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老師聊起比特幣,老師提了一個問題:你覺得人們為什麼會認可比特幣?於是我列舉了比特幣的各個特性,尤其強調了其總量有限這一點,是和黃金相似的。但老師反駁說黃金除了稀有這一特性之外還能作為首飾,比特幣只是一種虛擬的商品不具有可比性。請問我能否反駁這一觀點,該怎麼反駁?

補充:老師指出的點是比特幣和人們的生活並不息息相關,沒有「必須存在」的特性,沒有價值,不受普遍認可,不可能長久對人類社會產生影響,所以和「鬱金香」一樣很可能某天就崩潰了。


所謂的不可替代性指的是哪一方面?黃金獨特的金色對人類的吸引力是刻在人類基因里的,從物理屬性上來說它是不可替代的。而比特幣不存在物理屬性,它的所謂特性、優點乃至演算法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只要你願意你可以把比特幣代碼一字不改地拷貝過來也發行一個跟現有比特幣系統一模一樣的比特幣2.0。而現在更多的山寨幣或者說競爭幣在比特幣的基礎上試圖改良發行各種特色的虛擬貨幣。從代碼角度(可以看做比特幣的物理屬性)來說比特幣不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但從互聯網角度來說,互聯網經濟的一個重大規律是強者愈強,馬太效應在互聯網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從理論上來說無論是QQ、支付寶、淘寶、百度、微信從代碼甚至從創新角度來說它們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唯一的。但事實是你大多數時候在某一個方面只需要某一家互聯網公司的某項服務,你只需要一個QQ,不需要第二個新浪UC、網易泡泡;你只需要一個微信,不需要第二個米聊或者其他;你只需要一個支付寶,不需要第二個財付通或者盛付通。一般來說互聯網上的某個領域裡第一名會佔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剩下的由後來者瓜分。

理解比特幣一定不要拿傳統的思維來思考它,用一個爛大街的詞就是要用互聯網思維。。。畢竟它是互聯網貨幣。。。關於價值,可以參考此答案 市場中存在等價交換嗎? 客觀價值論認為事物有客觀價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明顯是錯誤的。比如鑽石,鑽石真的是 20 世紀全球最精彩的營銷騙局嗎?真的沒有價值?所以比特幣的價值也全部來自於人們主觀意願上的認同。說它炒作也好傳銷也好,人們認同它所以它獲得了價值,比特幣沒有價值必然是有一天人們不再認同它了。

但比特幣為什麼會獲得人們主觀上的認同?這必須來自於比特幣能解決客觀上的問題。

互聯網將全世界連接了起來,卻沒有一個統一的貨幣,無法滿足互聯網上很多交易需求。貨幣是為了提高交易效率服務的。如果在線下法幣的交易效率是100,但在線上很多時候法幣的交易效率為0或者很低。因為互聯網是無國界的,而法幣是有國界的。那麼一個有缺陷的但是統一的互聯網貨幣對互聯網上的很多交易來說是從0到1的飛躍。從0到1是革命性的,而再從1到100是可以慢慢改進的。

區塊鏈創造的「自然共識」,證明了在信用本源方面,優於任何的「世俗共識」。「世俗共識」在貨幣領域的代表,是法定貨幣。「自然共識」在貨幣領域的第一個創新嘗試,是加密貨幣

雖然從信用本源看加密貨幣完勝了法定貨幣,但是,是否為「用戶」接受,特別是能夠被「多少」用戶使用,仍需經過「世俗共識」這道門檻。 加密貨幣所擁有的「自然共識」,是否可以符合邏輯地演化成普遍的「世俗共識」呢?

比特幣因為總量有限,挖礦行為對應真實成本,因此被喻為「數字黃金」

那麼,各種分叉的比特幣,如BCH(比特幣現金)、BTG(比特幣黃金)、BTD(比特幣鑽石),還有以太幣、瑞波幣、萊特幣等林林總總的各類加密貨幣,甚至代幣,種類包括了數十、百、千種原生幣、山寨幣、衍生幣。它們是什麼呢? 其實,所有的加密貨幣,即使數千種「山寨幣」,「自然共識」的本源都和比特幣是完全等同的。 如果人類確實擁有數千品種的金子,「黃色」或是因為最早被發現、最早被使用、歷史最悠久,或是因為崇拜導致,能夠在各類金子中脫穎而出,這種世俗共識建立的過程,在初期階段,特別類似於宗教。

從技術角度來講,所有的虛擬貨幣加在一起,其數量是無限的,從而失去了總量有限的前提假設——除非達成了「世俗」的某種共識,導致足夠多的人堅持使用某個或某幾個特定的加密貨幣,才能使總量有限這個前提回歸現實

目前正處於加密貨幣的早期,比特幣現象類似於一種宗教現象。這種世俗崇拜能夠傳播多遠、延續多久,直接影響了比特幣短期的價格走向。 在正常預期下,加密貨幣家族會經歷自身的演變和迭代,使其合理性和實用性不斷地提升。這意味著崇拜和信仰的色彩會下降,實用主義要素會上升,生態的優勢將成為主導。 其實,生態優勢已經出現了,比如交易所支持哪類加密貨幣的交易,代幣可以在哪裡進行發行,系統運行於什麼平台。但這種生態還非常初級,難以稱得上是強大的生態閉環。 因此,比特幣並非是至高無上、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神物,而將遵從於「世俗」的優勝劣汰。

本人幣圈愛好者,希望和同興趣者溝通交流,本人微信crush0930歡迎添加~


比特幣的不可替代性來自其巨大無比的算力網路,這個網路用完全市場化的方式來解決double—spending問題。它和其他山寨幣的重要區別是維護系統的算力大小不同。

使用價值方面簡單來說比特幣系統是一個龐大的完全公開的低成本的分散式賬本,怎麼使用它創造價值是需要靠開發人員的智慧的。實在不行你可以拿它來記筆記啊,記筆記的紙也是有價值的。 現在開發人員的主要精力在於把比特幣系統打造成一個易用的低成本無限制不用信任任何第三方(銀行,支付寶)的轉帳系統。早期的電郵業務相當於QQ郵箱只能給QQ郵箱發郵件,比特幣協議的出現可以幫助你在財付通和支付寶之間轉賬而不通過銀行。電郵帶來的顛覆比特幣也可能帶來類似的顛覆。當然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郵箱業務對互聯網公司來說基本是不掙錢的。 比特幣的應用可能遠遠不止這些。 我是腦殘粉,利益相關。
瀉藥。比特幣當然是可以替代的。幣圈理論界一直會引用哈耶克的多元貨幣競爭理論。既然有競爭,新的更先進的貨幣,就可以代替舊的落後的貨幣。比特幣自然是可以被替代的。你的導師在講黃金的不可替代性的問題的時候,舉的例子是首飾,這個邏輯很成問題。首飾選黃金還是選白銀有很大差別嗎?鋁的銅的也都可以啊。如果說有人就喜歡金燦燦的大金鏈子,那是個人喜好。而如果考慮個人喜好,那怎麼不考慮有人會有比特幣收集癖呢?

所有東西都有可替代性,我們在宏觀層面談論事物的作用時,僅討論利害二字就可以了。

幣圈發展速度真是極快,如果你幾個月前邀我回答這個問題,我可能僅會與你講述比特幣在應用層面的好處。現在,幣圈的理論已經上升了一個高度,我們不需要談論比特幣有多好,只需要簡單描述一下區塊鏈的基本邏輯即可。區塊鏈實際上創造了一種新的人類合作模式。在傳統的情況下,人類如果要合作做一件事情,都需要聯合在一起成立一個中心化的組織。比如你需要創立或加入一個公司,領導或接受某人領導,然後若干個人才能協同配合,共同完成任務。區塊鏈不需要。世界各地的人不需要接受什麼人的領導,他們只要依照既定的規則去做自己的事情,整個系統就會自動完成既定任務。而整個系統中一個關鍵點就是代幣。參與做事,就要拿錢。如果你加入的是中心化的公司,公司會銷售你的勞動成果,並給你發工資。區塊鏈系統不是這樣的。在區塊鏈上,系統依照規則給你發代幣,然後你需要自行在自由市場上把代幣換成其他東西完成勞務兌現。比特幣就是一種代幣,系統依照多勞多得的規則給礦工發放獎勵。即便沒有比特幣,其他去中心化區塊鏈系統也會發行自己的代幣,其功能和比特幣都是一樣的。因此,只要去中心化區塊鏈系統存在,數字貨幣就必然存在,為數字貨幣服務的自由市場也必然存在。所以,如果你認為區塊鏈是未來,那數字貨幣就是未來。

比特幣並非不可取代,不是獨特的。

比特幣的存在有意義。

「xxx和人們的生活並不息息相關,沒有「必須存在」的特性,沒有價值,不受普遍認可」

推導出「不可能長久對人類社會產生影響」

這種論調本身是不可取的。

假設你回到1850年,你去到世界某個角落的小部落,告訴那裡的人民有一種叫做「電報」的東西被發明了,會發生什麼呢?

很有智慧的老村長會跟你說,年輕人,電報確實牛,傳輸信息嗖嗖的,一小撮英國人美國人特別熱衷這個。但是,電報和我們部落人的生活並不息息相關,沒有「必須存在」的特性,沒有價值,不受普遍認可呀。

我們出門走兩步就是村口,溝通基本靠吼,要是有人出去打獵需要溝通,那我們用狼煙或者飛鴿傳書(23333)。電報這東西傳的東西是代碼化的信息,需要專門去學習去破解,還得有電才能用,我們這也沒這些條件呀。

是的,電報並非不可取代。

電報沒有獨特性。

但電報有存在的意義,也最終改變了世界,影響了人類的歷史進程。

事實上,手機、互聯網、電商和幾千年前的人們生活毫不相關,也不是必須存在的。(如果是必須存在,那人類不是早就滅絕了嗎....)一個iPhone拿到20年前也不會有多少人認可它,覺得它有價值。(當然會有少數有遠見的人發現它的潛力,就如同如今的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一樣)

最後,人們認不認可某件東西,你老師說了可不算,我們誰說都不算,我們看事實。

事實就是持有比特幣的人已經以百萬計。

比某些小國家,以及持有這些小國家貨幣的人還多。一個太平洋小島上的部落沒有聽說中國,不認可人民幣在島上的流通使用。但這不影響在中國人們認可和使用人民幣。同樣的,反過來說,我們不認可這個島上的人使用貝殼作為貨幣,但並不代表島上的經濟系統就會立刻崩潰....世界走多元的,單一維度的認知是不可取的。
要反駁很簡單,老師的邏輯和"買菜又用不到微積分,學什麼微積分呢"是一樣的。古代中國數學是沒有公理化體系的,對古人而言,公理化體系完全符合你老師說的和生活無關,沒有認可度,因此沒有價值,然而是真的沒有價值,還是只用來買菜沒有價值呢?另外,黃金可以做首飾是因為黃金值錢,但凡值錢的東西都可以做"首飾",比特幣自然也可以做"首飾"。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