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當我們問問題的時候,其實應該養成一個「把問題邊界定義清楚」的好習慣。

題主的問題是「清朝的和平和繁榮有哪些因素?」

這樣的問題其實是很難回答的,因為首先得搞清楚和平繁榮的標準是什麼?拿這個標準去衡量清朝的情況,然後才能做出清朝是否和平繁榮的判斷,這樣的問題其實已經預設了清朝就是和平的、繁榮的。

其次,大清於1636年皇太極立國,1644年入關,辛亥革命後,1912年宣統帝溥儀下詔退位,國祚滿打滿算276年,不可能年年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至少咱們得承認1840後就不怎麼和平和繁榮了吧。

在影視作品的熏陶下,我們也都知道清朝的輝煌集中在「康雍乾」三朝(有專門的 詞條 喲,不過得自備梯子),從平定三藩後的第三年1684年開始,到1799年乾隆爺龍馭上賓為止合計115年,歷時佔大清國祚的41.7%,這段漫長而持續的繁榮中間儘管也有著許多波折,但是佔全世界 1/3 GDP 的經濟體量,3億多的人口,147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確確實實當得起「和平繁榮」的描述。

【18世紀乾隆時期的大清疆域】

那麼我就大膽地把題主的問題修改為「襄就康雍乾盛世的因素有哪些?」

一般而言,在工業革命前,衡量一個國家是不是牛逼主要看三個指標,人口多少,有效控制區域有多大,有沒有錢,換成比較文雅的說法,就是動員能力有多強,戰略縱深有多廣,能夠支撐打多久的戰,這三個指標反映了一個國家耐不耐揍。

帝制以來,鴉片戰爭之前,大一統的中國這幾個指標長期處於全世界前三。疆域就不用說了,哪怕是公認軍事力量最薄弱的宋朝也還坐擁著幾百萬平方公里肥沃的土地,GDP佔全世界GDP總量的比例更是保持在20%以上,康雍乾盛世的末期甚至上探到接近35%。下圖中紅色的線條就是中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世界經濟中佔據的地位,數據來自專門研究各種基礎歷史數據的英國經濟學家 安格斯 · 麥迪森(Angus Maddison)。

【中國GDP在世界範圍的佔比】

安格斯 · 麥迪森(Angus Maddison)

這位慈祥的老爺爺就是 安格斯 · 麥迪森(Angus Maddison),他已經於2010年告別這個世界了,但是他留下的珍貴數據一直在維護中,有興趣的可以去 這裡 下載。

人口的優勢更是明顯。根據 worldhistory.com 的數據,我簡單做了一張表,可以看出,中國人口基本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費這麼多時間找這麼多數據的意思,是為了說明在這片有著這麼好條件的土地上,執政者只要稍微靠一點點譜,是不可能給建州女真幹掉的。

所以,我們有必要先來簡單看看:

大清的誕生

我個人以為,從建州女真成立到康雍乾盛世結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百年」,第一個百年比較長,都差不多200年了,從建州女真成立開始,到努爾哈赤一統女真各族結束,歷時183年,這個百年期屬於「大清準備期」,大家彼此之間也就是打打殺殺,沒什麼好說的,直到一代雄主努爾哈赤橫空出世,才給女真的崛起掙下了一點本錢,也是從努爾哈赤開始,這個少數民族才開始跟開了掛一樣昂揚向上。不過即便到了這個時候,也沒人相信這個全部人口也就幾十萬的女真族能吞了大明的。

第二個百年期是從努爾哈赤統一各部起,到康熙帝平定三藩為止。

這個階段的舞台就從關外移到了華夏文明的腹地,但是,哪怕就是1644年吳三桂打開國門了,當時的大清也應該還是沒有統治這片土地的思想準備的,一則在於1643年,皇太極不小心薨了之後,大清自己的最高權力交接差點出了問題,多爾袞和蒙哥互相牽制之下成全了孝庄和順治這對孤兒寡母,可在群狼環伺之下,主弱臣強的危局中,後來英明神武的孝庄太后要謀劃「入主中原」這麼大一件事我是不怎麼相信的。再則,當時下達最高決策的基本是多爾袞,而作為一個能喊出「留髮不留頭」口號的莽夫,硬要說他正在思考大清的百年大計我也是很難相信的。

但是國運昌盛的時候什麼事都能發生,也不知道為什麼(別扯那些未經證實的野史哈),多爾袞1650年就病死了,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的一代偉人孝庄太后站上了歷史舞台,很快就穩定了局面。

經過10年的努力,到了1661年,就在順治病死康熙即位之時,大清基本上已經繼承了明朝的疆域和人口,政治穩定,經濟復甦,人口開始增長。又過了20年,到了1681年,當康熙帝成長為一名28歲的成熟男人之時,三藩已定,國家分裂的隱患徹底拔除,「康雍乾盛世」開始。

這第二個百年期從1586年起到1681年結束,合計約95年,但是在這短短的95年里,女真一族在愛新覺羅氏的帶領下,開了掛一樣地高速發展,立國、稱帝、入主中原,完成了一次從一個邊陲小混混逆襲為超級大勢力的華麗轉身,無論如何鄙視滿清的皇漢人士,都必須承認這是一個奇蹟,雖然這個奇蹟的背後是餓殍遍野、妻離子散、流離失所。

第三個百年期就是長達118年的「康雍乾盛世」了,在這段繁榮時期里,清朝GDP全球佔比長期保持在30%左右,最高甚至上探到35%,在世界上的地位跟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美國是差不多的,更加不可思議的是繁榮保持的時間之長前無古人,後不知道有沒有來者。我朝的改革開發迄今40年,津津樂道的貞觀之治歷時22年,開元盛世歷時30年,所謂永樂盛世歷時可能只有差不多10年,但是為漢人所不齒的戎狄韃虜女真人建立的政權,居然維持了一個世紀的繁榮。

所以這後面一定有特殊的原因。

經過一番求索,我個人傾向於將原因非常沒有創意地歸結為:天時、地利、人和。

先看天時

首先是大明自己作死,各種矛盾已經積累到必須總爆發的時候(太長了寫不來,感興趣的自己去翻書)。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天時,就是傳說中的「小冰期」。

辣么,什麼是「小冰期」呢?

小冰期(英語:Little Ice Age)是指一段在中世紀溫暖時期之後開始,全球氣溫出現下降的現象,時間約在自1550年至1770年這220年間(明嘉靖二十九年至清乾隆三十五年),結束於18世紀初期,相當於中國明清時期。從長期來看,在中世紀溫暖期持續了400年後,出現了長達500年的寒冷化時期。

小冰期當中,有4個特別寒冷的時期,1350年前後:沃爾夫最小期 1450年——1570年斯波勒最小期 1645年——1715年:蒙德最小期 1770年——1830年:道爾頓最小期。 [1]。小冰期帶來的影響,除了氣溫下降外,還使得植物生長季節變短,土壤降溫,使糧食作物產量變少,穀物價格上升,造成全球各地頻繁出現饑荒與瘟疫。因為死亡率上升,這使全球人口成長率在這段時間減緩。小冰期時期也是暴亂、搶掠及死亡的高發期,很多文明的歷史古籍都記載了這段混亂的時期。

寒冷導致了糧食減產,國內動蕩不安,也導致了北邊活不下去的游牧民族頻繁南下侵略,這是明末清初的氣候背景,把大明的覆滅歸結為小冰期肯定是偏頗的,但這肯定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因素。不清楚「小冰期」含義的同學可以結合2017年末到2018年初席捲全國的大降溫體會一下,現在的雪線基本只是推進到南嶺一線,而明末那會的冬天可是連廣州都下雪的,那地兒可是北回歸線以南啊。我們現在吃好穿好有暖氣還凍得瑟瑟發抖,500年前有啥?因此氣候的影響其實是很深遠的,只是我們的教科書裡面不怎麼喜歡說這些,說來說去都是明朝的統治腐敗,當然這也是原因之一,很可能不碰到「小冰期」明朝也會完蛋,但是入主的可能就不是大清,而是李自成或者吳三桂了。

天時還有第三個層次,那就是由於「地理大發現」帶來的「物種大交換」,美洲大陸上的經濟作物「土豆、番茄和玉米」被引進到中國,大幅度提升了中華大地上可以承載的人口數量。不過美洲作物對中國歷史的影響目前仍有爭論,在這也就提這麼一嘴巴。

然後,讓我們看看「地利」。

這也是我們的歷史課本上很少介紹的角度,美國的教科書上對中國古代歷史的描述就新鮮多了。

在教中國古代史的時候,他們的切入點是中國獨特的地理位置。第一課的標題就是「地理因素塑造了古代中國」(請忽略我的渣翻譯)

在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裡面,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天然的屏障把中國肥沃的河谷地帶和亞洲的其他部分隔絕開來」。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戈壁沙漠,有塔克拉瑪干沙漠,有天山山脈、有崑崙山脈、有青藏高原,但是這是地理課上學的,歷史課老師並沒有把這些知識和歷史結合起來講(當然也有可能我沒有認真聽講)。直到機緣巧合之下看到美國歷史教科書,我才突然意識到,這些地形地貌是連在一起的,在古代的交通環境下事實上造成了中國與南亞、西亞和地中海地區的隔離,四大文明古國裡面,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都處於平原地區,只有中華文明有這個優越的地理條件。

除了背靠大山之外,中華文明與其他古文明一樣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兩河系統」,兩河之間的肥沃土地就是華北平原,這片區域也一直都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區域。

對美國歷史教科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 這裡 去看看全文(老實說比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好玩多了)。

因此,從「地理決定論」的角度看來,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其實是一塊福地,至少在工業革命以前,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是有著堅實的地理優勢的,換句話說,擁有這片土地的人,只要不作,基本上都能混得不錯。

這是第一層次的「地利」,單純地理條件上的優勢。

第二層次的「地利」是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

城頭變化大王旗,幾千年的歷史裡中華民族的統治者換了一撥又一撥,但真正構成中華氣質的,是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耕耘的老百姓,農耕民族特有的勤勞、節儉和老實安分的特性在這片土地的老百姓身上彰顯得淋漓盡致,我們是統治者最喜歡的老百姓,只要給點空間就能生存,給點陽光就能燦爛!

第三層次的「地利」是已臻完美的帝國統治模式。

自大唐定下「三省六部」的政治體制,大宋將相權切割為行政、軍政和財政,至大明事無巨細均決於中央,三朝以降,君主集權制度已臻完美,加上更加完美的職業官僚體系和儒家思想,漢族人民幾千年來在政治上的優秀實踐到了這個時候幾乎全部成熟,扎著鼠尾辮衝進山海關的八旗子弟們可謂坐享其成啊。

那麼,就沒滿族人什麼事了嗎?當然不是了,前兩個因素只是客觀條件,「康雍乾盛世」離不開的,還有大清開國後那幾個睿智、長壽、開明的最高統治者。

這是「人」的因素。

矮大緊老師經常說一個民族在昂揚向上的時候是沒什麼道理可講的。大清從努爾哈赤開始、到皇太極、到孝庄太后、到康熙、雍正、乾隆,連續100多年幾乎每個最高權力的掌控者都是靠譜的人已經非常難得了;更厲害的是,除了乾隆之外,最高權力的移交過程幾乎都伴隨著血雨腥風啊,順治到康熙短短一二十年連續斬落多爾袞和鰲拜兩個攝政大臣,在中央如此動蕩的情況下,國事居然不亂,剩下幾年居然還能平了三藩。這靠的就不是那些客觀因素了,而是愛新覺羅氏的努力。

多爾袞死後,大清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的變革就不細說了,具體資料 這裡 都有,來回來去也就是經濟上輕徭薄賦、恢復生產,政治上不斷集權之類大家在課本上都見多了的原因,不再贅述的,不然這個回答也太長了。

關於「人」的因素,我只想稍微補充一點,那就是在大清崛起的過程中,可能很多人都看到了帝王們的風采,忽略了一個偉大的女性--孝庄文皇后,作為皇太極的老婆,在她兒子6歲的時候,在多爾袞專橫跋扈的時候,在她孫兒8歲的時候,在大清入關立足未穩的時候,在康熙平三藩激起極大反彈的時候,無數次力挽狂瀾於既倒,因此,如果說整個滿清皇族誰對「康雍乾盛世」的貢獻最大的話,我個人覺得就這位偉大的女性,女性在傳統中國史書記載中大多沒有留下太多的故事,但即便是如此,從只鱗片爪中,我們也能感受到 孝庄 的偉大。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移步 這裡 詳細看看這位偉大女性波瀾壯闊的一生。


總結一下,私以為,形成「康雍乾盛世」的,既有各種客觀條件的助力,也有滿清統治集團自己不懈的努力,這裡面很難說哪方面的原因更關鍵,在下不才只能把整個分析過程寫出來,無法提煉出斬釘截鐵的觀點,還望題主能夠滿意。

再次謝邀。

ps:本文很多超鏈接都需要自備梯子才能看到,望大家體諒。


清朝前中期外患內敵不能動其根本 後期嘛 無數農民起義 太平天國 外加西方殖民一頓虐待 哪來的和平繁榮
真的有這玩意嗎?
得分時期討論。。。
和平?

大明萬曆、天啟、崇禎、弘光、隆武、紹武、永曆諸帝會同闖王李自成、大西王張獻忠、晉王李定國、延平郡王鄭成功、天地會、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鎮南王耿精忠、准格爾王噶爾丹、羅卜藏丹津、羅剎國托爾布津總督、大小和卓、緬甸王、紅花會、白蓮教、太平天國洪秀全、浩罕國阿古柏、同盟會、興中會等組織和個人表示實名反對!另外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日本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西班牙王國、比利時王國、荷蘭王國。。。。。。等表示贊同!

繁榮?「康乾盛世」時訪華的大英帝國喬治·馬嘎爾尼伯爵掀開棺材板表示有話要說,現在就要!
前期的繁榮與穩定應該是多方面的,最重要還是康熙帝的貢獻吧,首先解決了漢人的管理問題,官僚體制管理體制也是按漢文化以往的經驗來繼承,推崇儒學,康熙本人對漢文化也是非常喜歡和欣賞的,再有就是減免賦稅,藏富於民,對外收復伊犁等等,康熙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雍正朝雖然時間不長但繼續推行康熙朝的好政策並進行改革,解決了官場腐敗和國庫空虛的問題,雖困難重重,但雍正依然挺了過來,雍正雖有些殘忍,但也是為了改革打通路途,同時鞏固自己的帝位。但對公事勤勤懇懇,做到了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乾隆朝前期繼續雍正朝的政策,社會大繁榮,但俗話說的好,物極必反,後半段就走下坡路了,也誕生了和珅這樣的大貪官。後面幾朝不太熟了,只能到這了,希望大神指點補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