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跳槽的原因很簡單,不想為了所謂的未來莫名其妙的折騰。

你看著銀行貌似光鮮,一個個穿得西裝革履的(ps:那是行服,單位發的,辭職了是要還回去的,還不出來是要按價扣錢的,捂臉),其實說句實話,95%以上的人,就是掙個辛苦錢。

銀行里想跳槽的人多得很,但是最終付諸實施的基本就兩類:年輕人、富/官二代。前者光棍一條沒啥壓力,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在哪上班都是上,不開心就換工作;後者也不操心柴米油鹽,想有所作為但在本單位發展已達上限的,往往就會選擇跳槽。剩下的普通人,就繼續在銀行熬日子。

就不說什麼職業生涯規劃之類的屁話了,給你舉個例,一條一條列明,科學的告訴你為啥不跳槽。

張三今年30歲,家庭條件一般,在成都某銀行工作5年,崗位是大堂經理(這個可以換成櫃員、理財經理、信貸員等等),工作5年的積蓄加上家裡支持了點首付,按揭買了套房。

每月稅前收入6000-6500稅後收入5000,一年就是6萬,加上什麼雜七雜八的績效獎金費用等等,扣完稅算到手收入8萬吧(不要過於糾結這個數,粗估而已,銀行里有一年掙幾萬的也有一年掙幾百萬的)。

收入算完來算支出。

銀行足額繳納五險一金,公積金就按6500的基數,按12%交每月合計1560。房貸每月還2000一年24000(大概率不止這個數,成都城區現在月供2000的房子基本找不到了),剩3千用於日常開銷,每年提一次公積金就是18720,24000-18720=5280,張三每年自己要承擔5280的房貸。

日常生活開支,每月物管水電氣、吃飯、話費,買件衣服聚個餐,紅白喜事人情往來之類的,林林總總加起來,在成都這地方,早上吃碗面都得起碼10塊錢,生活開支算個平均2000塊/月不過分吧。一年就是24000。

都算完了來算結餘。

稅後年收入8萬,80000-5280-24000=50720。

理想狀態下,張三工作一年,可以攢5萬塊錢下來(這個數嘛,據我了解,身邊的同事很多一年掙二三十萬的都沒存到五萬,捂臉)。

實際生活中,有如下因素影響:

1,張三談戀愛了沒?結婚了沒?養娃沒?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我只能說,談戀愛還好,摳唆點也就吃飯看電影送個花,養娃就真是個無底洞了,興趣班報不報?幼兒園上不上?周末遊樂園去不去?粗粗一算,按上述幾樣開支在成都的正常水平,張三一年攢的5萬就沒了,大概率還不夠。

2,張三買車了嗎?如果買了,還不還車貸?油費、停車費、保養、保險每年算個2萬塊錢不過分吧。

3,考慮到理想狀態之外的其他變數,這個就多了,每年節日父母生日老婆生日等等表不表示一下?春節回老家給長輩晚輩封不封個紅包?每年要出去旅遊不?玩不玩遊戲充不充值?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任意一項每年都是起步1萬以上的標準(玩遊戲這個,不玩遊戲的人可能覺得過高,其實真的不高,玩過手游的就知道,玩得起勁的時候,幾個648金幣大禮包就出去了;玩網遊的,買皮膚買裝備,價格也不低)。

考慮到理想與實際的綜合,張三每年的5萬積蓄打個5折吧,還能攢2.5萬下來(實際上多半攢不到,要是節約點的話,大概率處於持平到萬兒八千塊之間,搞不好還要負)。

現在張三要跳槽了。我們來看看他要面臨的狀況。

1,張三能跳到哪裡去?作為銀行工作人員,他的專業技能業務知識都是跟銀行相關的,或者說起碼是跟金融相關的,他即使跳槽也不可能來個大跨界(這裡的張三是個普通人,家裡有礦有權的不討論),基本還是從這個銀行跳到那個銀行,或者從銀行跳到證券、保險、基金、信託、消費金融公司等等金融相關行業。

2,今年的經濟環境就不說了,銀行或者說金融行業的日子都不好過。既然來來去去都是在這個圈子裡,從這家銀行跳到那家銀行,收入未必有多明顯的增長,去了新單位還要重新適應一遍企業文化,學習業務政策,處理領導同事關係,面對不同的考核制度,這是為了啥呢?、

3,即使張三跳出了銀行,甚至跳出了金融行業,比如去了某個公司做財務或者去了某個會計所做審計之類的,那去的單位就一定比銀行好嗎?銀行起碼不會拖欠工資,起碼足額繳納五險一金,起碼不會莫名其妙就破產倒閉了,那既然這樣,現階段求個穩定不好嗎?非要覺得自己現在在銀行埋沒了,要出去才能闖出一片天地嗎?

4,還有一點是銀行特有的,適用於基層員工或者說普通人的規則,就是銀行不同於其他企業,你的客戶是很難帶走的。比如張三營銷A在你這做了筆貸款或者買了個理財,然後張三跳槽到其他銀行去了,張三能把A的業務關係帶到你的新單位去嗎?普通人基本就別想了,沒搞。A的貸款沒到期咋辦?買的理財沒到期咋辦?你總不能逼人家非得提前結清強制贖回吧?還有就是你的新單位同類產品要是沒有原單位的有競爭力咋辦?這個不像普通企業,人走了可以把熟悉的客戶帶走,因為業務關係大多數是單筆發生的,這筆採購完了就完了,下一筆是下一筆的事,客戶往往是認人不認公司,只要價格差異不大,質量有保證,在哪買都是買,提成在哪拿都是拿。張三在這家銀行工作了好幾年,辛辛苦苦努力工作才積攢一些客戶基礎,一跳槽啥都沒有了從頭再來,收入還沒啥明顯增長,圖啥呢?當然這條不適用於官二代富二代之類的,那人家跳槽了是真能把客戶的業務關係帶走的,前面也說了,這類人本回答不討論。

5,最後就是銀行的離職流程,這個比普通企業也是難多了,一般公司幹得不開心拍拍屁股就走了,最多提前30天給公司發個書面解除勞動關係的通知,銀行?脫密期了解一下?競業限制了解一下?3個月能拿到離職證明走人,算是標準時間吧。中間這段時間,發基本工資給你,房貸還不還?飯吃不吃?油加不加?收入突然少了一大半,短時間內經濟壓力劇增。

好了,現在你來告訴我,張三為什麼要跳槽?

—————————————————————

以下內容為追加內容,主要用於說明今年為什麼不從銀行跳槽。

今年疫情一來,經濟發展受到很大的影響,據說2020年的GDP目標都是不下降就可以了。

銀行今年在幹啥呢?簡單來說兩件事:1,搞普惠金融,扶持中小企業;2,讓利,整個銀行行業要讓利1.5萬億。

這兩件事對銀行有啥影響呢?簡單一句話,今年就別打算掙錢了,各行各業同甘共苦吧。即使哪家銀行掙了錢,也別拿出來顯擺,上半年都給我把利潤增速控制在10%以內,略微負點都可以,要保持政治正確,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嘛。

為啥國家要單提金融行業讓利2萬億給實體經濟呢?一來是體量確實比較大;二來是金融行業跟所有人都要打交道,讓利能讓給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三來嘛……覺得你有錢嘛,其他行業都要喝西北風了,你就別摳索了,拿點錢出來支持一下吧。還是上面那句話,同甘共苦嘛。

兩下一對比,得出一個簡單結論:金融行業整體發展還將就(不然也不會喊你讓利);其他行業今年普遍比較慘(個別除外)。

背景交代完畢,來說為啥不跳槽。

為啥不跳?跳不動啊!今年上有政策要求,下有股東推動,各個銀行都在明裡暗裡搞降本增效,嘴上否認降薪實操來個按業績發放,實際上收入還是降了。但你只是降了,其他好多人則是公司都沒了,國家都在提六穩六保了。

現在銀行才是真正的甲方,強勢的大資本家。一邊想辦法提高考核標準,變相降低工資水平,一邊對辭職的來者不拒。為啥?降本增效嘛!你想想,原先你一年在這掙10萬,今年政策變了只能掙7萬了,你就兩個選擇,要麼接受要麼走人。

選擇接受,對銀行來說起碼一年少開支了3萬的工資,節約了大約5萬的成本(粗算,不要糾結這個數,含稅前各種成本,工資基數降了銀行為你繳納的各項費用也相應減少了)。

選擇辭職,那銀行節約的更多,你一年10萬的到手收入,銀行起碼要付出20萬左右的人力成本(稅前,道理同上)。你辭職不幹了,外面失業找工作的人排長龍,招一個各方面條件都比你好的,薪資水平砍一半,一樣大把人想進來,銀行起碼節約10萬……

所以說,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要跳槽,越要守住自己的飯碗,畢竟大家都是普通人,你在這家銀行從10萬降到7萬,好歹只是降了,沒把你勸退。你要辭職跳槽,今年這環境,這就業形勢,你去別家銀行,跟N多人競爭,嗯……還真不一定能掙7萬……說不定還進不去呢。就算進去了,參考原回答第2點,換一個地方工資沒漲,一切基本從頭開始,你這麼折騰為了啥呢?啥?改行?今年你想做啥新事業?擺攤嗎?

還是老老實實先待著吧。


幸福的工作都是一樣的,錢多事少離家近,苦逼的工作各有各的苦逼,你以為離開銀行就不苦逼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跳槽會更好嗎,顯然不會。有能力找到更好工作的,早悄悄的走了。怨氣衝天的,恰恰是走不了的,因為他們知道走出去極大概率更差,又不滿現狀,造成心態扭曲失衡,所以怨氣衝天。

這根本不是銀行獨有的,絕大部分行業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都說銀行基層員工年薪20萬,為什麼有人「堅守」有人「撤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銀行真的成了一個吐槽的集散地,有多少人愛他,就有多少人吐槽他。而對於銀行的員工來說,有多少人不喜歡他,就有多少人喜歡他。

有朋友說,不是都說銀行員工年薪20萬嗎?為什麼銀行的基層員工有人「堅守」也有人「撤離」?這裡有三大原因:

顛覆銀行京東¥ 276.00去購買?

第一,銀行基層工作人員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其社會地位和工作性質已經大不如前,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一些銀行員工撤離也屬於正常。

很多人都在說,銀行的工作已經不香了,甚至各種自媒體上關於銀行員工是否要離職的文章比比皆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唱衰銀行呢?為什麼在銀行有那麼多的人要撤離銀行呢?

根本的原因是,現在的銀行業工作確實與以前相比有了比較大的變化,這也是銀行人必須面臨的挑戰,更是人們對銀行未來比較悲觀的原因。

銀行面臨巨大的客觀環境變化,銀行存款越來越難了,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等待客戶上門給存款的時代早已經結束了;銀行的優質資產更難了,銀行存款難,銀行做貸款也難,銀行的優質資產貸款更是讓很多人包括銀行的員工難以想像;銀行的利潤更不容易了,銀行面臨存款利率市場化、貸款利率市場化、銀行利差縮小、優質資產減少的利潤增長越來越難的難題;銀行工作的壓力更大了,風險壓力、業績發展壓力、市場競爭壓力、合規操作壓力越來越大,監管處罰越來越重,甚至一不小心還可能面臨被取消任職資格的處罰。也就是說,一不小心銀行的飯碗就幹不成了。

銀行還面臨嚴重的機構關停潮,僅2020年上半年全國就有1318家分支機構關停,今年以來,銀行營業網點退出明顯加快,今年1月1日至5月4日,退出的支行達到683家之多,退出的分理處為118家,合計共有至少801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

面對銀行機構的關停潮,讓很多人驚呼:銀行幾百萬員工怎麼辦?確實,銀行的裁員潮實際上比營業網點的關停潮來得更早。從中國的現實看,曾經2017年五大銀行裁員3萬人的消息曾經轟動輿論界和銀行界,2018年不完全統計,工、農、建、中四大銀行總計裁員2.9萬人,加上其他15家有裁員計劃的銀行,裁員員工合計減少3.4萬人。從而引發人們的驚呼:銀行人員的鐵飯碗不保了。

面對銀行壓力越來越大、銀行地位越來越低、銀行裁員越來越多的現實,一些人撤離銀行也是可以理解的。

薪酬管理(第四版) - 人民大學 9787300191218京東¥ 312.00去購買?

第二,銀行業的收入畢竟仍然是比較高的收入的行業之一,對於大多數銀行基層員工來說,要再找到這樣高收入的工作並非易事。

畢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普天之下芸芸眾生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作仍然是謀生的手段和方式。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銀行基層員工撤離的同時,仍然有那麼多的銀行基層員工在銀行堅守?當然仍然是收入因素。

整體而言主,大金融的收入雖然在近幾年有越來越不穩定、隨著利潤壓力的加大有越來越減弱的趨勢,但是在各行業收入排名中金融機構的收入仍然靠前,在前十大收入排行榜中,有三個行業位列其中,其中第一位是基金、證券、期貨和投資服務,人均收入10358元;信託擔保拍賣典當排第五位,人均收入9111元;銀行排在第10位人均月收入8584元。大金融行業的整體收入明顯在各大行業比較中靠前。

根據年報數據,2017年多家銀行的人均薪酬超過40萬,從2017年上半年的情況看,銀行業的人均薪資明顯不如券商行業。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2018年和2019年金融業年平均工資位列最高的行業第三位。前十大高薪行業的年度平均年薪水平為90501元,金融業的年度平均年薪水平為131405元。金融業平均薪酬比前十大高薪行業高45.19%。因此,人們認為銀行業的整體收入偏高也並不為過。

不可否認,一些人離開銀行仍然會得到較好的工作崗位、職位和收入,但是對於大多數銀行基層員工來說,只是因為各種偶然因素進入了銀行業,離開銀行業要找到同樣的工資收入工作並非易事,只能選擇堅守。

對於大多數銀行基層員工來說,堅守與其說是一種信仰,更多地是因為一種無奈的選擇。

從危機走向共贏:企業裁員管理法律實務京東¥ 156.58去購買?

第三,銀行的基層員工到底是「堅守」還是「撤離」取決於對自身的認識和對社會的適應程度。

有的人離開了銀行,有的人選擇堅守,哪個上對?哪個錯。實際上,沒有對,也沒有錯。因為無論是到銀行工作,還是離開銀行,都是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本身就無關對錯。

銀行的基層員工到底是「堅守」還是選擇「撤離」?主要取決於對自身的認識和對社會的適應程度。

如果你有更好的選擇,無論是對工作性質的認同還是職場的認同,如果你有比銀行更好的選擇,離開也許是你應該的選擇。

如果你沒有正好的選擇,或者綜合考慮新的選擇不如現在的銀行工作,那麼,就應該選擇堅守。

過去人們經常講,「干一行,愛一行。」說明選擇堅守是有多麼難,也說明現實經常是「干一行,煩一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銀行子女一開始都特別不喜歡銀行工作的原因。

如果你選擇堅守銀行的工作,你就要選擇和接受銀行的員工應該承受壓力:各種考核、各項指標、到處求人、還不能出差錯,更不能出不良資產,否則你就完了。想做好一筆業務、想出點成績:對外要求客戶,陪客戶吃喝玩樂、打麻將,甚至要負責接送客戶的孩子放學、看病找大夫;對內要說服你的支行長、分行的所有業務部門,甚至還要向總行的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請客、送禮,一筆業務下來,你都覺得自己不如孫子。

目前銀行業的競爭激烈,各種壓力越來越大,一部分人離開很正常,一部分人堅守也是理所當然,這就是銀行的職場。(麒鑒)圖片來自網路


銀行辛苦,絕大部分是身體的辛苦

不是精神的壓力

你知道只要你不作死,大概率你可以在裡面混吃等死濫竽充數渾水摸魚到退休

且收入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不用擔心kpi失業績效被開除

我說的是國內銀行,外資咱不納入討論範圍

所以如果你能力出眾情商平均線以上

你就算再待在靠關係打通晉陞通道的銀行

中層職位以上依然會有你的位置

而如果你能力情商均一般

你出去以後的工作也跟在銀行大同小異

身體不辛苦了,那就精神壓力大

身體也不辛苦了,精神壓力不大了,那就肯定收入下去了

而絕大部分人,真的就是普通人

所以普通人應該有所取捨

不能啥都想要


從外部環境看:

大環境不好,各類失業裸辭的人長時間找不到工作,銀行工作一潭死水,吃不飽但是餓不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心裡滿足了,慾望就降低了。

從自身看:

長時間待在銀行這種溫室環境,各種能力退化,知識結構單一,面對知識爆發,新領域高速增長的現實環境,早已失去競爭力,根本不具備進入新賽道的能力。

從家庭情況看:

房貸、車貸、養娃,每個月、每天的固定支出一分都不能少,穩定的收入來源是增加安全感的唯一來源。

向未來看:

支付寶、微信各類在線支付再火,銀行不會倒閉。出去冒險可能失業,混著日誌,總能活下去。

一不敢跳槽,二沒能力跳槽,不守在銀行還能去哪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