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載和機動性是兩個概念。比如說,有兩架飛機,A極限過載12G,B9G,A的推比0.3,B的推比1.5。他們誰的機動性好?A大概能完成一個B無法完成的超級大轉向,然後呢,A就會因為能量損失過大,處在失速邊緣,除了平飛和俯衝,什麼動作都不能做了。兩種飛機要是對抗,B一個螺旋爬升,就可以輕鬆吊打A。那麼誰的機動性好?

比如爬升就是重要的機動能力,但是這個過程可能一點過載都沒有。但是你要是在10000米高度上,還有300米每秒的爬升率,那機動性簡直就是爆表,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一定有多點過載。


什麼叫戰機的機動性呢?機動性是指飛機改變飛行速度、高度以及飛行方向的能力,常體現在如下幾個機動動作中:平飛加減速,躍升,俯衝,筋斗和盤旋,這些被稱為平面機動,另外還有戰鬥轉彎,橫滾,半滾筋斗翻轉,半滾倒轉等,被稱作空間機動。機動性的首要指標就是盤旋能力,因為盤旋能力強意味著可以持續改變飛行方向,盤旋需要持續過載,持續過載不需要很大,且也不僅僅取決於過載,不過一般最大過載低的戰鬥機改變飛行方向的能力都是很差的,飛出去就是直挺挺的,比如最典型的是二戰德國的Ta152,現代戰機很少有這種情況。而瞬時機動需要的是很高瞬時過載,也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承受重力以外的的矢量和與飛機重量的比值要大,瞬時過載往往可以拉的很高,二戰時期的戰機就有能瞬時拉12個G的,比如日本的零式戰鬥機,而現代戰機由於防護服技術的發展,瞬時過載達到這一層級也是可行的。


因為沒到這個極限。我記得三代機普遍只能在高亞音速下達到9g過載,超音速之後能有5g就挺高了。


機動性除了轉向,還有改變位置

改變位置就和速度相關

舉幾個例子

多個包線圖顯示F35的1G過載包線只到1.6馬赫

而F22則是5G穩定機動到2.0馬赫

兩款典型三代機則是這樣

以上可見同款機瞬間機動和穩定機動性的差距,以及不同款飛機超音速機動性(穩定和瞬間)的差距


也就是說,沒錯大部分三代以上戰鬥機能拉9G機動

不代表這些飛機能在更高的速度上拉出9G瞬間機動,更不代表能在更高的速度上能拉出9G穩定機動

而後兩者恰恰是拉開三代機和四代機機動性的主因

——F15駕駛員表示F22一旦進入超巡狀態戰鬥基本就結束了,不僅僅是F15開加力才能達到1.7馬赫的巨大油耗,而是F15即使飛到1.7馬赫(F15典型空戰掛載極速也就1.7-2.0馬赫)和F22超巡速度一樣,F22轉個彎就能輕鬆把F15甩掉,而此時F15機動高一點速度立馬就會掉下去

——更別提F35這個到了1.6馬赫就只能平飛的活靶子了


同樣是最大9G,你0.55馬赫才能做到,我0.4馬赫就可以做到,所以我盤旋半徑小,轉向角速度高。

同樣是最大9G,你30°可用攻角,我45°可用攻角,我瞬盤角速度高,能量轉換爆發力強。

這就是拼刺刀時的碾壓性優勢。


用處還是有,例如避開敵機雷達鎖定,同樣避開導彈的鎖定和攻擊,這些都是用處,不過超視距作戰下用處不大。如果單單隱身戰機對抗 用上的機會會變大,因為相互發現距離短了很多容易進入狗斗,反正這性能有而不至於差的話,就能避免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被人按著七寸打 。


因為人體比大部分人想像的要堅強的多

看這個圖:即使按照範圍最小的豎直過載,對應5秒清醒極限的G值也將近6個G(事實上戰鬥機的設計極限就是按這個標準定的)

前後方向上更是可以承受12+個G,這個標準戰鬥機都要散架了


過高是多高?3g小嗎?8g小嗎?


當然有了。

首先咱從防空導彈來看,人家可是無人的。能飛多快飛多快 你的戰機要是機動性能過差的話……差不多也就是個靶子。還有別的戰機給你格鬥哈,雙環能量還好,人家要是進單環給你狗斗……那干擾彈肯定是沒多大用處的。到時候你不拚命控制戰機躲避,就只有等死了

其實現在抗荷服再加上飛行員本來的身體素質就很好,一般特技飛行都是能夠承受的。頂多就有一些身體上的不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