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人眼裡看,他是一個陽光開朗的男生,如果不是他告訴我,我都不知道他有這樣的心態。前幾次跟我說的時候我甚至以為是開玩笑。因為一個月內說了五六次才引起我的警覺,這是我的失職。

從他能向我傾訴可以看出我家的氛圍是很和諧的,我和他之間的相處像朋友一樣,我覺得這對我們良好溝通應該很有幫助。

但是不知道應該怎樣引導他,有朋友說這是討好型人格,我感覺好像是。但是成因實在不明,家庭包括家族內相處都很融洽。

現在想知道怎麼樣幫助他克服這種過於謹小慎微的心態。


查理·芒格最打動我的話是哪一句?是下面這一句:

說起來挺傷心的,但確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

看到大佬自嘲不被人人喜歡,是不是瞬間會爆笑?自我嘲諷有時不失為一種幽默,有時是一種有效的心理調節,有時呢,又是一種自我反省。

但這句話背後,還展示了一種誠實的自我認知,以及一個暗含的人際關係真理:我們沒有可能得到人人的喜歡;既不需要被人人喜歡,也不需要喜歡人人

認識到這一點後,世界一下子就變輕鬆很多。

比之於努力贏得他人的喜歡,我更傾向於讓孩子學會理解不同的人和事,以及,無論是否喜歡,都能做到彼此尊重:即使我不喜歡一件事,我仍尊重你,也值得你以尊重相待。

問題是,怎麼把這些態度傳遞給孩子呢?主要是通過日常生活吧。孩子對信息的消化吸收,自我的觀察和思考,其成熟需要一個過程。家長做好自己,保持與孩子的互動和交談,浸潤以文,以武(體育運動等),就差不多了吧。

具體到題主的問題,有幾點需要注意的:

1、真正傾聽孩子,但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偏見會強化孩子的認知

「有朋友說這是討好型人格,我感覺好像是」,討好型人格就是一個標籤。標籤容易讓人對號人座,但弱化了人格,使得千人一面,如果覺得孩子在討好他人,不如靜下心來與孩子交談,就一個具體的事例,比如孩子說完了哪句話後,心裡有了對方會不高興的擔心。那麼就與孩子一起探索內心升起的感覺,分辨出哪些對方的真實反饋(哪些是自己需要做到和優化的友善,哪些是每個個體需要自我消化的),哪些是自己的無謂擔心和猜測等(包括對方不合理的指責和要求)。

2、去了解孩子,但不通過孩子對自身的看法和想法總結出他的人格

怎麼去理解呢?就是我們可以綜合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而去更好理解他的人格特徵,但不能僅憑他對自我的評價而得到某個結論。為什麼呢?因為不僅說對孩子,即使對大人,了解自己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這不是否認一個人對自我、他人了解的嘗試,而是要區分主觀與客觀,局部與整體等的關係——人格的統一性和整體性內含在每個人的一生之中,處於動態的相互塑造中。

就孩子的感受而言,是要無條件接納的,但對於他的結論,家長可以辯證的觀察

具體到題主的問題是:當孩子表達了人際關係上的困惑,這種困惑感受即是真實的;但是不是情況正如孩子說的那樣嚴重,或是孩子真的有討好型人格傾向,或是孩子是否處於不當的自我否定…… 如果有條件,不妨去專業的心理諮詢;即使先觀察,也不要給出定論。

綜上,這個答案是告訴我們:

  • 不被所有人喜歡是正常的
  • 不必喜歡所有人
  • 題主所描述的信息,無效判斷孩子遇到的是什麼問題(要結合孩子的全面生活才能得知)
  • 假如這個問題給孩子帶來的困擾很大,建議去三甲醫院心理諮詢科就診

通常來說,(得到過良好養育、被家長充分愛護的)建立高自尊的孩子,是比較自在的。也能承受人際關係中的一些挫折,並有很強的調適能力。

大人不必過於擔心。

再說一點不討喜的話:家長對自我養育狀況的描述,有時候是有盲區的。非批評,這種情況廣泛存在,我就不能保證能真實全面評估自己的養育風格。

多看一些心理學類的書籍,可能潛在里會有很大的幫助。


13歲青春期,更關注他人意見是正常的。

我建議父母懂得就引導,不懂的就不要亂做亂想。就算是什麼討好型人格,也不是引導兩句就能好的。

好好做你的聽眾,讓孩子在你面前自我表達,支持他無害的討好別人,等他自己長大、吃虧、明白,或者永遠不明白。

就行了。


迴避一件事其實是在迴避這件事可能帶來的結果。

擔心自己不經意間說的話會讓別人不舒服,其實是在擔心自己讓別人不舒服之後別人的反應。

而別人不可控,自己是可控的。

所以為了迴避那個可能無法接受的結果,大多數人選擇都會改變自己。

你想讓他走出這種心態,首先要知道:如果他讓別人不舒服了,他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情,他要迴避的是什麼場景。

比方說,如果他是沮喪於自己沒有做到完美,丟臉,那就讓他明白沒有做到完美也沒有關係。

如果是擔心讓家裡人丟臉,會失去家人的喜愛,那就展示你的接納。

事出皆有因,對症才能下藥。


挺有意思的案例,我只能字面理解哈。

好奇的是,孩子說的「會讓人不舒服」是特指還是泛指?這個如果弄明白,至少搬書本就容易了。

如果是特指,而且是異性,恭喜。孩子正常健康發育。

怎麼辦不難,積極開導安慰,給予需要的陪伴支持,甚至出點「男人之間」的小主意。因為我知道開明一點的母女之間這種事屬於規定動作。

……所以男性處理關係多吃虧啊?

如果特指,是同性小夥伴們。正常。這就是心理學上12歲以後標準的「同一性和同一性混亂階段」。

同一性(self-Identity)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Erikson)提出的一個心理發展概念,指個體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一時空中對自己內在的一致性和連續性的主觀感覺和體驗,以及他人所知覺到的個體的一致性和連續性,是個體在特定環境中的自我整合。埃里克森認為,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亂是青少年期最為基本和重要的心理社會任務。馬西亞(Marcia)提出了同一性狀態模型對自我同一性理論進行闡釋,他根據個體的經歷探索和投入程度的高低劃分出四種同一性狀態,分別為同一性獲得(identityachievement)、同一性延緩(identity moratorium)、同一性早閉(identity foreclosure)和同一性混亂(identity diffusion)。

說白了,心裡懵懵懂懂有一個標準,都想像那個「偶像模板」去靠,成為「理想的人「,這是同一性。混亂就是因為做不到就走了另一個極端,消極放棄自我否定等等。

雖然題目文字並沒有表現出典型的同一性和混亂情形,畢竟描述簡單。但是從我個人複習舊課的私心出發,我認為這個因素是一定而且是普遍存在的。

比如說,可能牽強哈……孩子理想的人格目標,就是受歡迎得到認可得到積極回應,然後達不到這個目標期望效果時,就會過於敏感和失望……「我什麼都不行,我說話別人都不喜歡,我是個不受人歡迎的人……我討厭我自己……」這種表現,青春期(12-18歲)屬於普遍正常現象。

怎麼辦?其實辦法不多。也就上面那些,外加轉移注意力法,孩子忙別的,或者別的地方充實了表現得意成功了,也許就無所謂這種失意自我否定的消極情緒了。


謝邀,如果是最近一個月才頻繁和你說,這和討好人格無關的,人格是長期發展且從幼年開始的,你們家庭關係不錯,而且你也是很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之前有問題早就發現了,所以不用太焦慮。

有可能最近發生了一些被打擊的事情,你可以問孩子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把事情處理了,然後告訴孩子遇到挫折很正常,我們可以想辦法處理,通過問題的處理讓我們心理更強大,能力更突出,變得更自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