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20以內加減法開始。

我兒子是7歲,而且要留下收據記賬。數學立刻進步。


三年級開始每個月給零花錢

考試達到多少分

會另外給獎勵


越小越好。從孩子知道錢能兌換物品開始,就該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理財了。

你不可能讓孩子從小不碰錢,然後長大後的某一天突然開始懂管錢了。

可以從小份額零花錢開始。比如孩子愛吃雪糕,就一周給他一塊錢,告訴他這一塊錢你可以拿去買小雪糕,或者忍幾周攢錢買份大的,諸如此類。

接著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增大零花錢份額,引入投資啊,存儲啊,利息啊,保險啊一類的概念。當然現在說著這些可能有點遠,不過做家長的心理要有個數就是了。


零花錢這個事兒我覺得反映了一種孩子在成長的需求。

二十幾年前,我離開農村去城裡讀初中,我媽給我零花錢,我說不要,我要錢幹啥(哈哈,傻孩子)。結果第二個星期回家,我媽給我錢,我就乖乖接著了,因為真的需要啊。買文具,買生活用品,買些小東西。

我的大女兒之前讀半封閉學校,早送晚接,根本沒有機會花錢,所以她對零花錢毫無感覺,我給她一段時間,她都不上心。

現在在普通小學上學,放學路上偶爾買個小零食小文具啥的,知道需要零花錢了,於是我就每周給她零花錢。因為知道錢的實際作用,很認真的攢錢,計算,我覺得財商啟蒙的時機到了。她10歲五年級。

每個家庭都不一樣,每個孩子面臨的小環境也都不一樣,多大給零花錢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環境、具體孩子分析。比如你家小朋友小小年紀,就對錢有概念,那就可以早一點兒給。讓他早點開始享受一點點零花錢的自由。但是如果孩子只會亂花,也需要幫助他學習節制,甚至考慮是不是零花錢給太早了。

這個問題雖然小,但我覺得還是可以作為一個很大的家庭教育議題的。

比如,零花錢是怎麼給的?隨機的,還是固定的。

還有,零花錢是完全自由還是部分自由?我家是完全自由,但是我會建議,少買辣條等等小零食。

再有就是借著零花錢和零花錢意識,怎麼才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這都不是小問題,甚至是有可能決定孩子長大後幸福度的大問題。

不僅僅是給個時間的問題。

以後有機會可以寫寫財商培養,目前我也還在積累經驗中。


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的,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一樣,沒有固定的標準。

不過我可以說下我家的情況,小朋友一年級下期學校教元角分的時候,我們就給孩子每個月固定的零花錢了。在此之前,上幼兒園開始,每周固定一次購物,孩子自己挑選物品。所以,有了零花錢之後,孩子沒有特別激動,就是自己覺得有需要才買,基本每個月都花不完,多餘的錢我會幫他收著,記好賬,一年可以存下不少。

現在孩子二年級,我又引入了「利息」這個概念,開始「私家銀行」,給他的存款一定的利息。另外,我也引入了「五三二」的理財理念,孩子選擇每個月的零花錢50%存定期,20%存活期,30%零用。目前為止,孩子零用基本夠用,存下的錢還可以買一些自己喜歡的貴重物品,比如換個小天才巔峰版的電話手錶,等等。

希望能給予題主一些靈感,找到自己的答案。


01 / 零食和零花錢,孩子的愉悅,爸媽的煩惱

真心家樓下,有個便利店,每次真心媽媽去買家裡臨時短缺的蔥姜蒜油鹽醬醋什麼的,都能遇到自己拿著零花錢買零食的孩子。

前幾天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挑選了三五樣零食,自己拿著個漂亮的小錢包,熟練地在收款台結帳。昨天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跟小夥伴商量著要買辣條,後面跟著她三四歲的小弟弟,小男孩一聽,馬上喊:「姐姐,姐姐,我也要辣條。」

愛吃零食的孩子,要零花錢的孩子,總是讓爸爸媽媽煩惱糾結。

就在前幾天,還有一位媽媽問我:

「孩子想帶零花錢上學,我該不該給她呢?給她吧,怕她買亂七八糟的零食,不給她吧,又怕她偷偷地從家裡拿錢。」

這位媽媽的兩個擔心,都挺有道理的。整天惦記著那些健康程度堪憂的零食的孩子,不在少數,家裡不給零花錢,就從爸爸媽媽錢包里偷拿的孩子,也不是沒有。

02 /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零花錢買零食?

那麼,到底要不要給孩子零花錢買零食?真心爸媽和很多爸媽一樣,是主張不過早給的。

我家是大寶上初一,偶爾需要自己坐公交車到小寶小學來和爸爸媽媽會合時,才開始給少量零花錢的。

我們不主張過早給孩子零花錢買零食,也不主張過早給孩子零花錢讓他們自己買小玩具或者日常用到的文具,主是從孩子身體健康、孩子良好習慣、孩子的安全三個角度來考慮。

先說健康。孩子總會喜歡那些甜的、鹹的、又酥又香的零食,那些零食要麼高油、要麼高鹽、要麼高糖,要麼幾樣全占,再加上反式脂肪,吃多了,真是一點好處都沒有。而且孩子也不會像大人一樣,對在什麼樣的店鋪買、買什麼樣的品牌有所選擇,買到衛生上很不靠譜的東西也非常有可能。

再說良好習慣。我們真是不認為,讓孩子從小就會花錢,對培養他的「財商」有什麼好處。在便利店裡見到哪個拿著自己的錢包熟練結帳的小姑娘,真心媽媽只是覺得,孩子身上,有不那麼純真可愛的過度成熟。

再看安全。記得孩子上小學的第一天,校長在家長會上就特別要求,不要給孩子帶零花錢。「大家知道是為什麼嗎?」真心媽媽答「安全」,大獲讚賞。我們經常憂慮校園暴力、還經常憂慮小孩子被高年級同學欺負、勒索,孩子身上帶的零花錢,其實是重要的誘因之一。

03 / 解決問題零食問題,只用一招

那麼,不主張給零花錢,孩子又想要買零食,爸爸媽媽該咋辦?怎麼能做到孩子根本不受那些零食誘惑、根本不想要零花錢呢?

真心爸媽的理解是,老有零食吃的孩子,才不會貪吃零食,心滿意足的孩子,才不需要零花錢。所以孩子從小到大,我們都用一個很簡單的小技巧:適當滿足。

(1)孩子要買什麼吃的,盡量滿足。

我家大兒三歲左右時,家裡樓下一層,開了一家便利店,孩子每天進進出出,都能看到,就老想著去買點吃的。我們看到裡邊賣的吃的,品牌基本上都還不錯,就每次給孩子5塊錢,告訴他可以自己進去挑一樣吃的。

孩子又能體驗自己花錢買東西,又能自己挑,當然很開心。因為約定了只能用這麼多錢、只能買一樣,而且我們也一直跟孩子平等討論,孩子也很有點小理性,所以從來不會一次挑很多東西,再找爸爸媽媽來要更多錢。

這樣買了一兩個月,孩子好奇心滿足了,也就不再特別想去了。

帶孩子去超市,我們也會告訴兩個孩子:你們每個人都可以挑一樣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孩子有時會挑三桶連在一起的薯片,有時會挑巧克力夾心餅乾,孩子挑中的,我們都會二話不說,允許他們加入購物車。

(2)接孩子放學時帶些零食或帶他們去買些零食。

接孩子放學時,我們一般會從家裡帶一些巧克力、小點心。沒帶零食的時候,如果孩子要求,,我們也會帶孩子去買一點小零食,讓他們自己挑。夏天放學後,我們也會給孩子一些零錢,讓他們自己去買愛吃的冰棒、冰淇淋(會提示品牌),孩子也會很開心。

孩子上學一天也挺累的,吃點小零食會更愉悅。孩子的幼兒園老師曾經告訴我們,「不管孩子多大,糖果都會讓他們特別愉悅」。甚至小學階段,特別有愛的老師們也會準備一些小糖果,獎勵上課表現好、積極性回答問題的孩子。所以我們一直覺得,爸爸媽媽應該重視孩子從吃糖果、零食上獲得的滿足感。

(3)經常和孩子討論健康飲食。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我們就經常和孩子討論健康飲食,比如高油、高鹽、高糖的零食會增加脂肪、食品中過多的添加劑有害健康、一些食品可能用不太好的油脂加工、一些食品的加工場所可能衛生條件很差等等,孩子們也慢慢形成了這樣的概念。

比如有時候說起時髦的辣條,我們會逗他們:「你們怎麼不要求買呢?」孩子們會說,「聽說好多辣條是特別差的小作坊加工的,我們才不要吃呢!」再比如他們對街頭小吃攤點,也保持著一定程度的潔癖:「他們的油說不定好久都不換了,而且風吹日晒的,不衛生。要吃的話,我覺得還是大的快餐店靠譜一點。」

(4)和孩子討論帶零花錢的尷尬。

我們有時也會跟孩子討論帶零花錢的尷尬。比如,你和同學一起放學,你帶了零花錢,想去買零食,而同學沒帶零花錢,你要不要請同學吃東西呢?你今天請同學吃了東西,明天他要求你再請他吃,你怎麼辦呢?遇到大孩子逼著你給他買東西吃,你怎麼辦呢?

孩子們想想,嗯,這樣確實挺難辦的,還是不要帶零花錢上學好了。

04/ 越滿足,越節制

靠著「適當滿足」的技巧和這些討論,我們家兩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在吃零食、零花錢上有任何不滿足,也沒有因為鬧著吃零食、要零花錢,給爸爸媽媽帶來任何大小煩惱。

可能有的爸爸媽媽擔心,這樣滿足孩子,孩子不會變得特別貪吃零食嗎?我們的經驗是,恰恰相反,孩子不但不會變得貪吃,反而會變得節制。

比如我們會把家裡的糖果、小點心,集中放在一個抽屜里,孩子們隨時可以自由取用,但他們從來不會一次吃很多,巧克力每天只吃一顆,麵包干每天只吃一兩塊,媽媽「補給」一次,孩子們能吃上一兩周。

有一次一位媽媽問我:

「我家孩子一吃零食就吃很多怎麼辦?他胃口還不太好,吃多了又會吐。」

真心媽媽就問她:

「您是不是很少給孩子買零食,而且孩子吃零食時,還會不停地跟他說吃零食多麼多麼不好?」

那位媽媽不說話了。

吃零食的機會天天有,孩子就不會貪多,吃零食的機會很難得,孩子才會暴飲暴食。

另外好多爸爸媽媽有一顆「豆腐心」,孩子想吃零食,爸爸媽媽捨不得孩子哭鬧就給買了,又長著一張「刀子嘴」,邊給孩子吃,還邊嘮叨孩子吃零食多麼多麼不好。於是孩子就糾結了——一邊是味蕾的愉悅,一邊是吃零食的「罪惡感」,如果孩子比較小,這種糾結就很可能用「腸胃不適」反映出來。

05 / 越匱乏,越壓抑;越壓抑,越渴望

孩子要零花錢、愛吃零食,雖然不是什麼大事,背後其實卻藏著很深層的心理機制,如果爸爸媽媽沒有弄明白,很可能把花小錢、吃零食的小事,變成影響孩子成長的大事。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他的《動機與人格》中,將人的需要區分為從低到高的不同層次,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接著是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最高層次上,是自我實現需要。

人首先是滿足低層次的需要,當低層次的需要被滿足,高層次的需要才會出現。如果低層次的需要沒有被滿足,高層次的需要就會退居幕後甚至完全消失。

孩子愛吃零食,表面上是生理需要,其實也與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密切相關。爸爸媽媽越堅定地認為吃零食有多麼多麼不好、不斷地壓抑孩子吃零食的慾望,孩子很可能越堅持,越覺得零食有無比令人嚮往的美妙之處。

困於零食需求無法滿足的孩子,可能會感受到安全感的匱乏、愛的匱乏,甚至用低自尊的方式,去謀求滿足——比如,哭鬧著要吃零食,甚至像很多爸爸媽媽擔心的那樣,偷拿大人的錢去買零食。

正如馬斯洛所說,「吃飽了的人不會感到飢餓」,在吃零食上被適度滿足的孩子,也不會對零食有過高的慾望,更不會對擁有零花錢、可以自由地買零食,有什麼嚮往。

所以,為孩子吃零食和零花錢問題的煩惱的爸爸媽媽,不妨嘗試一下真心爸媽的「適度滿足」技巧,相信結果會是孩子、大人皆大歡喜。


我孩子一年級才開始學加減法,然後去超市我會刻意準備好10元的,5元的錢,如果顧客少,不排隊,我就會同意他買個小零食啊文具啊,然後他會口算基本正確地告訴收銀台阿姨需要找多少錢,然後在大家的表揚聲中美滋滋地回家。

小學34年級開始自己挑選文具。我就每周問他是否需要零錢。如果老師布置了需要買什麼尺子啦課外讀物啦,我就會比價格多一點的錢給他。他用剩下的錢,攢一攢,可以買個零食。


我說說我家的做法,但每家情況不同,年齡不是標準。

大概5,6歲吧,開始固定零花錢。

前情是孩子買玩具買得太厲害,爸爸慣孩子,每天去商場,問孩子要這個不?要那個不?每天玩具100起步。後來開始吃雞,充值上不封頂了。

剛好過年爺爺奶奶給了幾萬壓歲錢,孩子說「我有錢了,不用聽你的了」,借著他這句話,我把壓歲錢全部給他,從此不再給錢買東西。

我們一起對這筆錢做了規劃,留幾萬學費,剩下的52個星期平均著用,我來管理記賬,一開始每周160吧,後來生日又收了一筆錢,漲到180。

那也比以前每天100強多了,他自己覺得自己有了大幾萬,心裡就沒有匱乏感,買東西不用張口要,有掌控感,大幾百的玩具買不起他也不怪我了,充值遊戲也有控制了。

後來一直調整,商量每學期他出1萬學費,我贊助1萬,爸爸贊助1萬,他開始珍惜上學的機會,後來學費漲價也是他自己掏錢,每學期2萬多,再加上他偶爾買個電話手錶或平板電腦,從零花儲備里出,每周平均零花錢漸漸就少了。再後來他上培訓班,他出一半我贊助一半,各種充值辦卡也都他自己出錢,目前固定每周100。

至於家務賺錢,本來是有規定倒垃圾1塊洗碗5塊之類,但一來錢太少他沒動力(我還覺得錢太多不值呢),二來我讓他收拾下車他還讓我記賬,煩了就不給了。

快過年了,沒錢了,大概在期待壓歲錢吧。上圖


他掌握了用錢技巧的時候。


從孩子認識了錢,對錢有了概念,學會了加減計算就可以開始了。

我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從多大開始給他零花錢,而是在從第一次給零花錢的時候,就把她的消費觀建立起來,形成理性生活的習慣。可以經常與他討論討論,如果有錢了怎麼花?一步步教會她如何積少成多,如何從較小的資金開始管理自己的零花錢,如何量入為出,如何在幾個喜歡的想購買的東西之間做出取捨,零花錢不光是給他自由,支配金錢的機會,也是一個幫他樹立價值觀念,學會生活的好媒介。


零花錢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應該具備太高教育意義。

錢就是個工具,錢就是用來花的。我給孩子錢,就是因為我愛他喜歡他,願意把錢給他讓他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開心父母也開心。

如何理財不是需要我來要教他的事情。怎麼認識人民幣也不是需要我來教他的事情。

如果我給孩子錢,就很簡單,讓他去買開心。他自己會慢慢分辨,花錢之後哪些事情真讓他開心,哪些事情不值得他花錢。每個人自己心裡都會有一個對機會成本的衡量。

父母無不良嗜好,孩子沒機會接觸黃賭毒,家庭長期交往中沒有品行出格的親戚朋友,那沒必要在經濟上給孩子樹立特殊的指向性取向。不違法犯罪的前提下,錢主要是自己怎麼花開心就怎麼花的這麼一個東西。

這世上,有的是人教孩子錢的重要性,有的是人教孩子生活不易,做父母的,還是關心生孩子來這世上,孩子長大了後,覺得願意不願意吧。能感謝父母帶自己來這世上的孩子,一生不說過的有多好,起碼不會過的差。


我看到在這個問題上,不需要尋找標準年齡模式,而需要尋找適合自己的匹配模式。

我在孩子讀幼兒園預備班時,就每天在她荷包里放一元零花錢,告訴她幼兒園門口有一個小商店,裡面有公用電話,市內打一次電話一元錢,同時要她熟練地記得父母的電話號碼,除此,我還與小商店裡的人建立合作關係,請他們萬一見到我孩子前來,務必電話通知我,我會有酬謝。這種給錢法主要是針對社會治安條件落實制定的應急預案,是出自安全需要考慮,並非孩子真的想用零花錢。

我記憶中孩子有用錢的念頭,是在讀幼兒園中班時,想吃街邊小商販挑擔中的豆腐腦,我擔心食品安全拒絕購買,看到孩子翻自己的荷包掏錢,就成全了孩子讓她購買。

我有一個與我親密的卻是別人家的孩子,到初中了都不會花錢,啥事都由父母搞定,自己沒有花錢的地方,也就沒有想要錢的概念,是非常單純的把錢看得很輕的人。

我看到身邊接觸零花錢早的孩子們,相對花錢有主見,也比較敢花費,與接觸零花錢晚的孩子們一樣,是好處壞處兼有,具體到各家選擇早與晚,看自己最想培養孩子什麼,如果想要節儉就應該晚些給錢學會約束自己,如果想要自理就應該早些給錢學會財務分配。


零花錢可以培養孩子對金錢的管理。通過自己支配零花錢,孩子們會養成存錢一輩不時之需。

Not enough money to buy a toy??

learning.covoji.com圖標

當孩子明白錢可以買想要的東西,知道用錢可以換取自己喜歡的玩具零食,對錢有了初步的概念,我們就可以開始給孩子零花錢。一般父母都會從7、8歲開始給孩子零花錢。

What is Money? | Covoji Learning?

learning.covoji.com圖標

父母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不能太多。同時教孩子如何分配零花錢。讓孩子決定自己的零花錢中應該花掉多少、儲存多少。

Teaching Kids About Money Spending?

learning.covoji.com圖標

孩子10歲就可以給零花錢。但是,鼓勵他自己想辦法賺零花錢更有意義。


認得錢了,有自己想要的,家長明顯不想給買的。就給零花錢。


從幼兒園開始的,第一次是從讓他給我搓背開始,搓背一塊錢,看著他很努力的樣子很可愛,這應該不算給零花錢吧,但是錢他是自己支配,第一次他拿上一塊錢買了一根雪糕。然後就是給他找了一個袋子,買菜後的鋼鏰都放進去,這些屬於他花,他最大的愛好就買拼插一塊錢五毛錢的小玩具,一買回來就拼插成汽車或者船一類的,感覺自己很有成就感,後來買了存錢罐,他反而對存錢感興趣了,不怎麼花,只要看見鋼鏰和五毛的紙幣就趕緊放到他的存錢罐里,一直到上了高中,才不理會存錢罐了。平時坐公交車沒零錢,他就會讓我從他的罐里拿,覺得自己也很有錢。

初中開始壓歲錢不再上交,隨他自己花,不再過問他的壓歲錢,一直到現在。除了初中給QQ花過幾次錢以外,其它的基本正常花。拿到身份證的第二天就自己去銀行辦了一張銀行卡,把錢自己存起來,但是沒有理財的觀念,只是為了網上花錢方便。花錢的方向就是耳機,鞋,衣服,還有文具一類的。

花錢是一種習慣,從小就開始,只要是人就懂花錢,無論多大。小的時候花小錢,大的時候花大錢,主要是知道該往哪兒花。

現在坐去學校大巴車10塊錢,火車3塊錢,堅決坐火車,自己有12306,網上自己買票,自己安排走的時間。每個月的伙食費,給他打卡里,他自己安排,多給錢不要。現在做什麼要有儀式感,給錢就好。

但願對你有借鑒吧


我們是5歲多一點,每天固定5塊,過年過節的紅包交由孩子自己打理,還是很成功的。

要想培養財商,先從花錢開始。

其實相對於有限的數學知識,更有意義的是學習接納自己的慾望,同時學習克制。

作為旁觀者,你會發現慾望這個東西有時候真的像魔鬼,極易從我們內心釋放,但是也可以發現孩子慢慢形成的理性,開始恨不得錢花不完,慢慢就會算著兜里的錢花,會想出說服我們補貼或者問我們借貸的方式,簡直就是社會的小縮影。這個過程我覺得非常享受,也很有樂趣。

我還帶孩子去擺過地攤,把家裡多餘的洗衣液賣了,然後利潤和孩子分成,給她當零花錢。

現在我娃不到8歲,自己管理的錢也上千了,不會亂花。我也不插手,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就好。


這個事哪裡有什麼「應該」?

男生女生不一樣。

孩子性格不一樣。

如果孩子已經上學,完全可以跟孩子商量,同時包含壓歲錢的管理。這是對財商的一個起始的教育。


我是在孩子6周歲開始給零花錢的,並且在9歲為他倆各自開了一個**銀行的活期賬戶,打算在年底告訴他們餘額是多少,並根據餘額按比例補存獎勵金。

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適當地給零花錢,並教會孩子怎麼花錢,是一個很好的財商教育過程。

3歲 練習等待

3歲時,孩子特別喜歡繪本,講故事從來沒有夠的時候,而我研究近視防控多年,深知3歲寶寶眼睛的嬌弱。所以,我會每次讀完一本,讓孩子休息一下眼睛,每本講完能等10分鐘再看,就多講一本。

4歲 學習數數

剛開始數大扣子,然後過度到數各種面值的錢(數學教具),再過度到學分類,最後學會加減。根據孩子掌握的進度,循序漸進,逐步學習。

5歲 拒絕不合理的要求

帶孩子去超市,去之前講清楚,可以自己挑選一種吃的或者玩的,挑選的時候可以多種選擇,買單時做出最終選擇。幫孩子學會選擇最重要的那一個,讓孩子知道永遠不可能得到所有想要的。所以,我的倆個孩子從來沒有在買東西的事情上糾纏過。

6歲 發放零花錢

零花錢不和家務或其它的責任掛鉤。責任是必須承擔的。零花錢就是他們自己可以支配的金錢。

每周一發放5塊錢,告訴孩子零花錢可以本周零花,也可以幾周積累起來滿足自己的小心愿。

考慮到食品安全問題,我和孩子商定,零花錢不買零食,或是在周末一起去超市的時候額外滿足。

並且承諾在自己能全部讀懂食品說明書,並熟記不安全食品成份後,可以自己選擇食品。

7歲 討論長大以後做什麼

發放零花錢時,偶爾和孩子討論長大以後做什麼。讓孩子明白工作可以掙到錢,零花錢是父母通過努力掙來的錢,長大以後需要自己去掙錢才能花。

如果從小足夠努力,長大也幸運的話,工作除了掙錢,還可以從中得到快樂。

8歲 了解成本

讓孩子知道成年人必須支付賬單,教會孩子看懂家庭的常規賬單有哪些,明白金錢的來源和去向。

9歲前,孩子的零花錢一直都有一個漂亮的儲錢罐在向孩子招手,因為喜歡,所以也不隨意亂放,每次收到零花錢就會很認真地放進去。

小兔子屬相的孩子怎麼會不喜歡這樣的儲錢罐呢

9歲 開一個存款賬戶

告訴孩子存款賬戶的各項功能,隨時可以存款,取款要說明用途。年底根據存款餘額按比例獎勵,鼓勵孩子適當存款。

孩子快10歲了,後續計劃教會孩子更多的金融知識、消費知識,傳達更多的消費觀念。

10歲學慣用卡知識

銀行卡的種類,使用卡的正確方法。比如:信用卡花出去的錢是借來的,到時間是需要還的。

11歲理性消費觀

最近注意到電梯里的廣告非常多,就是非常好的教具。

可以針對這些廣告內容,告訴孩子廣告的作用是引導消費,要讀懂哪些是自己要的,學會理性消費。

12歲示範理智購物

購買的渠道有哪些?各渠道優勢和劣勢是什麼?什麼時候購買便宜的?什麼時候購買高品質的?如何區分品質(材料、做工、品牌)?如果正確比較?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就用【贊同】握個手吧;如果您認為這個回答有用,請點一下小【心型】;趕快【收藏】起來吧,那樣你也能幫助到更多有相似困惑的朋友啦!

@知乎親子


上四年級的時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