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越來越多的馬拉松賽事,越來越多的事故,越來越多的黑人,真的有意義嘛。


2018年,我從第一次跑10公里,用了不到半年,跑進了大眾精英水平,體重減了30斤,馬拉松確實很有魔力。

國內馬拉松能火起來絕非偶然,主要得益於三個因素。

一是國民經濟穩步增長。當前,中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伴隨著這一轉換,我國經濟增長動力結構調整加快,消費驅動增長的趨勢日益顯現。國外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之後,該國多個城市會以馬拉松賽事為依託,進入全民路跑的體育消費黃金周期,即所謂「馬拉松周期」。我國人均GDP於2011年達到5000美元,這正是馬拉松熱的經濟基礎。馬拉松運動產業本身又將帶動經濟增長。2017年12月,由國家體育總局等11個部委聯合發布的《馬拉松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馬拉松賽事場次將達到1900場,各類路跑賽事參賽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馬拉松運動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

二是相關體育政策支持。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第一次提出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2015年,中國田協取消馬拉松賽事審批,國內馬拉松比賽不再由田協劃定專門城市定點舉辦,賽事審批權歸至各個城市,並放寬准入條件,簡化申辦程序,社會力量辦賽的積極性瞬間激發,國內「馬拉松熱」由此被徹底激活。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確立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國戰略主題,馬拉松運動正成為實現健康中國目標的重要載體。

三是大眾健康意識提高。從「馬甲線」到「A4腰」,從「平板支撐」到「路跑」,得益於改革開放帶來的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和近年來國家對全民健身理念的宣揚,大眾健康意識得以迅速增強,為了健康長壽,越來越多的人群投入到運動健身的行列。當前,馬拉松賽事的主力軍集中在上班族、公務員、企業高管等中青年,反映出城市居民在滿足溫飽以後對更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對於大眾跑者來說,馬拉松在不僅是一項健身運動,同時也是一種排解壓力的方式。此外,跑者還可以藉助智能手機、手環等設備記錄運動數據,再通過各種附帶社交功能的跑步軟體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向好友展示自己的運動成績,從而滿足其社交需求。

基於上述分析,正是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共同爆發促成了馬拉松賽事的興起。而馬拉松代表的又是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的時代洪流,這股洪流將與國同興、與時同行。

——————————————————————————————————————

然而,凡事都有然而……

馬拉松的突然火爆,也帶來了國內賽事總體結構失衡,主辦方對本土文化挖掘整合不力等問題,導致賽事嚴重同質化和過度商業化,優質賽事資源緊俏,品牌賽事較為缺乏;暴露出安全事故多發、嚴重堵塞交通等亂象,出現了替跑、蹭跑、「套牌」以及選手服用興奮劑等悖離體育道德風尚的問題。

馬拉松是超長距離跑的極限運動,盲目參加會帶來運動傷害,常見運動傷害風險主要有運動性猝死、運動性疾病、運動性損傷和興奮劑風險,其中運動性猝死是馬拉松賽事最為突出,也是最為嚴重的風險。2014年到2016年期間,國內馬拉松賽事中,共有14名跑者發生猝死事件,平均發生概率為每10萬人猝死0.34人。運動傷害風險問題的出現,就參賽選手而言,主要原因在於健康和安全意識的淡化、相關專業知識的缺乏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缺失,過分追求大型賽事、參與場次和個人最佳成績等。特別是由馬拉松猝死牽涉出來的「替跑」「名額轉讓」等問題,反映出少數參賽者道德素養和文明素質的缺失。對於賽事組織和監管方來說,主要原因在於賽事法律規制不健全,組織管理能力有限和醫療保障機制堪憂,公共急救設備嚴重缺位。此外,參賽選手使用興奮劑,不僅關係到賽事的公平、公正,也關係到運動員的生命健康安全,但是對興奮劑的監督檢測也是國內城市馬拉松賽事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

國內馬拉松因為馬拉松賽事籌備、管理、運營、保障等方面的問題,也出現了一些影響較大的不良事件,如2013年北京馬拉松出現的「尿紅牆」,2014年大連馬拉松的起點表時間沒有校對,2015廈門馬拉松因路線折返設計問題少了4公里;2016廣東清遠馬拉松高達61%的傷病率,2018年蘇州馬拉松的遞國旗時間,此外,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以及事故災害、擁擠踩踏事件、恐怖襲擊和衝突騷亂等問題在國內外馬路松賽事中曾有發生。即便是城市馬拉松賽事組織經驗最豐富的美國,2000至2010的10年間,總人次近1100萬的馬拉松參賽者中猝死42人,發生率為0.38/10萬。

——————————————————————————————————————

作為一個國內爆炸式發展起來的現象,城市馬拉松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總體來看,還是有必要以包容心態去看待和接納,畢竟健康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運動是比較難以堅持的一件事,需要不斷的刺激和鼓勵,需要制定相應的目標。而馬拉松的賽事剛好滿足這個需求。

2017年,27歲,在這之前基本不怎麼運動,所以身材偏胖,並有重度脂肪肝等問題。

2017年12月3日,海南石梅灣舉辦半程馬拉松。這是我曾經奮鬥過的地方啊,出於對老東家的感情以及灣區的美景,跟老婆一起報名了5公里打醬油。關門時間1小時,當時想著即使走也能走完了,就沒有在賽前進行準備。同時,也忽悠好基友報名了。

2018年1月14日,海口馬拉松。當時也想報5公里的,好基友忽悠我報半馬,說跑不下來就退出回酒店唄。所以,兩個人報了首個半馬,順利完賽。

2018年3月11日,三亞馬拉松。我開始忽悠好基友報名全馬。理由一樣,跑不下來大不了就回家。最後,他有事沒有參加,我一個人咬牙堅持完賽。

2018年12月2日,海南清水灣沙灘半程馬拉松。又是跟好基友一塊報名,然後他又因為工作沒有參加,我一個人蔘賽。完賽後決定再也不參加沙灘賽了。軟的地方根本沒法跑,還容易崴腳 。

附上四次完賽獎牌??

2018年12月9日,海南石梅灣半程馬拉松,繼續參賽。

截止到今天,今年已經跑了686公里,今年目標800公里。配速還跟大神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不是持續的參加賽事,估計很難堅持跑下來吧。


大學後兩年跑得比較多,畢業之後少了。我個人比較喜歡地區性和特色化的馬拉松賽事,我也覺得這是未來應該發展的方向。有些鄉村風景很好,人也熱情,但是缺少標誌性景點或者旅遊開發得不是很完善,專門去遊玩的人不多,這類地方舉辦小成本有特色的馬拉松賽事,一方面可以吸引一些遊客擴大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方便了當地和周邊區域的跑者,比起大型賽事更像是個鄉村派對。這種賽事參加過一次,哪怕你去過就忘了這個地名甚至以後再也不會再去了,這次經歷也是很獨特美好的。中國的路跑歷史還是太短,如果這類賽事能夠一直辦下去,農村包圍城市,整體的跑步文化和氛圍都會提高,比那些跟風搞的城市馬拉松要有意義。

一些城市裡舉辦的為了搞怪而搞怪的賽事和我上面說到的又不太一樣,屬於憑空製造概念,如果是為了娛樂、公益或者讓更多人參與到跑步中倒是可以理解,但是有些實在是為了引人注意而舉辦的。不是反女權,現在的女子馬拉松越來越多我是不太能理解,放在城市裡一年辦個兩場左右就差不多了,我看到還有搞鄉村女子馬拉松的,這種又偏遠又只能女性報名的,不知道能有多少人參加。男性既然不能參加比賽,又要專門設置男性的兔子、保障、攝像之類的服務人員,比較讓人無語。

一些大神為了提高競技水平和拿到更多獎金參加大城市的大型賽事可以理解,還有很多沒跑過的新手也只把目光放在大型賽事,覺得小型賽事就不是賽事,這就是盲目跟風了。雖然大型賽事的保障可能更好,但是我參加過的較小型的賽事保障也都還不錯,有些因為服務對象比較少甚至會更貼心細緻,體驗更好。所以我懷疑很多新手只看準大型賽事更多是為了炫耀,這種就很LOW。


其實馬拉松是一個很好也很有意義的活動,他的入門門檻很低,對裝備的依賴性真的很小。並且更多的是一種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很多事情你不去試試永遠不知道原來你其實是可以的。14年意外的被朋友拉下水,跑了一個5KM,跑完感覺原來馬拉松就那麼回事嘛,回家的路上立馬買報了一個月後的一場10km和一場半馬,並且當即下單了一塊佳明的手錶開始跳這個坑。一個上學期間跑步一貫要補考的人居然就這麼意外進入了這個圈子。後來又跳了越野跑的坑,不過這麼些年下來不管是馬拉松還是越野跑,單趟賽事距離一直沒有突破25km。打算2020年認真的訓練突破一下。不過其實對我來說,我在意的是那個過程,我經歷了體驗了那個過程,這樣就夠了。


很好的活動啊,很有意義


必須參加大型賽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