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本人對歷史語言學很感興趣,但身邊已經保上語言學方向研究生的同學似乎也都希望研究應用語言學。


@小雲哥哥 回答很詳實,尤其關於跨學科問題,題主可以仔細閱讀參考。我只補充談一點點自己關於「歷史語言學還有前景嗎」這個問題的感受。

歷史語言學在研究前景方面是大大的有的,大可不必擔心,下面回答中提到「紀念朱德熙誕辰會議的基本都是本體」,也可以窺見歷史語言學的研究前景。但從就業前景的角度,恐怕就悲觀得多了。

大體上真下功夫做歷史語言學,都會有能者多勞多才多藝的特點,這基本上也就註定了除非專門做歷史語言學或者文獻學的機構,當下的高校語言學專業不會養一群做歷史語言學的學者。而當下語言學內部,顯然形式語言學是國際潮流,願意提升人才儲備層次的高校大概率會招募形式語言學的老師,給有意學術深造學生提供和國際接軌的句法訓練。而同時,從就業的角度,應用語言學無疑是適合或許已經開始過剩的研究生群體的:比如,專個二語習得可以有各種教學、測試類的工作方向(據我所知還有具體的語言測試方向的研究生)。我之前稍微了解了一下本校語言學系招聘,還去聽了個job talk,語言學系的學生說,來了一群應聘的都是計算語言學的——也可見在北美計算語言學的熱度,而搞搞計算語言學,出來沒工作了還能去考慮科技口兒,何樂而不為呢。

一位曾經在語言學系裡,我個人超級敬佩的教了好幾年歷史語言學、印歐語概論、古教會斯拉夫語等等很多課的老師,印歐語超級熟練,各種語支例證信手拈來,除了印歐語之外還做Ket相關的,最終止步助理教授,沒拿到終身教職,去年聽說去了日本一年,不知道後續如何。幾年前的八卦,師爺從哈佛走了之後據說哈佛請了第三方評估,結論是哈佛(近東系)不需要閃語歷史比較語言學。總歸專歷史語言學的話,就業前景大概率不太樂觀。

但話說回來,我個人雖然無比欣賞做理論的語言學學者,很多形式語言學框架內的解釋也感覺很精妙很厲害,但那種「反正我也不懂這個語言但這條data佐證了我的這條分析」的模式,那種僅滿足於翻翻參考語法的態度,那種單純為了論證一個抽象理論做個問卷田調之後就跟對象語言拜拜了的路子,是我個人非常不喜歡的。每當我發現幾個世紀前歐洲歷史語言學研究中的精妙的論斷時,每當我看到出身歷史語言學的早期學者大量的田野文本記錄時,我都會感嘆,或許只有歷史語言學和描寫語言學,才真正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為語言學和人類語言本身不斷地積累著財富。

歷史語言學有著無限的趣味和魅力,追夢人也必然面臨諸多坎坷。加油,共勉。


首先祝賀題主,因為題主對歷史語言學感興趣。

在學生時代,我從來聽到「應用」兩個字就直接忽略,繞道避開。因為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認為這不是科學研究。比如有一門課叫「話語分析(analyse du discours/discourse analysis)」,應該屬於應用語言學的範疇,但是我上了半節課,中場休息的時候我就決定不再接觸這個科目了。因為當時在這門課里看不到任何理論、任何接地的方法以及有解釋力的假說。研究薩科齊講話的方式對我來說一點意思都沒有,從薩科齊身上我只學會了Casse-toi, pauvre c*n.

後來我發現我這種態度也是不對的,應用語言學裡還是有不少值得關注的東西,比如雙語/多語現象、語言習得等等。所以我也選修了一部分課程,並認真刷了高分。但話又說回來,大部分的理論化程度還是不夠的,所以有許多語言學家在致力於把這些學科進一步理論化。我覺得,應用語言學之所以有眾多的學生,一是因為很多人跟我這種人(主要指過去的我)不一樣,他們對「應用」的感覺一直是比較正面的,因為貌似可以直接在實際問題上使用,二是因為應用語言學許多分支還不太成熟,發揮的空間比較大,有志於為學科的鞏固做貢獻。

歷史語言學不一樣,歷史語言學有非常非常堅實的理論基礎,從十六世紀萌芽開始,到十八、十九世紀發展出完善的方法論,到現在主要的歷史語言學家都仍舊在使用青年語法學派的方法。所以選擇歷史語言學,就意味著你需要去學習從十八世紀末到現在這兩百多年以來的理論,要學這種理論,你就得看印歐語,至少得了解人們是如何探究印歐語的歷史語言學的。說白了,歷史語言學很簡單,兩句話,音變無例外,類推。最多咱們加一句判別語言分支的共同創新。大方向離不開這三點,不同的只是根據實際情況對方法的應用。不是特別難,但是在國內卻很少人去做。

我覺得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第一,印歐語離我們太遙遠,沒辦法進入那個情境,通俗地說就是學不進去。在對印度教毫不感興趣的情況下閱讀印度史詩可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當然如果對希臘神話感興趣那麼看希臘神話還是可以的。大部分的歷史語言學的奠基著作是用德語寫的,這同時也是一個坎兒。我練習德語的方法就是閱讀當年的原著,雖然這是導致啞巴德語的原因,但是我發現讀原著可以感受到當時他們發現每一個音變細節的一點一滴,完全可以想像到十九世紀的青年語法學家對語言學的熱情。但學語言是件麻煩事兒,有一次Haspelmath說,他感覺中國的語言學家能會英文就可以「封王」了,實際上他看到的都是中國的「類型學家」,基本上都是搞現代漢語出身的,不能代表咱們中國的語言學家。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某個語言所基本上就是「現代漢語研究所」,平時的工作就是你抄抄我我抄抄你,沒啥事兒做。沒有歷史語言學的氣氛,自然沒法兒進入那個情境。

第二,是我們中國人有大國情懷,從一開始就抵制舶來品。咱們中國對語言歷史的研究及中在音韻學和古音的構擬,傳統的上古漢語的構擬跟原始印歐語的構擬無關,這是我們都知道的。所以很多人就產生這麼一個想法:咱們漢語,甚至整個漢藏語系,到侗台語、苗瑤語,總之咱們國家境內的語言,統統不能用西方的辦法來研究。然而他們連試都沒試。每天在強調我們國家語言的特殊性,實際上根本一點都不特殊。比咱們國家語言更加特殊的語言不勝枚舉,不應該說得好像印歐人是天外來客一般。六十年代出了個老王,他連隔壁都不住,住到了大洋彼岸。他整了一套「辭彙擴散」理論,很多人覺得人家是咱們中國的驕傲。然而老王完全沒有受過任何歷史語言學或者中國方言學的訓練。鵝師?曾經對這種現象嗤之以鼻(每次說到這個話題都要搬出鵝師?),在這方面我覺得我完全同意鵝師。大部分對歷史語言學方法進行批評的人,基本上沒有真正使用過這個方法,他們對歷史語言學的認知可能僅僅停留在「音變無例外」這一點上,以為只要找到了例外就可以推翻歷史語言學,這種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從未自己動手,沒有看過文獻,更不用談一篇有關歷史語言學的發表,是無法提出有力的批評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歷史語言學的前景。一談到前景,所有人會自然而然地想到計算機、自動化處理,然後我們可以開始暢想以後我們可以把數據直接交給計算機,計算機自己就可以做語言的構擬。已經不需要歷史語言學家了。這一天可能會來,但是可能技術上達到這個水平的時候,語言學家已經把該構擬的語言構擬得差不多了。真有這麼一天的話, 還是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兒可以做,比如比較一下人機構擬的差異,看一下誰錯得多什麼的。

最近我們確實在同源詞自動辨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List et al (2017)[1]比較了幾種自動監測同源詞的方法,發現表現最好的方法可以達到89%的準確率。比如下圖就是一個比較印歐語「手」這個詞的流程。先搞出一個距離矩陣,通過層級分類,得到最可能的同源片語合。

但是,這89%的準確率並不是基於一個超大的資料庫,而是在每種語言語言中選取100-200個辭彙概念,進行同源詞的自動辨認。而且他們使用的語言相對來說比較接近,所以只要是相似的詞就很可能是同源詞。

在小樣本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證明順著這個思路下去,計算機自動處理同源詞是可行的。同時我也相信這是歷史語言學的出路之一。但是,離處理真正需要研究的語言還有很大的一段路。而且,要讓計算機搞懂歷史語言學,就需要語言學家運用自己的歷史語言學知識,引導機器學習的方向。目前List(以下稱之為「游函」,他的中文名)團隊對歷史語言學的處理,基本上是線性的、一一對應的而且是音段的對應關係。他們可能在對聲調的對應、音位置換等複雜的對應關係上表現不佳。如果需要完全做好,我覺得可能需要考慮這樣的問題:

  1. 對音位特徵的標註
  2. 音變的類型
  3. 通過語音對應關係和借詞的源語言判斷借詞
  4. 語義導致的特定音變
  5. 非音段特徵因素的干擾
  6. ……

也許我們需要用很長的時間訓練計算機,才能讓它們趕上語言學家的腦袋。比如說,還是索緒爾搞喉音的事兒,我們可以想像,索緒爾在學習梵文的時候,發現了動詞形態變化不規則之後,他想出喉音的假說是一瞬間的事情——因為看到這個不規則十分顯著,而且我們也知道喉音的規則並不難,以索緒爾的聰明才智應該一下子就想出來了,然後順便寫成了論文。但是,如果我們現在讓電腦做這件事,我估計得跑很久,至少比索緒爾的腦子慢。

所以即便我們將來要依賴計算機,歷史語言學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們致力於發展人機結合的方法,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這輩子也是做不完的。要把toy examples應用到實戰中,確實不是容易的事兒。

游函展望歷史語言學的未來,就是一個專家和機器合作無間的場景。團隊中的贊助者、部門主任Russell Gray說:

Computational methods can take care of the repetitive and more schematic work. In this way, they will allow experts to concentrate on answering the interesting questions.

計算機的方法可以處理重複以及更加程序化的工作。這樣,它們可以讓專家們專註回答更加有趣的問題。

那麼,是不是手動研究就會沒有作用呢?並不是,目前還有這麼多語言的歷史我們沒搞懂,而且語言的構擬很大程度上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之間的比較,並不是說你可以不學語言,隨便拿一個語言A跟語言B比較就能成事兒的。也不是從網上扒語料完全不檢查做個貝葉斯譜系分析發個什麼reports就可以的。語言的歷史構擬需要對語言的深入理解。我希望所有歷史語言學的學生不要走捷徑,要試圖挖掘每種語言之中藏著的秘密。當然,這個過程也可以是計算機輔助的,視乎你把它用在什麼方面。

最關鍵的一點,我們需要歷史語言學。歷史語言學是揭開人類歷史的重要一環,語言學的證據往往是非常可信的——它不允許很多的解讀,限制天花亂墜的想像,基本上是有一說一。除非對人類歷史沒有興趣,不然我們就離不開歷史語言學。我想,還是應該有那麼幾個人,不把眼光放在現實的應用上,去探究一些情懷的問題吧。

參考

  1. ^List, J. M., Greenhill, S. J., Gray, R. D. (2017). The potential of automatic word comparison for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loS one, 12(1), e0170046.


本體研究的老師很多的。剛結束的紀念朱德熙誕辰會議的基本都是本體,在線觀看的都三萬多了...

https://mp.weixin.qq.com/s/m-VTxsTUCIDzQN672CVaIA?

mp.weixin.qq.com

交叉是所有學科現在的趨勢。歷史語言學有自己的研究對象,當然也有自己存在的必要,但利用其它學科的研究方法(交叉)也是一種創新。詳見以前的回答:

計量語言學可以實現語言的科學化嗎??

www.zhihu.com圖標

人員分配主要是形勢因素。大家要掙錢,哪個專業能分流的工作多,能承載的人口多,哪個專業必然在一定時期中有更多的加入者和資源分配。

學科交叉是未來科學發展無法避免的發展趨勢,而語言學本身就不是什麼特純粹的學科,可以說是一個天生的交叉學科,自然沒必要苦惱語言學也要交叉的問題。

國內的語言學大環境和國際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國內不管是專業設置,教學規劃,都是更重視應用層面的東西,更重視學生產品能夠更快更早地為社會發展服務。這種社會偏好是很難容許學生選擇一種偏理論的發展方向的,或者說學生在各種壓力下會偏向容易入門,容易有所作為,容易分流的發展方向。

要知道,國內讀研究生的人多半不是為了成為研究大拿,而是獲取一個就業敲門磚。成績好的並不一定是有研究能力,有魄力的學生,而是強力的做題家,或者說得正面一點,高起點國家棟樑(技術工)。在拓展人類知識面上,這些人未必有毅力來進行相關工作。

選擇應用語言學,其實會更容易摸魚,還能出成果。在學科交叉領域中對涉及到的學科都有良好認識的人並不是很多,就會出現不少不太算得上亮眼的工作也能撈到金的情況。自然會有一定的熱資源湧入其中,包括題主所看到的保研的同學。你在看看計算機,雖然已經開始內卷化了,但是有國家對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支持,應該還能玩上一段時間。比較膈應的是,計科往語言學中下層擠還是相對容易的,要不是國內語言學領域目前還是文科背景主導的人占著,可能整個環境會有很大差別。

感覺大部分進入應用語言學的同學主要還是會流向教育行業,本身對學科發展並不見得有幫助,相對而言發展空間就會很大。如果只是為了工作,而不是懷有某種學科理想的話,當然不應該也不會選擇理論語言學吧。


應用研究是當今語言學發展的轉向之一,而應用研究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理論融合,跨學科嫁接,流派間整合,研究方法和研究客體的創新三大方面。跨學科研究具有成果周期較短的特點,故屬於比較熱門的研究趨向。但未來的語言學發展,也需理論的發展與突破,這是應用研究的基礎。細化到理論語言學中的歷史語言學研究,理論源流考,歷史語言學問題綜述和書評研究,利於對當下語言學研究方向的深挖或開拓,故也有發展價值。


瀉藥,問題太學術,回答不了;但我一直以為:學術是為指導現實外語學習的,是指北針;如果,學術只是圈子裡面幾個人的玩具,大眾沒法受益,學術會走進死胡同的。


前面已經說的很真實了,多數人都是為了就業考慮。就業前景好的自然和現實社會接軌多一些。語言學裡,能「賺錢」的方向自然是應用語言學。

很多有一身情懷的熱血青年,立志去發展個人興趣,搞歷史語言學,但最後還是向現實屈服,轉去搞應用。

說得難聽點,如果不是富二代出身,房子車子彩禮這些未來都是要考慮的,想想房價吧!

我個人是想走歷史語言學方向的,但我們學校沒有這方面的領域,都是應用語言學。我也在考慮未來的路。

前面幾位提到國內大學偏應用而不尚研究的情況,其實不光中國,西方世界也普遍如此,美國也沒幾個大學有歷史語言學,還都是以應用為主。經濟和科技最前沿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強調科技性和利益性的,這是他們的立國根本。很多搞「情懷」研究的博士在美國都沒飯吃,這點並不比天朝差。

這年頭,想專門搞歷史語言學,只有去德國了,漢堡大學,慕尼黑大學這方面都不錯。看你的意願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