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可以考慮,理由如下:

現在價格不高,900多就能買到全新的。未來繼續可進可退,不會有什麼損失,如果喜歡煲開後的聲音,那就是超值。

具體說一下:

初燒如果買太貴的設備不一定正確,因為你不知道會不會喜歡它的聲音,哪天會厭倦它的聲音,是不是在使用後會出現特別不能忍受的缺點,也不知道哪天它會不會大減價,就像當年的k3k,一萬幾的時候是神塞,降價了就被黑出翔。大手辦現在已經九百多,聲音素質不輸三千的大耳和四五千的入耳,黑點已經很少,這點有點像9500。

比較多的流行說法特別難推,其實現在也不是特別難,因為那是十年前的印象,現行版國產經過多次修改其實已經相當好推,二千元的前端直推橫向都不小,縱向它本來就小,多花幾千也不一定能推到多好。如果買個幾倍它價錢的大耳,要推的比它好,不上個不錯的放也是不可能的,一套下來隨便四五千是有的,如果要完全推好,也不會少花錢了,它也並沒有更過分,千元左右的放也不是沒有選擇,比如thor-xa,低價的la5se也能帶來驚喜,聲音都還不錯。而且煲開了甚至拿iPhone直推也不出惡聲,中頻空其實很大程度是沒煲開,剛開聲確實是不堪入耳的,煲開了之後雖然還是和推好的有差距,但大體框架還是能聽出來的,聽流行要求並不那麼高。

另外前端還是要偏素質的,比如電腦直推如果是粗聲的,分離度低的,肯定不會好聽。音源當然要無損音源,音源不好缺陷會放大,它並不完全是玩味道的,老旗艦素質底子還在,音源不好它會如實反映,K701其實是你給它多少它就反饋給你多少,它的上限還是可以的。素質是基本,調音是建立在這之上的,前端缺陷明顯的話也不可能修飾過去。

還一個需要考慮的是你喜不喜歡它的風格,你要喜歡聽森海的廳堂感,就會覺得它的這種不夠好聽,但是如果你不喜歡森海的那種厚味,喜歡小清新,那就會覺得大手辦很好聽。舉例說比如聽蔡琴,hd650聽和k701聽感覺是兩個年紀的,650偏老,k701偏年輕,其實誰都不一定是完全對的,好不好取決於你個人喜好。所以你入燒之前先確定自己喜歡聽什麼風格,根據聽音喜好來決定買什麼耳機。大手辦聽流行和小編製都是可以的,比較雜食,但聽大製作,可能就需要完全能推開的耳放來推了,即使如此,也未必能比上hd800S這類的現行旗艦,所以大手辦其實是初燒性價比之選,低的話花個一千五(配la5se)就能不錯了(不計算解碼部分,換其他耳機沒有好的解碼一樣不行),一千五能到它這個程度的,我認為是沒有的。


推薦。

絨布耳罩很舒服,冬天特別暖和。


我不是大佬,不過也熱衷於享受音樂。我是K701的用戶,用了三年多了。簡單分享一下我的使用體驗用做參考。起初在森海HD600和K701之間猶豫了很久,但是由於實在不滿意之前HD558糊在一起的低頻,又看到HD600偏暖,索性就入了K701。我入的是國產版,相比於網上傳的神乎其神卻也褒貶不一的奧產傳說,這個要真實許多。好不好推的話,我也算是自己摸索的,反正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經濟實力入一些設備,慢慢補全。我入了一套天龍的cd+耳放加起來2800左右,一個sony的mp3-300A(作為解碼器),一根4.4平衡頭轉AV線。

使用耳放的時候,需要打開loudness模式,K701的低頻質感和量感就會達到很舒服的模式了,且中高頻都會清晰很多,就像一下上了耳放推開的那種感覺(別的耳機不能開這個不然會很難聽),可能是這個模式加強了電流輸出吧。

目前聽著K701感覺很滿足了,花費不高(mp3也可用作日常聽歌,實際算下來應該5000內),聽感高頻悠揚,中頻量足,低頻q彈,基本是要啥有啥了,K701是我目前用過最滿意的耳機。

寫在最後,這麼多年下來一直沒有投入太多的錢,一方面是窮,一方面也是,我覺得hifi最主要的不是器材,而是音樂本身,找器材的功夫,其實用作搜羅歌曲,淘光碟,也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唉,評論沒一個正點的。。k701可以說是最難推好的耳機之一吧。你們不推薦人家耳放解碼就說耳機潛力巨大的人腦子裡裝了什麼呢?。。。

hd600吧,聲音超出你想像。701素質差不多但是我更喜歡600。。701配仿小刺蝟70分 菲爾inspiration95分 小刺蝟85分


可以,我第一個大耳就是701,很喜歡,設備後期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