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婚姻對社會和個人的屬性是不同的。

現在人口那麼多。社會要保持安定和和諧。就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做有效的干預或管理。如人口、教育、醫療、養老等等。而在這些問題上家庭也是最基礎的一道防線。可以疏導國家的壓力,從而更有效率。

而個人對於婚姻是情分不是義務。所以會有幸不幸福,愛不愛,合適不合適之分

婚姻的本質是生命和經濟的結合體。與愛情是充分不必要關係。婚姻就是兩個人合夥開公司,互幫互助的往前走。所以有那麼多講條件而形成的婚姻依然很牢固。如我們老一輩人的婚姻。或是現在的相親,相親角。都不是基於愛而走在一起的。當然有愛會更好。婚姻更在意的是彼此打配合,能不能和對方互補。

至於大概率的幸不幸福?取決於你的價值和你選擇的人的價值。

好的婚姻會1+1&>2。會比個人的幸福感高。

如果再加上雙方老人的加持,身份地位,孩子等。會比個人的幸福感更高。能呈現出1+1大於5的效果。所以會有結了婚之後就如同開了掛的人生一路飄紅的人出現。

壞的婚姻會1-1=0。會比個人的幸福感低。如果再加上其他問題。也許會比個人的幸福感更低。

現在的90後很大一部分不想結婚的原因也是自己是1,而很難判斷對方是什麼,基於減少風險的立場當然是維持自己的幸福感,不給自己找「麻煩」。自古規避風險這是一種本能。沒有什麼對錯。

父母那一方面看似很不通情理,其實卻在情理之中。有很多父母其實知道催婚不好。但為什麼還要催,這裡有一部分是強調控制欲的(父母會把兒女作為私有財產,覺得自己可以控制孩子的一切從而凸顯他們自己的崇高性)然而有絕大部分的父母是為了兒女幸福,想要兒女後半生有個依靠。想要在他們百年之後兒女有伴兒陪著。這也是出於一種本能。最有效的就是要和父母多溝通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和爭吵。

結婚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一定要主動的,理性的做出選擇,父母都無權干涉,何懼外人眼光。

重要的是你自己想不想要,適合不適合。


不是社會鼓勵結婚,是從多方面考慮,人口、環境、消費、生育、上學等等,結婚對社會穩定貢獻較高。我覺得是這樣


首先光棍這個詞就保函了一點對單身的歧視,有些人單身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人,而被單身,可有些人是自主選擇了單身的生活方式。有些單身的狀態正意味著人們拎得清的思維方式,知道自己無法承擔婚姻的重任,才選擇暫時不去觸碰婚姻生活。

其實所謂的社會輿論,大部分來自於為人父母的家長們,家長們退休後的生活失去了社會參與感,我常常在早上跑步時會看到小區的大爺大媽們湊在健身器械周圍聊著電視劇、自家的子女、孫子孫女以及自己的身體狀況等話題,也就是說他們眼前的生活半徑就只有這些話題可聊、可參與,而子女的婚姻之事本來並不至於大到比任何事都緊急、重要。

可由於家人的催促就會導致很多人在心理上還沒有準備好進入婚姻之前就一腳踏了進去,但凡能夠自己做主,很多人都會對自己的婚姻慎之又慎,畢竟這是自己這一輩子里都數得上的頭等大事。

家長認為緊急的事,會拉低事情的重要程度。結婚生子都如此,只要父母認為這件事必須現在做,子女們就會想辦法去執行。當然這種壓力相互傳播、相互作用,會令子女這代人也隨之把自己帶入這種「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的觀念中,我身邊三十多歲整天花大把時間相親的男孩已經有好幾個了,問其原因,大概就會得到「身邊的朋友都結婚了、有孩子了,就我還單著」「沒有理由啊,就想找個女朋友」「我自己倒不著急,但是家裡著急啊」這類答案吧。

然而自己的事是不是要自己做主呢?朋友結婚了或是家人催得比較緊,真的可以成為「他們把大量時間都花在相親」這件事的理由嗎?這個因果關係是否可以如此堅定?

沒有所謂的適婚年齡,在我看來,心理上、心智上的成熟度才能夠決定人們是否能夠進入一段婚姻,至少解決婚姻內發生的種種問題的能力是我們自身需要完成的事情,這不是別人一催婚,人們就能自發習得的一種天賦。


個人認為很多婚姻的存在就是悲劇本身。

因為群體思維窄化。


離婚率都這麼高了,再算上不幸福也勉強在一起沒離婚的,成功概率真的一半一半吧。

社會輿論導向和幸福與否是兩碼事,理由更多是傳統文化,社會價值方面的。結婚生子的觀念在中國更能被大眾接受。

最後說一句,個人在婚戀方面的決定,不用太在意社會輿論,這是你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其他人能為你的人生負責。


婚姻的結果取決於三觀、興趣、性格等是否與對象合得來,都說戀愛時間久了,愛情就會慢慢淡了,取而代之的便是親情。三觀合得來的一對,便是細水長流的一生,相反,三觀合不來的一對,大概每天都會在分歧中度日。男男女女走在一起,是自然的規律,一個家庭的成立甚至可以為社會增加不少幸福感。結婚對於男生和女生來說都有益處,於女生而言,作為母親、夫人,她要學會去愛別人,去照顧別人;於男生而言,作為父親、丈夫將更加有責任感。但是沒有愛情,三觀又合不來的婚姻,基本上是沒有結果的,與其每天在分歧中度日,還不如快快樂樂的單身。

光棍給我的感覺就是年紀很大沒有錢還單身的人,光棍本來就不是什麼好的詞,聽著就帶著一點貶義。雖然我們的時代和思想在進步,但是總會受到老一輩的影響。現在是人身自由、人人平等的時代,單身是他自己的選擇,不應該受到歧視。


社會鼓勵,鼓勵是因為社會需求新鮮人口。

家人是因為擔心,我的媽媽催婚我,說怕我老了沒人照顧。

我前一陣生病真的感覺歲月不饒人的,想單身必須做好一下準備,錢,事業,追求,朋友。我是這麼想的。人畢竟是社會生物。

至於歧視,我覺得這是大眾要『你』變成和大眾一樣,才會停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