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觉得,新的信息可能会让人觉得自己懂得很多,但对于一个人,在现实中不能造就很大的价值。现在很多东西,文章新闻,打的都是开眼界,阔视野的旗号,包括知乎也有,我想这是不是一个骗局,通过满足你的焦虑来赚得利益。

题主有几个想法

1.大量信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好

2.信息应该和能力相配

3.信息能利用的才有价值,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有些信息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

4.新闻从一开始就是上层社会的东西,虽然现在平民可以看新闻,但还是只有上层社会的人可以利用它

5.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信息和价值,能力才是关键(但人脉在中国又意味这什么)

问题:如果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信息,那们该如何过好我们的生活

希望大家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但凡了解点经济学的都不会有这种憨憨想法,「信息不对称」了解一下?

且不说靠信息炒股买房啥的赚钱了,拥有足够的信息起码能让你少被人骗钱。

你缺少的是获取优质信息的渠道和能力。

我教你个最简单的方法:带著目的去获取信息,别让有目的的信息来灌输你。


提问者的想法是错的。

从个人喜好来说当然是不需要,但实际上还是需要的。

我们都知道广告几乎都是在忽悠你激情购物,但是有的时候有些情况下的有些广告确实是对你有帮助的。比如「细胞破壁机」这种东西,尽管是典型的智商税,但是有些产品的广告会确实的引用一些既有的营养知识,有时候也会提供一些应用的技术和国家相关标准,这些东西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什么卯用,但就是能发挥较好的提醒作用。

再比如说手机,很多手机公司的广告和宣传稿在煽情的同时也提供了手机设计开发的逻辑和概念,有些人,比如罗永浩这样的就可以迅速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更好的忽悠完全不了解的人。在2015年和16年的时候,有些人就跟著罗永浩,将其推出的白色手机吹捧为天下第一,像肖战的粉丝一样用尽辞汇去修饰和吹捧罗永浩新推出的白色手机是多么的美轮美奂,结果其他人基于RGB颜色对照表之类的行业标准提出异议时,罗永浩及其水军立马语无伦次的抬起杠来。

大量的信息会考验我们作为个体的能力,对信息的被动接受考验我们的分析甄别能力和有意识的主动收集能力,比如有些信息对于女性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但是对于男性就可能是有效的甚至是有益的。这就好比说,有些人看了强奸之类的社会新闻后叫嚣与未成年女性发生不正当的性关系,哪怕被枪毙也值得。这种人就不会得到女性的青睐,也会招来其他男性的批评谴责。因为这种想法明显是反社会的,变态男子爽到了,女性和正常男性的权益就会受损,这就是报道社会新闻对现代社会的道德意识塑造和法律知识普及起到的作用。这同时也证明新闻并不是什么「上层社会的东西」,因为在社会新闻中的类似案件,主要的受害人就是平民,所以这种新闻以一个符合全社会利益的标准进行普遍报道,以达成普遍性的社会共识,尽可能的推广符合所有人利益的现代社会的道德意识,以及提问者所谓「上层社会」为整个社会制定的法律。

新闻和信息的差异在于,新闻是由媒体细分种类的信息。社会新闻有助于人文科学出论文,经济新闻有助于投机倒把,时政新闻就有助于我们所有人更好的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比如不要相信美国政府致力于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即使这些新闻来自不被我们绝对信任的媒体,但同时也一定会提供核对这些信息的信息。难道我们不翻墙就看不到英语新闻了吗?

所以我们是需要信息的,信息越多,你的能力越容易发挥价值,有的时候你甚至需要一个微不足道的信息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值。比如什么时候高考,今年的某地高考语文卷用了什么题目写作文,你能写个多少分的作文,又或是温州纺织品的美国总统选举宣传用品接单详情,实在不行你总得知道黄金价格受哪些条件影响吧,这可是硬通货。


近代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李叔同先生,早年演绎话剧茶花女,风流倜傥,忽然一朝想明白,出家为僧,号弘一法师:

弘一在泉州承天寺讲佛时所言,要求出家人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其中第六条如此写

「不阅报。各地日报,社会新闻栏中,关于杀盗淫妄等事,记载最详。而淫欲诸事,尤描摹尽致。虽无淫欲之人,常阅报纸,亦必受其熏染,此为现代世俗教育家所痛慨者。故学律诸道侣,近已自己发心不阅报纸。」

一念放下,万般从容:李叔同传 传记 书籍京东¥ 20.08去购买?

许多所谓学习传统文化的人,以修行人自居,这样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人的潜意识里,把新闻当作一个「接收新鲜信息的渠道」但同时,有不愿意去思考、思辩信息。只会为了自己的欲望,恐惧感,好奇,猎奇,窥探的心里,去搜罗信息。对于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对正规媒体的微言大义,政策动向,计划、方针、政策的改变,简单的讥讽为「一家之言」。

人的潜意识里,把新闻当作一个「接收新鲜信息的渠道」但同时,有不愿意去思考、思辩信息。只会为了自己的欲望,恐惧感,好奇,猎奇,窥探的心里,去搜罗信息。对于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对正规媒体的微言大义,政策动向,计划、方针、政策的改变,简单的讥讽为「一家之言」。

因此作为一个写手,自然也写过,为了流量,满足人们窥探淫欲,恐惧色狼这一方面的内容,再起个扎眼的标题,因为他有阅读,有流量,人家爱看。但我自己自然是不会去看这些的。

许多人不熟悉历史,只活在当代,年轻人容易受到「对于在我出生以前的世界我并不感兴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仿佛大家生活在安宁的鸟笼里,在一个温暖的房间与秩序中,看著一条新闻爆出,就会想,这个秩序现在可以随意打破吗?有人打破我的秩序怎么办?秩序可以打破成什么样。熟悉历史你就知道,历史远比今天的生活,残忍的多,残酷的多!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比古人牛?我认为未必,整体看你的综艺、八卦、猎奇新闻人就比古人牛了?

即便是阅读信息,也要学会去分辨信息,思考信息,而不是急著看个标题妄下定论,妄敲键盘。

答题人想到《三年级A班》中的那句话:


对普通人来说不需要 。因为大部分的信息都与他的生活无直接联系,但由于媒介传播的受众细化,定位精准化,普通人又无法杜绝庞大的信息。缺乏媒介素养的人很难甄别整理信息,对信息的真假与整理归类有一定的局限,经常收到新闻与信息的煽动利用。如何在庞大的信息中清醒就是要拥有媒介素养,要不断地质疑怀疑,考虑到不同传播者的立场,事件中的人的立场以及自身的立场;考虑到传播者有没有利用公众共同的人性弱点;考虑到传播者说了什么,更要在意他没说什么。信息解码者在具备一定媒介素养后再接受大量信息,才会有更好的接受效果。

媒体从业者 例如公关,宣传部门需要庞大信息。他们需要掌控舆论,要时刻关注大部分人的声音,他们要带领自己的团队占领舆论高地,发出有利于自己的声音,不然就会被敌人击败。

信息并非都是无用存在误导的,我同意题主信息匹配能力,相同的信息在不同人那里就是不同的价值


我们到底需不需要那么多的新闻和信息?

不需要。

我们只需要最权威,最正确的信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