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崇洋媚外

沒有崇洋媚外

沒有崇洋媚外

歐洲人紋花臂或者大面積紋身部分給人的感覺會很酷,並不會讓人想到社會。

而我們小部分人紋身會讓人聯想到快手,社會人豆豆鞋緊身褲標配。

是身材偏瘦弱原因還是現在社會風氣影響想到紋身就想起十幾歲的小男孩女孩。

紋身是藝術,個人也非常喜歡。

只是看到大多數人的紋身並沒有很多美感。

尊重並且沒有任何歧視,單純的突然好奇。

謝謝。


好文身師,好手藝,貴,很貴,貴到一個滿背,差不多能在三線城市,換一套房,正常上班工作的人,絕大多數,消費不起。

而你,接觸到的所有渠道,沒有能消費這種文身師的人存在。

所以,好文身,你見不到,只能看快手。


個人認為這其實是種大眾認知誤區,並不是說地域問題導致亞洲紋身沒有歐美國家的看起來酷,而是紋身文化在不同地域發展的過程不一樣,也就導致了形態和結果的不同。

東西方對於紋身的態度在古時候差別並不大,比如東亞國家把紋身當做恥辱,歐美也一樣,但紋身在後者的地域發展上經歷了很多曲折,而且與歐美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戰爭、潮流亞文化、宗教、種族主義等等都會影響到紋身的發展,而東亞國家長期的文化積澱讓整個區域的統治者更追求中央集權和穩定,所以對紋身這種帶有反叛性質的文化是抑制的,遠不及歐美開放和包容,這就導致無法為紋身文化造就發展的優勢環境,也就無法做出自己獨特的東方紋身文化。

當然,這些國家中日本可能是個例外,很多歐美看起來很酷的紋身風格其實受日本傳統刺青文化影響很深,但是日本文化本身也是相當矛盾的,日本的刺青技法精湛卻只能流傳在黑道人士這些非主流人群中,而且主流文化對紋身文化也是抑制多於接受,而歐美文化不論主流還是非主流,對於紋身的開放和包容都是非常高的,這也就讓很多紋身從業者更敢於突破邊界壁壘做出自己的特色和風格,我覺得這些原因其實都會影響到紋身文化對一個區域的人造成的影響。

如果評價目前天朝紋身的情況,我覺得就像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裡說的那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可能大眾看到的紋身都是集中在快手裡,但是對喜愛紋身文化的人來說,紋身是藏在其他地方的,比如ACGN,比如街頭藝術,比如日常生活,類似歐美的紋身文化我們不是沒有,但是需要我們真正喜愛並留心挖掘。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P.S:另外冒死推薦一本非常棒的紋身文化科普書——《刺青·流行百年:刺文化圖像史》(1914-NOW),書里用大量圖片和文字講述了一戰到現在紋身文化的興衰變遷,對了解歐美紋身文化非常有幫助,也許看完後你會發現,紋身的酷不分地域,因為喜歡紋身的人本身就很酷,並不需要他人認同。


不知道你覺得酷不酷 反正我所有美國同學都覺得我酷炸了。

(為我不修邊幅的洗手台感到抱歉_(:з」∠)_


你去過國外么?去過就知道國外滿大街也不少low紋身的發福大叔大媽和low紋身的傻逼社會青年了兄弟,別沒事拿著網上的各種帥圖當國外的現實社會

本人紋身師

從業四年簡單談一下這個問題

我很贊同樓上說的

好紋身很貴,普遍人認知程度較低,覺得紋身像買菜。給給錢隨隨便便就紋了。一個好的紋身是需要經過不斷的考量和設計得出的。

一線城市收費標準能達到1000~3000一小時的價格

甚至更高

比如某某業內比較有名的師父做一個後背要十多萬

而且你還不一定能排上號。

其次選擇紋身圖案內容也是有很大原因

時代發展快,但對於紋身來說很多人不了解,不認識,審美程度自然就參差不齊,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好的紋身師來提升你的審美觀念,(不包括那些死犟非得要土紋身的)

現在,你就需要找到一個你喜歡的風格的紋身師,和他溝通然後等待他的設計。

總歸來說,時間、金錢、審美好的想法和好的紋身師,是造就一個完美作品的重要因素。

重中之重,你不能長得太丑。


因為歐美人一般更壯,有肌肉的亞洲人紋身也好看啊,社會搖那種身材紋身只會更屌絲


中國新傳統風格


???怎麼會,相信自己才是整條街最靚的仔


那是因為你說定義的紋身不能稱作紋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