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現代人對雞湯的定義,是否存在矯枉過正的狀態?


謝邀。雞湯不雞湯,主要還是看個人感受。而且雞湯也未必就是有固定的貶義或褒義,既然沒有又何談矯枉過正呢?
謝邀。

我覺得雞湯都是該作者從他的人生閱歷總結出來的一部分東西,加上迎合當下的某種熱潮觀點,給自己刷知名度。公知大v嘛。

但是從細節很多時候就能知道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也會有很多截然相反的人。昨天看了一個雞湯說要人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和小事計較,放眼世界你的人生會更美妙。沒錯吧?然後他舉的例子之一是「何必為了幾天的加班費和單位鬧不愉快?」(大致這麼個意思非原文),我就呵呵了。大哥是懷著對領袖和單位崇高敬意去上班的吧,加班費不給就不給了不要來浪費我的時間,我忙著呢。資本家好高興呀,我就喜歡這樣的員工你們都學著點,加班了別想著加班費,我樂意就給你點,不樂意你就想想世界那麼大你還想要加班費?總而言之,閑暇時光看看雞湯打發時間無妨,切莫當真,有的是毒雞湯喝不得,有的是好雞湯掉了顆老鼠屎毀一鍋。做自己就好。
雞湯是哲理性短句,但因為沒有具體的適用範圍和條件,也沒有形成體系,因此雞湯僅僅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用起來就會難以使用。雞湯現在往往只是有其名而無其實,好喝但難以吸收。當然雞湯並非沒有益處,我說了是難以吸收,這些益處還是可以自己消化和吸收,這種消化和吸收必須要自己多思考多總結,並且運用在實際的實踐上,最後將其總結出具體的方法論並形成自身思想體系的一部分,這樣才有用。但其實做到這些,有沒有雞湯自己形成的體系相差其實不會太大了。而做不到的,那同樣吸收不了雞湯的真正益處,最後使得雞湯的存在意義可有可無,僅僅只剩下可口這點了。

題主說矯枉過正。

會不會我們對待雞湯太過分了?

這麼想想是啊,何必呢,看完又不會少肉。

我只想說,現在的反感,建立在從前的壓迫上。

我還是初中小學的時候,為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家中開始定時多出某林,某者等期刊

我開始各種思考

各種老禪師和小沙彌的故事。

篇幅極長的校園生活故事。

很久以前的異域王國的興衰成敗。

從前十步一殺人,後來皈依的武林高手。

永遠狡猾的狐狸,受害的兔子,愚笨的小熊

少年杜甫,青年李白,老年蘇東坡的各種民間趣聞。

通過一大段繪聲繪色的描述,加上些許藝術的誇張,弘揚正確向上的主旋律,得出淺顯易懂的大道理。

比慘難道不是這些期刊先開始的?

道聽途說之後,再加點佐料,一個悲慘的故事,人性的扭曲,落井下石的旁人。何必呢?

雞湯好喝,但尿多。

一天夜裡,淋浴洗澡,拐過右手臂,顯出略黑的手肘。

無奈的看著盲區,開始搓洗。忽然腦海中出現一張美麗的臉,和我說:寶貝,以後洗澡,要記得洗手肘哦!這裡特別容易忘記。頓時心頭一哽,腦海中冒出一個可怕的想法,那張面孔以後見到的機會應該屈指可數。次日八點我踏上了回家的高鐵。又見到了那張美麗的臉,她還在埋怨:為什麼不好好上班?我撥開她黏在臉頰的髮絲:

媽,我想你了。

以上想說,雞湯還是家裡做的好吃。多陪陪爸媽,親人總沒錯。

純是為了名字跟頭像寫的…圖熟很親切。

雞湯你認為矯枉過正了,自然可以找到理由。你不認為它矯枉過正,自然也能找到理由。

現代人,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現代人呢?對於這個,大家也各有各的想法…

對雞湯沒怎麼注意過,因為不吃雞…
雞湯就是,在該用智商的時候用情商,再雞湯,那也是別人的經歷,別人經歷過的事,走過的路,認識過的人,你不一定也與他類似,所以走好自己的路,見識自己想見識的風景,雖然路上會有艱難險阻,但你別放棄。沒有什麼是時間過不去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