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我覺得需要,就像你吃東西一樣,難道飯前吃了一些零食就不用吃正餐了嗎?

自學是對知識的第一次接觸,一些簡單的知識點是能夠通過自學來掌握的,但是在一小節或者一節課裡面,一般都會有一部分知識是自學不能夠完全掌握的。

自學能夠掌握的東西,老師講再聽一遍相當於是一次複習,讓那些知識能夠更深刻的記在腦海里,古言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對知識先有了自己的理解,再通過老師的講解能夠學習到更深刻的知識,讓自己的思維得到一個發散。

那自學不能掌握的一部分知識,更應該再聽老師去講解,在老師對知識的分析和講解中,你可以認識到自己的薄弱點在哪,從而去彌補,查漏補缺,來對知識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道理其實大家都明白,可當真正再去聽老師講自己已經學過的知識時,還是會不自主的分心,不想去聽。這是大多數學生的一個不太好的習慣,我自己也不例外。所以這個時候就要想辦法了,你可以在自學的時候把不懂得單獨挑出來,做上幾號,當老師講解的時候自己會的可以開個小差,不那麼認真,滿足一下自己的悠閑心。當老師講到自己做記號的那部分時,迅速調整好狀態,認真的去聽老師的講解,把不清楚的弄懂。

一節課45分鐘,真正在認真聽課的可能就那二十多分鐘可能更少,所以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掌握最有效的時間去掌握重要的知識,最好的就是自己不懂得地方,掌握的知識不需要花過多的時間,定期複習就很好,而不懂得知識應該花大量時間去理解,弄懂它的每一個步驟和答題技巧 。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是從自己的學習中得到的一些感悟和方法,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


必須聽

老師畢竟是老師

說不定有些東西是書上沒有但老師知道的

即使已經會了也可以當做複習


是一定要聽的


你應該能自己判斷老師講的內容對你提高成績的作用。

如果你覺得沒用,那就不要聽,這個別人沒法幫你判斷的。

我以前的班主任私下和我講過,他們老師講課是要照顧80%的學生的,你覺得我們講的沒用就不用聽。


肯定要聽的,你認為的和老師認為絕對不是一個東西


聽啊,他說的有些東西(延伸的知識點)是我們自學沒有接觸過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