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5G 新賽場,歡迎關注圓桌參與更多關於 5G 手機、5G 技術進展與難題、5G 對各行業影響等相關的討論,了解關於 5G 的一切 &>&>&>


去年有個網友曾經在知乎上問5G時代到來做點什麼創業比較好?當時5G剛把未來三大業務(eMBB、URLLC和eMTC)要求定義明白,設備商和運營商一直想把5G第1個版本做出來,盡量滿足eMBB和FWA的大速率需求,而URLCC和eMTC都還在概念階段,當時我關於5G創業問題的回答「手機貼膜」,畢竟傳統行業在手機終端暫時還沒存在的情況下,這個職業還會存在吧。

而5G一年之後隨著設備商和運營商的共同努力之後,2019年內全球大規模商用5G有韓國、中國、中東海灣國家,歐洲少數國家、美國和東南亞等都小規模地建設了5G網路進行5G Use Case培育。但是無論如何當前世界大多數5G網路都幾乎是面向手機eMBB業務,美國的mmWave網路意圖替代光纖提供類光纖體驗的FWA業務,也就是說5G還是發揮基本的大帶寬業務,畢竟第一個5G Release本質就是提供大帶寬。但是5G未來Release目標是提供更短時延,加上5G時代E2E的切片,可提供無線低時延高可靠能力,那麼未來5G在2B業務有更廣闊的空間,這才是「5G改變社會」的基礎。5G以及帶動WiFi6以及其它無線網路在工業2B的能力提升會使能更多的行業甚至會出現工業無線化革命,驅使工業數字化向工業無線智能化發展,這樣會衍生更多的新型職業。

從5G的大帶寬和低時延高可靠的能力來思考未來的新興行業,這樣才會準確預知5G伴隨而來的新型職業。

1. 5G無線隨時隨地大帶寬驅動人機界面終端變革

如果5G只是帶來相對4G更大速率的帶寬,而未來人們的娛樂終端和業務訴求不發生大的變化,那麼用戶估計不會買5G的賬,畢竟現有4G的速率看視頻打遊戲基本可以滿足需求,為什麼要給5G的高速率溢價多交費用?也就是說,5G時代如果還是以手機為無線終端,而且手機的業務還是IM、視頻、遊戲主流App不改變的話,運營很難從用戶持續收到更多的錢。中國5G商用一個月以來,我們的朋友都戲稱「SpeedTest」這個App是5G時代的殺手器應用,因為每一次SpeedTest測速都要花費幾Gbps流量,除此之外,好像似乎沒有找到與5G時代相匹配的App和內容。

既然5G時代提供了峰值Gbps一般體驗在百Mbps的帶寬,那麼就必然需要與之匹配的業務。2000年初,我幾個計算機系的朋友跟導師們做穿戴產品的課題,當時穿戴產品受電池的影響和帶寬的限制,一般只能體驗幾十分鐘,而且還要帶著一根線,這也是穿戴產品在近十多年一直沒有大規模商用的主要原因。

5G時代由於無線帶寬達到百Mbps,VR/AR等概念再次成為主流,雖然VR最初在手機屏幕實現,對帶寬的要求也只需幾十Mbps,效果也不是很好,但畢竟將VR技術做到產品之中。HTC在手機日趨失意的情況下,把VR/AR可穿戴產品去做得非常好,佔領了大量的市場。VR/AR改變的並不是只是對內容呈現的變化,這也驅使前人機終端的真正變化。之前人們的手機是鍵盤輸入,屏幕顯示,網路連接。5G時代來臨將驅使手機的輸入:實體鍵盤輸入-》屏幕虛擬鍵盤輸入-》光虛擬鍵盤輸入+語音手勢等多途徑輸入;顯示變化:簡單屏幕輸出-》多屏輸出-》3D虛擬成像AR輸出等,網路連接的變化使能短距離無線輸入輸出,而AR技術的也將進一步將屏幕簡化甚至消失。

當然,5G時代提供的100~1000Mbps的帶寬僅能支撐業務數據的分發,並不能支撐顯示原始數據的大帶寬分發,所以5G時代人機界面和人機終端的革新僅僅是一個開始,AR/VR業務帶動手機終端向無屏化發展。

另一個方向就是輸入的多樣化,雖然語音輸入音箱成為獨立的消費類電子而存在,但是未來的手機終端才是語音輸入的中心,這得益於AI商用化的結果,這並不是5G的榮耀,只能說是5G時代共生技術帶來的輸入簡化。不管是語音,還是圖像識別、或者未來的人機神經介面,這都需要大量的數據傳輸和無線化,5G慢慢開啟一個人機終端變革的新時代。

從大帶寬的角度來看,由於5G的數據帶寬可以支撐AR/VR的大數據業務傳輸,也可以將採集的語音圖像視頻實時進行AI分析,這將會導致手機發生得大變革,這導致手機行業有可能會重新洗牌或者促使手機終端向新形態發起新的革命。

2. 5G有工業2B業務的拓展必然帶動行業通信虛擬運營商的繁榮

到如今為止,全球建了數十張5G網路,但是5G大網(上千站)主要是韓國、中國、中東和美國,歐洲和東南亞少數國家只是建了少量站點進行Use Case的探索。這些大網當中主要面向的還是eMBB業務,韓國發展了幾百萬手機用戶,而中國在短短一個月之內也迅速賣出了大量5G手機;中東除了5G手機,也採用5G替代固網來發展寬頻,美國使用mmWave建設5G也意圖替代光纖。

但是如果只是大帶寬,只是手機上提供比4G更高一點的速率,普通用戶並不會因為5G而付出更高的溢價,大部分人們只會因為真實需求而付錢,那麼大部分運營商只關注eMBB將會遇到收入的挑戰,用戶憑什麼要給你多付錢?當然,未來有AR/VR可以帶動更大的帶寬需求,可能會慢慢促進人們在通信的花費,但近二十年運營商的經營來看,雖然每bit成本不斷降低,但是運營商每用戶的ARPU也不斷在降低,躺著收錢的時代已經過去,歐洲的大量運營商甚至在虧損。

除了運營商的投資回報,我們還經常聽到「4G改變生活,5G改變世界」的口號,而且近一年來,無論5G出現在哪些展會都帶著工業2B的新商業出現。5G智慧城市、5G智慧公安、5G遠程手術、5G遠程採礦,5G無所不能,似乎5G真的要改變社會。不明真相的群眾深信5G的到來真的馬上會應用到各行各業,運營商也不斷強化5G真的可以改變各行各業的信念,但是冷靜的通信從業人員知道,大部分的5G 2B Use Case現在還處於做秀階段,由於工業2B業務的複雜性和運營商商業的不完全匹配,這導致5G向2B方向落地而改變社會的願望不能一蹴而就實現。

工業界需要的是穩定和不變化,而通信業發展卻是不斷變革和快速迭代,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隔閡。中國工業生產的自動化改造將繼電器改造成功率開關管(IGBT)花了近二十年,但是移動通信這二十年已經從2G發展到5G。我們經常打趣說人們離婚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一個人走得太遠,另一個人卻停留在原地」導致兩者無法繼續有共同的語言。

如今5G和工業2B業務似乎就是這種境地。

當然,工業2B有無線大帶寬訴求,這是天然存在的。畢竟工業界未來是機器人的世界,機器將替代大部分重複性勞動,不管是簡單的重複性勞動還是複雜的重複性勞動,比如零件裝配、大規模生產、高精度手術操作、危險工種等。而且由於AI的注入,機器似乎要把一些靠經驗積累的活給替代,比如說醫學影像診斷、行為預測和基於規則的比賽,《未來簡史》中說機器將比人類更了解人類,這很可怕。

機器人的普及帶來對無線通信的極大訴求:機器之間組合進行柔性生產,原來的有線極不方便,無線可以快速地進行生產線重新組合;運動機器人有感測器數據採集需要大容量無線傳輸,而下發的控制命令也需要可靠和低時延的網路到達機器人;機器人之間和機器人與控制之心無數的數據連接將是未來5G網路2B業務的重要市場。

但事實上是,運營商還是習慣於發新SIM卡和賣流量,工業界需要的是整體的系統設計,從架構、數據平台、AI大數據分析、數據連接和感測器到數據網路集成到生產系統,甚至整個系統的運維都希望由一個中間商來完成,但是如今5G時代初期2B業務存在很大的隔閡。IBM轉型做諮詢的時候最大的優勢是它即有流程變革能力和ERP軟體,而且其深知工業生產的流程,因為它曾經是做過計算機的經營生產,所以其轉行做商業諮詢和流程變革很受歡迎。如今5G 2B也需要這樣一個個的「行業IMB諮詢公司」,我將其定義為 5G行業通信虛擬服務公司,這些公司即懂行業的業務流程,又能提供基本的無線通信設計、安裝、優化和集成服務,讓工業界遠離複雜的無線通信系統,又讓無線運營商安心去投資建網路不去為一個個垂直行業複雜的業務流而煩心。

在貨幣出現之前,人們物物交換必須滿足你有我需要的我有你需要的「雙重偶然性」才能發生交易,而引入貨幣之後,人們交換物品只需要「單重偶然性」把物品換成貨幣即可,加速了商品的流通推動社會的進步。引入5G行業通信虛擬服務公司 也像引入貨幣一樣的效果,將會讓運營商銷售無線帶寬和服務給 5G行業通信虛擬服務公司,而 5G行業通信虛擬服務公司 可以提供可靠的集成通信服務給工業界做無線變革,這才能實現「5G改變社會」的美好理想。

3. 5G大帶寬衍生的IoT能力帶來消費市場的巨大變化

4G時代引入的NB-IoT技術是窄帶IoT技術,其最大特點是提升了無線深度覆蓋,理論上可以覆蓋10km甚至更遠,與之相似的無線IoT技術有很多,但是比較成功就是NB-IoT和LoRa。窄帶IoT的市場主要是各種計量表(水表、電子、煤氣表)和各種小數據的感測器(比如煙敏感測器),這些表計業務量極小(每月上報一次數據),這讓人們形成了一個IoT就是小數據窄帶IoT的觀念。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IoT是萬物互聯,除了窄帶IoT,其實大帶寬的IoT也是IoT,各種攝像頭產生了大量的視頻和圖像數據,這才是IoT的主流。當然更多的感測器、定位設備和監測設備,都是IoT的目標市場。

Apple今年把UWB放在iPhone進行商用,一方面給AirDrop做大帶寬傳輸,一方面用作高精度定位,並將在明年推出UWB的標籤進軍IoT市場。其實UWB是2000年初學術界比較火爆的研究課題,其採用近GHz的帶寬和直接脈衝免調製技術,在短距離大帶寬通信和定位有很大優勢,但是通信和定位距離只有幾m也限制了其大規模商用,但Apple的推廣也許會改變UWB的命運。

而5G的100MHz以上帶寬,原生也有米級或者分米級的定位精度,加上5G小區覆蓋好幾百米甚至上千米,運營商5G網路百Mbps帶寬的連續覆蓋,這就意味著5G網路也可以帶來高精度定位能力,人們並不需要建立一張專門的定位網路來做定位業務,以後消費類電子的手機都可以做定位功能,除了GPS之外,人們在室內、擁擠的城市、隧道、地鐵等內都可以做到極其準確的定位,這將改變未來消費類電子是否支持5G和5G定位能力,以實現室內與室外一致性定位能力。

另外,我還想討論一下5G時代的自動駕駛問題。如今各大科技公司和車廠都朝著L3/L4自動的目標努力,但技術流主要有兩個派別:一派是單車自動駕駛,主要提升單車的感知能力和自動駕駛AI分析能力,強大單車能力實現突破,各IT公司和Tesla主要單車智能為目標;另一派是網路中心自動駕駛,其主要是通過單車感知上報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來統一命令各車進行自動駕駛,強調各車之間的協調和融合,運營商和政府傾向於中心控制的自動駕駛。

但是無論哪種派別,無非需要強大的感知能力:視覺、雷達、激光等,還需要強大的AI融合分析中心。如果感知和自動控制中心都在單車上,優勢是實時性好,快速反應;但是其弱勢是無法感知更多的信息以及單車算力有限,也無法協同其它車進行自動駕駛。而中心控制的自動駕駛優勢是多車感知數據融合,系統最優化,而且可輸入路側感知系統數據提高自動駕駛的安全性,但是實時性卻不如單車智能。未來的自動駕駛一定是兩種技術融合,一方面作強單車上的自動駕駛處理能力,配置更多的視覺雷達激光感知器;一方面實時無線傳輸來自控制中心更多的感知信息,多車協同自動駕駛。也就是自動駕駛需要5G進行實時傳輸和廣播各種狀態信息,達成自動駕駛商業落地。

可以想像的是,未來的自動駕駛是單車獲得本車的感知數據,採用數字地圖和來自5G網路實時傳輸的地圖修正,以及5G基站廣播的其它車信息和路側路口的一些視頻雷達激光獲得的感知信息,甚至車與車之間通過5G D2D傳輸一些操控信息(比如剎車和轉向等),也就是說自動駕駛也會在5G時代真正慢慢開始商用。

一年之前,我跟網友開玩笑5G時代的創業去做手機貼膜,但是5G發展一年給出更多的想像和思考空間,人們可以在2C、2B、2H以及更多的消費者領域、工業領域和數字家庭中進行5G業務革新,這也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工作機會。


5G電話促銷員


小時候經常聽一句話,叫「要想富先修路」,但是路修好了就一定能富裕嗎?那可不一定,不然就不會出現國家級貧困縣這種稱號了。修路是富裕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5G被稱作信息高速公路,當然某種程度上也同理:對其他產業的發展來說,只是必要條件。

鑒於媒體最近對5G的過度吹捧,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分為兩方面看:

5G能不能直接帶來新職業和5G能不能間接帶來新職業

直接的影響不太現實:

5G本身是通信行業的技術變革,不管是產業上游的元器件廠商、中游的設備商還是下游的終端商和運營商,都是5G直接影響對象。

通信已經不是朝陽行業了,這意味著它的產業鏈已經相對完善穩定,不管是無線產品的研發、生產、設計還是部署都有非常完善的流程,我相信就通信行業本身來說,5G還是很難打破這個框架,然後衍生出不同的新職業的。

間接的影響,讓我們一起開腦洞:

5G在大部分地區商用之後,可能會因為高速度、低延遲、大容量的特點,帶來一些其他產業的變革。但是要提醒的是,正如第一段所說,5G不是這些變革的充分條件,而像是必要條件。

在我們的猜測中,比較有可能的產業是:

  • AR/VR,
  • 移動物聯網(以車聯網為代表),
  • 遠程XX(遠程會議,遠程醫療等等),
  • 雲系列(雲遊戲等等)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據此猜測(開腦洞):

  1. 遠程外科醫生,遠程醫療站供應商,遠程VR會議供應商等等

遠程醫療 圖片來自blogspot.com

當然遠程醫療現在也是有的,不過非常不穩定,而且遠程醫療所需的設備和手術室過於昂貴,可能會成為阻礙這一職業產生的因素。

遠程 VR會議 圖片來自網路

遠程VR會議的部署方式可能會成為一大難題,機位擺放、設備選擇可能會非常影響用戶體驗。

2. VR 攝影師/導演/攝製組

當然VR攝影師現在也是有的,不過如果VR的傳輸能夠不再局限於技術因素(注意這裡不止是5G),那麼因此而產生的內容生產職業需求就會暴增。

VR 自拍 圖片來自VR資源網

我覺得可能還會有個神奇的職業!

VR主播 233333!

3. 自動駕駛工程師/道路修正師

如果當前自動駕駛能夠在未來大規模商用,那麼可能對現有道路的標識要求會更高,讓它們更易於被機器識別,所以道路修正可能會成為一種新職業。

至於這種職業可能屬於公路局還是什麼部門,就不確定啦。

自動駕駛 圖片來自網路

4. 區域雲服務提供商

5G能降低的是空口延遲和承載網/核心網延遲,但是互聯網互聯的延遲依然無能為力。就比如在北京試圖訪問美國的伺服器,那麼5G依然是無能為力的。那麼未來雲服務可能會更加區域化,在特定範圍內設定機房,來降低總體延遲,滿足一些時延敏感的服務。

雲服務 圖片來自網路

(:腦洞就開到這裡吧。。。應該還有很多,歡迎補充。

完。


5G帶來的網速的巨大提升,會改變許多行業。

(1)啥是5G?

首先什麼是5G?簡單來講,5G就是第五代通信技術。

儘管5G規範至今沒有一個規範的定義,但不少通訊專家以為,5G與4G截然不同,不僅僅僅僅一次技能的更新,更將是一個全新技能。依據移動通訊技能大約每10年更新一代的周期看,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能將在2020年左右完成正式商用。

5G三大特徵:大帶寬,低時延,萬物互聯。

5G主要特點:波長為毫米級。

(2)5G有多快

美國晶元製造商高通認為,5G可以在實際(而不是實驗室)條件下,實現快10到20倍的瀏覽和下載速度。也就是說,1分鐘左右就可以下載一部高清電影。

而我們談論的還是基於現有4G LTE網路搭建的5G網路,僅僅是第一代5G數據機;未來的5G晶元,很可能會更快。

而獨立的5G網路可以在非常高的頻率(如30GHz)下工作,可以輕鬆實現千兆以上的瀏覽速度。不過這一場景不太可能在幾年內出現。

目前,最快的4G移動網路提供的網速約為45Mbps(兆位/秒),理論最高到100Mbps,相比之下,5G將會達到千兆速度。

在本年年初,世界電信聯盟發布的5G目標草案說到:每個5G基站最少能供給下行20Gbps以及上行10Gbps的寬頻傳輸才能;還需保證500(km/h)的交通工具上的用戶數據銜接不中止;而且銜接用戶推遲不能超過4毫秒,一起還要堅持1毫秒的超低推遲通訊;單個5G網路在每平方公里的區域規模內,最少能夠承載100萬台設備。

(3)5G可以帶來的 更多是無法預知的新業務

除了上面這些,5G可以帶來的,更多的是那些我們無法預知的新業務。比如5G將對無人駕駛汽車、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無人機工作群等,帶來更高清的視頻和更高能效,讓城市更加智能的物聯網。

通俗講,如果你是遊戲玩家,那麼有了5G之後,按下控制器按鈕後與屏幕上顯示效果之間的延遲時間會更短。移動終端上的視頻播放會更快、更穩定。視頻聊天畫質會更清晰,更流暢。

(4)可能產生的新職業

a) 改變體驗的VR賽事直播——360°全景視頻直播

這兩年的直播職業十分火爆,網上常常傳出某某主播月入百萬的新聞,其中大多數用戶更喜愛使用移動直播平台。儘管現有的4G網路的速度現已足以支撐視頻直播,但是在很多網路環境欠好的情況下,仍是會出現推遲,特別是例如球賽直播等對網路環境請求很高的情況下,假設無法與賽場同步,則少了那些激動人心的感受。

而5G不僅讓直播愈加流通,更快的網速和更低的時延說不定還能夠支撐360度全景視頻直播,360度全景視頻是通過多個攝像機,360度拍照的現場視頻。不妨幻想一下,將來5G網路遍及以後,那些球賽直播通過360度全景視頻傳輸給我們,想必球場上的驚心動魄球迷也能夠體會地酣暢淋漓。

b) 遠程醫療職業相關從業者

現今我國的醫療資源配置情況並不均衡,因為小縣城的醫療設備落後,很多住在偏僻當地的大家假如患上稍嚴峻的病,就需要大老遠跑到市中心乃至省會的大醫院去,因路途遙遠所產生的醫療本錢將十分高。而高通首席技能官Matt Grob表明,5G讓長途醫療變成也許,醫療人員能夠長途對患者打開確診。甚至,在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醫生在千里之外,就能實施精準的遠程手術。

在本年的MWC 2017大會上,就討論過5G網路怎麼協助鄉村地區布置網路寬頻完結長途醫療的使命。因為5G網路延時小,所以醫師乃至還能在間隔患者1000英里的當地用機器人對他們進行手術,而日子在偏僻地區的人則能憑藉5G網路承受專家的確診。長途醫療將極大節省時間和金錢,跟著5G年代的真實到來,長途醫療將真實變成鄉村醫療情況的革新者。

c) 無人自動駕駛相關行業從業者

自動駕馭轎車是具有廣泛影響的用例之一,對於商用車輛和非公路用車(耕作、採礦和修建等)更是如此。這些年,無人自動駕馭職業也是各個科技大佬看好的方向,google、蘋果、三星等巨子們都現已在無人自動駕馭職業打開規劃。而5G所供給的快速網路剛好能夠協助自動駕馭轎車,它既能讓轎車在通過道路交叉口的時分跟控制中心溝通,也能跟來往的車輛打開「對話」。

此前,諾基亞公司立異市場部主管Volker Held說到:「你能夠幻想一下沒有紅綠燈的大街—儘管轎車要通過十字路口,但它們卻不會撞上互相」。聯發科副總裁Marc Naddell則指出,一切轎車裝置的感測器和攝像頭能夠記錄下轎車的駕馭過程,這樣在發作交通事端的時分,大家能夠從各個視點回放事端發作時的情形。當然,這些都需要建立在5G強壯的網路根底下。

d) 萬物互聯的物聯網相關行業從業者

假如說3G和4G網路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到來,那麼5G網路能夠把物聯網等概念變為實際,此前有人曾表明,5G技能是為物聯網而生,傳輸速度可達 10Gbps,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十倍到百倍,處理海量無線通訊需要,將完成真實的「萬物互聯」。低功耗、大銜接、低時延、高牢靠場景首要面向物聯網業務,也是5G新拓寬的場景。

物聯網的實質是互聯網的使用拓寬,使用立異是物聯網開展的中心,以用戶體會為中心。時至今日,物聯網使用已掩蓋日常日子與工業生產的各個範疇,現在正飛速延伸到更寬更深範疇。5G擁有更高的容量和更快的數據處理速度,能夠通過各種聯網設備推出各項效勞。當然,物聯網這個概念過於寬泛,咱們也只能寄希望於將來5G帶給咱們滿足的改動。

e) 景點試玩師——VR直播

根據顧客要求去往全國知名和不知名的風景名勝區,用攝像頭和無人機採集視頻音頻信號,再實時同步到顧客VR設備里,相當於雲旅遊+雲導遊。

f) 雲電商從業者——VR電商

當VR技術足夠成熟,網速足夠快,電商行業將一改原來的圖片、視頻展示商品方式。特別對於服裝類電商行業,顧客可能可以實現在雲端體驗產品,全方位立體感受商品的質量,獲得更美好的購物體驗。

g) 智能農業從業者——新時代農民

5G普及,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兩者相互配合,智能農業(智能灌溉)和智能養殖業(智能養豬、智能養雞、智能養鵝)等不斷發展,農業將不再是現在的小農經濟,將全面邁入農業新時代。

h) 極致遊戲體驗——VR遊戲從業者

剛剛上映過的《頭號玩家》(推薦)中便有大量的VR遊戲的想像,腦洞大開。只要打開電腦,帶上虛擬現實頭盔,就可以讓你進入一個可交互的虛擬現場場景中,不僅可以虛擬當前場景,也可以虛擬過去和未來。逼真的視覺體驗,配合極致的網速,想想都非常酷!

總之,

4G催生互聯網行業大爆發,5G發展將帶動物聯網大發展;

拭目以待5G新世界!

——————————————————————————

更新

5G是增強型移動寬頻,5G能夠給我們帶來超高速、大容量和低時延的網路連接體驗,未來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將率先從通信行業開始,引領移動行業的變革,之後它將會遷移至其他行業,促進一系列前沿系列服務的發展。例如,網路連接方面,將從「連接人與人」向「萬物互聯」邁進,萬物聯網之時,自動駕駛和在線醫療等都會走進現實。


我來找一個清奇的角度,急救行業。

雖然5G中的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被認為是主要用於車聯網,而很多人認為用5G做遠程醫療屬於脫褲子放屁,畢竟能實施手術的地方裝個有線肯定比無線可靠。(我就偷懶從 @甜草莓 那裡盜圖了)

遠程醫療 圖片來自blogspot.com

不過將5G用於急救就完全不一樣了。

以往急救車需要從醫院趕到現場,經過應急處理以後在送回醫院,如果病人病情較重,路上再遇上堵車或者侵佔應急車道,那等回到醫院基本凶多吉少。像心臟驟停這類急症,黃金搶救時間只有5-10分鐘。

應急車道被堵屢見不鮮

5G與醫療機器人的出現,使得救護車到達現場以後直接開始遠程手術成為了可能。由救護車攜帶攜帶型的醫療機器人,在醫院的醫生可以在現場遠程為病人實施搶救。這變相的將等待搶救的時間縮短了一半。另外,醫療機器人還可以像除顫器一樣,放置在人流相對密集的地方,概率上來說人越多出現突發疾病的概率越大,另外這類地方出現交通擁堵的概率也比較高。在這類地方出現病人需要急救的時候,120可以指導現場的人員部署醫療機器人,觀察病人情況並遠程實施搶救。

急症發作時,醫療介入越及時,則存活率越高。如果這種技術真的能實現,那應該能挽救許多人的生命。

想了想,可能最大的問題在於攜帶型醫療機器人,我個人的觀點是,應該會有兩類,一種是簡易版的,主要是觀察病人情況和簡單的急救,成本低,適合布置在人口密集區。另一種是相對複雜的,急救車有能力攜帶相對的機器人,能處理更多的病症。

分享一個醫療機器人的鏈接,品種好像比我想的要多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395394/answer/73725544

我不是做醫療急救的,瞎開個腦洞,如果出現的了錯誤還望指正。

~~~~~~~~更新一~~~~~~~~

綜合了評論的意見,似乎直接在現場手術的技術難度和風險還是比較大。所以想了一下,提出第二套方案。

基於5G+人工智慧+雲計算的急救輔助設備。

救護車攜帶便攜的觀測設備通過現場圖像和患者,急救人員以及目擊者的描述(語音識別)對患者狀況進行總結並傳會醫院資料庫(雲端),由雲端由於有歷史病例的積累,可以通過人工智慧對現場的圖像語音信息的分析快速篩選出疑似的病因,給出搶救以及後續治療建議,分別傳回現場和醫院急救中心,以幫助現場急救搶救,以及醫院準備協調相關檢查治療設備。

這個設備的優勢在於,在緊張的氣氛下為急救人員身負診斷與急救的雙重重任,留給他們判斷的時間並不多,提供相對可靠的客觀依據,能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在患者到醫院前,醫生能根據智能診斷與現場情況對病人狀況有預先判斷,可以提前準備好搶救方案與相關設備與藥物,讓醫生心裡有底,也縮短確認檢查的時間。

~~~~更新二~~~~~

關於無菌環境和現場做手術的質疑,統一回答一下。

一,急救,不是躺醫院裡面等手術,而是病人/傷者對醫生接入的急迫性遠遠高於其他的顧慮。換言之,兩害相較取其輕,一邊是立刻的性命之憂,一邊是未來可能的感染風險,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二,以無線支持醫療設備,不是說一步到位就地治好。而是為現場搶救時專業醫生贏得時間。對於很多急症重症,救護車上的醫生無力做出積極的介入,有可能是設備,而更有可能是專業知識。醫院能花錢把設備加上救護車,卻不能把每個科室的急救醫生都配到救護車上,而5G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技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