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導演輸在不得不改編郭敬明的作品,這真的不是他擅長的領域,他在年輕的時候就沒拍過青春片,唯一的《與你在一起》也並不是一個講青春的電影。

青春距離凱歌導演已經太遙遠,青春的特點就是簡單直接、純粹熱血,哪一個跟高深都不搭邊。而郭敬明是販賣青春起家的,他太了解年輕人的心理了,這也是為什麼他的作品不受主流歡迎的原因,因為其實他的目標受眾群年齡是偏小的。

讓陳凱歌導演來拍郭敬明的作品就是讓大人來畫小孩子的世界,他畫出來的東西只能是他以為的小孩子的世界。而陳導最了解的孩子世界是梨園子里孩子們的世界,邊緣化孩子們的世界。你看他把趙文浩的角色塑造的跟上次梨園戲的角色很相似就能窺見其喜好傾向。

郭敬明翻拍《妖貓傳》反而是討巧的。《妖貓傳》是以一個愛情為核心展開的故事,這個愛情故事的主角恰恰是一個少年,這就打到郭敬明的本家了,只要他平穩發揮把少年白龍的愛情刻畫出來,不論細節編排是否有bug都會一貫地吸引眼球。更不用說郭敬明用很短的時間做了很多準備,架構了一個基本完整的故事,並且在服化道上也沒有偷懶,他真的是最用心對待這個節目的導演了。

陳凱歌導演的特點我們都知道,嚴謹認真,我們說慢工出細活,以往陳導拍戲一天最多只用一分鐘左右,像這樣有工匠精神的導演面對這樣高強度作業的綜藝節目就很容易呈現出這樣實驗性的作品。

凱歌導演把《悲傷逆流成河》的一個片段改成了一出舞台劇,給了它一個詩意的結尾,這不是大眾容易接受的作品,更像是個20年前的青春實驗電影。

綜合看來,陳導輸在運氣不好,郭敬明的影視作品太少而且偏向年輕人市場,大眾對它就很容易有前瞻性,並不是凱歌導演的青春有問題,而是那不是大多數人的青春。相信下一回陳導會發揮自己的優勢,給我們一出精彩的適合他的戲。


這個結果氣得人內出血。

首先從調教演員的方式上來說,凱歌導演是讓演員去理解人物,進入人物和當時情境,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而郭導調動演員情緒的方式太不純粹了,比如什麼放個歌兒啊,以前遇到的傷心事啊,誰誰誰又瞧他們不起要證明他們可以啊之類的之類的。

然後首先拋開原作不談,來看一看郭導的這部短篇本身。從兩個小孩子的鏡頭開始,「這幻術都是假的,學他幹嘛」,一方面結尾肯定回答這個問題,一方面點出這兩個孩子的身份,表明是從丹龍白龍這條線去講故事。然後一段比較美的鏡頭講完極樂之宴的場景,這個原作中講的很詳細,所以這裡一筆帶過。但那些閃著熒光的布片做成的簾幕給我一種很廉價的感覺,個人感覺哈。之後過渡到安祿山反了之後。前面黃鶴說,屍解大法會暫時讓人沒有氣息,然後封棺下葬,等時局安穩再迎回娘娘。這說法沒毛病,原作中黃鶴的官方說法也是這個,但原作中黃鶴私下裡是有個別的說法的,而這裡黃鶴私下裡同兒子講的說法就是這個。接著,白龍說他要帶她走,丹龍說你以什麼身份帶她走,她是高高在上的貴妃,你不過是巴拉巴拉,白龍說對我命賤我可以為她死。這一段立馬變得很俗,男男女女,高高低低,死死活活的。讓人起雞皮疙瘩的那種惡俗。然後丹龍突然說娘娘喝的屍解酒裡面有蠱毒,這裡,拍的不明不白。原作里起碼是有短暫的鏡頭交代其中玄機的,但短片里什麼都沒有,丹龍和父親私下的對話按道理應該是真話,但也沒有交代。接著就到了棺材戲,至於蠱毒是怎麼隔著棺材吸的,導演就讓我們去發揮想像自圓其說了,然後白龍說這簪子是他撿到的,想還給她但沒機會,一下子把原作中白龍對貴妃的情感支點給刪掉了,白龍為什麼這麼愛貴妃,難道僅僅是因為她長得美嗎?難道你願意為了范冰冰死嗎?還是讓我們自己自圓其說,男主角愛女主角理所當然呢?最後兩個人隔著棺材唱起了歌。一個死於心甘情願的出不來,一個死於非常值得地隔著棺材吸出來的蠱毒。然後一段主題升華,說幻術是假的,但感受是真的,幻術在殘酷的世界裡為我們的小心靈打起一把小傘。acctually不知道這個主題是哪裡體現出來的。總的來說這就是一個愛的死去活來的故事,你為了我犧牲,我為了他不要命,你質問我值不值得,我質問她甘不甘願。

然後我們來聊一聊凱歌導演的原作妖貓傳。這是一部宏大,精美的,史詩級的電影。形式上的美我們今天就不說,只說說內核。它絕不是在過分誇張一個美女在歷史中所能產生的效果,恰恰相反,它是在憐憫一個宏大世界觀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生命在層層陰謀幽幽人性下巨大的絕望和犧牲,楊貴妃死之後的一個鏡頭,她一個人躺在那裡,鏡頭拉過一層一層的,一層一層的木板,無窮無盡,直到將她淹沒成一粒塵埃,而這些木板,正是權貴們商議時的背景,是陰謀和欺騙的一個意象。這份憐憫絕對是激蕩的,但卻也沒有過份悲憤,它甚至最終是開渡的。空海最後對白龍說,她不是那個身體,也很久了。白鶴少年。電影里喜歡把不切實際的偉大感情給少年。白龍最打動我的一瞬間其實是當他需要一塊生肉去給貴妃解毒的時候,他本來手持利刃目露凶光看向了旁邊的黑貓,但是最後卻拿自己的身體去接那些蠱毒。他在那樣絕境的情況下,已經受到那麼多欺騙和痛苦,他明明是可以殘忍報復掏仇人眼珠子的人,但那一瞬間他沒辦法傷害一隻什麼也不懂的貓。但他也有執念,織白綾的宮女不過奉命形式,都是可憐人有什麼大錯,連她也不能放過。貪,嗔,痴。這部電影沒有在歌頌什麼,也沒有在攻擊什麼,它只是在講述一個人們的故事。什麼是好,什麼又是不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如何才能對抗虛無主義呢?惠果幻化的賣瓜人說,幻術中也有真相。電影里白居易的長恨歌最後一字不改,是因為白龍是真的,後世知道有這樣的愛情故事就好了,到底是誰又有什麼關係呢。而這部電影,講的是楊玉環的故事,但其實這個到底是不是真的是楊玉環的故事,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些都是假的,但假的中,也有真的。不執著於相,就是真的了。

我本來想再寫一個部分,將這兩者的一些處理做一個對比,不過我實在不想再看一遍郭導的那個了,剛才我為了寫前面,完整的看了一下他的短片,看得我生理不適,真的字面意思,因為我第一遍沒看完跳過了,是從丹龍代替白龍喝葯那裡開始受不了的,廉價的煽情,為了煽情而煽情,販賣情緒,功利主義,很應試很塑料的感覺。就這樣吧。另外本來我氣的再也不想看這個節目了,但我發現凱歌導演對於這個結果的態度竟然如此泰然,大導演還是大導演,這種氣度真的不一般。還是我狹隘了。


我覺得陳凱歌導演改得更好,他把《悲傷逆流成河》升華了。我們既不做施暴者,也不做沉默者,因為這都是加暴者。

說《妖貓傳》畫面拍的好看的,應該看下陳凱歌導演拍的,那才叫如夢似幻。


就事論事,不該讓「郭敬明」成為原罪。跟風黑可恥。

首先從觀賞性角度看,確實是郭的畫面更美。

節目組給的布景跟鬧著玩似的,假到讓人無法入戲,於是細節控郭敬明把自己的電影布景團隊帶來了。郭敬明執著於畫面「好看」,更直觀地給人視覺上的享受,這是不可否認的。

可是陳凱歌只有節目組提供的五毛錢布景,非常吃虧。

牆上沒有貼紙,課桌里沒有課本雜物,地上沒有紙團粉筆頭,完全脫離真實感。道具光潔得有種塑料感,但又被很刻意地擺亂,乾淨和混亂的兩個極端造成了極大的違和感——為了把桌子排成一列,其他的椅子撇得歪歪扭扭可以理解,可是把用不到的桌椅都擺成混亂的樣子是什麼迷惑操作?一個絕望的人會這麼閑嗎?

再放一張原版電影的布景

另外提一嘴,陳導組大段大段的戲不帶bgm烘托氣氛,也很吃虧,讓人進不到戲裡去,而郭敬明組前面部分的bgm都配得很加分,只是最後放的原版英文宣傳曲有爭議。(古裝劇經常有鋼琴bgm,它也是古代不該出現的東西,如果我們只取它的旋律,聽的時候不去想它是什麼樂器,什麼語言,就可以入戲。我聽歌不怎麼關注詞,單論旋律,它是能升華主題的。當然,英文字幕那麼顯眼,會有覺得齣戲的人也不奇怪。)

沒有踩一捧一的意思,只是說細節對電影的代入感影響很大。凱歌導演組的布景差,應該不是他個人審美的問題,畢竟《霸王別姬》《妖貓傳》的美我們有目共睹。更多的是人力、資源、時間、精力限制造成這種結果。

再說演員。個人認為,兩組的女演員都不太合適。因為劇情偏重不同,使得陳凱歌組女演員的違和感更重。

宋芸樺的楊貴妃,沒有貴氣。她的五官太鈍,厚重感很強,凸嘴讓她看起來憨憨的,圓眼顯得天真單純。不過好在戲點不在她的高貴上——楊貴妃的氣質在情節里不是重點展現的部分,因此違和感不會特別明顯。

對比下,服化道沒有很大的差距,但能明顯看出,宋芸樺的五官就不符合楊貴妃的形象。凸嘴圓眼讓她能把咋咋呼呼的小女生演得活靈活現,但也局限了她演艷麗的大美人。

而原劇的張榕容演技不論,形象氣質就很有說服力了。面部線條流暢,嘴角、眼角尖,細眉,傲氣、貴氣、溫柔,都有了。

而沈夢辰與角色的違和感更明顯,是因為戲劇的核心衝突都在她身上,一旦她的形象不符合角色,就分分鐘讓人齣戲。阿嬌甚至都比沈夢辰適合演易瑤。

沈夢辰確實足夠少女,有微笑嘟嘟唇,少女身形,額頭臉頰都飽滿光滑。

可問題在於易瑤的形象不是一個典型的、健康的少女。她是一個性格倔強敏感,要讓我們心疼的角色。沈夢辰的少女形象,更像一個養尊處優、精明、開朗的富家小姐。

原劇中的選角。

嘴角自然狀態是下撇的,額頭和臉頰骨量感明顯,面中稍凹,指向苦相;鼻樑平直,眼窩淺,指向樸素;人中短,下巴回收,指向懵懂。

沈夢辰的演技確實能讓人get到她想表達的情緒,但也僅限於此。五官局限在那擺著,人物性格是很難進一步塑造的。

這是一個生活幸福美滿沒經歷過挫折的女孩,被冤枉了以後,要報復性自殺的決絕眼神。

這才是一個在辱罵、嘲諷中長大的女孩,痛恨流言蜚語卻又無能為力的眼神。就問你心疼哪一個。

說這句話的時候,沈夢辰的聲音是咬牙切齒的,不僅嗓音略顯成熟,而且太有力量了,缺少易瑤脆弱,病態的氣質。如果把易瑤的那些動人的特質除去,只剩一個「女孩受冤自殺被勸回」的骨架,也就沒有那麼大的戲劇魅力了。

原版易瑤的「狠」,是絕境里迸發出來的,先有柔弱,後有力量。

而男演員,則是郭敬明組更為貼近角色。

白龍丹龍——翩翩少年,郭敬明手頭顯然不缺顏值高的男演員。加上郭俊辰本身有悟性,對角色的把控比較到位。當然,綜藝里匆匆拍出的電影絕對比不上原劇的精雕細琢,但最基本的讓人入戲,還是ok的。至於有沒有賣腐,見仁見智,不好斷定,不過我看的時候完全沒想到這一層,後來看大家的評論,才發現原來有賣腐嫌疑。

陳凱歌組這邊呢,選角有很大問題。

他出現的時候我以為是齊銘。眼睛圓睜+下巴後縮+微微張嘴,懦弱沒主意的形象。結果劇情顯示這是顧森西……

原版顧森西形象,典型的壞學生,臉上骨量感很重,顴骨高,眉骨高,鼻樑高,滿臉寫著「不好惹」

碰到易瑤輕生的反應:

陳若軒版,能看出來悲傷不舍,但像個委屈撒嬌的弟弟。

原版顧森西,除了悲憤,也能看得出很明顯的帶著衝動的少年感。

而趙文浩的人設幾乎是齊銘的反面,台詞其實沒有表現出他是齊銘,很有可能他以一個新的角色取代了齊銘。那麼人設就由導演決定,不好評價貼不貼合。

重申一遍,沒有踩一捧一的意思,以上講的只是演員的形象與角色的形象是否貼合,影響貼合度的因素很多,不只與導演能力和演員演技有關,也有其他環境因素造成了這個結果。

情節立意方面,兩個導演表達的立意,先不論高低,都是完整的,能夠自圓其說的。陳表達立意的手法比較詩意,需要細品;郭的則更直白,更能比較容易地引起共情。

郭敬明組在保留原劇人設和劇情的基礎上,添加了一些細節。有人說棺材戲加得畫蛇添足了,這裡也是見仁見智吧。我個人覺得不是戲加得不好,而是細節沒處理好,煽情元素確實堆得太多了。假如處理得含蓄一些,也能算是合理擴展。要表現「不是因為值得,而是因為甘願」,還是比較容易的,郭敬明通過他補充的情節就完成了這個任務,內容為立意服務,至少是合格的,至於立意高低,留給大家評價。

陳凱歌組對原劇的改動更大,把人設、劇情全改了。

象徵手法用得比較多。

開頭,把易瑤改成「神經病」(原版的易瑤不是精神恍惚,是無路可走了)

陳若軒版顧森西,只有簡單幼稚,沒有少年傲骨,只能算是「半個顧森西」

趙文浩的角色,陳若軒的反面,成熟,聰明,玩世不恭,痞痞的(難道另外半個顧森西在這裡出現了???)

兩個角色都是扁平的,臉譜化的,沒有很抓人的立體性格。和《面具》里的兩個女配角作用一樣,刻意地展現兩種相反情節。一個笨的做鋪墊,一個聰明的解決了問題,但這倆男演員浮誇的時間太長了,所以都不討喜。

邏輯上也變得經不起推敲。原版易瑤跳河,是被迫的,她已經走到無法立足的地步了,控訴完兇手,毫不猶豫地奔跑,躍入水中,死亡對她來說是唯一的退路。

而改編後的女主,是一個完全看不出來「不合群」的女孩,跳樓是想「死得絢爛」,跳前把桌子排成一列,詩意,也有些脫離真實了。如果硬要說這樣的事會發生,那麼這個女孩不是有些精神問題,就是矯情一下,佯裝跳樓引起他人的同情,她面對的情境其實沒有絕望到輕生的地步。

「互相之間給溫暖」這個煽情的度很難把握,容易落入俗套,成為雞湯。而陳導詩意的電影語言,對於畫面細節的要求更是高。稍有不慎,便會顯得做作。

陳導設計的故事更像是發生在一個架空的校園裡,劇中人的行為如果出現在漫畫里,才會少一些違和感。可顯假的道具,彆扭的選角,立不住的人物行為邏輯,很明顯支撐不住陳導的詩意,立意表達得也有些尷尬。

劇中人用類似於讀詩的方式念台詞

演員的站位具有象徵意義

總的來說,陳導想把原作的立意改高一些,但缺一個把劇情合理化的好編劇,也沒有恰當地把這種立意完美詮釋。當然,一些詩意的設計是美的,但是全程讓人入不了戲。

最後說一遍,自始至終都沒有踩一捧一的意思。如果給陳導足夠的時間和好的團隊,他是能夠把自己的理念完美呈現的,可是他這次空有理念,時間不充足,團隊不給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郭敬明年輕有精力,拍戲很拚命,團隊也更好一些。結果就是,他拿出的作品體驗感好一些。

至於一部分人說的,郭敬明贏在拿了《妖貓傳》的劇本,我是不贊同的。說起魔改劇本,陳比郭做的幅度大多了。郭做編劇的原劇《悲傷逆流成河》(非郭敬明所導),起碼是真實、細膩、動人的,而改編版做不到。改編版不是沒法拍得更好的,這不是陳導的正常水平,也不是這套劇本的正常水平。

另:夾帶點私貨講講對郭敬明的想法,不感興趣的跳過哈。

昨天剛惡補完四部影版《小時代》,沒看小說,看完以後整個人陷入了深深的疑惑,明明情節都簡單明了,可我還是滿臉問號。郭敬明那個時期確實不太擅長導戲,節奏是最大的問題,很多必要的人物動機沒交代清楚,卻浪費很多鏡頭在無需贅述的情緒上,對沒看過原著的人非常不友好。不知道現在是不是有改觀。

不過他的選角多數時候還是水準高的,他確實是看臉的人,不過也不僅僅是選好看的就夠了,他說的「要符合那個人在我心裡的形象」是真的,除了宋芸樺那個bug(好像不是他自己選的,是票選出來的),其他他拍過的演員的氣質都和角色高度契合。

影版《悲傷逆流成河》拍得很不錯,不管小說版是不是像大家說的很矯情狗血(我沒看過),影版處理得很細膩很完整,情感飽滿但不過分,瑕不掩瑜。最先在微博看到易瑤跳河前那個片段,覺得台詞有點不真實,但是看了整部電影之後就發現毫無違和感了。不知道是導演落落的功勞,還是郭敬明編劇水平大幅提高,節奏把控得很好,前面把氣氛一點點推到易遙跳河那一段,那樣書面化的台詞也顯得合理了。只看過小說、只看過電影片段、甚至只看過別人的評論就開噴的人真的不太理智……踩一切與郭敬明相關的東西現在是政治正確了嗎?嗯?


因為把盛唐的少年意氣改成了末世耽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