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有的朋友在聽到我遇事不順時第一反應嘴角上揚,雖然馬上也會安撫我的情緒並進行幫助,但心裡還是比較膈應。


嘴角上揚這個微表情大多時候都是在說「又來了,我就說吧」。有可能你表達不順,尋求安慰的次數對於他來說有些多,或者頻繁。也很可能對他而言你所謂的不順的事是很平常的。朋友之間是需要互相安慰 鼓勵 欣賞 幫助的,但如果一方向另一方表達過多(往往這個多的標準是由承受方來定),對方也許會不堪負擔或者疲於應對。

但他會馬上安慰你,說明他還在做一個朋友應當的反應,他依舊認為他有責任和義務幫你消除煩惱,他還把你當成朋友(至少目前表面上是這樣)。

因此,你需要的是從兩個方向考慮。第一,你的不順等表達是否有些多,或者對方是否很少向你表達類似感受尋求你的安慰(這種行為在朋友之間應是相互的)。第二,他是否是一個心理承受力很強的人,或情感表達上不多的人。如果是,那在他心裡,表達這類情感可能是一種軟體的表現,這樣他可能也會有這樣反應。

如果是第一種,你需要反思你自我情緒解決的能力以及做為安慰者的角色時你的表現如何。如果是第二種,你可能需要減少在他面前表露這些情感的數量。

至於是否能繼續做朋友,這是兩個人決定的,要看你們之間相處的相互愉悅度如何。雙方都有權利決定是否繼續做朋友。


我覺得問題不大,這得看你自己的價值觀。

如果你更看重朋友對你困難的感受,你可以不交往。如果你更看重朋友對你困難的實際幫助,你可以繼續交往。如果你既追求內心的滿足又追求實際的滿足,那你可以選擇不交往,只是給個忠告,對朋友要求不要太高,尤其長期相處的朋友本身可貴,望珍惜。

前面是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你可以把問題改一改:朋友雖最終會幫我但最初不與我共情,我該怎麼應對?我覺得我會好一些,你如果和你朋友關係比較好的話,完全可以找個機會把你的想法說過他聽(盡量嚴肅一點),看看他的反應,如果依然嬉皮笑臉,不為所動,說明你的朋友不重視你的感受,你可以選擇權衡後離去(對方無法與你共情)。如果對方沉默或者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有些尷尬,說明對方內心還是注意到問題所在的,能夠知道自己的行為讓別人不悅,才能盡量地剋制和改變(對方可以共情)。如果對方反過來開玩笑,甚至覺得你小氣,我覺得你可以選擇不再交往(對方不願與你共情)。


你好,《禮記》中說:「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能安慰你,不求於你還是可以交這個朋友的。那些只講感情又有求於你的才處不久。


分情況了

如果是你真的很慘,她微表情透露出來,那你不要把自己的弱點給她,她如果沒有害你的心,還是可以交的。只是記住一點,不要把弱點暴露給她,要利用她來幫助你。(反正她也不是真心對你好)

如果你真的做了什麼又慘又搞笑又傻逼的事情,她可能是在憋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