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男團女團實力不行,隨便拉個韓國三四線的團體都比國內的好,但是也看到有些人說國內有些團即使放在韓國也很能打

其實主要更想了解的是R1SE UNINE TNT這種在中國環境下出來的男團,平常有關注一些,但也不太瞭解,感覺誇的人還挺多的,男故,威神這種感覺就是由韓國培養出來在中國發展的團體,當然有見解的也可以提出來說一說

所以國內男團女團真的有那麼差嗎?


實話實說差距很大

就拿你說的威神v和國內的幾個男團比

附上練習室舞蹈

AV66373526


看看這兩年國內選男團女團的綜藝就知道了

口號震天響

實力十八兩

出道即勝利

唱跳算個P

只要能圈錢

人設誰不會

努力掛嘴邊

就是沒長進

崩了也沒事

粉絲會洗白

你才整容怪

人家純天然

純潔又天真

耿直且高級

表面笑嘻嘻

暗地錢滿滿

你若問初心

「(微笑)我想重新定義中國女團/男團」


作為一個行業從業者,少女偶像組合資深運營,想跟大家談談女團模式在國內的特點和發展,藉此來探討國內男團、女團的發展狀態。


10 多年前 S.H.E、Twins 等創造出了真實而濃厚的家庭姐妹氣氛,留下了成功的經驗。可如今不知是否是受了「宮鬥劇」「塑料姐妹情」影響,正經能做出家庭氛圍的國產少女組合,我是真的一個都沒看到。


自 1999 年初代青春美少女隊解散後 13 年,少女偶像產業重新在中國大陸正式落地。


2012 年 4 月,AKB48 造訪中國,並在上海正式宣佈:48G 中國姐妹組合——SNH48 即將成立。次年 1 月,SNH48 在上海劇場首演出道,中國少女偶像的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AKB48 成員親自宣佈 SNH48 成立

AKB48 成員親自宣佈 SNH48 成立
AKB48 成員親自宣佈 SNH48 成立

不過,所謂「新的一頁」,是站在「少女偶像大歷史」的角度得出的。在如今眾多媒體的口徑中,大型網綜《偶像練習生》和《創造 101》熱播的 2018 年纔是「偶像元年」。


但我始終認為,枉顧歷史發展進程,僅拿輿論引爆點作為「元年」的思考方式,無論在任何領域,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耍流氓行為。

比如在日本,你不能把山口百惠成名的 1975 年當做「日本偶像元年」,她不是孫悟空,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大鬧天宮的。如果沒有「新三人娘」「1973 新人獎五人組」等的階段式突破,「山口百惠現象」也根本無從談起。


同樣的道理,如果枉顧小貓俱樂部和早安家族發展的歷史,單擺浮擱地看 AKB48 的成功,就很容易把它誤解成所謂「互聯網思維女團模式」。


而事實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不少國內投資人都是在用這種誤解來看待日系偶像,結果造成投資失誤,損失相當慘痛。


誤解是怎麼來的呢?這就必須從 SNH48 誕生之前開始說起了。


一、誕生之初


先說早安家族曾做過的努力吧。在後藤真希被迫退團、黃金時代結束後,「早安少女組。」一度陷入低迷,運營從此時就在尋找進入華語市場的機會。


2007 年,兩位中國姑娘李純和錢琳加入組合,當時在中日兩國的偶像圈都引起了不小衝擊。次年,早安家族在中國臺灣成立官方姐妹團「冰淇淋少女組。」,接著又舉辦亞洲巡演、參加上海世博會和湖南衛視熱門綜藝,一時好不熱鬧。


左為李純,右為錢琳

左為李純,右為錢琳
左為李純,右為錢琳

可惜的是,早安家族遭遇到了「異文化傳播之牆」:我中華自有國情在此,日本的成功經驗,照搬過來基本不好使。以上一系列努力都未能轉化為成果,早安家族知名度雖高,卻久久無法引起中國大眾的心靈共鳴,至今都沒找到進入華語市場正確的姿勢。

時間進入 2010 年代,伴隨著中國沿海地區日益發達,上海、廣東等開始零星出現一些日系少女組合,服務於極小眾的內地偶像迷。


其中值得一提的,如以女僕咖啡店為基地的上海組合 Lunar、首個自建小劇場的廣州組合藍寶石少女等。尤其在深圳,主打中國古風的七朵組合一度走紅,在推廣國風流行樂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可惜她們還是找不到養活自己的方式,不得不一度宣告解散。


話分兩頭。在上廣深這些女團辛勤開路時,其實有一家公司早就獲得了 AKB48 大陸地區獨家授權,這就是當時的上海久尚,後來的絲芭。雖然授權在握,但公司卻遲遲沒有實質性動作(只開過一家 AKB48 周邊店)。任由 AKB48 在日本風生水起,中國市場卻被束之高閣,不為所動。


然而進入 2012 年,久尚彷彿什麼技能冷卻突然結束了一樣,突然高調出手,大力推動 AKB48 在中國的官方姐妹團項目、也就是 SNH48 的成立。


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久尚的態度發生了 180 度的大轉彎呢?


原因和偶像無關。主要是中國互聯網娛樂發生了一件大事——


那會兒有個電腦通訊軟體,因為能實現多人同時語音,被《魔獸世界》等網遊玩家青睞。在遊戲公會活動間歇,一些會唱歌、會聊天的玩家就在語音頻道里給大家表演才藝解解悶兒。


這個電腦通訊軟體就是 YY。隨著寬頻網路和 4G 網路先後普及,YY 也從語音平臺升級為視訊平臺,原來的「表演才藝解解悶兒」也搖身一變,引爆了一個前所未聞的超級娛樂產業——網路主播。


YY 這一巨大的成功,深深刺激了同樣有著互聯網基因的上海久尚(久尚同系的久遊,正是《勁舞團》的運營)。久尚的負責人認為,雖然環境不同,但 YY 主播和 AKB48 有著諸多共同點,利用自己手裡的 AKB 官方授權,亮出金字招牌,招募高水平少女藝人擔任主播,是一條在中國可以走通的路。


於是,就有了 SNH48 的立項。

在上海某個城鄉結合部地區,久尚建設了一幢兩層高的筒子樓。其中二樓主要是成員宿舍和舞蹈教室,一樓除了食堂,還建設了一個個小隔間,這都是給成員們做直播預備的。


那網路主播和 AKB48 到底相似不相似呢?從某個層面上說,她們都是高參與度、密集互動的新型藝人,也是通過線上露出和線下活動「立體作戰」,也都利用了「長尾理論」等互聯網平臺思路……相似點確實挺多的。


不過從本質上看,AKB48 在日本被理解為「通貨緊縮時代的地緣偶像」;而 SNH48 的起心動念,則是要打造「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高端主播」,這兩個定位實在是南轅北轍。也就是說,兩家 48 從一開始想的就不是一碼事。


這實在有點擰巴,SNH48 運營方的這個初心願景,在很長時間內都進行得極其不順利。從偶像到粉絲,並沒有人覺得自己需要什麼「主播團」。


畢竟在那個時候,網路主播還處於野蠻生長時期。當時的一個表徵,就是內容格調與藝能水準的普遍低下。主播不僅被主流輿論視作「低俗」「不入流」,有時就連平臺自己都看不下去。這樣的背景下,被 AKB48 招牌吸引加入的成員,與希望走主播路線的運營之間,在使命願景價值觀層面高度不一致。


這一根本矛盾引發的各種連鎖反應,不僅導致湯敏、俞慧文、蔣羽熙、趙嘉敏等一期生中的絕對主力先後脫團、創始成員走了一半,餘下成員也都堅定地集體抵制直播活動。在這種倒逼之下,運營只得一時擱置直播計劃,重新建設小劇場,踏下心來走 AKB48 曾走過的老路。


SNH 48 初期的核心成員

SNH 48 初期的核心成員
SNH 48 初期的核心成員

這一折騰,就造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影響。


千萬不要被「AKB48 小劇場模式」這幾個字裏的「小」字欺騙了。劇場模式實質上相當的重資產:一個不動產劇場砸下去,投入動輒幾千萬;演出內容要麼原創,要麼買授權,動輒又是幾百上千萬。

而這樣一個演出形式,它每場的收入天花板又很低,基本只是「座位數×票價」,入不敷出,基本是演一場賠一場,盈利週期非常長。


這種模式當然也有好處。對於所有「低開高走」的少女偶像來說,小劇場提供了非常棒的「以演代練」成長環境,有想法就來嘗試,失敗了也沒有關係。


但對於一個大型偶像項目來說,必須有相當充裕的現金儲備做支撐,纔有資本玩這種「以時間換空間」的偶像成長遊戲。但 SNH48 的問題在於,項目早期的啟動資金並不多,伴隨著小劇場模式開啟,融資壓力一時變得非常大。


為瞭解決融資問題,運營製造了一個新概念,即所謂 SNH48 是「基於互聯網思維和 O2O 構架的偶像 SNS 社區」。這個新概念不僅塞了好幾個熱門互聯網名詞進來,也模糊了中日兩國社會文化背景的巨大差異,重新粉飾了一遍 AKB48 成功的原因。


由於有著成功運營網遊《勁舞團》的背景,SNH48 團隊推出互聯網娛樂新概念也顯得非常有底氣。一番說辭,成功引起當時各路投資人的側目,所謂「養成系偶像」一下成為了新的投資熱點。


在這種思維的指引下,SNH48 的經營路線也變成了另一種套路: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5 篇內容

鹽選專欄

偶像大歷史:藝能少女的殘酷物語

海爾凱特 80 後,原遊戲雜誌編輯、新華社東京分社特約記者、少女偶像組合資深運營。

¥19.90 會員免費


……寧可以去韓圈康康。

我也試圖爬牆內娛,畢竟追韓圈還隔個海呢。結果我完全沒辦法kkkkk

不拿防彈茶蛋小十七來比,就舉個例子。上次看見有個在韓國當過練習生的姐姐吐槽,說現在國內不少選秀出來的團實力可能還不上他們那時的C班(……總共也就四個班),不知道瓜真不真,反正我是信了。


說實話,真的很差勁,如果tc能培養出一個防彈少年團那種團體,混韓的人會大大減少。但凡在韓混的好一點的都想回tc,不就是因為hg娛樂競爭壓力大,tc市場空虛麼。

為什麼拿防彈少年團舉例,看看他們的舞臺,人家真的在用心做音樂、做舞臺。舞臺、唱跳創作、策劃沒有不用心的。每一場舞臺都是刀羣舞,舞臺背後的策劃人力、物力都是國產比不了的,甚至是舞臺上的一個表情都是在臺下練習多少遍的。而且hg有各種打歌舞臺、年末舞臺,都是可以歷練的平臺,相應的佈置舞臺開銷也很大,例如2018MMA防彈舞檯佈置三億韓元。

而國產團體舉個例子,MMQ和WXY。她倆在hg的無論是女團、還是在組合裏都是小透明,一回國都火的不行了(當然妹妹們本身都很優秀),但是她們在韓國的女團確實就是十八線。

我們的國產女團、男團連刀羣舞都做不到,都是走流量系列的,靠性格圈粉,再好一點的靠唱跳創作,拿什麼跟人家韓團拼?

當然本身我們tc也不是靠文化輸出,所以也跟靠文化輸出的hg比有差距也是自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