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4nm 18核 Intel旗艦級CPU大降價:不到8000塊可拿下

前不久還有網友在討論Intel的HEDT發燒級平台怎麼不更新了,實際上去年10月份Intel發布了新一代酷睿X系列,代號CascadeLake-X,依然是14nm工藝、最多18核36線程。不過這一代的頻率提升不少,旗艦酷睿i9-10980XE基準頻率維持在3.0GHz,睿頻2.0單核最高加速頻率從4.4GHz提至4.6GHz,睿頻Max3.0加速頻率從4.5GHz提升至4.8GHz,另外全核加速頻率3.8GHz。

訪問:阿里雲雙11全球狂歡季返場繼續-雙核8G雲伺服器首年286.44元

訪問購買頁面:英特爾旗艦店


才降到八千?

我今天去鹹魚看i9 7980XE散片,都給降到3600去了,

18C36T全核心睿頻3.4GHz,拉到全核4GHz是很輕鬆的(非AVX512下),

而這所謂的i9 10980XE,幾乎就是一個多了AVX512 VNNI的9980XE,而9980XE是18C36T全核心睿頻3.8GHz,當然相比七代至尊平台的硅脂,9980XE/10980XE都是釺焊,

和我在鹹魚上看到的7980XE一比性價比簡直被完爆,就不說鹹魚,我去淘寶上看一看7980XE散片的價格都是四千出頭,大概4200左右

在幾乎是極端的價格對比之下,硅脂7980XE都比釺焊10980XE更有性價比,

如果要說透露了什麼信息,那就是Intel的Skylake在AMD的ZEN3反攻之下已經完全潰敗了,MSDT那邊的定價也可以看出來,i5 10400F散片930元,i5 10600KF散片1159元,i7 10700F散片1859元,這完全就是降價求生存的節奏了,

至於說HEDT為什麼不更新了,看起來暫時確實不太好更新,Cascade lake-X沒啥特別意思,Cooper lake-X都沒被提起了,它們本質上還是SkylakeX。現在Intel有幾套架構可用,一套是Sunny Cove/Willow Cove,另一套就是Golden Cove,ICL-SP流片已經流到後期了,但是Sapphire Rapids也在流片了,前者架構是Sunny Cove,後者架構是Golden Cove,那麼如果做HEDT該用誰呢?我感覺SPR會好些,畢竟IPC完全領先一代,核心也更多,但是如果要SPR做HEDT的話,那就至少得2022年才有可能了,

教你們一個簡單方法判斷Intel未來出不出什麼CPU吧,一般來說ES1/ES2/QS的時間會在10個月左右,部分特殊情況會超過10個月,差不多就是一年的ES時間了,若是明年要出什麼產品,那麼今年是肯定要去ES的,若是現在沒有ES,那麼明年就很難說會有對應的產品出現,只有進了ES才有大致的上市時間。

藍寶石(Sapphire)RX 6800 XT 16G 2015-2250MHz/16Gb京東¥ 5099.00去購買?

麗台(LEADTEK)GeForce RTX3070 LIFE ES 生命電競 8G京東¥ 4499.00去購買?

AMD 銳龍7 5800X 處理器(r7)7nm 8核16線程 3.8GHz 105京東¥ 3199.00去購買?


一個發布的時候就是笑話的玩意,現在才降到原價,有什麼好高興的~

intel自家msdt的10700K,10600K,10400都成啥樣了,相比首發都打六七折(據說貼吧吧寵太古喵喵家囤了不少iu,現在資金鏈斷了)。

長久以來,intel把主流msdt的規模限定在4c8t,想要更高規模,請上hedt。而且自ivy以降,hedt基本就是伺服器平台的殘次品,全部都是lcc級別規模。如果AMD持續不給力,intel可以玩到天荒地老。實際上在2016年intel就打算取消桌面超頻的特性(kaby lake-x那兩個坑貨)縮短hdet的壽命(7000系hedt全部是硅脂)。結果AMD反手一個8核ryzen,直接讓自家的brw-e徹底不香了。intel也在此時獲悉AMD有16核的tr,趕快把skylake-sp的hcc(對應ivy到brw世代的mcc)下放,這也是為什麼當時7920x到7980x要晚發布的原因之一。到了2018年年底intel推出9000系hedt,只不過稍微提頻一下換成釺焊,一開始CPU-z都識別成7000系。當時AMD推出32核的2990wx,由於內存通道問題性能難以完全發揮,intel此時還下放了xcc的28核,只不過還想賣高價,命名成w3175x。結果2019年AMD靠7nm的東風,16核的zen2架構3950x就可以和intel自家18核hedt有來有回,而intel只能放出玩笑一般的10980xe,所謂的avx512意味著600W+的功耗(對了,據說某筆記本廠商pm很看好這玩意,吹相當於36核avx2,不知他從intel那裡領的津貼夠購買一個原價的10980xe嗎?),還被友商3960x,3970x徹底擊敗(就算avx512,架不住AMD這邊核多頻率高ipc高)。2020年ces上64c128t的3990x發布意味著intel短期內在hedt領域徹底完蛋,這樣子3990x已經相當於雙路xeon鉑金。q4的zen3發布意味著10980xe只能和msdt來搶食(別說5950x了,就怕5900x都能威脅10980xe)。現在七八千的售價還是包括10980xe是lga2066旗艦的價值(沒錯,哪怕是二手貨,每個平台的旗艦價格要格外貴一點),至於用途,筆者實在想不出用什麼消費級應用能讓10980xe的性價比爆棚(別提avx-512,有本事說出消費級領域5個以上avx512能大幅度提高的應用。)

對了,intel下一代的icelake-sp現在已經流片了,這才是真正10nm的高性能級別處理器,只不過性能嘛,也不怎麼樂觀。

Intel 10nm 14核心樣品跑分首曝:全核不到2.0GHz?

news.mydrivers.com圖標

至於icelake-sp能否上hedt,這點除了intel自己以外也沒人知道,不過ddr5也快來了,現在intel這點的hedt在DDR4世代已經是窮途末路。

所以說,10980xe現在價格還是貴,至少要到五千左右才算正常,別跟我提多通道拓展,綜合性能不行,多通道拓展又有什麼意義呢。


最近幾代 Intel HEDT 確實是尷尬的不得了.

早年 Intel 選擇在 Desktop 擠牙膏, 只給 4C

Intel: 要更多核心? 加錢上 HEDT, 有伺服器玩剩下的.

開始還比較合理, 到了 Skylake-X 的時候, 很多人發現這玩意的 mesh 匯流排打遊戲反而不如老 U(即便 Core 系列把 mesh 匯流排寬度減半, 頻率拉高效果也一般), 當然也沒什麼性價比可言.

然後 Zen 一出來, 8 核白菜價搭配白菜價主板, 雖然 FCH 只有 PCIe 2.0, 但是畢竟 CPU 這邊給 20 條直連 lane, 給 Intel HEDT 就是當頭一棒, 然後就是 coffee lake 加急上 8700K 的故事了.

Zen 2 出來的時候, 16C 搭配 7nm 高能效, 附送一個 PCIe 4.0, 外加 X570 對 PCIe 4.0 的支持, 直接就把 Intel HEDT 送棺材裡了.

AMD 銳龍9 3950X 處理器 (r9)7nm 16核32線程京東¥ 5749.00去購買?

華碩(ASUS) PRO WS X570-ACE 工作站主板京東¥ 2750.00去購買?

Intel: 跟不起

然後最近就是5950X, 雖然多核心提升不明顯, 但是單核強了很多, 打遊戲體驗明顯提升.

SN850+5950X京東¥ 10048.00去購買?

華擎(ASRock)X570 Creator主板京東¥ 3699.00去購買?


再不降價就賣不出去了。

對手AMD消費級產品am4介面最大做到16核,上一代zen2單核略差,英特爾18核雖然功耗大,但多多少少還有一點點性能優勢。

到zen3就一點優勢都沒有了,zen3單核更高,工藝更好,能效更高,配套主板也便宜。

目前唯一問題是產能,AMD在跟一眾手機晶元搶台積電7nm產能,而台積電正處於向5nm,6nm過渡階段,青黃不接。

到明年手機轉向新工藝,空出來的7nm產能將支持AMD產能放量上漲,到時候清倉的zen2 和大規模上市的zen3上下夾擊,會把類似規格英特爾晶元的生態位徹底吃掉。

要知道買英特爾HEDT是有附加成本的,對應的主板更貴,電源,散熱更貴。長時間使用電費也會高一點。

華擎(ASRock)X299 Killer SLI/ac主板 Intel X299/LG京東¥ 3299.00去購買?

華碩(ASUS) PRIME A320M-K AMD AM4主板 A320/AM4京東¥ 399.00去購買?

英特爾旗艦平台是從伺服器平台演變過來的,mesh匯流排需要更多的核心更大的完整晶元才能體現其價值。

這需要高良率的成熟工藝。

但這是明顯與半導體工業發展矛盾的,半導體工業發展是越來越貴的,最新工藝註定是良率很低的。

7nm工藝18年第一批晶元普遍都在70mm2左右的面積,一直到今年Renoir才做到150MM2

這種規律註定了英特爾伺服器及旗艦CPU用不上最先進工藝,這種模式在英特爾工藝有代差級別領先時還可以維持,一但落後就慘了。

進一步講這還是一種惡性循環模式,新工藝的研發是基礎科學技術,但良率提升更多的是經驗科學,遵循一種用進廢退的規律。

現在英特爾的困境就有這方面因素,10nm新工藝不成熟,只能用在小晶元上,產品量少不能充分積累經驗,談不平研發成本,只能依賴14nm,14nm越用越順溜,++++,頻率越來越高。

如果英特爾不改變mesh路線的話,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與規律對著干是個多麼悲催的故事。

或者未來英特爾可以在base die上做mesh ,但願3D堆疊能成功吧。


2066平台的遭遇就是這些年藍廠境況的縮影,

先是開局出了7740X和7640X這兩個奇葩玩意,

4核i5賣2000多,

不知道梁靜茹給了藍廠多少勇氣。

然後紅廠出了一代線撕,最多16核,不如2066的18核。

這時候2066還有高頻和核心數優勢,不慌不慌。

然後紅廠出了線撕2代,最多32核,2066最多18核已經力有不逮。

藍廠這邊不得不把伺服器的3647搬過來,最多28核,來應對。

紅廠反手就是一個3代線撕,最多64核,藍廠就麻痹了,雙路3647都打不過了。

大哥3647都萎了,這時候的2066就更不用說了,從最早對標線撕的高端平台,淪落到跟主流平台AM4搶食的地步,而且zen2捶完一遍不夠zen3又捶了一遍,反覆鞭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