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學校爆發了一場諾如病毒,很多人都感染,去了醫院,不出我所料,微博上又一次出現了自以為是的人,各種抨擊學校。

確實,這次病毒爆發學校有相應的責任,但有的睿智的言論真的是太過分了,而且,從我一名學生的角度,學校的補救措施已經做的很好了。作為學校的學生,真的看不下去,我在微博評論區里也看到了有人反駁所謂大v的言論,但下面都是稱他為「護校蛆」,說是學生會派來的。


在中國,很多人把領導利益當成集體利益。


確實不該被叫做「護校蛆」。

工賊:工人隊伍中被資產階級收買,出賣工人階級利益,破壞工人運動的人。是指在工人運動中,某些成員為私利,被對立的僱主以金錢或其他利益收買,或由於受到僱主脅迫,出賣工人階級利益。

參照上述定義,這類學生應該被稱作「學賊」才對。


別人碰上事了,大家都在忙著安慰和聲援,此時你站出來「這跟學校關係不大,不要亂黑,我們學校xxx」,一通天花亂墜,能不招人煩么。

還說別人過分,你最過分。


學校沒做錯事,有人造謠毀壞學校聲譽,你去辯解,這叫「為學校維護聲譽」。

學校做了錯事,有人傳揚出去,你不去關心受害者,反而去文過飾非,怕學校名聲敗壞,連累自己前途,這叫當「護校蛆」。

據我觀測,學校越差,護校蛆越多。這是因為好學校出了些醜聞也難掩其他方面的光彩,差學校本來就沒什麼好誇耀的,再出些醜聞,江湖地位難保。

同一個學校,本科生相比更差的學校考進來的研究生,更不容易當護校蛆。這是因為不少本科生將來能去更好的學校深造,更有可能「母校以我為榮」,而不是「我以母校為榮」,所以更不怕曝光學校的醜聞。

但即使你在一個比較差的學校,還是從更差的學校考進來的,搞「家醜不外揚」,為學校文過飾非也不是好事。校領導瞎搞,損害一些學生的利益,如果不傳揚出去,這些受害者就得不到補償。雖然你這次不是受害者,但如果維持這種「家醜不外揚」的風氣,讓校領導有恃無恐,下次瞎搞說不定就搞到你頭上。學生和學生是利益共同體,學生和領導不是。

這個道理都想不明白,也只能當個蛆了。


分不清個體與集體,無法分辨一個框里的不同主體的利益訴求,不分辨責任和權利歸屬,對勉強能裝在一個框里的其他主體有蜜汁代入感和cosplay熱情

以前叫「主人翁意識」,現在在工業界叫「福報」,往大了說叫……「不適當的討論「

大概是,「有校才有家」「一切為了學校」「母校是親媽」吧


謝邀

病毒爆發本身就是學校在傳染病管控方面的失職,即使題主說在補救措施上做的很好了,那也是有失職在先。

維護學校的聲譽沒有意義,而且有時是在幫著做惡,如果學校發生惡性事件,學校方重大失誤,現在學校讓你們閉嘴,你是維護學校聲譽呢還是告知大眾和媒體呢?你維護學校聲譽對受害人就是殘忍。


不得不佩服魯迅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你這種完全就是學校版的《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把裡面的奴才換成「護校學生」,把傻子換成替你們出頭的「非本校大V」,一點都不違和。

《聰明人和學生和大V》

學生總不過是尋人訴苦。只要這樣,也只能這樣。有一日,他遇到一個聰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說,眼淚聯成一線,就從眼角上直流下來。「你知道的。我所過的簡直不是人的生活。學校吃的東西不好吃就算了,還貴,一份青菜就要一塊多,而且飯堂阿姨還愛抖勺子,抖完只有一小口……」

「這實在令人同情。」聰明人也慘然說。

「可不是么!」他高興了。「可是點名簽到又是經常有的:清早校長訓話,上午領導視察,下午知名專家,夏天校慶,冬天運動會,哪個沒到都會被扣學分……。」

「唉唉……」聰明人嘆息著,眼圈有些發紅,似乎要下淚。

「先生!我這樣是讀不下去的。我總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麼法子呢?……」

「我想,你總會好起來……」

「是么?但願如此。可是我對先生訴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經舒坦得不少了。可見天理沒有滅絕……」

但是,不幾日,他又不平起來了,仍然尋人去訴苦。

「先生!」他流著眼淚說,「你知道的。我們學校簡直比豬窠還不如。學校並不將我當人;領導對他自家的貓狗還要好到幾萬倍……」

「混帳!」那人大叫起來,使他吃驚了。原來那人是一個大V。

「先生,我住的宿舍只是一間破小屋,又濕,又陰,滿是蟑螂。穢氣沖著鼻子,窗戶又小……。」

「你不會要你的們學校多開一個窗的么?」

「這怎麼行?……」

「那麼,你帶我去看去!」

大V跟學生到他宿舍外,動手就砸那泥牆。

「先生!你幹什麼?」他大驚地說。

「我給你打開一個窗洞來。」

「這不行!學校要罵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來呀!強盜在毀咱們的學校了!快來呀!遲一點可要打出窟窿來了!……」他哭嚷著,在地上團團地打滾。

一群學生都出來了,將大V揍了一頓趕走了。

聽到了喊聲,慢慢地最後出來的是學校領導。

「有大V要來毀咱們的學校,我首先叫喊起來,大家一同把他趕走了。」他恭敬而得勝地說。

「你不錯。」學校領導這樣誇獎他。

這一天就來了許多慰問的人,聰明人也在內。

「先生。這回因為我有功,學校領導誇獎了我了。你先前說我總會好起來,實在是有先見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興地說。

「可不是么……」聰明人也代為高興似的回答他。


護校蛆眼裡學校是不會錯的,發生了不好的事情一定是「校外勢力」抹黑所致。且不論這個負面事件傷害的人是誰,護校蛆認為「校外人員」無權過問。同時,護校蛆認為身為學校學生如果不無條件無底線無原則得支持母校,就一定是人品有問題的叛徒。

在護校蛆眼裡,學生利益必須無條件給學校聲譽讓路,學校聲譽等於校領導層面子。

現在知道為什麼各級學校都喜歡培養「集體榮譽感」了吧。


因為他們是非不分,看見有人曝光一些事,就不分青紅皂白,直接咬上去。

而且他們沉迷於所謂的「集體榮譽感」,而他們對榮譽感的認知,僅限於「不準別人講我壞話」,十分幼稚。

他們也分不清誰和誰才是利益共同體,這種事曝光,對學生絕對是好事,然而領導卻要擔責。他們寧可選擇維護所謂的聲譽,也要犧牲自己。

他們自己也沒有任何閃光點,唯一的成就,大概就是「我有一個好學校」了。沒有這個學校,他們還真的什麼都不是。因此自然不得不拼了命的維護學校。

集各種惡臭的特徵於一體,這麼稱呼自然不過分。


眾所周知,大清有面子,就是太后有面子的意思。


否定某物的部分≠否定某物

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每一個學生和學校都是獨立的個體,個體是自然人,學校是個法人而已。各自是獨立的行為能力人,有權利,有義務,也受法律及規範的治理和約束。就讓凱撒的歸凱撒,該監督監督,需要要批評就批評,但上來就扣帽子這個事太不應該了…

作為現在或曾經的學子,與學校的關係不是共生,也不是伴生,更不是寄生。

理性地說,千萬個師生組成了學校,是師生成就學校,不是學校成就了學生。

感性地說,你若怎樣,學校就怎樣。

「護校蛆」又是一個標籤化的名詞。對某種事物或人進行標籤化是一種分類方式,也是一種高效的認知模式,可以快速尋求到不同個體的共性。但「標籤」不代表本質,更忽略了差異性。

不管是非曲直,不探究事實無腦護校與隨意標籤化地樹立稻草人是同一類行為。

信息有不對稱,起因(起意)有善惡,實現路徑有抉擇,結果有好壞,人們總是容易搞混。

討論學校流行疾病或公共安全事件不管是否管理失職、還是管理漏洞。不都應該先應急,再歸因,最後追責,補漏洞,輿論監督是監督這個過程中的步驟是否合情合理合法?

跳過這個問題應有的解決邏輯和步驟,因人廢言、斷章取義、扣帽子相互攻訐都是遺本逐末。

以上


事情是不是真的?

班長是不是舔狗?

老師是不是擁有小學生思想的nc?

學校是不是官僚化嚴重?

班長是不是要取消別人評優資格和獎學金?

輔導員是不是在群里罵人了?

你維護啥?你那叫粉飾太平,吹牛皮。

聲譽是別人評的,不是你維護出來的。別整天吹牛逼,好好整整學校教育風氣。

民國大學生能把校長趕出去,你們學校學生追著導員叫爸爸。

還整天說哪個學校都這樣。全國那麼多學校,就被你們這麼給黑了?真byl。

程龍一句每個男人都會范的錯誤,粉飾自己出軌的事實。全世界幾十億男生都出軌過?

真不要bl。


本文作者:獵魔殺手勃洛特

因為對很多人來說,考上一個本科是這輩子最大的成就了。那麼維護這個本科的聲譽就成了最重要的頭等大事。

總不能承認自己沒考上清華就是傻對吧。這樣「失敗」怎麼找對象?

全中國的丈母娘都喜歡211大學的自信運動健將小帥哥,也不喜歡985大學天天說自己失敗三本的shabi啊


維護學校聲譽有意義嗎,或者說,學校是否有聲譽,學校是老師,學生,學校工作人員,高層管理者的集合體,你想維護學校聲譽,維護的是誰的利益呢,交錢受到教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學校或者說高層出事了,對學生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為什麼要去維護呢。


高贊說,護校chu們把領導利益當集體利益,太高看他們了。

誰不是過五關斬六將過來的,辛辛苦苦進了大清第一國子監,還要在師長,親人,朋友,同學,女伴前面裝逼哩。

你去閑話他的國子監招牌,那不就等於污了人家的潔白高冠嗎?否了人家十八年懸樑刺股挑燈夜讀?人家是何等聰明絕頂的大才子,怎麼都比你這個落第小民算的清。

哪有什麼集體利益,借集體利益的高大上名義雞賊庇護自己的個人利益罷了!

至於人家的潔白高冠有沒有被國子監的朝廷監學彈幾下,吃了幾個毛栗子,那人家是不會告訴你的。


因為一方面是自己沒啥腦子和獨立意識,所有的個人價值認同只能通過某種虛無縹緲的組織參與感來滿足,把他人、社會對自己的認可全部押寶在校名上,除了考上這學校之外自己是真沒啥拿得出手的成績了,沒辦法;

另一方面是反過來上面那種想法所導致的、相當多學生顱內認為自己唯一的利益相關就是學校,總覺得學校出了事不掩蓋一下自己也跟著掉價,除了說自己是X校學生之外是真的想不出自己還有啥可自豪的了,沒辦法。

自以為和學校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實際上可能連螞蚱腿毛都不是;這種思維癥狀,我稱之為拆式Stockholm Syndrome.


因為在現代中國,圍繞教育產生的那些關係,實際上僅僅是一種行政管理關係而已,而題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事實。

在傳統社會中,師生關係是類似父子的關係,這導致圍繞師生關係產生的人際關係看上去更像是一種家庭關係。而在現代中國高校,學校領導和普通學生的關係本質是一種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關係,用大白話講就是官和民的關係,而建立在這基礎上的倫理根本不是類似家庭那種利益一致、其樂融融的關係。

從根本上說這是「家國一致」觀念造成的錯覺,在傳統社會,以儒家為代表的主導政治思想是存在將一切社會擬態為家庭關係之傾向的,無論是政治上的君主和民眾的關係,亦或者是師父與徒弟之間的關係,都是以親子關係為原型的。

雖然這種家庭倫理擴大化在許多方面具有不合理性,並且導致了諸多社會問題,但這種擬態用在傳統師生關係上,恰恰又是非常靠譜的,傳統的師生關係的確非常類似父子關係,在信息傳播困難的時代,師生在知識的傳承方面的很像父子那種生命傳承的關係,而且傳統的父親角色同樣具有教育下一代的責任,師生間也往往有類似家庭的共同生活,並且師生之間的確有許多共同利益。

但在現代中國則完全不是這樣,事實是目前的高校是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延伸,所以高校是以行政的模式進行管理的,而圍繞這樣的事實建立起來的關係,只能是一種官管民的關係。實際上,在行政法上得到授權的高校是具備行政主體資格的。如果說直接教授知識的老師和學生之間還有構建類家庭關係的可能,那麼學校的領導和學生之間,就是徹頭徹尾的政府與人民的關係。而在接受了社會契約、人民主權理論者看來,政府是來自人民的,人民有權監督政府,高校的領導自然也要受到監督。像題主那樣維護學校,就會被當成維護官本位的行為加以批判。

從根本上講這是兩種倫理觀的衝突,這樣的衝突並不只是存在於高校之中,現代中國的政治領域和經濟領域同樣存在類似的現象:部分民眾會以父系長輩稱呼政治家和富商,部分民眾則對上述兩類人完全不屑。就本人看來,現代社會的絕大部分關係都不是類家庭關係,在絕大部分社會活動中持家庭倫理是相當不合適的。但現代社會中契約倫理無限制的擴張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是不能忽視的,尤其是在親子、夫妻、情侶、朋友這些親密關係中,契約倫理的擴張造成了災難性的結果。

回到教育領域,行政化也是存在明顯缺陷的,尤其是在公權力受監督的實際程度還十分有限的背景下,行政化成為了諸如留學生等諸多教育問題的根源。但無論高等教育究竟往那個方向發展,回到類家庭倫理都是不太可能的。


聲譽是做出來的不是維護出來的。


明明在官僚的行政權力下呻吟,卻自動代入官僚共同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