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

我不评价,只请看古人评价,因为他们离得更近,理解更深:

曹雪芹:

1.可叹停机德

「停机德」是孟母断掉织布机上的布匹,以此教导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三字经有云「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有人说」停机德「是乐羊子妻劝告丈夫读书的故事,但其实孟母劝子故事传播广度远大于乐羊子妻故事,时间也远早于后者(孟母故事最早见书于《韩诗外传》,写于西汉,乐羊子妻故事最早见书与《后汉书》,写于南朝宋。),而且这里曹雪芹是总赞宝钗的品德,不可能落实到宝钗和宝玉结婚,宝钗劝宝玉读书这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正如林黛玉的」咏絮才「也不是具体说她写柳絮词写得好,而是概赞她的诗才。更何况宝钗的高尚品德根本不是表现在她劝宝玉读书这件事上,而是其他诸多方面。再者,不论孟母还是乐羊子妻子,她们劝学都没有功利心,而只是希望被劝之人能够读书明理,提高修养品德(乐羊子妻说」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因为当时根本还没有科举制。所以」停机德「毫无疑问是曹雪芹对宝钗的高度赞赏。

2.群芳之冠,艳冠群芳,花王牡丹。武则天冬日游园,令百花齐放供她赏玩,百花慑服于她的威势,果然开放,唯有牡丹抗旨不遵,被焚烧后贬到荒野,但却开得更美。所以牡丹不是富贵花,而是坚贞不屈之花。配合其花王称号,以及宝钗所抽花签上」群芳之冠「的判词,又是对宝钗的绝赞。

3.蘅芜君,蘅芜,屈原笔下诸多香草之一,是美丽和高洁的象征;君,君子也,古今无数高尚之士的美称。曹雪芹以此为宝钗名号,其赞美不言而喻。

4.时宝钗小惠全大体,」时「字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曹雪芹笔下无数次赞美孔子,贾宝玉烧掉所有的书却独留《四书》,说《四书》之外无书,《四书》之外的书都是杜撰,说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说孔子坟前的柏树是最最高洁之物,遵循孔子的教诲。探春和宝钗谈话时也把孔子评价得很高。所以宝玉讨厌的不是四书更不是孔孟,而是讨厌拿这些经典当作名利的敲门砖的行为,曹雪芹也是如此,所以他用」时「作为宝钗的一字定评,是最高评价。

5.山中高士晶莹雪,」山中高士「出自明朝高启《梅花诗》」雪满山中高士卧「,比喻梅花,梅花自古就是高洁的象征;晶莹雪,雪花本就是是高洁的意象,何况再加上」晶莹「,更加纯洁无瑕了。洁白的梅花与纯净的雪两者结合,如果还有人能从中读出阴谋城府,我只能说,是你的心太黑暗。毫无疑问,曹雪芹用这句话形容宝钗,是发自内心的赞叹。

除了作者本人,其他人也对宝钗评价很高,列举如下(复制自百科):

脂砚斋:宝钗此一戏直抵通部黛玉之戏宝钗矣,又恳切、又真情、又平和、又雅致、又不穿凿、又不牵强,黛玉因识得宝钗后方吐真情,宝钗亦识得黛玉后方肯戏也,此是大关节大章法,非细心看不出。细思二人此时好看之极,真是儿女小窗中喁喁也。

金姑玉郎是这样写法。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麝月),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要知自古及今,愈是尤物,其猜忌愈甚。若一味浑厚大量涵养,则有何可令人怜爱护惜哉?然后知宝钗、袭人等行为,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当绣幕灯前、绿窗月下,亦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不过一时取乐买笑耳,非切切一味妒才嫉贤也,是以高诸人百倍。不然,宝玉何甘心受屈于二女夫子哉?看过后文则知矣。

妙极!凡宝玉、宝钗正闲相遇时,非黛玉来,即湘云来,是恐泄漏文章之精华也。若不如此,则宝玉久坐忘情,必被宝卿见弃,杜绝后文成其夫妇时无可谈旧之情,有何趣味哉!

奇文!写得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何也?宝玉之心,凡女子前不论贵贱,皆亲密之至,岂于宝钗前反生远心哉?盖宝钗之行止,端肃恭严,不可轻犯,宝玉欲近之,而恐一时有渎,故不敢狎犯也。宝钗待下愚,尚且和平亲密,何反于兄弟前有远心哉?盖宝玉之形景已泥于闺阁,近之则恐不逊,反成远离之端也。故二人之远,实相近之至也。至颦儿于宝玉似近之至矣,却远之至也。不然,后文如何反较胜角口诸事皆出于颦哉?以及宝玉砸玉,颦儿之泪枯,种种孽障,种种忧忿,皆情之所陷,更何辩哉?此一回将宝玉、袭人、钗、颦、云等行止大概一描,已启后大观园中文字也。今详批于此,后久不忽矣。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

听宝卿之评亦千古定论。作者一片苦心,代佛说法,代圣讲道,看书者不可轻忽。

妙!宝钗自有主见,真不诬也。真诗人语。

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畅之词,绮靡浓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能也,屑而不为也。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看她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

是极!宝钗可谓博学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真有学问如此,宝钗是也。

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更幽」也。

真是知己,不枉湘云前言。

末二首是应制诗。余谓宝林二作未见长,何也?该后文别有惊人之句也。在宝卿有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

池边戏蝶,偶尔适兴;亭外急智脱壳。明写宝钗非拘拘然一女夫子。

拍案叫绝!此方是大悟彻语录,非宝卿不能谈此也。

「也是个」等字,一环的巧妙。其雅量尊重,不在言之表。一句骂死天下浓妆艳饰富贵中之脂妖粉怪。

知命知身,识理识性,博学不杂,庶可称为佳人。可笑别小说中一首歪诗,几句淫曲,便自佳人相许,岂不丑杀?

张汝执:读书要得真解。若蒙混看去,则便失立言之旨矣。如此一书,多以为作者必遭逢不偶,故借宝玉弃物,以泄沦落终身之愤耳。然愚细玩其旨,殊不尔也。却是以宝钗自喻,与《金瓶》中作者以孟玉楼自喻同一意也。何也?看其写宝玉处,总是日在群女队中,柔媚自喜,毫无一点丈夫气象,以此自喻岂不自贬身份?看其写宝钗处,凡一切治家待人,温厚和平,幽娴贞静,至若前、后规谏宝、黛之正论,无不剀切详明,真可谓才德兼优,此书中一大醇人。但如此淑女,而乃归于痴迷之宝玉,或亦作者之别具深情也。岂即如蔡邕之托身董卓,范增之托身项羽?郁结不解,而借此立意以泄一时之激愤,未可知也。盲瞽之见,敢以质之高明。

此回原是金玉二人,彼此互验灵物,以为日后配合伏案。然若呆呆写去,便觉了无生趣矣。于是想出一黛玉来,加杂其间,以衬托之。便成一篇极生动文字。

宝玉的浑厚,宝钗的柔顺,一一写出。

不但性情醇正,而且世故通明,可谓纯人。

厚重可嘉。

廓然大度。

好诚笃人,语语从真性写来!

宝钗固以德胜,据此看来才亦可爱。

书中每写黛玉处,其性情何等乖张,何等猜忌。惟此一回,写探春之因抄而动气,写宝钗之未抄而尚且回家。若黛玉亦在被抄之列,而乃默无一言甘伤颜面,而忍受,何也?

以上二回,却是极写探、钗身分。但探春虽是贾府庶女,究系外人,此之谓主中宾。钗虽是贾府亲眷,后为正室,此之谓宾中主。按此而论,则是以宝钗陪探春。按后而论,则是以探春陪宝钗。看他写宝钗处无一而非圣人真实的正理,即此便见作者之深意。

东观阁:写宝钗是淑女,可爱。

宝钗可谓善于体贴人情。

王希廉:黛玉说宝钗专留心人带的东西,有意尖刻;宝钗装没听见,亦非无意,只是浑含不露。

宝钗探望送药堂皇明正,黛玉见房内无人看见,又从后院出去,其钟情固深于宝钗,而行踪诡密,殊有泾渭之分。

黛玉心事向宝钗实说,不但写黛玉平日多心,且见宝钗贤德,并暗写出众人背后议论。

袭人独留心扇绦,与晴雯等迥异;宝钗独说贞静为主,亦与黛玉等不同:的是贤妻好妾。

写宝钗换参一节,显出宝钗精细,非比富贵家闺阁中不谙世务。

写金桂撒泼,越显出宝钗涵养。

立松轩:写宝钗岫烟相叙一段,真有英雄失路之悲,真有知己相逢之乐。时方午夜,灯影幢幢,读书至此,掩卷出户,见星月依稀,寒风微起,默立阶除良久。

戚蓼生:薛家女子何贞侠,总因富贵不须夸。发言行事何其嘉,居心用意不狂奢。世人若可平心度,便解云钗两不暇。

宝钗认得真、用的当、责的专、代的后,是善和人者,故赠以识字。敏与识合,何事不济。

嫏嬛山樵:近日复有《红楼圆梦》一书,愈趋愈下,不但识者见之大笑,而正侄辈诸人见之所当痛哭者也。……他那第一回书,就说宝钗、袭人俱是「假道学而阴险」之人,开口就乖谬了。推其原心,彼必是效圣叹之评《水浒》,谓宋江为假仁义而阴险者。又偷学《后红楼梦》之论袭人,而更进一层并及宝钗。方且自诩独具只眼,观其后有贾仲妃之事,则其为偷学《后红楼梦》可知。且其第一回中云,芳官、柳五儿遇尸解后的妙玉,遗以锦囊,诣扬州黛玉墓,有白鼠扒去坟土,开馆,黛玉复生。棺内遗泪成珠,大如鸡卵,小如桂圆,十万八千粒量之共得八斗,因以致千万之富。是作者以子建之才自居也。请教二位老伯,即此尝鼎一脔,可笑不可笑呢?

富察明义:威仪棣棣若山河,还把风流夺绮罗。不似小家拘束态,笑时偏少默时多。

梦觉主人:天地钟灵之气,实钟于女子,咏絮丸熊、工容兼美者,不一而足,贞淑薛姝为最。

涂灜:或问:「子之处宝钗也将如何?」曰:「妻之。」

董康:卷中写薛之美如天仙化人,令人不忍狎视,写其情不脱闺娃态度,纯用虚笔出之。设置二人于此,吾知倾倒宝儿者必多于颦卿也。


当然是宝钗啊,温柔通透又大气,还是饱学之士。袭人平儿也很好(?▽?)


是时候为wuli阿凤疯狂打call辣吼吼吼(?ω?)

泼皮破落户儿,脂粉队里的英雄

邓婕长得太美辣

最初看判词,记得最深的是「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意悬悬半世心」对我来说非常震撼。王熙凤为贾家悬了半世心,我认为这个说法比什么操心劳力之类的更加贴切,更戳我的心。王熙凤的聪明累通篇都非常戳我的泪点。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凤姐有能力,有口才,有手段,有心机。我比较喜欢的红楼女性人物都是自身比较利害不好惹的,凤姐是最爱,然后是探春,再后是宝钗。因为自己的现实中的无能,于是就格外喜欢这样利害的角色,她们都是我崇拜并且想要成为的人。


现在看书里的谁都是可爱的,哪怕是原来非常不喜欢的赵姨娘,人到中年的挣扎,困境里求生存的小人物们有时比主角们还有意思。


平儿和探春。

都是我成为不了,却非常欣赏的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