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問題之前,先理清概念,這樣纔好回答問題。

根據《野山參鑒定及分等質量》標準,《移山參鑒定及分等質量》標準2015版的定義內容,把人蔘分為以下幾類。

(1)野生人蔘:自然傳播,生長於深山密林的原生態人蔘。

(2)野山參:播種後(人工),自然生長於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蔘。

(3)移山參:移栽在山林中具有野山參部分特徵的人蔘。

(4)野山參移栽:野山參參苗移植於林下自然生長,有野山參部分特徵。

(5)園參移栽:園參幼苗移植於林下自然生長,有野山參部分特徵。

(6)池底:園參收穫後,遺留在參地中自然生長若干年後,有野山參部分特徵。

以上六類是國標中的定義,在實際的產地分類中,比這六個還要複雜和詳細。

例如野生人蔘還包含純貨,野籽,飛籽,小捻子等。

國標的野山參在產地俗稱林下籽參,中國藥典裏叫林下山參和籽海。

野生小捻子移栽俗稱山趴;池牀的移栽俗稱趴貨;園參小苗移栽俗稱栽子上山,還分大栽子上山,小栽子上山。

移栽林下的參產地也稱為林下覓,林下趴。

由於人蔘栽培方式多種多種,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所以以上僅為簡答。

題主的問題,按我的理解,應該問的是野生人蔘和人工種植人蔘的區別在哪裡,下面簡要回答下。

野生人蔘和栽培人蔘的生長環境不同,所以外觀性狀有明顯的差異,下面主要從山參八形,蘆艼體腿皮紋須點,分別介紹,在通過配圖的對比,即可看出差異。

注意:野山參鑒別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技術,每種類別的每隻參,都不同,雖有整體的差異,但是也有相似性,以下內容僅僅是管中窺豹,切不可生搬硬套。

野生人蔘八形特徵。野生人蔘在市場中還是有一定的存貨量的,只不過價格昂貴,一般人難以接觸到,並不是有人說的市面沒有,只不過你沒看到,或者不認識而已。

體:健壯有力,上粗下細,支根分腿自然,菱體為佳。

腿:分腿上粗下細,粗短尖勾為佳。

紋:榜頭橫紋清晰,深粗緊密為佳。

皮:皮色油潤,細膩有光澤。

蘆:蘆頭上下粗細均勻,蘆碗緊密,有圓蘆,潛伏芽密集,三節蘆並有旋曲者佳。

艼:土壤營養匱乏地,無艼或少量毛毛艼;土地鬆軟營養足,或生大艼。

須:須條立體自然,蜿蜒旋曲,須條柔韌,清爽。

點:須條粗壯的,點明顯。須條纖細的,點微小。

野生人蔘的橫紋和皮色。

野生人蔘蘆頭多種多樣,下圖為雁脖蘆,蘆頭彎曲優美自然,並不是所有野生人蔘都這樣。

切不可生搬硬套

野山參(國標定義),林下山參(藥典定義),林下籽(產地俗稱),這三個名字不同,內涵一樣,都是指人工播種,在山林中自然生長的人蔘。

八形特徵

蘆:下細上粗,逐漸增粗,蘆碗間距較野生人蔘疏鬆,蘆碗堆疊整齊,潛伏芽不密集。

艼:無艼,毛毛艼,或順長艼,或大艼。

體:順體多,自然之態,無管理的小巧,有管理的體型較大。

腿:腿較野生人蔘腿長,上粗下細,自然之態。

皮:沒有野生人蔘油潤,但是比趴貨細膩。

紋:大部分無紋或少紋,部分紋理好。

須:半立體須,水須多,達到25年以上,也會清須,柔韌。

點:須條粗壯的,點明顯。須條纖細的,點微小。

從下圖可見,蘆碗間距疏鬆,當然也有緊密的,佔少數。

榜頭無紋的多見,紋好的也有。

林下籽的橫紋,疏鬆,淺,與野生人蔘的橫紋明顯不同。

移山參,林下覓,趴貨等(移栽人蔘的小分類太多,僅拿最容易分辨的趴貨舉例)

常見的趴貨為池牀上的人蔘小苗再移栽到池牀上。經常用來冒充野山參。

主要特徵:

皮:皮色發黃,最顯著的特徵。

紋:無紋或跑紋,偶有紋好的。

體:腫漲笨拙。

腿:腫長,擰腿,拼腿。

蘆:蘆頭粗,或有轉蘆。

艼:常見大笨艼,單生或對生,或在蘆頭根部,或在蘆頭中部。

須:平面須,毛須多,雜亂。

點:須條粗壯的,點明顯。須條纖細的,點微小。

園參

種植在池牀上,不翻栽的叫直升根。也有兩三年翻栽一次的,2倒2,2倒3等。

比較好認,長的像胡蘿蔔。和以上三種差異巨大。

看圖即可。

以上簡單介紹了,各個大類人蔘的區別,人蔘鑒別實踐很重要,靠文字不可全面言達。


先說結論:野山參也是種植人蔘,是人蔘生長過程中,人工幹預生長最少的人蔘。

人蔘分三大類:野山參、移山參、園參

先介紹一個題外的,

野生人蔘:自然傳播,生長於深山密林下的原生態人蔘,是指60年以上的原生態人蔘。————這東西世面上見不到,不在討論範圍內,如果有人和你說他賣的是野生人蔘,拍一拍,把他喚醒。

現在正經說這三類人蔘,

野山參:自然生長於深山密林下的人蔘。是指60年以下人為撒播、自然生長的人蔘。2003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行文下發國標委農輕函[2003]88號文件「關於批准GB/T18765-2002野山參分等質量國家標準第一號修改單的函」確定「自然生長於深山密林下的野生人蔘或林下籽經過若干年後完全具備野山參特徵的視為野山參」。

移山參:移栽在山林中具有野山參部分特徵或野山參苗移植於林下自然生長,有野山參部分特徵的人蔘。

園參是人工栽培畦牀管理、需要兩年就翻栽,生長4年5年就可以加工產品的人蔘。

以上人蔘分類可至國家參茸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官網查詢。

多說一句,韓國那些賣的賊貴的各種人蔘補品,用的原料都是園參,園參便宜的很。

兩張圖,野山參是可以有證書的,除了同仁堂那種大拿,還有兩家權威機構,杭檢和國檢,證書印章如下,其它證書基本都是李鬼。

園參長下圖這樣,園參是最便宜的人蔘,也很好區別,蘆頭很短,像同仁堂賣的貴一些,畢竟大品牌有溢價,質檢也嚴格,其他的,某寶很便宜

移山參和證書裏的野山參長的很像,比較難區分。

確定參齡的辦法,數蘆頭:

以上圖片均來自貼吧人蔘吧。


野山參和種植人蔘的區別的是大的,我從幾點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1.生長環境。

野山參顧名思義是在野外自然生長出來的人蔘,沒有經過任何人工行為的參與,自然環境惡劣又有飛禽走獸的傷害所以數量相對稀少。

林下籽生長環境

種植人蔘是參農大面積種植,要掛遮陽網,塑料膜,定期的施肥、除草。

人蔘池牀

2.形態:

野山參和人蔘在形態上會有很大的差距

野山參:蘆頭上,野山參因為普遍參齡相對較高,所以蘆碗多、深、密。而且沒有經過人為幹預、移植的人蔘不會出現轉蘆的現象(被野生動物破壞除外)。紋深而密,紋路清晰。因為處於野外環境中,營養較少,所以需要紮根到更遠處去獲取營養,所以參體相比園參很小,鬚毛相對較少而長,此外因為養分少而將新生長出的水須褪掉而留下一個個珍珠點。

林下籽貨

種植人蔘:一般年頭3-4年,所以沒有堆積的蘆碗,養分充足而生長的粗壯而鬚毛濃密。

種植人蔘

3.功效:

野山參自然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年頭高且無任何人為幹預、噴灑化肥農藥等,功效好流傳千年。

種植人蔘:年頭相對較少,使用化肥農藥功效較低,但價格相對便宜非常多。

總結:源豐想說兩點一是野山參的價格也並不是非常的貴,幾十塊錢、一二百塊錢的也大有所在。幾百萬一根的也確實有但真的是太稀少了,以現在的情況,可能幾十年會出現一個,大多數都是中間商炒作出來的,而且濫竽充數。二是很多人說野山參絕種了,其實目前以通化為例山裡真的非常多野山參,很多飛禽走獸喫人蔘籽,到了山裡排泄生長出來就是一顆野山參,但是年頭高品相好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了。

人蔘的根本還是藥材,養傷治病,希望人蔘不會失去了大自然賦予它自身的意義。

講述人蔘文化,傳播人蔘故事。

對還有一點,種植不能成精、不會跑 -_-||


我來回答題主這道題吧。野山參是指種子自然落地生長,在原始森林的自然環境下,不經過任何人工的幹預的人蔘。其生長年限非常長,一般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成活率也非常低,不到千分之一。當然其藥用價值極高,因而價格也很昂貴,一般老百姓都難以承受,這也是為什麼古時候人蔘更多是皇室等達官貴族所享用。

目前,由於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以及大量採挖野山參。造成了野山參的數量越來越少,讓人工種植人蔘的需求越來越大。人工種植的人蔘是對野山參最完美的補充,雖然是人工種植的,但是它的生長環境與野山參極為相似,人工幹預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成活率。同時它的藥性更加的溫和,價格也更加親民,因而人工種植的人蔘是目前最適合我們日常滋養的產品。

大家食用滋補的人蔘,基本上都是人工種植人蔘。在價格方面人工種植人蔘有著很大的優勢,同時其溫和的藥性也更加適合我們的日常滋補。


野山參和種植人蔘區別在於:1、藥效不一樣,上年份野山參的藥力比種植人蔘的藥力要大很多;2、野山參的的產量稀少,價格比種植人蔘要高出幾十倍甚至幾百倍;3、野山參的個頭和重量一般比種植人蔘要小;


我是董鮮參,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以前的園參都是在山上種植的,對人蔘而言在山上種植好處極多,山地肥沃,參長得快長得大,山地菌少,參不容易犯病成活率高,山地有坡度利於排水。

但是開採參地要大面積採伐森林,這樣就破壞生態環境,所以國家出臺政策禁止在山地砍樹種參。但是平地種參有很多弊病:菌多,土質貧瘠。也有山地不具備的好處:方便看護,便於管理和運輸。

人蔘的藥用價值很高,也是一種珍貴的滋補保健的功能性食品,需求量很大,所以參農經過多年研究後,研製出抗菌殺毒的人蔘專用藥,所以平地完全可以種植人蔘。

平地種參的要點在於:肥(生物肥,有機肥),選地(盡量選擇山腳有點坡度的地,利於排水),農藥(一定要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無殘留的農藥)能夠做好這幾點,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在平地種參了。

我是董鮮參,以上純屬個人經驗之談,歡迎大家一起探討人蔘的話題。


野雞和雞有什麼區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