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说或动漫塑造的长生不老之人总有因寂寞等原因而自残、报复社会或内心自我封闭,这与传统观念几乎矛盾,这让我很是不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描绘呢?


会很无聊,所以很痛苦。

古人的平均寿命很短,所以他们许愿生命无穷,同时很难想像活的长久会是一种折磨。

人的经验随著年岁增多,感受却是持续变弱的,活的长久却无聊,大概率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如果观察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到了中年或者老年仍然能够保持旺盛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很少很少,更何况是活很久很久了。这个可以解释为,世界观已经定型了,待人处事的逻辑完全闭环,生活在继续,新鲜的体验却很少增加。

举例子,九岁的小孩子长了一岁,过去的一年在学校里学会了很多新的知识,认识了新的朋友,这一年占他/她人生的十分之一。四十九岁的人呢,同样过了一年,做著同样的工作,家人和朋友关系少有波澜,这一年只是人生的五十分之一。稳定的生活很少有挑战,换言之也就没有新知识的增加。这就是「不进则退」的道理。

第一次的刺激总是最强的、印象也最深刻,之后若想继续有同样强烈的快乐,只能不断的加强难度。这个例子就更多了。过山车或者鬼屋爱好者,总是不断的寻找更刺激/恐怖的乐园,去挑战世界之最;辣椒爱好者,变态辣火鸡面川渝火锅,总之是要不断追求更辣更香。新事物总有尽头,人是会厌倦的。

这个时候我们再去幻想长生不老是种什么生活。你看见一个漂亮的美女/帅哥,毫无波动,因为你已经见过乃至交往过无数漂亮的美女/帅哥;你吃了新推出的热门网红食品,毫无惊喜,因为无非就是过去的某些口感的排列组合;你看著大钱内心毫无波动,因为反正生命没有尽头,急著挣钱有什么意义呢,大房子、漂亮车而已,早晚有一天会得到的。

重复重复重复,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多可怕啊。没有东西值得珍惜,因为早晚都会失去;没有东西值得争取,反正想要的话早晚都会得到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没劲,简直就是一种诅咒。

我们的时间其实恰恰是因为一去不复返才有价值的,是死亡这个尽头赋予了生一切意义。那些渴望著长生不老的人其实是在恐惧失去,想要快乐长长久久,但是很可惜,长生不老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害怕失去的同时,就坠入虚无了。

冷静想一想,失去感觉才是更可怕的,活著也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电影、小说或动漫塑造的长生不老之人总有因寂寞等原因而自残、报复社会或内心自我封闭」,这大概是创作者们为这一困境中的人想出来的对抗手段吧,生命漫长又无聊,只能走走极端喽。


因为长生不老的代价是百年孤独,时光流逝而你仍在原地,只能眼睁睁地看著那些你爱的人离你而去,阴阳相隔,留下你一人,用自己剩下的时间去触目伤怀。


如果只有一个人长生的话,会很痛苦。

长生的苦,叫做必失之苦。

父母,朋友,爱人,子女,都永不相见。曾经走过的街道,住过的小巷,身处的国家,都随风飘散。

物非人异,满眼无常。

这样的长生者,一定是跳出尘世,飘转若云的吧。

再也没有什么值得去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难忘。无论多少人陪伴,都无法摆脱孤独。甚至越身处火树银花之处,越感到悲哀与如蛆附骨的痛苦。


有啥痛苦的。

人要能活一百岁,一样父母朋友子女都离你而去,这样的老人就算不熟总听说过几个吧。甚至有的家庭还有子女为财产反目的,朋友老死不相往来的,按说更痛苦吧,难道就生不如死每天只想解脱了?会谋划著要坑害邻居家小孩么?不存在的,其实这些亲人朋友什么的,离开才发现根本没那么重要。

不知你有没有见过移民家的孩子。短短几年间,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都远去了,变化可谓天翻地覆,甚至还语言不通,痛苦吗?生不如死只想解脱?不存在的,要不了几年,大部分都会成长为阳光开朗爱交朋友的人。

长生不老真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为什么文学作品中要出现长生不老是罪恶之源的描写呢,因为如果写长生不老并怀有善意,那是童话里的神仙,大家小时候就腻了,标新立异才能有人看。

每个人都故意反著写,反而成了主流,甚至很多人习以为常。


那待看是谁 你看我们局里那个说话能噎死人的白头发 就一点不会痛苦


如果一直没有亲人,朋友可能会没那么痛苦。


你看著你的亲人和所爱的人一个个死去就知道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