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產崛起!下游銷售額超萬億 半導體迎接重大機遇(附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1月21日,市場放量反彈,三大指數齊齊收紅,個股漲多跌少。值得一提的是,滬深兩市成交額重回萬億水平,上證指數也再度突破3600點關口,全天上漲1.07%,報收3621點。

市場再次回暖,主要得益於目前較為寬鬆的流動性。通過逆回購操作,央行連續3天的凈投放總額已超過6000億,進一步確認了春節流動性投放的重啟。所以後市依然樂觀,預計會繼續享受到央媽帶來的陣陣暖意。

在舒服的流動性下,多個行業都出現了寶貴的掘金機會,迎來進口替代良機的半導體產業正是其中之一。

自去年10月底回調結束後,半導體指數再次走高,去年11月至今的累計漲幅超過28%。其中有兩隻個股大漲超過60%:新潔能(605111.SH)、韋爾股份(603501.SH)。

半導體申萬指數近期走勢

半導體行業的掘金機會,究竟蘊藏在哪些領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索。

政策推動,加速成長

基於國產半導體的戰略地位以及中美半導體競爭,我國提出了半導體自給率目標:2020年自給率提高至40%、2025年提高至70%。經過國產廠商多年的追趕,我國集成電路高端關鍵裝備已形成一定支撐能力,國產半導體設備已經完成「從0到1」的突破。但目前來看,要完成自給率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十四五」將是國產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國產半導體設備將迎來國產化的重大機遇。

供不應求,迎來進口替代良機

需求端:近年來,雲服務、大數據、遊戲、醫療技術發展迅速;5G、物聯網、人工智慧要求更強的互聯;新能源汽車受到大力推廣。各種技術更新都在為「晶元-集成電路-半導體」這條產業鏈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2020年12月,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發佈了2021年全球晶元預期銷售額,預計將增長8.4%至4,694億美元。半導體的需求預期不斷增長,產業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

供給端:由於海外疫情影響短期生產,以及對供應鏈安全的長期考量,國內外終端廠商轉單意願強烈,國內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三個細分領域出現了明顯的景氣度傳導作用。

由於供不應求,半導體集成電路產能從2020年底開始出現持續緊張,導致製造、封測價格上漲,晶元交貨週期延長。在產能緊缺的背景下,半導體產業有望大規模擴產,帶動半導體製造設備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先進半導體設備的進口一直受到限制,因此國產半導體設備的替代前景十分廣闊。

半導體產業圖譜

資本加大投入,提振產業信心

1月14日,全球代工龍頭臺積電近期召開說明會,披露其2020年資本開支為172.4億美元,預計2021年資本開支為250至280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200億美元,其中,80%的資本開支將用於先進位程,約10%用於先進封裝與光罩製作,剩餘10%用於特殊製程。臺積電作為龍頭企業,對下游需求看好,加大資本開支尤其是先進位程節點的資本開支,大大提振了先進位程半導體設備的產業信心。

作為產業基石的半導體設備,保證設備自主可控,是半導體製造端的重中之重。在宏觀政策的扶持、產業資本的助推下,半導體設備已經逐漸從低端設備向高端設備替代,而且部分設備已實現高端突破,國產設備市佔率有望逐漸提高。

券商:關注業績分化

萬聯證券表示,展望2021年,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產能持續緊張,臺積電等企業加大資本開支力度,有望拉動半導體設備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我國半導體核心設備進口受限,半導體設備的國產替代進程有望加速。

具體到個股上漲邏輯,中泰證券認為半導體行業將從主題切換到業績,開啟成長兌現階段:集成電路是國家戰略新興行業,目前國內半導體在設計、設備、材料等和國外差距明顯,國產替代率較低。但從華為海思的崛起、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科創板的推出,我們認為國內半導體將迎來較好的成長時間,而且隨著5G、AI、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爆發,半導體業績和估值等將迎來戴維斯雙擊。對於2021年後科創板時代,我們預計半導體後續估值上升空間有限,後續將進入業績分化的成長兌現階段。

個股方面,綜閤中泰證券、安信證券、萬聯證券等券商的推薦,建議關注半導體產業各環節龍頭企業:

同時券商也提示,集成電路製造及封測產業擴產不及預期、設備國產化進程不及預期、供應鏈安全等風險。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作者:研究員畢永豪 編輯:譚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