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帖子所說可信度多高?

古文物作證,為什麼中華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_國際觀察_論壇_天涯社區


唬爛貼。只說片面的事實,樹個不存在的靶子來打,滿篇都是利用知識盲點誤導人的手法。

舉個栗子,比如他說阿皮亞古道沒有使用痕跡:

事實上阿皮亞古道的圖片中矩形小石塊鋪路石這段是現代修繕的路面,大塊的鋪路石纔是羅馬古道的原路面,上面可以看到很深的車轍痕。義大利政府對古道修繕採用不同形制是為了做出區別。古道的介紹:http://3rd.mafengwo.cn/travels/info.php?id=6373043

近處的方形小石塊是現代修繕的鋪路石,中遠處是原路面

考古發掘出土的比較完整的羅馬古道

現代修繕路面說沒有使用的痕跡沒有車轍所以是假的,相當於指著天安門的翻新路面說故宮是假的。

還有戰車的馬尾綰結

馬尾綰結以防纏繞韁繩驚車,這種說法是來自現代人的解釋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78993/

曹先擢先生則錄問樵《秦俑馬尾巴為什麼要挽結》一文總結其中原因:「馬尾巴有兩個功能:自由甩動以驅趕蚊蠅等;在高速奔跑時高高揚起以利平衡。挽車的馬由於尾旁有靷轡挽具革索,如果任馬尾隨意擺動,則尾梢容易纏繞在繩索上,輕者扯傷馬尾,重則會因馬護痛而引起驚車事故,所以要用挽結,並用帶子束起來。而騎兵的戰馬就不需要考慮這些,馬尾巴梳成長辮形,當馬告訴賓士時,尾巴可以揚起,起到平衡作用。」

但是否如此並沒有任何古代文獻記載佐證其作用和功能如問樵先生推測的那樣。有老外做過復原西周馬車見外國人再造中國古代戰車,沒有綰結馬尾的情況下照樣跑得很穩當,所以這種解釋要打很大的疑問。

中國也不是世界上唯一會扎馬尾的文明,比如亞述的浮雕(約公元前875—860年)


還有人半桶水就出來晃蕩,我纔看不下去了。

這種車軸的位置在車身後部是地中海地區戰車常見的設計,不止是亞述,埃及,赫梯的戰車也是如此。

圖坦卡蒙戰車

解釋為什麼採用車軸後置——這是一種減震設計。

戰車的車軸在平臺後端,當車輪滾過崎嶇不平的道路車軸的震動向前傳導,前面的平臺會上下搖動起到減震的效果,類似緩衝懸掛,從而讓戰車能在高速賓士中保持穩定,利於弓箭手射擊。相比之下若車軸放在平臺中央,顛簸震動就會直接傳導到駕車者的腳下。

從埃及的戰車發展史看也不是一開始就車軸後置,最初也是採用中置,但發展到後期都採用了車軸後置設計。車軸後置這種設計的缺點是一部分重量壓在駕轅馬身上,車輛載重不及中置的設計,所以一般只乘兩人,但畢竟有兩個輪子落地而且重心較低負重實際上比直接壓馬背上重騎兵小得多了,不存在馬承受不了的問題,戰場上依然能夠風馳電掣地跑。

現代複製的埃及戰車實戰演練

大概看了一下,沒啥新東西。唬那些沒啥基本文物考古知識的人挺好用的,比如說那個光潔如新的水下幾千年的石碑,豈不知文物拍照記錄有好幾套方法,原生狀態下拍一下,清理乾淨後又拍一下,儘可能詳細的記錄所有信息。這拿著清理後拍的照片說是原生狀態,不是無知就是壞。

元朝的木棺,這才叫保存的好。


可信的東西會發到nature,腦補的東西會發到起點,科普的東西會發到果殼,不知道自己寫的是啥的才會發到天涯。


希望能看到逐條反駁的,而不是抖機靈的。


笑死我了,老外這馬車也叫復原中國古馬車?光是一個先秦時代的馬車輪子以他們智商怎麼可能搞的明白。這馬車輪子明顯是工業時代的作品。

首先我們古先人造車輪是很有意思的。以前讀荀子的《勸學》一文,中講到「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說的是把一跟木條經過烤、掰的工序,最終由直掰彎,彎成了一個圓圈。以前我也一直以為做車輪一貫是這個工序,其實不然。

外公聊到春泉湧的隔壁有個木匠鋪,專門做車。車輪的外緣那部分,也就是輞,是用一塊塊木塊拼接而成的,不是一整條木頭彎成的。這也好理解,畢竟掰彎的東西機械強度差,使不得。

造車輪的首要一道工序是「鑿轂」。轂(gu)就是車輪最中心的那個東西,老家叫轂葫蘆。老子裏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ǒu)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大談無的奧妙。

咱今天先不聊哲學。

這裡講的轂,作用是把輻條都攢湊到一塊。但是,它的作用也僅僅也就如此了,並不承擔輻條傳下來的應力。

那輻條的應力誰承擔呢?它們彼此互相承擔。

是這樣的:輻條也不是老子時代的三十根,而是十八根。轂是個木製大圓塊,在這個圓傢伙中間鑿一個空眼,是將來插車軸的地方。周身鑿十八個眼兒,是將來插輻條的地方。這插輻條的十八個小眼兒和那個插車軸的大眼是互通的。

這裡有看官就不理解了,這十九個眼兒一通,那車輻條不久直接插到了車軸上了嗎?應力直接壓在軸上,那摩擦力該有多大,還怎麼走?

答案是,輻條的末端都是楔形的(劃重點),這十八根車輻條彼此緊緊地攢湊在一起,擠壓的很緊,就天然形成了一個圓孔,這就是老子講的「當其無」的地方。因此,轂僅僅起到一個控制與安排的作用。如果轂就硬生生去抗車輻傳過來的壓力,質地再好的木料也要被壓壞,只能讓輻條們湊成一個軸承,用擠壓抵抗應力。所以老子講十三輻共一轂,而不是壓一轂。古人大才!

震撼不?當年我聽外公講到這一段的時候,就震撼的無以復加。

但是這種題湊或者是輻輳的做法,是中國一貫就有的,做拱券時候磚的疊澀,做墓葬時「黃腸題湊」的手法。聚微小以成大勢,疊分散以成整體。再加上聚而不集,留有空隙,留無,纔有了「車」之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這個輻輳而成的圓孔只是承力,和容納車軸。真正和車軸摩擦的還是轂葫蘆上大圓孔鑲嵌的鐵皮。

十八根輻條插入轂中,敲打平衡,再將輞木安插在輻條端,用鐵釘釘好。再將包鐵釘在輪緣,轂口也用鐵皮包好,一個車輪就大致做好了。現在來看,十八根木條集聚在一起,很有氣勢,所以古人就把那些匯聚八方之地、交通要道叫「輻輳之地」,包括後來講的輻射,不也就像這輻條一樣由一個點發散到四面八方?再重複一遍,古人講話,真特麼的形象!!

車輪幾乎是古式車輛上的靈魂部件,最具技術含量,最美觀,也最有氣勢。那輻輳之氣勢,林列之精巧,甚至古人定製車輛等級的時候,車輪就是一個最重要的考量標準。

車輪做好了,相當於造車過程中最具技術含量的工序完成了。鑿轂的手藝、輻條的打製,最後輻條的安裝、調整都很有學問,直接影響到後續車輛的行走、摩擦係數、使用壽命。剩下的活兒,基本木匠就能幹完,做車架,做車轅,車軸,然後組裝到一起,輪子按上車軸,用一個叫「轄」的東西插上。

再接下來就是銅活、漆活、皮活,做一些配件、裝潢、保護的措施,就是後話了。

據說,轂是核心部件。眼兒要是鑿得不均勻,輻條安起來就疏疏密密,完全沒法子用。一個學徒進入車鋪,每天的工作就是鑿轂,車鋪的角落裡堆放著大量鑿好的轂葫蘆,都是標準化生產,以備於做車輪的時候用。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