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不是五月天是不是獨立/搖滾或是別的類型樂隊,而是他們算不算樂隊。問題起源是因為和朋友聊到最近綜藝樂隊的夏天裡面的樂隊都偏搖滾,我是不懂音樂的,就問朋友為什麼現在的樂隊沒有像五月天那個類型的,就是比較偏流行一點,大眾接受度比較高。結果朋友和我說那是因為五月天不算樂隊,他們就是個流行音樂組合和現在的男團本質沒有區別知識多了一些樂器形式。遂進行了辯論,大家不歡而散,我就想有答案能幫我回答五月天是不是樂隊。

分隔符——————————————————————————————

針對答案統一回復一下,首先這不是一個釣魚問題,我也是在和朋友辯駁過程中真實有被氣到一小下下,因為我不是個喜歡聽歌的人(主要是五音不全),所以對音樂或者說對現在流行的嘻哈、搖滾、樂隊不是很了解。我也就是在上學的時候聽一聽流行歌曲,但我對樂團的認識還真的就是從五月天開始的,一直憧憬去聽現場。我朋友呢是會每年去聽音樂節的那種,雖然我也有機會去聽草莓,但個人體驗感沒有那麼強。她的主要觀點是五月天如果把阿信單拿出來換成其他人去演奏也是能行的,但像他喜歡的新褲子、刺蝟都是不能分割的。當然我覺得可能也是我先刺激到他,因為我說了新褲子出圈的歌不好聽,而且沒有什麼共鳴,而且我不太喜歡他們主唱。

其次我想說我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我是覺得我可能不太能唱歌,所以一般聽歌或者別的我都是隨大流,也沒有特別喜歡什麼歌手,基本上是朋友說啥就想有個答案里說的一直嗯嗯嗯的那種,但我真的不太喜歡一直被強加一些觀念。

最後我也思考了一下,朋友嘛還是朋友,不過既然大家興趣、觀念差的比較多,就求同存異吧,最多就是不做soulmate了唄。


雪嶺老師說得很好,從「編製」上看,五月天就是一隻樂隊,甚至是很標準的樂隊。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樂隊和男團的本質區別:五月天是一定程度自發,自主創作音樂的團體。

男團唱什麼歌,跳什麼舞,如何發展活動,(雖說成員有一定程度自主性但)主導權完全在於他們的公司。而且一般意義上的男團不會獨攬團體的創作,大都參與度不高或者完全不參與。不是所有男團成員都是權志龍啊。

而「嚴格意義上的」樂隊的「底線」,就是自己寫歌,寫自己的歌,至少演奏自己想演奏的音樂(比如cover band)。雖說會有很多外力的干涉,但樂隊能掌握的自主權不會太低。樂隊成員包攬創作也是很常見的事,甚至是司空見慣的事。你能想到的大多流行樂隊,也是自己創作的(當然可能會有專業寫手參與)。

更可貴的一點是,五月天創作上「樂隊感」很強,阿信可以包攬詞曲,而其他成員都有參與作曲,並且都有不錯的作品。這點區別於很多「單核心」或者「僱傭制」的樂隊。

更何況,說五月天 前期 是搖滾樂隊也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題主的描述有補充啊,那就接著聊聊

她的主要觀點是五月天如果把阿信單拿出來換成其他人去演奏也是能行的,但像他喜歡的新褲子、刺蝟都是不能分割的。當然我覺得可能也是我先刺激到他,因為我說了新褲子出圈的歌不好聽,而且沒有什麼共鳴,而且我不太喜歡他們主唱。

首先這位喜歡新褲子與刺蝟的朋友,感覺過於主觀,甚至是錯誤的。不能因為不知道樂隊內的故事,樂手之間的各種聯繫,就把這些東西都當做不存在啊。彭磊和龐寬之間的故事叫故事,他們之間情感深厚不分割,那阿信和怪獸之間的故事就不叫故事了,怪獸就是個可以替代的,給主唱伴奏了二十年的工具人了?根本沒有這種道理。

龔釗老師最近在他的想法里提到了「樂隊的勁兒」,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五月天是一隻玩出了「勁兒」,「勁兒」能合在一起的流行搖滾樂隊。


算啊。

甭管其他聽眾賦予了「樂隊」這個詞語怎麼樣的延伸含義,「樂隊」原本的意義就是「若干個演奏者組成的表演團體」。按照這點,五月天當然是符合「樂隊」的定義的,他們顯然是一個具有主唱、吉他、貝斯、鼓的分工合作的音樂表演團體嘛。甚至晚會現場上那些招募樂手只進行一場演出的也是「樂隊」,只不過那是「臨時、非正式」的樂隊,因而也難以被人記住和提起罷了。

註:因為作答完後發現對題主的題意理解偏了,而多寫了一大段……所以對於題主的問題可以跳過兩個分割線之間,不影響這個回答的結論】


而且樂隊的音樂風格本來也就不會局限於獨立/搖滾啊,就說參加過《樂隊的夏天》的,Mr.Miss就是個爵士樂隊,其他樂隊風格也不一定局限在搖滾中,Click#15就是以Funk為主要風格的樂隊,而海龜先生作品以Ska/Reggae居多。

就說中國國內,也還有更多沒參賽的樂隊並不算搖滾樂隊,比如RB/Jazz樂隊問題總部:

http://music.163.com/artist?id=32487528userid=3275926525?

music.163.com

再比如Smooth Jazz樂隊布朗尼 :

分享歌手:布朗尼?

music.163.com圖標

還有民謠樂隊小娟山谷里的居民:

分享歌手:小娟山谷里的居民?

music.163.com圖標

電子樂隊宇宙企劃:

分享歌手:宇宙企劃樂隊?

music.163.com圖標

Fusion/Jazz樂隊Flash Beats Bone (閃鼓派):

分享歌手:Flash Beats Bone?

music.163.com圖標

至於國外那就更多了,無論是音樂產業的發達程度,還是樂隊文化的歷史底蘊,都孕育了數不勝數的樂隊數量和種類。當然從佔比來看,還是「搖滾樂隊」佔據了大眾印象的主要部分。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幾個重要的點:

  • 「搖滾」一詞所囊括的範圍極大;
  • 搖滾相比其他音樂流派的呈現更依賴「樂隊」這一形式;
  • 搖滾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屬於歐美地區影響力很大的主流文化,即使現在不那麼主流了,影響力的餘威也仍然是深遠的;
  • 與上面這幾點相應地,搖滾樂隊在數量上的佔比確實高。

然後再來看五月天。五月天的音樂風格主要是流行搖滾嘛——早期幾張專輯的風格還是比較搖滾的,有一定的J-Rock、Britpop影響的痕迹;而後來躋身主流音樂市場後音樂風格和作品的選題,都更面向主流聽眾,就缺少了搖滾樂在華語地區的「亞文化屬性」,這時起的五月天算是一個已經更流行的流行搖滾樂隊,說五月天是一個「流行樂隊」我覺得也不成問題

另外考慮到中國大陸的環境,樂隊和聽眾對搖滾的認知也更受美國的影響,許多人習慣性地將「搖滾」與「重」「激情」「批判」聯繫到一起,就連Britpop不時也不被很多樂迷認為不屬於搖滾;而口味相對「輕」、受英國和日本影響更多、簽約主流唱片公司的五月天,在大陸的受眾主要是主流聽眾,而非大陸的搖滾亞文化族群。這樣的環境下,也容易爆發出「五月天是不是搖滾?」這樣的爭論,甚至會有小眾癌分子直接覺得「五月天不是樂隊」了(他們說這話的時候恐怕都意識不到「樂隊」和「搖滾樂隊」本來就不是一回事)。

關於「現在有沒有五月天這樣的樂隊」這件事,我覺得是有的,近年的傻子與白痴我個人認為市場定位比較接近(雖然聽上去不一定風格像,但大的尺度上看他們都比較流行,出道比較早的FIR、八三夭也是這樣),當然這樣的樂隊數量上少,畢竟對於主流唱片公司而言,它們往往更願意運營單獨的歌手和偶像組合。


不算樂隊算什麼?

他們的顏值難道夠得上男團?


首先,一個樂隊和男團都分不清楚的人,你別跟他爭辯了,我都替你覺得累得慌,真的;你讓他去查查,五月天哪首歌不是自己作的?五月天5個人誰沒有作過詞曲?還樂器形式?形式可還行?

孫燕姿的第一天/王子面、梁靜茹的燕尾蝶/寧夏/絲路/聽不到、楊宗緯的洋蔥、王力宏的在梅邊、蕭敬騰的疼愛,你問問他們聽沒聽過,他們以為是誰寫的歌?

以上就是陰陽怪氣法,幫你回答他們的問題,接下來理智一點。

首先,我們要審題,根據題干,我大概認為對方是只聽過假快樂和突然好想你的路人,所以先做一波科普。

團長怪獸,主音吉他,2014年2月26日,成為全世界第二十七位、亞洲第二位獲得Gibson吉他公司Signature Model之吉他手,為蕭敬騰(不正常)、梁靜茹(親親)作曲,樂隊內作曲推薦《任意門》、《後來的我們》;

主唱阿信,3個最佳作詞+1個最佳作曲,另為其他歌手作曲多首其中有 第一天、燕尾蝶、洋蔥、玫瑰少年(玫瑰少年僅參與合作作詞),樂隊幾乎全部歌曲全部作詞,樂隊內樂隊外推薦曲目太多,最推薦給 認為五月天不是樂隊/無搖滾的路人 一首歌《成名在望》;

吉他石頭,為梁靜茹、任賢齊、周筆暢等作曲多首,擅長作曲、製作,樂隊內作曲推薦《如煙》、《星空》、《倉頡》、《轉眼》、《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貝斯瑪莎,1最佳作曲,樂隊內作曲推薦《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諾亞方舟》;

鼓手冠佑,樂隊內作曲推薦《我不願讓你一個人》、《夜訪吸血鬼》、《超人》。

如果對方不願意聽這麼多歌,借鑒b站up主「彈吉吉」,他主要是分析編曲,相信看一期就能明白。

結論就是五月天除了他以為的樂器形式(還是亞洲內屈指可數的樂器形式),還具有強大的創作性、音樂風格

拿五月天舉例,其實讓不喜歡五月天的人去聽聽五月天從而了解五月天 是不現實的方法,很奇怪;我覺得還是少爭論,沒必要,人家喜不喜歡都不會覺得虧,而且人家還以「經我判斷 五月天基本上是個男團」的這種想法認為自己很有獨立思考能力,殊不知就是個半知半解的路人甲(對樂隊這個詞的半知半解)。

延伸:五月天的「搖滾

其實,我個人認為,那些批判五月天不搖滾的行為,不就是圈地自萌嗎?說實話,我覺得「判斷xxxx不搖滾」這件事本身就挺不搖滾的;而這些所謂的搖滾人,這和當年那些批判搖滾青年的「專家/正直人士」有什麼區別?

再者,我談談我對搖滾的理解,從我認為的形式和內容談。

形式上來說,重金屬、強節奏多多少少都可以說是所謂的搖滾;此外,無論是20世紀強勢發展的美國、還是現如今的中國,搖滾樂當中不少都是藍調、鄉村、爵士、民謠這些音樂形式的搖滾;無論何種形式,搖滾樂重要的都是現場,注重的是讓觀眾立刻陷入節奏里、參與到表演中的感覺;

從內容上來講,中國搖滾典型的反傳統、反封建、突出異類的感覺,這應該叫做「傳統」的搖滾樂吧(個人感覺諷刺啊,你們圈出來的搖滾才叫搖滾,別人的搖滾就不叫搖滾);也有很多音樂人認為,搖滾就是獨立輸出的精神內核,我覺得說的很對。

從形式上來說,五月天的現場歌迷可以佔到五月天粉絲數量的多半以上,五月天的現場去過都說好;(當然也有抨擊阿信唱功的,不否認和頂級現場唱功有差距)

從內容上來說,五月天講的不是反傳統、反封建,五月天想把歌唱給那些 在學校里得不到第一名的人、想唱給那些缺一絲倔強的人、想唱給那些對自己失去信心的人。五月天會告訴我們一些經歷,「鬥志鬥不過溫暖棉被」 、「 我好想好想飛 逃離這個瘋狂的世界」 、 「長大難道是人必經的潰爛」、 「為何人生最後會像一張紙屑,還不如一片花瓣 曾經鮮艷」;五月天會告訴我們現實,「誰生錯血脈,誰長錯色彩,誰夢錯了期待」 、 「律師和小丑勾結,民代和財團簽約,善良和罪惡妥協」 、 「幼無糧 民無房 誰在分贓、千年後 你我都 仍被豢養」。

那些搖滾人唱歌,告訴我們 這扯淡、那扯淡、愛情扯淡、社會有多扯淡;

五月天在演唱會上跟我們說過:「有一天,我們會變老,我們會倒下。而當那時候,就希望更多的你們可以站起來。請記得,今天的夜晚,今天的天空,今天的風,今天的自己。你們念書的人,要努力地念書;工作的人,還可以努力地工作。 不要覺得臟,不要覺得困擾,而不去最困難的地方。希望你們會走過更多的地方,影響更多的人。變成更好的老師,變成更好的商人,變成更好的政治人物。代替五月天,繼續向前吧。」


不是吧,這才過了幾年,對於五月天的討論就從「是不是搖滾」變成了「是不是樂隊」。再過幾年討論會不會變成「五月天真的存在嗎?」。

五月天當然是樂隊,這和搖滾不搖滾沒有關係。人家只要是不同人員不同樂器分工以這種樂器演奏形式搞音樂的,就是樂隊。男團人家是歌舞唱跳,和樂隊能一樣嗎。還本質上一樣,連本質都看不清楚。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我也可以說崔健當年拉起來的也不叫樂隊,只是一個有樂器表演形式的文工團而已。

隨便插點題外話。

我最討厭的就是搖滾圈子的一票粉絲,自以為天下無敵,一個個就想著黨同伐異,樂夏里連不地下就不好這種調調都出來了。人家歌曲不行你就直說嘛。

一面標榜著搖滾精神這啦那啦的,一面圈子裡捧臭腳,黨同伐異,最後還要做作地感慨一句,搖滾已死。

我始終認為搖滾圈的粉絲和飯圈有一拼,就是沒有飯圈那麼魔怔而已,真的臟起來,很髒的。

對於你這種朋友,他說啥你就說對對對得了,因為人家心裡真正想的是「只有搖滾才是XXX」諸如此類的,而你想跟他就事論事。怎麼可能討論出結果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