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寫關於心理學類科普文章,但是感覺太枯燥了,寫出來自己都不想看,該用什麼方法,把文章寫的讓非心理學專業的人也願意看呢?


講一點自己的寫作體會吧,拋磚引玉。

我理解的「有趣」並非以滑稽逗樂為目標,而是在要能把科學研究講清楚,講到人心裡。

所以,自己能不能被打動就很關鍵。

首先,自己要非常熟悉科普的內容。放在知乎上講叫做,不要強答。

比如,如果我們要寫文章介紹某個知識點。至少我要對這個部分比較熟悉才好。這樣無論是寫出的答案還是一些文章不會是很機械地複述或者翻譯一些論文。當你熟悉了之後,文字能夠更加流暢地表達出信息,也就是所謂地娓娓道來。

我們看到那些大牛的科普作品,都是自己深耕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比如西奧迪尼的《影響力》一書是一本暢銷三十餘年的介紹社會影響力的科普書。全書沒有什麼俏皮的辭彙,但是流暢的文筆讓人不忍卒讀。作者自己就是這一領域的領軍人物,介紹起這些研究及應用場景自然如數家珍。

自我感覺寫得比較好的一篇文章是介紹顏色心理學一個回答。今天看來,仍覺親切。就是因為我比較熟悉這個領域,對材料可以信手拈來,下筆也更加流暢。

顏色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的判斷和決策??

www.zhihu.com圖標

其次,不必刻意追求時髦的表達。網路語言層出不窮,不斷更新。誰能想到今天火的詞句明天是否涼涼。一段時間過後,回過頭來看自己寫的東西都有點尷尬。所以,能把文章輕鬆自如地寫好就是已經是上乘之作了。

最後,可以不斷去探索嘗試不同的表達風格,最後形成自己的特點。當年明月寫《明朝那些事兒》,一度開創明月體。可是後面的人再怎麼模仿都覺得不夠內味兒。這就是首因效應已經形成。在模仿學習融合的基礎上,有了自己的表達習慣,也就擁有了文字的辨識度。

除了閱讀一些前輩的作品之外,比如上文講到的《影響力》,還可以閱讀一些知友的文字,互相學習借鑒。推薦閱讀 @熊希靈 @曾旻Zeng Min 的回答和文章。我非常喜歡兩位的科普文章。

多寫,push自己去寫。不要等靈感,靈感是等不來的,都是寫出來的。


謝謝邀請。

這個題目讓我想到了以前的一些經歷。

很久以前,我跟一個同學聊天,我問他「你們課題組在做社會決策,都在研究些什麼啊?」

他回答:「我們在研究信息不對稱環境中多方交互博弈。」

聽名字就覺得好厲害,然後我只是點點頭,沒有再問。

後來,我遇到他們課題組的另一個人,寒暄了上面同一個問題,他給我的回復是:「也沒什麼,我們研究怎麼鬥地主和打麻將。

我立刻回答「那太好了,我對這個領域也有非常多的研究,以後我們多切磋,哦不,多交流啊!」

我的這段經歷,其實已經部分解釋了一個讓人感興趣的科普有哪些要素。回到問題,怎樣才能夠把心理學科普的文章寫得有趣一些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1.提高內容的實用價值

一個事物一般具有認知價值和實用價值,但是高認知價值的事物,往往低實用價值比較低,而高實用價值的事物,一般認知價值也不高。

認知價值-實用價值曲線

舉個例子,一個遙控器的製作過程很複雜,它可能涉及到遙感技術和各種電工學知識,這是它的認知價值。而我們在使用過程中,我們只要按一個按鍵。背後的原理都被隱藏在這個按鍵後面,不需要我們知道什麼也可以會操作,這是實用價值。

而一個好的科普,一定要有較高的實用性。為什麼呢?

科研語言是針對同行進行溝通,側重於認知價值。所以針對同行,我們會用非常多的術語,構建出一個專業體系。大家也都懂這些晦澀的術語。

但是科普不一樣,科普的對象是公眾。他們缺乏足夠的專業背景知識,沒辦法理解什麼是「信息不對稱環境中多方交互博弈」。他們也不以這個領域為工作,不需要這麼專業的知識。他們感興趣的是,如何提高鬥地主打麻將的勝率。

所以,我們在科普過程中,我們應該側重強調文章的實用價值,而非認知價值。比如說,我們在起題目的時候,可以思考這篇文章如何應用到生活中去。同時,多強調「如何做」,而不是「為什麼」。

2. SQCA模型

SCQA模型是一種較好的表達模型。SCQA分別是背景(situation)、衝突(conflict)、問題(question)和答案(answer)的英文縮寫。

這也是一個非常高效的寫作模式。我們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先提出一個生活場景,然後指出其中的衝突,再進一步提出問題和給出答案。

比如,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為什麼學習好的人往往更謙虛?,它就是按照這個模式進行的。

背景:我玩王者榮耀

衝突:厲害的人互相配合,菜的人互相貶低問題: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答案:達克效應

提供一個有趣場景,可以引起大家的興趣。故事和生活化的場景的閱讀門檻比較低,可以避免讀者產生畏難心理。畢竟一上來就是術語,會讓大家讀起來很累,很容易放棄繼續閱讀。而提出衝突是為了引發讀者好奇心,讓大家發現其中的不合理或者值得思考的成分,讓大家帶著好奇心繼續往下看。人都有知道答案的需求,有了好奇心就更想繼續了解。

我另一篇文章:你為什麼討厭抖音?,也是用這個模式

背景:我看過一個視頻

衝突:換了背景音樂,人的感受變了問題:為什麼會這樣?答案:聲音和畫面對人的自動化影響

這種模式相對來說,故事性強,邏輯性強,而且也不突兀。是新人學習比較容易入手的模式。

3. 降低內容的抽象梯度

抽象梯度是語言學家塞繆爾·早川提出的一個概念。就是我們的表達過程中,有不同的抽象程度的表達,並且根據表達的抽象層度劃分為不同的抽象梯度。那麼表達都有哪些抽象梯度呢?

抽象梯度有,畫面、描述性語言、論斷、有程度詞的論斷、數據和公式,這大致五個梯度度。

這五個梯度也有點像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的不同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最低的抽象梯度表達,它需要依靠具體的場景和動作我們才能,這就像感知運動階段。

但是慢慢地,我們可以將動作和場景抽象出一些表象,建立一些簡單的符號聯繫,比如孩子他們會一些實詞,但是對虛詞的理解還不夠好,他們學會了描述,學會了虛詞和句子,能夠組織簡單的語言和判斷。再後面就發展出最高級的邏輯推理能力,可以對未來進行預測和符號思考。

舉一個例子,我們想要告訴大家為什麼要堅持?有以下幾種方式:

畫面:挖井(藉助具體畫面說明)

描述性語言:我的一個朋友,靠著堅持不懈,在自己的領域深耕了10年,最後身價千萬。(藉助例子說明)論斷:堅持就是勝利(從正面事實中抽象出結論)

有程度詞的論斷:堅持的人更容易成功(從正面和反面事實中抽象出結論)

數據:P小於0.05時,你的堅持會有95%的成功概率。(用統計的方式來說明)

我們也可以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抽象梯度低的表述,往往科學性很低,但是指導性很強。而抽象梯度高的表述,科學性高,但是指導性會低很多。而科普需要兼顧實用性和科學性。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在寫作過程中,用「有程度詞的論斷和敘述性描述」。

如果我們用最高的抽象梯度,開口傅立葉轉換、閉口P值統計論,那麼這樣的內容很難得到傳播,因為大眾看不懂。這也不利於科學內容的傳播。正如物理學家霍金所說「每多一道公式,我的書的銷量就會減半」。所以科普必須適當降低科學性,為中低認知人群做一個妥協。

而有程度詞的論斷是為了照顧科學性,描述性畫面是為了實現實用性。這樣的方式是最好的。比如你說到一個術語時,不要通過定義去解釋,而是用比喻和舉例說明的方式。

你要講控制感,我不會說這是指人們對周圍環境的信念控制能力。而是會問「你跟朋友約好一起出去玩,但是你媽媽不讓你出去,你會開心嗎?這件事情你無法在掌控之中,你就會失去控制感。」

所以,如果以後想要寫更有傳播度的科普文章,可以適當降低科學性,不用上升到太多的術語和數據,多用一些程度詞論斷就可以了。

其實還有很多關於寫好科普的方法,我就來拋磚引玉,期待大家更多的分享,一起進步!


首先,你可以去網上搜搜我的文章,看看我有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如果覺得有,請務必重視我的建議,如果覺得沒有,就可以跳過了——因為已經到達的人才最適合幫你指路。

1、嘗試盡量不要使用心理學術語。

不使用專業術語而把自己的專業講清楚——這是所有專業學習里的最高境界,在我看來。

那要怎樣描述呢?

使用貼近生活的比喻。

想想為什麼《時間簡史》這種書講世界上本來沒幾個人懂的理論,卻能暢銷?也許你會發現還有別的原因,但生動的比喻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然而貼近生活的比喻是最難的——這需要你真正、真正地理解自己想說的事情,同時也理解日常生活,就是說,沒有脫離大部分人的生活體驗。

怎樣提高這種能力呢?——試著先講給你爸媽聽吧,他們可能是你眼中最固執最油鹽不進的人,還有代溝。如果他們能聽懂,你就可以放開來寫了。

2、一些關於寫作本身的小技巧

這部分,可以去請教寫作老師,他們能教給你的,比心理學工作者多得多。

3、明確你想要什麼樣的讀者

——你想要誰覺得有趣?你希望被誰看到?關註明星八卦的人會希望你多剖析他們的內心,魯系家長會希望你把傳統文化弟子規什麼的跟心理學融合起來,公眾號讀者希望你多煽情多灌雞湯,知乎er們希望你多點乾貨別整那些沒用的……

而10年20年後的讀者(如果你在乎他們的話),大概不會再關心我們這個時代的紅人是誰,熱點是什麼。

所以一開始就要想好:你想說給什麼樣的人聽?——然後再嘗試用語言去接近他們。


不請自來?寫心理學公眾號才一年有餘的科普小白希望得到遊刃有餘的同好們的指導!

  1. 寫些什麼比較好?
  • topic非常有趣,足夠喚起自己的好奇心。
    • 這應該是最主要的素材來源。以我自己為例,研究的方向是決策領域,所以儘管也會寫一些其它領域好玩的內容,但日常尋覓素材的來源主要還是決策領域的各大期刊以及綜合性期刊中與決策有關的研究。強烈推薦Researchgate,在preprint越來越流行的今天,多看researchgate,關注積極發動態的各位業內大佬,這比看期刊更新要方便、迅速得多。比如決策領域Busemeyer和Hertwig一眾大佬發動態挺及時頻繁的,我暑假看他們的動態還催生了一波新的實驗設計,扯遠了......
  • 最近的某些熱點事件或話題可以放到心理學的這類研究、理論、實驗......通俗一點講,想靠心理學蹭熱點(朋友圈裡的熱點再小那也算是熱點)。
    • 這也算是重要的素材來源。我們在挑選自己感興趣的topic的時候,角度其實是有偏的,比如我們對某個實驗範式感興趣,但這對於其他非專業的受眾而言,理解實驗範式以及搞懂你講的這個特定的實驗範式,是一件認知負荷很高從而容易讓人放棄的事情。當然,如果你寫科普文的初衷和動力就純粹只是想自己爽就完事兒了,那對於受眾的想法可以稍微輕視一點。
    • 記得年初吳秀波出軌那陣,我就找了一些針對出軌問題的研究,科普了一下不同性別人群對於不同類型出軌(身體or情感,同性or異性)的態度。令我吃驚的是,我分享到朋友圈之後,導師點了贊還在底下評論認真探討了一下這個學術問題,而平常大多數時候導師都不會對我寫的推文作何冒泡。
    • 其實,熱點可以放到一個更寬泛的範圍,可能是一些具體的此時此刻身邊人都在關注的社會事件,比如以最近為例,香港事件無疑是一個熱點,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心理學話題不在少數。當然,熱點也可以是一些與常識或世俗智慧有關的問題,雖然這類問題可能都被提過很多次,但它們總能在人們心裡保持一定熱度,你我都不例外。

2. 怎麼寫比較好?

  • 舉例子,越貼近受眾生活的例子越好。
    • 舉個例子,去年11月的時候,本科專業課+畢設+研究生課作業日常疊加,有一天我就吃了一頓中飯,晚飯只啃了兩口麵包,課程論文的ddl還有8個小時,打開朋友圈看到了朋友們分享的美食(也不知道為什麼那天看到了那麼多......),沒過幾分鐘我就再也寫不動了,一心只想著趕緊交了明天去吃火鍋。後來,在寫一篇關於food cravings的科普文時,我就拿自己的那次經歷舉了例子,解釋了EI理論(the Elaborated Intrusion Theory of Desire),如下圖。那篇推文寫好之後,我又挑了一個深夜分享到朋友圈,又讓我發現原來有這麼多朋友會看我的推文、積極點贊?

  • 精簡要點,一篇科普文能把一兩點核心內容講得清楚就很不錯了。
    • 文章開頭可以加一點summary,比如「太長不看版」。受眾本身對心理學了解有限,推文長度也有限,所以,一個比較友好的方式是,讓受眾在閱讀剛開始時就對於文章的核心內容有一個模糊的印象。這就好比上課前先預習,可以設身處地地思考一下,一種情況是什麼也看不懂,另一種情況是,雖然有些地方不太懂,但至少「太長不看版」里的那一兩句人話看得懂、能理解,這兩種情況下哪一種更容易讓人感受到其中樂趣?答案應該是後者吧?
    • 增加一個「太長不看版」還有一點好處,那就是製造懸念和一本正經講廢話。把最核心的問題用一兩句大白話、大俗話講在文章的最前面,先把受眾逗樂了、吸引住了,文章的趣味性也能增加了吧?

3. 最後,我覺得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講人話!講人話!講人話!

  • 寫科普的人和看科普的人沒有本質區別,儘管大家感興趣的點不盡相同,但你不說人話人家一定很難體會到你的笑點在哪。
  • 有時候為了閱讀體驗,捨棄一些科學的、具體的、準確的描述也是必要的,畢竟對於實驗、結果、統計分析,看科普的人們並不會和你一樣那麼關心。
    •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項採用問卷或量表的研究,當你講了一長串該研究是如何如何開展調查的,實際上對於受眾而言,和看到「研究者們用問卷的方式測量了人們對於blabla的態度」最後沒有太多體驗上的差別。換言之,細節,對於文章的易讀性和趣味性而言,並不是一個加分項。

大概就想到這麼多,藉機推銷一波自己的公眾號?:PsychFun


作為一隻一邊剛開始科研挖坑、一邊剛開始嘗試科普寫作的萌新,我將科普作為一種「輸出」。輸出倒逼輸入嘛,讓自己看文獻想問題也更有幹勁一些。但我也想讓自己的科普有趣一點啊,至少自己先碼得饒有興趣。

故本回答針對的是,那些業餘寫寫科普,以充(娛)實(樂)自己科研生活的人。

科普的第一位讀者是自己,先讓自己看(寫)得痛快再說。要看懂心理學領域的東西,需要有點心理學基礎知識,故至少再讓心理學專業的小夥伴看得有點意思。心理學分支這麼多,也不圖其他分支的人能get到自己的樂趣,但如果你對我的分支表示出點興趣,我或許一高興將它的前生今世、專寵術語細緻入微地講給你聽,說不定還有興緻開個專欄由淺入深介紹一番。

如果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寫的科普感興趣了(當心!你也在不知不覺中「受眾導向」了),再次問問自己寫科普的動機,你還開不開心,覺得值不值得。畢竟,如果想讓科普可持續地充實自己的科研生活,自己要寫得開心如果要讓讀者對你的科普有所興趣與讚賞,你要先對自己的文字保持較高的興趣與欣賞。

對於那些想要圈粉、引爆瀏覽數據的,出門左轉 如何運營好一個心理學科普平台?以KnowYourself為例?

就本人淺薄的觀察,有趣的科普來自有趣的科研(快問問你對自己的科研領域是否很感興趣!),如果你對數學心理學很感興趣,照樣可以寫出一篇眉飛色舞的(鏡像例子:吳軍的《數學之美》),如果你對社會心理學沒什麼感覺的話,寫完後會覺得「啥,我是在寫翻譯嗎?中文期刊的文獻綜述?」(忍不住想吐槽,一些英文表達很優美直觀的術語,中文翻譯過來簡直不忍直視)。而如果你對某一領域超感興趣,你會想方設法讓讀者領會到你所興奮的,就像你在學術報告會議上想讓評委信服「its an interesting idea」一樣。


好啦,接下來說正題。如何將你的領域有趣地科普出來呢?

  • 強調你與這個領域的「私人關聯」(personal connection)。即,「講故事」!

想想為什麼這個領域令你興奮。為什麼你喜歡這個理論,這套邏輯,這個關鍵詞?然後你就可以開始「講一個故事」了!

心理學科普之所以更容易讓大家著迷(相對於物理學、航天工程學等來說),是因為它和我們的生活很相關。比方說你做決策心理學,對人們的日常行為決策很感興趣,你可以從周圍的例子出發(如食堂過道健康食物和油炸甜品的擺放,如網易雲音樂自動續費的默認「我同意」),給大家科普生活環境中無處不在的助推(nudge)。

一般來說,一篇引人入勝的科普,是從一個生活現象說起的。

如果你有感興趣的科研問題(e.g. 「親密他人對個體的目標追求過程有何影響」),那挺好,用人話將它好好地闡述出來(e.g. 我們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目標,如想變成學神學霸,想練出理想身材,想和爸媽更親密一點……而你的親密關係是如何影響這些目標的呢?為什麼有一段良好親密關係的時候,追求這些目標會更有動力?然後就可以開始扯一堆「unconscious goals」「relationally-autonomous reasons」「social support」「Michelangelo phenomenon」了)。

如果你一頭扎進文獻,對某個新挖到的理論、構念感興趣(e.g. regulatory focus theory),你也可以「講一個故事」啊。有次和友人探討問題,突然激發起了我的科普欲,於是開始瞎BB一通:

某友:能否發明一種人類情感體驗機,使得情緒可以記錄,讓他人體驗?比如我吃了蛋糕後感覺真的好難吃,簡直要吐了,而我的夥伴覺得可能只是難吃或者不好吃而已,如果當作乾糧,還是可以將就一下的。其它例子包括對人或對事的感受與情緒。

我:在我的領域裡,比較關注個體差異的「動機取向」,如 regulatory focus theory(調節定向理論)討論了 promotion-focus(促進定向)和 prevention-focus(預防定向)這兩類傾向。持有 promotion-focus 取向的人,更關注進步、成長與達成成就,追求「+1」,不滿足於「0」;持有 prevention-focus 取向的人,更關注安全感、保護、防止壞結果的發生,滿足於「0」,對「-1」更敏感。比方說一個新式糕點品嘗宴會,提供各種各樣的光明料理、人間料理與黑暗料理,而它們長得一模一樣。promotion-focus 取向的人更在意能品嘗到何種神仙級別的光明料理,而對碰到多麼難吃的黑暗料理並不是特別在意;相反,prevention-focus 取向的人對於黑暗料理非常之敏感,他們寧願不吃,也不願冒險去探索光明料理會有多麼好吃(對他們來說,光明料理的獎賞價值小於同一級別的黑暗料理帶來的損害)以上討論的是「特質」(trait),即一個人長期的普遍傾向。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 promotion-focus / prevention-focus 的時候,只是某種取向會更加明顯。(這裡我們不討論這兩種動機取向的褒貶,它們各有利弊面)如果要改變他人的「體驗」的話,我們可以 manipulate,如讓某人閱讀一段情景文字,喚起ta的某種動機取向(如讓ta想想自己的夢想,寫它個10分鐘,喚起promotion-focus;如讓ta想想自己不想失去的東西,寫10分鐘,喚起prevention-focus)。這時,你擁有了某種短期的「狀態」(state)。假設你是一個非常 promotion-focus 取向的人,你的伴侶是個非常 prevention-focus 取向的人,你倆一起去了這個奇怪的糕點品嘗會,一起吃到了黑暗料理,你覺得是一件小事,並期待著下一塊會是什麼神仙料理,你的伴侶卻感覺糟糕得要死,表示再也不吃了。你想知道,如何讓他體驗到自己的感受呢,首先要意識到你們目前的動機取向不同。一個小技巧可以是,用你高超的BB技巧喚醒他心中對於勇攀高峰的嚮往(喚起他的 state promotion-focus),讓他更願意和你一起去「冒險」。情緒認知理論認為,情緒的產生來自於個體對於刺激情景的「評估」(刺激情景→評估→情緒)。比方說坐過山車,你心跳加速起雞皮疙瘩,你的大腦認為你在坐過山車,故你的情緒體驗是興奮。而如果你在森林裡,看到一隻狗熊,你同樣心跳加速起雞皮疙瘩,但你的大腦認為你遇到生命危險了,故你的情緒體驗是害怕。為了改變「情緒」體驗,我們可以從改變「評估」入手,而臨時改變「動機取向」有助於改變「評估」。故當你的伴侶和你一起抱著進取的心態一起逛糕點品嘗會時,你倆更容易共享同一種情緒。

我發現,一些學者在「介紹他們的新理論」時,也「講了一個豐富的故事」

當我們這些科研百姓想要給圈外人「科普」我們的前沿成果時,學界大佬也在給同行「科普」他們的新腦洞啊。

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大佬是怎麼做的。

在目標管理(self-regulation)領域,有個交互目標動態理論(transactive goal dynamics theory),是由 Fitzsimons, Finkel, Vandellen[1] 這幫人在2015年提出來的。它不得了的地方在於,將self-regulation 的研究對象從「個人」拓展為「多人」。難以想像吧,目標管理領域大量的研究都集中於「如何如何」,我們所能見到的這方面的科普也多是「要如何律」。然而現實是,我們的目標是嵌在社會背景中的,為何不將「」拓展為「我們」來研究研究呢?

於是,大佬們用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模型向學界提出了倡導:

這啥圖啊?

別急,Finkel Fitzsimons (2019)[2]兩個死黨大佬的故事為我們演繹了一個交互目標系統的形成到死亡(呈現了一場偉大的友誼):

19世紀60年代,作為一個漫無目的的青年,丹尼爾·伯恩罕 (Daniel H. Burnham;男主一) 沒有通過大學入學考試。他在芝加哥找到一份推銷員的工作,但四個月後就辭職了。短暫的反省之後,他給母親寫信說,他找到了自己的激情:「我要努力成為這個國家最偉大的建築師!」他的策略很粗略:「只需要一件事——堅定而持久的努力」。

儘管他有著相當高的自我效能感和目標承諾,他仍然沒有行動起來。立志完後不久,他就去內華達州競選政治職位去了。同樣悲催地,他在西方金融和政治上的追求最終以失敗告終。經過此番磨練,1872年,他回到芝加哥,在父親的幫助下,入職了彼得·懷特的建築事務所。在懷特的指導下,他重新找回了對建築的熱情。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年輕的 約翰·魯特 (John Root;男主二),他們最終一起建立起了19世紀末最有影響力的建築公司。後來,他被授予了哈佛和耶魯的榮譽學位,此時他已經取得了他的目標——「成為這個國家最偉大的建築師」。儘管像他年輕時所認為的那樣,「堅定的決心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是實現目標的必要條件,但還有其他因素。他的成功,與其說是來自他的決心,不如說是受益於協作。他的處境很獨特,但「人類成就與社會關係密不可分」這一事實卻是普遍的。

好了,背景介紹結束。重點在於男主一和男主二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在繼續講述下之前,讓我們看看 Finkel Fitzsimons (2019) 是怎麼引出他們的核心構念「交互濃度」(Transactive Density)的。

如果用「目標」(goal)來看待我們的日常生活,不如說我們在追求著各種各樣的目標,如吃飯為了飽腹(或享受美食),學習為了取得好成績(或享受知識的愉悅),碼科普為了倒逼輸入(說是消遣也沒錯)。而對於兩個好基友來說,他倆的目標是交織著的,就像兩個繞在一起的毛球一樣的。

為了更好地看清這倆毛球是如何繞在一起的,讓我們來靈魂三問:

  • Who has the goal? (這個目標是誰設置的?)
  • Who is the Target? (它是針對誰的?)
  • Who is the pursuer? (誰來實現它?)

於是出現了 2×2×2 共八種情況(就以下八個方格):

根據這個配置,有七種口味的目標:

  • One person』s goals(一個人的目標):
    • Self-oriented goal(自我導向):伯恩罕給自己定了個精進繪畫技能的目標。
    • Partner-oriented goal(針對搭檔):伯恩罕給魯特定了個目標,要他拿建築獎。
    • System-oriented goal(系統導向):伯恩罕希望他們的「伯恩罕—魯特」公司能成為世界一流。
  • Parallel self-oriented goal(平行的目標):
    • Parallel self-oriented goal(雙方給自己設相同的目標,而互不為擾):伯恩罕和魯特都自己設了一個目標,要鍛煉身體。
    • Parallel partner-oriented goal(雙方對彼此有所期待):伯恩罕和魯特都希望對方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一些冒險氣息。
  • Shared goal(共同的目標):
    • Shared target-oriented goal(共同針對其中一個人):他們都想讓魯特從肺炎中康復。
    • Shared target-oriented goal(共同針對整個系統):他們想讓兩個人都爭取到參與世界博覽會的資格。

故在幾十年的共同協作之後,伯恩罕和魯特的交互濃度越來越高了。在他們的交往中,他們逐漸從一個人為自己定的目標交織出了以上七種目標,愈發濃厚:

(然後是六個tenets,等我有空了再寫。預告一下最後一個tenet是整個交互系統解體後的恢復過程,因為魯特得肺炎死了,而伯恩罕之後再也沒能超越他們協作時的巔峰)


「科普」是給讀者帶來新的東西,幫助他打開思維的疆界。學者們引入一個新的理論、構念,先聯繫已有的科研,再提出新的東西(當然還有「講一個故事」):

介紹交互目標動態理論的時候,Finkel, Fitzsimons, VanDellen (2016) 寫下了如是的後記,我覺得挺有詩情畫意:

首先,評論了一番以「延遲滿足」(delay gratification)為代表的研究強調了太多太多「自我的目標追求」,忽視了目標是個「複雜而動態的系統」。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st well-known and well-established models in the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people either succeed or fail at self-regulation as individuals, toiling in isolation toward goal achievement. From the four year-olds in the famous delay of gratification studies (Mischel, 1974) who sit by themselves trying not to eat a marshmallow to the hungry participants in the seminal study of self-regulatory depletion who sit by themselves eating radishes instead of cookies (Baumeister, Bratslavsky, Muraven, Tice, 1998),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self-regulation, and the theories that have inspired those studies, have predominantly focused on individuals pursing their goals alone. Although studies of goal pursuit that ignore the complex and dynamic web of transactive sinews are tidier than studies of goal pursuit that examine that web, such studies neglect a great deal about how goal dynamics play out in people』s everyday life.

再舉了個他自己的例子。「當第一位作者在碼這篇後記的時候,在他的妻子和女兒在買東西,他的兒子在樓下睡覺。如果他的妻子今天出了趟城,那麼這些文字也碼不了了,生活用品也沒人去買了。此時此刻,一雌一雄兩隻知更鳥在窗外築巢。它倆搜集著樹枝、草與泥,雌鳥負責著搭建。一切都順利進行的話,巢築好後,雌鳥便會在其中下蛋,在雄鳥的保護下孵化出它們的孩子來。那之後,鳥爸爸和鳥媽媽便會忙著照顧著它們的小寶貝咯。」

As the first author of this chapter is writing this concluding text, his wife and daughter are at the grocery store while his son naps upstairs. If his wife had been out of town instead, this text would have remained unwritten and the groceries would have remained unpurchased. At this moment, two American robins are building a nest outside the window. Both of them—the male and the female—are gathering twigs, grass, and mud, and the female is doing the construction. If all goes well, the female will lay her eggs as soon as the nest is ready, and, with protective help from the male, she will hatch new chicks in about a fortnight. At that point, both parents will spend several days feeding and tending to the chicks.

最後,總結了下「目標動態」在人類與動物中是很常見的。我們不是一個個孤島,而是一個交互著的系統,我們的目標像毛球一樣緊密纏繞著。這是學術論文誕生的秘密(科研是一個團隊工作),是撫育後代的關鍵(父母一起撫養小孩),是幾乎所有社會生物追求目標的機制。

This is how goal dynamics work in people and most animals—not as individuals who set and pursue goals in isolation, but rather as members of transactive systems whose goal dynamics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This is how scholarly papers get written and how offspring get raised—indeed, how virtually all social species set, pursue, and achieve virtually all goals. For this reason, we believe that it is time for scholars to consider a new unit of analysis for understanding goal dynamics—the interdependent social unit rather than the individual.

真是個漂亮的「introduction」。


除了提出一個新理論需要好好自我宣傳一番,投一篇好論文也是。你總要讓 reviewer 對快速你產生興趣吧?其實不少好的論文,標題、前言,那寫得可真叫一個妙啊。好多時候,我真恨不得把他們的文采就這麼搬過來,讓大家感受下這幫學者的中二與情懷。

第一個:"Your Love Lifts Me Higher! The Energizing Quality of Secure Relationships"[3]

首先,要贊一下這個標題。本文介紹安全型依戀關係給人帶來活力,從而實現「安全基地」的「探索助力」;重點是開頭的情詩,閃瞎眼……

第二個:"The Manhattan Effect: When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Fails to Promote Support for Partners Interests"[4]

這篇真是令人大開眼界,讓我們看清關係中的雙方並不完全利他。

「曼哈頓效應」——《曼哈頓》是伍迪·艾倫的一個老電影,講少女Tracy和老男人Isaac的戀情。Tracy很崇拜伊薩克,也許真愛他,但Isaac始終不相信這是愛,因為兩人差了25歲。在Tracy收到名校留學邀請後,Isaac祝她前程似錦(然後出軌去了)。然後Isaac突然反悔了,想要和Tracy長長久久,但當他意識到這點時Tracy已經要出發去倫敦……於是他「威脅」她說:「我不相信你會去倫敦。」

「I dont think you oughta go to London」

—Isaac to Tracy in ManhattanIn Manhattan (Joffe Allen, 1979), the famed film director Woody Allen cast himself as Isaac, a 42-year-old writer dating an earnest and adoring high school senior named Tracy. Isaac takes their relationship lightly due to their 25-year age gap; he is consistently frank with her that the two of them lack a future. Indeed, when she tells him that she was admitted to a prestigious school in London and explains that she is reluctant to go because she dreads the thought of being away from him, he effuses about the marvelous opportunity and dismisses her relationship worries. After breaking up with Tracy for another woman, however, Isaac has a change of heart and decides to commit to a real relationship with Tracy. He runs to her apartment to rekindle the relationship, only to learn that she is heading to the airport for her trip to London. Now that he wants a serious relationship with her, the prospect of her departure distresses him, and he begs her not to go. He expresses concern that the two of them will never be able to rebuild their relationship because she will become a different person. That is, as a result of Isaac』s change in commitment to Tracy, he no longer sees her semester abroad as a marvelous opportunity for growth. Instead, he focuses on the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relationship. We suggest that the Manhattan example illustrate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phenomenon, one in which the robust positive association of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with willingness to support the partner』s interests) becomes weaker as relationship threat increases— even becoming negative in situations of extreme relationship threat.

當「戀人的利益」與「這段關係的利益」相衝突時……人們往往會維護後者。也可解讀為另一種形式的利己?有時甚至以愛對方(維護關係)的名義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曼哈頓效應」便是——人們對一段關係的承諾度越大(目標是維持關係),當關係威脅越大(如女朋友出國導致的艱苦異地),人們越不願意支持戀人的利益(勸她留在自己身邊);而若不威脅到關係本身(如女友想發展她自己的新愛好,養花),人們當然會大力支持咯。

第三個:Kama Muta Lab

ref="https://www.baidu.com/link?url=GslXA9Dt2OGLl0i7lH_RHmiQ8Mk034_lPhUSNARl4ujIbYit6AUkz3fNz62LEh_Ewd=eqid=dc3d73330029c3ac000000045e85cb32">Kama Muta Lab – research on being moved and touched

他們的實驗室網站其實已經「科普」得很好了,有視頻有段子詮釋得淋漓盡致。

kama muta 作為一個新發明的情緒概念,它是感覺怎樣的,人們什麼時候會體驗到kama muta,以及……看看Youtube親身體會一下吧。

(腦洞:嘿,我想知道科普「情緒」的時候,如果讓觀眾讀者直觀地感受到它呢? )

第四個:"Safely testing the alarm: close others responses to personal positive events"[5]

當我們說支持他人的時候,壞事情好事情下的社會支持是不一樣的……(雪中送炭 VS 錦上添花)

But friendship is precious, not only in the shade, but in the sunshine of life, and thanks to a benevolent arrangement, the greater part of life is sunshine.

—Thomas Jefferson

這個研究發現,我們會認為「同甘」過的人比「共苦」過的人更會在「苦」時支持我們。

然後作者確實從「In the Shade of Life」與「In the Sunshine of Life」兩大 part 分析了一下這個諷刺的事實——雪中送好炭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e.g. 合適地安慰一位朋友,將他從低谷拉上來),而錦上添花並不需要那麼considerate(e.g. 祝賀朋友收到美滿offer,他本身就在高峰狀態,你的恭詞再怎麼不走心,也不會讓他掉回基線吧)。

因為能送好炭的人並不多,所以……當我們想起自己在低谷時期受到的幫助,印象可能並不是很好,於是談到「送炭」這件事情的時候,那些送炭者很可能被我們納入「黑名單」……反倒是,我們對錦上添花的人抱有更多信心(實際上是幻想),畢竟他們與我們共享過開心。

………


綜上所述:強烈建議看看優秀的論文是怎麼寫的,論文太學術了可以去看看書本章節。嘗試將作者的邏輯信達雅地翻譯過來。像各種 handbook 就編很好,讓人快速瀏覽一個領域的最新進展,如《The Oxford handbook of human motivation》《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等等。

不過這也和領域有關,以上我觀察到的很多來自動機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會更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一些,也有不少文學、哲學方面的人會研究這些現象,故學者們可以用一些生活場景來舉舉例子,在前言部分來一句名言或詩歌也是很常見的操作。像認知心理學的文獻,應該很難一開頭引用一首情歌吧


實操性的問題:如果覺得寫文章工程太大,可以先從寫卡片練起啊。(如果作者想要保持一顆有趣的心,最好要「最小成本」地「隨手靈感」!不要讓「寫一篇有趣的科普文」成了自己的負擔,這很重要!)

喔不,或許卡片能成為你的最小寫作單位。

p.s. 關於卡片,我自己還在探索,故不好言述過多。但你會發現很多guidelines都會建議「note ideas, facts, quotes, on separate cards」,很多作家也很喜歡卡片寫作:

像納博科夫一樣寫作:卡片創作法?

mp.weixin.qq.com圖標

我著手寫小說不是從頭往下寫的,……不是依序一頁一頁往下寫的。我是這兒一點那兒一點地下手,直到紙上的空處都填完。

如此操作的背後是有認知科學原理的:

  • 必要難度(desirable difficulty):人類記憶的存儲與提取負相關,故花點時間寫卡片、做笨笨的筆記……存儲困難,而提取容易,下次寫東西時也好信手拈來。
  • 最小努力(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我要寫一篇文章」與「我要寫一張卡片」,它們帶來的認知負荷是不一樣的,前者更容易讓人行動癱瘓,寫作拖延……
  • 遠距聯想(associative creativity):嗯,分散的卡片有助於激發我們的遠距離聯想能力,也是創造性思維的一部分啦。

卡片,其實就是「組塊」啦

參考

  1. ^Finkel, E. J., Fitzsimons, G. M., VanDellen, M. R. (2016). Self-regulation as a transactive process: Reconceptualizing the unit of analysis for goal setting, pursuit, and outcome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64-282.
  2. ^Finkel, E. J., Fitzsimons, G. M. (2019). Goal transactivity. Social psychology: 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3.
  3. ^Luke, M. A., Sedikides, C., Carnelley, K. (2012). Your love lifts me higher! the energizing quality of secure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8(6), 721-733.
  4. ^Hui, C. M., Finkel, E. J., Gráinne, M. F., Kumashiro, M., Hofmann, W. (2014). The manhattan effect: When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fails to promote support for partners interes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6(4), 546-570.
  5. ^Gable, S. L., Gosnell, C. L., Maisel, N. C., Strachman, A. (2012). Safely testing the alarm: Close others responses to personal positive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3(6), 963-981.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