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美術發展中,您認為其中的缺陷或者局限是什麼?理由是什麼呢?


當代美術最缺乏的就是對社會和公眾產生長效、持續、生活化、日常化的影響力的有力渠道和生產-消費鏈。

以我國為例,僅僅以國家行政力量去舉辦學院、研究院,進行學院教育,配套以寥寥無幾的無聊透頂沒什麼營養的美術館、博物館、藝術中心(多數如此),這樣的脆弱不堪的體系對於當代美術的發展進步而言如同兒戲,在當代這一塊有時模仿美國,儘管完全不知道為何為之,為之又是為何;有時全然不顧應用/研究要求,做出違背思考追問原則的無意義的甚至與當代美術無關的完全不是出於跨學科試錯理念的十分外行的分分鐘暴露自己素養的滑稽嘗試。而另一個例子美國,在經濟和日常文化層面有一定建樹,當代美術也具有一定影響力,但是無法像電影、流行音樂、自媒體、流媒體服務(提供商)、短視頻社交、以及一切基於互聯網的傳媒介質或平台等等渠道一樣在社會生活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足以輕鬆干預到人的思想、觀念、認知、價值觀。當然這涉及到下文的更改定義、拓寬範圍一說。就像舊時期的架上之於現當代一樣,今天的當代已然成為了一個新的架上,那麼,拘泥於已經被多方力量建構好的「當代」,無異於當年拘泥於架上,這是個思維陷阱。換個思維看,其實當前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儘快調整認知,並且適應又一次出現的新的技術變革和又一次發生巨變的公眾習慣,及時更換創作和研究的工具、展示和傳播的媒介、學習新的主流技能和創作方法論。

無論是在美術品實體創作方面,還是美術理論發展方面,充斥著大量的復讀機,無腦地製造著大量的冗餘垃圾。另外單說兩句我朝特色,嚴重脫離社會,既無法在技術應用美術層面符合最基本的生產力需求的底線,也無法在學術學科發展層面取得絲毫的實質性的進步,學院教育架構下的師生素養基本等價於美術領域內的文盲(實際上這撥人在幾乎所有領域內都是文盲,過去的和現在的幾經改動但沒什麼用的延續至今的美術人才篩選機制,導致了到如今近半個世紀的積累,積累下來的巨大存量的這些基本素養和素質甚至人品嚴重不合格的人,使得美術大學科體系發展一步步腐爛,乾涸)。

宏觀地看,當前的美術的定義需要修改、更新,就像機器、系統、軟體需要時常更新一樣,美術的硬體、軟體需要大的更新和完善、維護。而美術的邊界需要進一步地去拓寬。有位答主提到山頭佔滿了,我認為這個表述十分形象了。

提供一個思路。理性分析一下,之所以會發展乏力,根本原因是在於幾百年來幾次工業化帶來的物質的生產、傳播、交流、變革和失去價值等等等等諸多環節的速率發生了多次爆炸式的提高,但是人類的大腦並沒有發生特別明顯的進化去突破更高的維度(人類大腦和古典時代僅僅有比較細微的差別,而且還不完全是因為進化,多半是託了科學發展和教育普及的福),況且即便有天才突破了,也無法立刻普適性地被理解,接受和消費;很遺憾,這通常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會實現(可以理解為滯後性)。這個客觀事實和規律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因此用古典思維或者經典思維去理解這幾百年的美術,是完全錯誤的,甚至邏輯層面都需要修正思維。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首先你需要了解什麼是當代藝術,當代的定義自然總是在移動中,以現在的開始日期為前提,而現代藝術協會在1910年購買的作品再也不能被描述為當代的。當代藝術定義為「我們一生」中產生的藝術,當然這裡涉及到生命和生命的跨度各不相同。

每一個重要的藝術運動都有相當多的反對者,但當代後現代主義藝術最嚴厲的反對者並非來自藝術界之外,而是來自其內部。很多藝術評論家,不是個別藝術家認為 - 藝術本身已經走錯了路,走了出軌道。

「The art world is divided into those people who look at Raphael as if it』s graffiti, and those who look at graffiti as if it』s Raphael, and I prefer the latter.」

「現在的藝術界被分為兩種人,那些看拉斐爾就好像在看塗鴉一樣的人,和那些看塗鴉就好像是拉斐爾的人,其實非要比較的話,我更喜歡後者。」

對它的另一項指責是,「當代」的定義並不一定是「歷史的」。當代藝術是在一個似是而非的現實中相關的一段相對的客觀描述,而不是在系統或模式中將這些事件中的一些整合在一起的一致敘述。

評論家唐納德·庫斯皮特評論說:「可能有現代藝術史和傳統藝術史,但沒有後現代藝術史,因為從根本上來說,當代藝術不能被任何單一的歷史閱讀。即使一個人是長臂猿,也無法將所有當代藝術作品整合在一個統一的敘事中。

「在後現代性中,不再有歷史的判斷,只有當代的不完整記錄。如果每件藝術品都是當代的,那麼除了某種心理社會觀點之外,沒有任何一件藝術品比任何其他作品都更有價值。但每一個觀點都被證明是普魯斯特朗,因為它限制了與其前提相矛盾的藝術。「

「為什麼這麼多畫廊都會用如此浮誇,誇張的散文描述他們的展品?嗯,現在有一個名字:國際藝術英語,而且你必須這樣寫文章,這樣來描繪藝術,才能繼續下去。「他說,如果你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一直參與當代藝術的展覽和營銷過程,你可能會熟悉這種畫廊散文所引發的,困惑,疲憊或惱怒的感覺。 所以說,正是當代藝術的「包裝,推廣和接待」讓彼得·蒂姆斯陷入困境。

另一位長期內部人士,20世紀90年代「藝術月刊」的編輯,蒂姆斯在他的新書「當代藝術的錯誤」中揭示了市場要求主導和藝術被腐敗和瑣碎。他認為,這個問題延伸到藝術學校教授藝術的方式,藝術家的藝術,畫廊和博物館的收藏和策展方法,資助標準,藝術的寫作方式以及媒體對藝術的描繪。

沒寫完。沒時間了。我會回來的,到時候再加批註。


當代美術是啥?

姑且理解為當代架上繪畫吧,當代架上繪畫有什麼問題?我認為沒有,能撐著沒消亡,全靠資本市場運作和美協畫院保護。因為繪畫都不能叫當代藝術了,只能算現代藝術。

當代藝術的話,主要是不直觀,要懂"理論"才行,這些理論包括西方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新批評主義、新歷史主義、語言學、符號學、人類學、社會學、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心理分析、闡釋學、現象學等等。所以你會看到一個當代藝術作品的旁邊有一大堆"理論"解釋,但是你看完了也未必懂。


當代美術的缺陷是近親結合,是重複,不是藝術。生下的作品括(嬰兒。)是弱智的,有缺陷的。人們喜歡東方人與西方人結合後的混血兒,帶著兩個種族均不曾有的熱情,產下的作品(嬰兒)看起來即美麗又有希望。可是藝術的東西方聯姻為什麼這麼多年也產不下有生命力的混血兒。抄襲模仿亊件連續不斷。說到底作品都不是自己親生的。長得既不像爹也不像媽,不倫不類。

是不是我們缺少堂基柯德式的意念和偏執又絕對的精神,還是我們總是選不準人種,或得了絕育症。人與人的結合是肉體的,而藝術的東西方結合是靈魂的結合。一個悟其神,一個喜其形。死拘技術的人造就了中國油畫的大批畫匠,失去的是偉大的靈魂。之所以講那靈魂偉大——把生命從有限中釋放出來,具有造物的力量。這可不是你讀了幾年美術大學。拿了什麼碩士博士文憑就可以的。人類在沒有大學之前就早已有了繪畫,所以藝術與上學沒有關係。上學只是學會寫字,模仿。是模仿,不是藝術。

真正的藝術一定是野生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不可替代性。

柳岸藝術

89篇文章56657人關注


其實藝術史里是並沒有「當代美術」這個詞的含義的。

但我可以試著去理解你想要表達的想法。

在繪畫或者美術的歷史中,寫實或者說再現藝術一直都是畫家們最為頭疼的問題,如何畫的像成為了衡量一個成功畫家的重要標準。

在這個背景下,西方的畫家用吊錘或者九宮格來完成構圖,而在荷蘭最早使用反光鏡原理的藝術家,很可能是《帶珍珠耳環的少女》的作者維米爾。

以上的方法適用於古典藝術時期的油畫創作方式,並且前兩種的方式會花掉一個藝術家的大量時間來練習繪畫基本功,包括素描與速寫(國外素描與速寫是一個東西)或者油畫的小稿。

而當藝術進入到「現代藝術」時期當時的藝術家們似乎不再在意以上的基本功德練習了,並且畫面表現的越來越(簡單?)通俗。

所以這會給沒有足夠了解藝術史的繪畫初學者們帶來一個誤區。

  1. 古典藝術時期的大師們對於畫面的掌控能力與基本功已無法超越,新時期的大師們打算彎道超車改用新的表現手法來達到目的。
  2. 古典時期的繪畫訓練相當繁瑣現代藝術的畫家一定是覺得畫累了,才不在好好畫畫了。

3.我沒讀過藝術史但我覺得一定是對的,畢竟老師都這麼說。

好啦現在回到正題上,「當代美術」的缺陷是什麼呢?

我想「當代美術」的缺陷同時也是「古典藝術」的缺陷,當這門類別的藝術不在適應,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發展,不能在體現當下社會的變遷時,那麼他就已經脫離了大眾與生活。

而世界藝術史經歷了,古典/現代/後現代/以及當下的當代藝術時期,每一個時期都在他所在的年代大放異彩,而這正是藝術的魅力之一。


文末「當代美術」的局限是什麼?

放眼銀河系,

他真正的魅力不僅僅在於他擁有藍星。

而藝術的魅力也不僅僅局限於畫布。


影評(人)藝評(人)自由撰稿(人)會畫畫,喜歡尼采

攝影師主頁 https://18841129854.wixsite.com/mysite

相中我了|歡迎關注留言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