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成績過88分,班級第一,證書該考的也都考了,但是參加的活動很少,只有兩個,一個是學校在網上的知識競賽,一個是學院的開幕式表演(這個當時還排練挺久的),現在這兩個活動分都被學習部打下來了,現在班裡排到第七了,現在只夠拿一個校級三等獎學金,我該怎麼說服自己?


很正常吧,沒拿到想拿的獎學金就是某個科目分數考的少一點了而已,就像咱們初高中,不可能那個人永遠是第一名啊,心態好一點,可能大二,大三專業課稍微難一點了,自己擅長的科目沒有了,分數少了,你不可能所有科目都擅長啊

沒拿到國獎並不能說明什麼,不代表你不優秀了。而且這已經成為事實了,不接受也得接受了,好多人還沒拿到國獎呢,比如我

跟你差不多,只不過我是從國家勵志掉下來的,現在大四,已經欣然接受了!


替自己找借口就算了吧。

專業成績只是大學生能力的一部分,它非常重要,但不是全部。參加活動,獲獎獲優,幫助同學,體育良好,奉獻集體等等都算是參考項。

同時也看你們班評獎公不公平,公平找自己問題,不公平適應公平或者投訴全班,社會就是這樣。

另外獎學金和個人能力是兩碼事,別活在錢眼裡,社會有的是錢。


我咋一看,我還以為題主是拿了國獎獎學金被人搞小動作擠掉了,變成了國家勵志獎學金,然後又是經過同樣的操作,掉到了了校二等再到校三等,如果是這樣的話,確實夠打擊人的,需要安慰。

但是結果並不是這樣,而是自己就是沒有拿到這些獎學金,只拿到了校三等,這有什麼可以說的?明明是自己實力不濟,還能咋辦?涼拌!

大學評獎學金可不光看成績,已經不是高中了,建議你還是先琢磨琢磨學生手冊,看看裡面評選獎學金的條例及辦法吧,然後好好努力,好好學習,爭取明年拿個國獎吧,少想這些沒有用的!


因為這不是高中了呀,評獎學金的標準不只是學分績點,還有綜合素質分,缺一不可。

下個學年努力按著要加分的項目多參加活動就好啦。加油


我們學校評判標準的第一位是文化課成績


真巧,我剛剛經歷,明明我們全班同學兩年前都簽字說好了國家勵志獎學金給第一名,不重複,也執行力兩年了,大家都沒問題,今年我第一,好傢夥,國家勵志獎學金給了兩位班委,人家好像還是團委裡面走動的。然後上面領導讓我準備申請國家獎學金,和一位混團委的學生競爭,但其實開會時領導在說「XXX(也就是我)誰啊,知名度不高啊」,請謹言慎行吧領導,「知名度」。然後讓我準備一大堆材料,是讓我去陪跑嗎,懂都懂。然後感謝他們今天的「教育」,獎學金什麼的,愛給誰給誰吧,不是遺憾,不是運氣不好,不是因為輔導員的工作失誤,是不公。


你要淡定,我的經歷跟你一樣,因為有一科目老師看我不順眼,ps沒曠課經歷,直接沒有給平時成績,導致我這個科目成績不及格。獎學金的事情一路滑坡。聽到成績不及格的時候我都哭了,獎學金滑坡我也淡定了。後來畢業工作覺得那都不是事兒,淡定看待就行了,自己努力自己過得去就可以。


這是規則啊

學校一般都會公布希么活動能加分、加多少分,如果你一定要拿國獎,當然要按照學院要求參加相應的活動。

一般來講純靠GPA的學生排名都會往後掉幾名的。

ps.勵志獎學金和那幾個好像不是一個評判標準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