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好叫「媽媽是為你好」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當孩子不能理解或不願接受的時候,大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很有殺傷力,大多數時候效果明顯。

孩子吃飽了,媽媽會說「再多吃點寶貝,媽媽是為你好」;寫完作業了,媽媽會說「再多寫點,媽媽是為你好」;剛剛變天,媽媽會說「多穿點寶貝,媽媽是為你好」;被老師批評了,媽媽會去找、去鬧,媽媽會說「我的孩子在學校不能受委屈,我去鬧是為你好」……

看過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大概意思是說,為了孩子,父母多麼的辛苦:選幼兒園,排隊;選小學,排隊;上中學,陪讀;中高考時,陪等……最後總結了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要知恩、感恩!

是啊,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華哥想換個角度來說:這種父母心真的很可憐!必須要這麼可憐嗎?這種可憐的背後,帶給孩子多大壓力?又有多少「可憐」其實只是情感勒索?

「媽媽是為你好」的背後,其實傳遞了對孩子的不信任、自己的焦慮、害怕孩子失敗而妄想替代成長。從深層來看,父母做那麼多,不管該做不該做,都替孩子做了,潛台詞其實是在推卸責任:我都做了那麼多,你再不好,就不是我的問題了,就是你自己沒出息了。

有一種愛叫放手,有一種好叫信任。華哥覺得,父母對孩子真正的好,是信任,信任孩子的能力;是尊重,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發展規律,不替代、不限制、不包辦;是等待,等待孩子的成長;如果「媽媽是為你好」不再出現,而是變成「媽媽相信你」、「媽媽尊重你」,「媽媽等著你」,那麼父母心將不再可憐,而一定是可愛的;我們孩子的成長不再可憐,而一定是彩虹般的絢爛。


湖南衛視《少年說》中,一位媽媽打著都是「為了你好」的旗號,傷了孩子卻不自知。

這個女孩情緒激動憤慨的說,自己的媽媽總拿自己跟自己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全聯盟第一的閨蜜比較,這讓她很受傷。

還說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你這麼差,怎麼會有人願意跟你做朋友。

最讓人絕望的是:無論自己怎麼努力,媽媽永遠都是打擊,看不到自己的努力。

父母以為是對孩子好,對孩子來說卻是枷鎖,無力掙脫。

是啊,當父母給予愛的方式,和孩子期待的愛,沒了交集,只剩傷害。


作者:小C鏈接:為什麼說「我這都是為了你好」是一種強盜邏輯? - 小C 的回答 - 知乎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都是為你好」

一定要考名牌大學,不然長大了就是做苦力活的!要選熱門專業或者理科,興趣愛好不能當飯吃!——我們這是為你好。

工作還是要穩定,最好是考公務員!——我們這是為你好。

什麼時候找對象?人還是要有個伴,不要太挑剔,差不多就行了!——我們這是為你好。

不買房怎麼能結婚?房子才是命根。他家要是買不起房,你就再找找別人呀!——我們這是為你好。

又到了「都是為你好」登台唱戲的季節。

過年回家,這句話出現率何其之高?

簡直像個大殺器——明明要趁春節長假好好陪陪逐漸年邁的父母,此話一登場,談話立馬就能變爭吵。

20歲之前,父母在很多人心中就是權威,順從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20歲以後呢?我們自己的人生已經獨立展開。即便不相信父母說的是對的,也扭不過那份苦口婆心,不想面對持續的衝突,或是改不掉多年的習慣。考公務員,草草的戀愛,在他們期望的年齡嫁娶他們中意的男人或女人。

是啊,父母真的是希望我們好。用他們最無私的初心,最熟悉的方式,最真實的想法。在他們的見識、能力和價值觀之下,給出他們掏心掏肺的建議。

但最終發現這種被安排的生活並不快樂?隱約覺得自己的人生被耽誤?過年回家,再聽到「都是為你好」,質疑、抵觸、甚至是厭煩。我們該如何表達?我們可以如何回應?

「為你好」,這是父母的動機和初心。它包著善良的外衣。

但如果因為動機好,就得出結論:這個動機之下的言語和行為也是合理的。那就是一種思維謬誤。

一個人應不應該考公務員,不應該因為父母的這個「建議」是為了自己好,而應該因為這個工作選擇是自己分析利弊後的結果,與自己的價值觀相匹配。父母,並不一定懂我們,也無法為我們的選擇承擔後果。

「我們都是為你好」不應該成為父母控制子女生活的萬能金句。

如何破解這句話?這是一份短期應急指南,或許這個春節,你可以試試。

1、 設定目標和原則:

目標:盡量減少衝突,改善關係,讓父母增進對自己的了解、理解和認同

原則:愛、善意、平和、幽默

2、表達對父母的理解,肯定他們的出發點,盡量讓他們感受到共情。

「我知道,你們心底里是為了我好。你們擔心我工作不穩定。擔心我以後覺得孤單。擔心我嫁不出去了。這些我都理解。」

3、判斷和父母溝通的迫切性:

-你的父母對你生活的參與度有多大?

A 重度參與 B 偶爾參與 C 很少參與

-你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如何?

A 關係緊張或疏遠 B 關係尚可 C關係和睦

-你和父母發生決策或言語衝突的頻率有多高?

A 經常衝突 B 偶爾衝突 C 很少衝突

如果有2-3項選擇了A,代表迫切需要溝通。

4、判斷和父母溝通講理的可能性:

-你的父母是否總提起,想回到六七十年代的社會?

A 經常提起 B 很少提起 C 從不提起

-你的父母是否會反思自己的言行?

A 很少反思 B有時反思 C經常反思

-你的父母有多麼看重你的快樂和感受?

A 很少看重 B 有時看重 C 非常看重

如果有2-3項選擇了A,溝通的成本比較高,成功的幾率小些,但也不是沒可能。

5、如果你和父母尚有可能溝通,可以嘗試這麼幾點:

-尋找反例:反例不一定總能說明問題,但對父母來說,反例的作用不容小覷。

如果被逼婚,找些被逼婚後不幸生活,鬱鬱寡歡的例子。

如果被逼考公務員,找些中年下崗,缺乏能力,轉行無門的例子。

如果被逼做學霸,陪他們看看《三傻大鬧寶萊塢》,或是講講抑鬱自殺的好學生的例子。

-分析利弊:父母有時對自身觀念的弊端缺乏認知,清楚的梳理出來,有助於更新他們的認知。當然,這要求我們對利弊有一些基本的理解。

例如,如果結婚的時候沒有任何感情基礎,並不了解彼此,結婚後可能面臨的問題是:不願包容或付出、核心價值取向不合、對方人品有問題等。如果婚後才發現這些問題,可能導致更壞的後果,例如爭吵、冷戰、家庭暴力、出軌、離婚等。夫妻關係差,很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現在的年代,和父母生活成長的年代也有很多差異。相反,如果再給自己一些時間,去了解自己的價值取向、了解婚姻和潛在的戀愛對象,有若干好處。每處都可舉若干例子或研究為證。

-自我剖析:很多時候,你越拿不定主意,父母會表現的越強勢。 你需要盡量自信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觀念。

還有的時候,父母不了解我們,不了解我們為了解決問題作出的嘗試和努力,與此有關的糾結和反思,也沒有認識到我們個人的獨特之處和能力。試試和他們分享一些故事和細節。

-執著提問:當你的父母自說自話,完全聽不進別人的觀點,嘗試執著的向他們提問,或許能滿足他們表達的慾望,也能讓他們看到無法自圓其說的漏洞。如果父母所答非所問,就重複提問。語氣要平和而淡定。

為什麼人一定要在30歲之前結婚呢?31歲結婚,和29歲結婚有什麼本質區別?如果我在29歲嫁給一個不愛的人,婚姻不幸,比起在31歲嫁給一個很愛的人,婚姻幸福,你更願意看到哪個結局?就算年紀越大,幸福嫁人的概率越低,但如果嫁給你說的這個人,我已經明確知道不會幸福,你覺得我應該怎麼選?你說這個人不錯,具體說說他有什麼優點?你常說父母難免操心,我看小王和我情況差不多,她媽媽從來不過問她的事,兩人關係和睦,這又是為什麼呢?……

6、如果你和父母溝通的可能比較低

-再嘗試一下

-如果持續溝通無果,那試試有意識的轉移話題,要揀父母感興趣的話題說:

「你什麼時候找對象?」

「你當年怎麼找到我爸/媽的?」

「這個茄子真好吃啊!明天還做這個行么?」

「二姑介紹的對象,什麼時候去見?」

「年後我可能會升職加薪。」

-如果轉移話題無果,那試試左耳進右耳出,說一套做一套(突破底線,有木有?),反正過完年就能恢復自我了

-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無果,只能靠過年期間緊急開會、加班來解救自己了,記得給自己發三倍工資

-最不濟......

其實除了「我們都是為你好」,我們常常會被別的動機綁架,或是用動機綁架別人。

不僅是動機,我們還會被公眾綁架,被傳統綁架,被道德綁架。

當然,這只是個短效應急指南,要想活出更清醒而快樂的自己,要想與人平和的溝通和相處,需要不再被綁架,也不去綁架他人。我們要認清上面這些「恐怖分子」的嘴臉,它們的行為模式,它們的危害,它們的複雜性和合理性。

這是一堂理性溝通的基礎課,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

就在C計劃,春節之後,我們的課程,帶你一起識別那些綁架了我們的動機、公眾、情感、專家、傳統、暴力和道德。

我們需要,理性、平和的人際關係。

要愛,更要自由。

以上。


可以這麼跟他們說:沒有一個孩子是哭著喊著求父母把自己生出來的。所有哺乳動物都會養育後代但只有某些人類會感覺自己吃虧了。父母選擇把一個人帶到這個世界上那對他好就天經地義,否則禽獸不如。
能好好溝通的就去跟父母溝通,沒法溝通的就在表面上順著他們,最沒用的應對方法就是抗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