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之前聽過一種說法:上課認真聽講是因為老師會講一些書上沒有的東西。可是,難道不能把這些知識,直接寫進書里嗎?

我猜有兩種原因:

1.能夠被口述並被理解知識,不一定能以文字表達並被理解。

2.部分教師故意為之,目的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性。如果學習知識不依賴於我這個人了,我就沒辦法控制你們或從中獲利了。類似以前的師傅教徒弟不能全教,不然會餓死師傅一樣。

如果1是對的,希望可以舉一些例子


好的課堂應該有交流,有反饋,甚至於交流(不管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比如分組討論,還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應該佔主要地位。交流過程中學生會提出疑問,老師能診斷出學生不理解的點,並針對性地解答,這當然是書上沒有的東西。

當然很多老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就是照本宣科,念PPT,這樣確實還不如自己看書,還能自己掌握節奏。


PS 答題之前先看題目的詳細說明是個好習慣

題主提到了兩點原因。第一點的情況我不認為有。

第二點我認同,因為分析一個人的行為的時候,要先分析這個人的行為的反饋,反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博弈論)

最後我還想補充一點,就是課堂上講的東西,和網上公開的東西,受眾對象和受眾範圍都不同。而受眾的不同,就會非常影響對傳播內容的選擇。()

比如說,時間管理大師可以在他自己的朋友圈中私下盡情討論多人運動的話題,但是如果將這些內容直接公布到網上就會引發爭議和譴責。

又比如,可能一個行業裡面大家都認為沒問題的潛規則,公布出來就會引發很大爭議(說了就是下面這個問題,曾經很火,110,513次被瀏覽)。

在你的行業里,有哪些不為外人所知的潛規則??

www.zhihu.com圖標

而且,面對面的時候,你可以先試探一個人對一個問題的態度,如果估計他和自己的觀點一致,可以再進行進一步討論(哈哈哈,有沒有聯想到各種經典的諜戰片片段)。但是網上是很難進行這種試探或者選擇的,這個時候,因為內容傳播者對受眾情況並不能精準把握,所以就必然會更加在乎自己言論的「政治正確」了。

老子雲,其出也彌遠,其知也彌少 。意思就是一個人對著越遠的人說話,話裡面的「乾貨」就會越少。(哈哈哈,其實是我曲解的意思啦)

最後再自我辨證一下,就能有效較少評論區杠精的出現)也有例外,比如說天坑專業的老師即使在課堂上會告訴大家這個課很有用,然後到了網上就可能態度大轉變,變成一個「勸退黨」,這個時候,當然是他在課堂外比課堂上提供的信息更有價值啦~


能夠被口述並被理解的知識,一定能以文字表達並被理解。

我們會覺得口述更容易理解,是因為加入了人這個變數,語氣、表情、動作、環境都會影響人的理解。

如果是由機器人來複述知識那與看書相比又有什麼區別呢?

假如有這樣一個情況:一個老師教導A和B兩位學生,其中A是耳聾者,B是目盲者。

當老師教導A時,A會通過文字理解知識,並仔細觀察老師的表情和動作來加深理解。

當老師教導B時,B會通過語言理解知識,並仔細傾聽老師的說話時的語氣來加深理解。

你認為AB兩者的學習方式有高下之分嗎?

語言、文字都是老師將心中所思所想表達出來的一種方式,二者並無本質區別。

這世上有作家、有演講家或是其它的什麼,祂們擅長表達的方式並不一樣。有的由文字完成集大成之作,有的覺得這即興演講是生平的巔峰。

而讓祂們用不擅長的方式來重新表達一遍,你認為哪種更能幫助你理解呢?


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都有所不同,而老師會用這些理解教導學生,在課本上是沒有的。

老師經常舉一些相似的例子來幫助同學們學習理解,而課本因為篇幅有限不會一一收錄。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有些知識不知道只是因為還沒到那個階段,老師畢竟比學生多了幾十年的閱歷。

這世上的知識浩如煙海,總要有所取捨。課本上每多一些偏僻生冷的問題原更適合普及的知識就會少一些,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些偏僻生冷的知識對一些學生而言也沒有了解的必要。課本上沒有我們需要的知識,就需要我們課外努力了。

一般而言課本上知識足夠我們在學業期間學習了。如果用上電子課本雖然知識上全面了,但對一些學生難免是沉重的負擔,如何取捨也是一個問題,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時這些事物得不到充分使用,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

當然現在網課也流行起來了,網路上的知識對我們而言近乎無限,未來會如何我也不能下定論。

先寫到這裡


面對面交流,是即時的雙向溝通,往往能從對方的語調,微表情,肢體動作獲得額外信息。口頭表述時,也往往會通過語氣助詞,反覆強調等手段來產生信息冗餘,以此對抗信息傳遞過程的內容丟失問題。

文字表達,即便使用QQ這樣的即時溝通軟體,也無法像面對面交流那般傳遞大量隱性信息,而傳統的書籍閱讀形式,讓信息的傳遞更為費事。為了信息傳遞的準確性,這就對作者的寫作能力和讀者的閱讀能力都有進一步要求,讓溝通更加吃力。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不樂意閱讀文本,明明文本信息講的清清楚楚的事,卻偏要當面確認一遍。文本信息令他們感到吃力甚至難以理解,就是當人進入一個陌生領域的,這一點尤為明顯。

語言之間的差異,文字會繼承對應語言的特性。例如漢語屬於高語境文化,文字特徵表明了表述者更加輕鬆,自由。而去聽,去看的人要更加吃力,要多聯繫上下文,才能理解到位。再例如國際上法律條文往往是法語編寫,一定程度是是看中法語表達的單一性,一句話沒有像漢語有那麼多意思,能更精準的記錄信息,不出現太大偏差。

在中國有很多方言,這些方言之間存在文化差異,但文字我們是全國統一的。很明顯的,口頭內容轉換文本內容,本身也存在不小挑戰。

口頭表達的內容通常能被文本化,但是其中存在太多阻力,如果所使用語言沒有對應文字,難度大幅度上升。

如果你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語言,基於聲音傳遞信息,且沒有創造對應文字。這種語言的表述形式又極為獨特,無法使用當前已有的語言體系去系統性的轉換其表述內容,也就是說這門語言完全沒法被翻譯,那麼就存在口述內容完全沒有辦法被文字化的情況。

最後,文字表述和口頭表述不存在優劣之分,視情景使用對應的表達方式就好。


不是。很多口述,人傳人,需要感覺。文字表達無法把師傅那種教的程度和學的感覺表述出來。例如,很多人按照烘焙書做烘焙,比進入烘焙班學師傅師範手把手教做烘焙,做出來的效果,口味完全不一樣。所以,很多熟能生巧,人傳人的技巧,不是靠文字就能做到一樣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