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

  • 在古代——「知識更重要;
  • 在現代——「能力更重要;

在古代,人類掌握的知識總量不多,各種行業發展緩慢。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即可擁有穩定的工作,比如:代寫書信、打字員、接線員、電報員、售票員等。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 》一書說:

那個時候書不多且奇貴。清朝末年,曾國藩買了一套《二十三史》,花了他一百兩紋銀,這大概是一個七品官員兩年半的俸祿。

現在(2014左右)網上《二十四史》一千三百人民幣,大概是處級幹部一周的工資。所以古人盛讚一個人一目十行且過目不忘,牛B不說,這能省多少錢![1]

正是知識的稀缺性,導致了傳統教育以傳授「知識」為主,並用考試來測量「知識的掌握水平」。以前曾經流行一句口號,叫「知識就是力量」。

到了上個世紀中,書成為大部分人都消費得起的東西。知識的競爭力開始轉向閱讀量。這時候大夥主要拼閱讀量和理解力。書上都是正確答案,你知道得越多,讀的文獻越多,就越能勝出——今天我們的學校教育,就是這個階段的思路。[1]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知識(信息)爆炸式增長,人們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取大量的知識,知識不再是稀缺資源了。與此同時,人們掌握的基礎技能也不斷增加,上述那些依賴固定知識的傳統職業都消失了。

公交車售票員,已經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刷卡器

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今日簡史》中說:

1018年,宋朝的窮人家會教小孩如何種稻或織布,有錢人家則是教男孩讀經寫字、騎馬射箭,教女孩三從四德,當個好妻子。

毫無疑問,這些技能到了1050年還是很重要。

目前有太多學校的教學重點仍然在於灌輸信息。這在過去說得通, 因為過去信息量本來就不大。

相較之下,對於中國或世界其他地方,到2050年會是什麼樣子,我們實在一無所知。所以,現在孩子學的各種科目技能,到2050年絕大多數可能沒有什麼用了。(251頁)

新的職業不斷出現,舊的職業不斷消失,人們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多。

這個年代的人面對了太多全新的問題,相關的知識也不斷更新,以至於我們無法知道哪些是被驗證過的,哪些是扯淡。這就需要我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個年代,知識的差距轉向了能力的較量——搜索能力、好奇心、獨立思考能力——誰能在同樣的知識海洋中學得更快、更多、更精準,誰就容易獲勝。[1]

當知識不再稀缺時,稀缺的是獲取、理解和利用知識的「能力

知識是最沒有遷移能力的,即使你讀到了醫學博士,也照樣不一定會做麻婆豆腐。隔行如隔山,說的是知識的差距。[1]

相比於知識,能力更有「遷移性」。

例如,邏輯思維能力,在學校里,它有助於推導公式、文章寫作;在工作中,它有助於口頭表達、分析新聞等。

智聯招聘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的應屆畢業生中,近四成簽約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與專業不對口[2]為什麼企業會招聘專業不對口的學生?因為他們更看重的是能力

「知識」與「能力」的定義

  • 知識:是文明的既有結論[3],它擅長解決「確定的」任務。例如,在學校里,大多數的問題都有確定的、唯一的答案。
  • 能力:是一個人完成某項任務所需要的素質,它擅長解決「不確定的」任務。例如,現在創新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常態,人們必須不停地面對新市場、新產品、新觀念,工作中的許多問題都沒有固定的答案。
  • *註:能力技能的是兩個相似又有區別的概念。能力,是可以脫離知識而單獨存在的心理特徵,即使一個人沒有任何知識,也一定具有這有這幾種能力,如,注意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而技能是依賴於某種知識和技術才能存在的。

「知識」和「能力」的獲取成本

從「獲取成本」的角度來比較二者:

  • 知識——獲取成本越來越低:在古代,書很貴,識字的人很少,知識的獲取成本很高。在信息時代,知識的成獲取本很低,只需要付出時間成本即可。近幾年,人工智慧淘汰了很多僅需要固定知識和技能的職業。例如,不僅淘汰了打字員、接線員、收費員等職業,甚至已經威脅到司機、快遞員、初級翻譯、律師、會計、醫生等職業。[4]如果某個崗位的工作是計算機可能完成的,精打細算的老闆和充滿激情的IT公司會密切合作,開發用機器代替人工的技術。即使暫時不能代替,這份工作的工資也不會很高。
  • 能力——獲取成本一直是非常高的:要提高某種能力,需要有針對性的訓練幾個月時間(後文會列出一些能力的訓練方法)。

未來學家喬治·吉爾德在1990年出版的《微觀宇宙》中說,

在每次產業革命的過程中,都會有某樣關鍵的生產要素成本大幅度下跌,價格幾乎降為了零。

例如,經過工業革命,和從前的用動物和人力相比,機械的動力成本幾乎成了免費的。突然間,你可以讓一個工廠24小時不間斷地開工,這在工業革命之前是難以想像的。

在信息革命(第3次工業革命)中,成本大幅下降的生產要素就是信息(包括:智能計算、儲存、傳輸等成本),它正好對應於人類的知識檢索技能

慢慢地,「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被提到的頻率也越來越低了。在萬方網的文獻中,這句話被提起的次數,從2012年起逐年下降。

教育評價,「知識」vs「能力」

目前,很多學校的教學重點仍然在於灌輸知識,而沒有將工作中更有用的「能力」作為直接的培養目標。學校里的很多課程,對未來生活的實用價值不大。

《今日簡史》一書中說:

那我們該教什麼呢?許多教育專家認為,學校現在該教的就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創意(creativity)。

說得寬泛一點兒,學校不應該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強調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夠隨機應變,學習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環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P254)

如何測量能力?

我們通過「筆跡」這個途徑,測量到了能力

《筆跡觸覺與心理》一書介紹了8種能力,它們分別是:1注意力;2邏輯思維能力;3速度;4應變與變通能力;5心理承受能力;6人際融合能力;7感知力;8創造力。

下面的回答詳細解釋了能力的概念。

到底什麼叫能力?如何評估能力??

www.zhihu.com圖標

《筆跡觸覺與心理》簡介,見個人文章區。

參考

  1. ^abcd古典《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 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134238
  2. ^智聯招聘2017年大學生求職指南 http://www.sohu.com/a/
  3. ^百度百科-知識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F%A5%E8%AF%86/74245
  4. ^BBC盤點AI時代被衝擊的七大職業:醫生、律師、警察都上榜  https://www.sohu.com/a/287735134_114911


能力更重要。因為「我做到了」和「我懂了」中間存在著一個可怕的鴻溝。多少哲學家就是倒在了這個鴻溝裡面不能自拔,最後走火入魔變傻變瘋。另外,不能轉化為能力的知識都是「廢紙」,紙上談兵而已。在臨死前的自己,不會為了自己頭腦中的知識而暗自得意,而肯定會為了自己的成就而驕傲自豪。當然,除非自己不可能獲得某種能力,而又對此種知識非常痴狂,比如一個男性學者研究女性的生育過程,那我覺得他非常懂生育但是不具備懷胎能力,這是可以接受的。


什麼讓你想到這個問題的?

如果以「知行合一」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你會有什麼不同的解讀?


能力相比知識更重要。

能力和知識的關係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能力包括知識。能力是一個系統而知識只是能力的系統中的一小部分或者說是構成能力的一個因素。

能力是許多的知識依靠某種關係連接起來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而達到解決某種問題的目的。


個人認為能力更重要,如果有知識作支撐則最好。我們當下的教育往往是重知識而輕能力,所以導致「學而無用」現象比較普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