叭。

這點我理解,但我覺得,如果長庚真的下了黑手,會有另一種味道,會讓小說整體更上一層——雖然那就不是長庚了。

至於小長庚在烏爾骨毒下備受煎熬卻依舊意志堅定,對小義父的全盤信任和愛,以及心懷天下的歷練之道,都是次要的閃光點了。

一個人物,其實會寄託作者的很多沒表現在名面上、甚至他們都未注意到的想法與思考。

希望Priest越走越遠吧w無論在哪條道路上。


最喜歡的就是長庚了,他是天生的千古名君,幼時走遍四境,算無遺策的雁王殿下心裡裝著家國和大義,十幾年的烏爾骨鑽心剜骨挫出了這樣一個仁義的少年。這樣的心境、這樣的氣度,大梁的氣運站在他身後,也不奇怪了


說句悄悄話,其實我最喜歡的就是長庚,帶入顧昀視角看長庚,更是喜歡得不要不要的——相貌好 才智高 品性好 又貼心 又甜美 還撒嬌 而且還霸氣 最戳我的幾句話:

「大梁的氣運在我身後」

「我想有一天國家昌明 百姓人人有事可做 四海安定 我的將軍不必死守邊關…」

「吏治改革的第一刀已經出去了,相當於給人刮骨療毒……」

「你的花言巧語呢?」

「不準喝涼酒!」

「混帳東西,竟還學會瞞報了「

「今日這話,自你口出,自我耳入……」

「順便叫他們炸二斤鹽酥小黃魚包好」

「我給他搭起台階來,他就能挑大樑。

「你信我嗎?子熹,只要你說一個字,刀山火海我也能走下去。」

「放心吧,保證在天寒地凍前安頓好」

「再說,義父已經謝過我了」

「義父,看不見了,就把眼睛閉上…」

「若我早生十年 天下絕不是這個天下」

……

種種朝堂上下超A的語錄和氣勢,簡直A爆了 ,在顧昀面前的掏心掏肺的話,撒嬌時候的可愛語錄、套路義父時候的小壞蛋……怎麼看怎麼順眼,長庚就是個天才的政治家,有勇有謀有手段,還是個最貼心的小奶狼,真的很讓人動心啊,就是我的霸氣小甜心啊!

長庚是顧昀行到山窮水盡時的最大慰藉

而長庚在烏爾骨的盡頭看到了顧昀

他們互相是對方的慰藉 活下去的動力 情不知所起 早已種下 深深地紮根了


喜歡,我個人不是個很堅定很自律的人,放飛自我是正常事,所以很佩服能夠堅定的做事,自律到自虐的人,長庚就是。

P大的文向來比較著重刻畫受君,但我總覺著,她對長庚有偏愛,最近重刷了遍殺破狼,注意到一點,有段長庚在顧昀表白後的獨白「我的將軍啊,世上的功臣名將,有幾個能安安穩穩的卸甲歸田,你這不是戳我的心嗎?」個人覺得,這是長庚最終設計奪位的初衷,利用世家的野心和帝王威信的降低,兵不血刃奪取皇位,這個人物顯得十分從一而終,從為家國的角度,他自始至終都是一腔赤忱,這樣的人,很難不讓人喜歡。

殺破狼固然有缺點所在,但從另外一種方式來重新書寫近代史,讓最近看完八佰的我很有感慨,我們這個民族,縱然千瘡百孔,縱然風雨飄搖,仍然能在那些最勇敢的人庇護下和普通人的眾志成城下存活下來,並且越來越強。

「倘若大廈將傾,深淵在側,我輩當萬死以赴。」挽大廈於將傾,從不顧惜己身,正是因為有這樣千千萬萬的英雄在深淵中前仆後繼,才成就了今日的華夏民族之魂。


雖然是架空歷史小說,但是《殺破狼》讓我自動代入清末時期,如果清末時期有一個顧昀一個長庚,大清將會有怎樣的結局?長庚是P大虛構的一個人物,又何嘗不是我們臆想中的那個能力挽狂瀾就百姓於水火的君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