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air

單核跑分1687,多核7433


活該Intel擠了這麼多年牙膏,製程上落後+設計上不思進取,最後被超越也是必然。

不用猜m1的跑分是否做過優化,Intel的11代依然是10納米,跟人家5納米怎麼打?

Intel確實輸了,今年早入手Mac的用戶哭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MBP 16太熱降頻了。本來單核性能A13 3GHz和9900K 5GHz接近,A14又有提升,所以單核性能超過6-10代酷睿很正常。至於多核么,聽聽MBP 16瘋狂旋轉的風扇就明白了


跑分是超過了9980HK,但是跑分不能證明一切。


太長不看版:不排除m1針對geekbench5做出了優化的可能(也是意味著對日常操作做出了針對性地優化)。最後取得的分數在意料之外但是情理之中。至於原因,請看下文。

geekbench5的cpu benchmark測試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加密(crypto),整數處理(integer)以及浮點數處理(floating point)。同時,geekbench聲稱使用了包括機器學習在內的先進技術來生產測試集。

詳細信息:

geekbench:

https://www.geekbench.com/blog/2019/09/geekbench-5/?

www.geekbench.com

EE TIMES:

https://www.eetimes.com/new-geekbench-5-improves-tests-but-adds-bias/?

www.eetimes.com

Primate Labs:

Interpreting Geekbench 5 Scores?

support.primatelabs.com

m1和intel或者amd的cpu最大的區別就在於m1是arm架構,屬於risc體系而intel和amd的cpu幾乎都是基於x86-64(以下簡稱x64)架構,屬於cisc體系。

(ucd的同學要是看不懂就先去上john owens的eec170)。

cisc體系的優點在於複雜的命令集,使其對程序設計非常的友好。更新的版本通過擴充指令集就可以無痛兼容上一代的版本。而缺點則在於複雜的指令集使得每一條指令(instruction)的執行時間(clock cycle)都不相等,也就會造成編譯器或優化器對高級語言轉換時的優化困難。

risc體系的優點在於更精簡的指令集使得絕大部分的指令可以在一個clock cycle內完成。這時候優化就會變得相對比較簡單。比如說根據5 stage pipeline的特性,我們可以將不同讀取內存的指令進行排序,在不影響程序可用性的情況下使得程序的效率更高。缺點則是編譯器將高級語言轉化為指令的時候會很痛苦。

簡單的來說,單條指令的運行risc體系更快,開發的難度cisc更友善。

x64和arm指令集的體系區別就如以上所述,而指令集本身的區別主要集中於晶元的結構。比如說x64獨有的decoder,為了將大小長短不一的指令轉換為固定長度的指令。又比如說arm擁有大量的registers,更進一步的提升了運行的效率。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arm先天上的優勢使得它的效率相比較x64更高。只是在x64(x86)平台下的歷史包袱,各種各樣的軟體兼容性的問題導致intel被死死地綁在了cisc的戰車上。但是不難看出,risc必將是未來處理器發展的方向。蘋果這次推出基於arm的cpu即是對桌面arm平台的試探,也是開啟了一扇技術進化的大門(反正mac下願意支持的軟體怎麼都支持,不願意支持的軟體以前就不支持)。

說了這麼多,我就是想說,我會risc,有公司願意招我嗎哈哈哈哈哈

當然根據蘋果一貫的尿性,第一代產品還是先觀望一下吧。

然後就是關於m1晶元的具體結構還沒有仔細的去看過。等有時間看過了之後再來補充吧。

最後,因本人水平有限,能力不足,若發現缺漏,請在評論區或私信指正,不甚感激。


如何看待FPGA加速nn演算法後,計算速度,功耗,能效比秒殺四路泰坦?(認真臉


不同架構不能對比跑分。arm就是一risc架構,對於加減乘除這種簡單運算很快,微積分這種東西就不行了。現在跑分就是算一大堆加減乘除,天生對arm友好,一到實際應用比如視頻剪輯就現出原形了,高分低能。乾重活還是要x86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