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籤刮下的口腔上皮細胞吸水會漲破,但是為什麼我們在喝水時,口腔上皮細胞不會張漲破呢?

這個問題大概是我在高一時的疑問,我問了生物老師,思考再三後,老師說不知道,然後說這個也不考,叫我上大學後問大學的老師——於是我在帶著這個疑問度過了三年之後,終於考上了大學……

但是……我突然發現,我們大學不學生物!更沒有生物老師!!

所以……麻煩誰告訴下我吧,到底是咋回事?!它為啥不漲破?接觸抑制嗎??


說來慚愧,這個問題在我鍛煉拉伸的時候看到,然後回實驗室路上就想了十分鐘。回到實驗室,問了同是口腔醫學博士在讀的師弟,我們兩個菜雞竟然面面撓頭了十秒鐘竟然還沒想出來。

為什麼刮下來的單個細胞能因為滲透壓膨脹,而口腔整個黏膜不會呢?

是因為像皮膚一樣最上面一層是角化層死細胞嗎?不是的,口腔黏膜上皮最上層也是有細胞核的角化細胞。

口腔黏膜上皮

啊,對了!因為口腔黏膜上皮細胞是手拉手的呀,是因為細胞連接

細胞與細胞之間的手拉手不是豆腐渣工程,而是有連接的。就像是磚塊水泥牆的水泥一樣,把磚塊牢牢地連接在一起。細胞連接有三大類之中的封閉連接,其中連接上皮細胞的就是緊密連接。

緊密連接

相鄰細胞緊緊地手拉著手,圍成了一堵牆,保護機體不被外界侵入。除此之外,在最上一層的緊密連接下面還有粘合帶,把口腔上皮細胞緊緊捆在一起。

粘合帶

好了,那麼問題又來了,細胞「手拉手」可以抵禦外敵,那麼最外面那層手拉手的細胞為什麼喝水不會被滲透壓給脹破?

私以為原因有兩點:1.細胞表面的微環境;2.細胞新陳代謝

人的口腔黏膜上皮表面有一層正常的菌群形成的菌膜,裡面不僅有細菌定植,還有很多蛋白,以形成一個「菌膜屏障」。包括腸道的上皮也是,這層屏障能起到很好的緩衝和潤滑效果。除此之外,唾液的沖刷以及里的蛋白同樣能起到緩衝作用。還有,口腔黏膜上皮細胞新陳代謝快(5-16天),可以很好起到屏障作用,戰鬥力upup!

但是,脫落的單個口腔上皮細胞被高中生給刮出來做實驗,沒有了細胞手拉手的團結,沒有了強大的緩衝系統,來一大團水那麼一泡,(??ω?)?嘿!那可不就脹破了!


想起b站上的一個視頻

https://b23.tv/av26494921?

b23.tv

視頻大意就是有人作死和超純水舌頭上的細胞漲裂了

排除超純水的情況,我認為喝水不會使細胞漲破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細胞接觸的時間短,面積小

細胞在口腔內只會有一個面與水接觸,另一面的組織液可幫助平衡滲透壓。而正常喝水的動作,水並不會在口腔內停留太長時間,來不及進行液體交換。

第二,唾液補償

喝水時,水與口腔中唾液混合,混合液滲透壓不至使細胞漲破。另外,喝水的過程中也會分泌唾液,減小滲透壓。

人口腔內的液體具有一定的緩衝能力,少量純度不高的水不至於使滲透壓急劇改變,如同向大海倒一桶淡水並不會使海水變淡。

以上均為猜想,有不嚴謹之處歡迎指出


如果你喝純水,實驗室的去離子水,deionized water,你會感受到一股苦味,接著會感覺口腔和食道很疼嚴重的會失去味覺一段時間

為什麼我們喝水口腔上皮細胞不會長破,是因為無味的水中會有一部分的鈉離子鈣離子氯離子等,細胞吸水速率不快,不會導致漲破


上皮細胞後面又不是空地…上皮細胞吸水後和鄰近細胞之間有了壓強差,水會往後面的細胞擴散的。這就形成一個濃度梯度。而且上皮細胞和水面接觸面積不大的。所以吸水速率很慢很慢。


感謝各位專業大佬的指正,,

我思考了一下覺得也確實是這樣,畢竟結締組織不像遊離的細胞那樣容易漲破,細胞間連接緊密是原因之一,而且喝的水肯定不是純水,滲透壓沒那麼低(實驗室的去離子水味道到現在都記憶深刻,,),停留時間也少,還有黏膜保護。

以下是原答案。

那你怎麼不想想為啥人洗澡不會洗著洗著就,,,突然膨脹,然後,嘭,,,啊,我裂開了!

既然你提到了高中生物,我就從高中生物角度給你解釋解釋,從高中生物開始,我們提到了「內環境」這個概念,啥是內環境?嘴裡是內環境嗎?食道是內環境嗎?胃是內環境嗎?腸道是內環境嗎?都不是,這些可以與外界相通的部位都不是內環境,外界與內環境之間隔得有一層「皮膚」(這裡我不確定腸壁,胃壁等屬不屬於皮膚的範疇,所以我用了引號,代表廣義上的皮膚),皮膚可以將我們與外界隔開,保證內環境的穩定,同時皮膚的最外層是死細胞,不會吸水漲破,口腔,食道,胃,腸道更是有一層黏膜覆蓋,保護著下面的皮膚。

所以我們不會一洗澡就裂開,一喝水就口腔潰瘍。


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有過疑問哎。

當時老師給我的回答是:因為咱們喝的水不幹凈······

後來我才明白,老師所謂的不幹凈,就是水裡有各種離子啥啥啥的······


因為你喝了水就直接咽下去了呀。。。你在嘴裡含十分鐘你看漲不漲破?

這個問題就像,我平時拿水洗手怎麼不會把皮膚洗壞,因為就洗幾十秒啊,泡澡一個小時手的細胞就變皺了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