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代入能力較差。

2.他對痛苦的絕對程度的定義更深。

2.1他見過無數極深的痛苦。

2.2他經歷過極深的痛苦。

3.他能洞悉罪惡的本質,故可以看到有些人的痛苦是罪有應得,故不同情。但你看不到,所以你同情,所以你認為他缺乏同情心。


謝邀。

他見到的不堪與痛苦太多了,而你覺得值得同情的對象,在他眼中,似乎是擦破手指的孩子。

每個人面對的一切都不是那麼相同,對於你來說,你的同情需要有人見證,而對於有些人來說,面對他人的苦與難,永遠要表現出那份堅強,也許,在某一個無人的時刻,他也會潸然淚下,不是他沒有同情心,而是他,是你們最後的堅強。


誰也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 所以也無權指責別人


說說我自己吧:

有時候覺得挺自責的。

想到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運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前幾個月看Jordon Peterson講IQ的時候,說社會上有10%的人智商不足以勝任最基本的工作,但是 conservative(保守派)覺得只要努力,所有人都能成功。liberal(自由派)認為所有人都一樣,所以沒有差別。

不幸我有極端conservative但又沒有核心價值的家庭,幸好我爺爺奶奶並非如此,或多或少也有點關愛和一些好的童年記憶。

每次做一些事的時候,那種從小到大的「只要努力,什麼事情都可以」的觀念就一直會嘗試支配,所有的心理痛苦,生活環境,精神世界,藝術人文只是無病呻吟, 毫無夢幻可言。

這種思維其實是一種恐懼,潛意識裡知道自己被種種事情和思維支配決定著而卻想要人定勝天。其實挺可悲的。

這種想法會導致對自己不切實際,想要做所有的事情但是不給自己時間休息,社交,尋求精神安慰。對別人沒有同情心,總是根據事情的對錯加以判斷,卻沒有考慮背後產生的原因。

很感謝我高中的一些藝術時光,總讓我想起了不起的蓋茨比里開篇的話: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最近一直在想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如果一個人傷害了我,我是不是應該傷害回去。我想以前,我應該是會的,殺人償命,以眼還眼,誰要是對我不好,一輩子我都要讓他有陰影。

非常叢林法則和conservative的思維。我也用這個思維做過很多過分的事情,也經常過於直接批評別人而忘了很多人都曾有些不幸的遭遇。這種說話方式也是這種「直」的思維的一部分。

最近我意識到了。多一點同情心吧,至少。


一般人體驗一遍我經歷過的事情估計會瘋


除了大家所說的經歷得多,其實也會有生理上的原因,如反社會人格,自閉症,這些為生理問題。


有的人ta的關注點只在自己身上,每天光想吃啥穿啥買啥就讓ta頭疼,看到路邊的流浪漢可能想的只是這種人怎麼還活著吧


越有同情心 就失去的越多 因為你有同情心啊! 突然有一天你不在同情別人了 你看這些人怎麼罵你沒同情心


實質上冷血的人有么,有但是比較少;

一些人自己過的都很苦,沒時間心情同情別人;

還有人看多了世間繁華落寞麻木了而已,醫生見的死亡很多,哪同情的過來;

同情別人相當於感同身受,同情心泛濫會出事的。


不同情,就是因為覺得這件事沒什麼。

所以對於正常會產生同情的事,

要麼這個人經歷了太多以至於達到覺得這不算痛苦的程度,但是其實這樣的人不多

要麼是這個人太以自我為中心,容易覺得自己經歷的最難,其實並沒有體會過什麼真正的痛苦,所以不知道當事人經歷的是什麼,極端例子比如某些小學生黑化

同理,同情心過度有可能因為一個人太天真什麼都沒經歷過,也可能是因為他經歷太多對於自己不了解的部分容易代入自己曾經的痛苦產生同情

所以

其實沒有定論


我在12歲,我父親胃癌過世,在此之前我家是開寶馬x6的,也預計會在廣東某省會城市買房,因為這件事。轉到湖南湘雅醫院醫治,前後一年,家底耗盡,實在沒錢了,就放棄,一直在家等死。彌留的那兩天,我們從廣東回來(我們當時還在廣東念書,一直都是媽媽照顧),手牽前手後陪著,當時的幾個弟兄都說不看我們家的冷(就是口頭答應我爸說會照顧我們,不會讓我們過得很難過)

爸去世之後,他們許了很多承諾都不算數了,我們也沒辦法在廣東繼續念書,回到了老家,靠我媽一個人支撐,然而我的小爸(我爸的親弟弟),他的兒子讀的貴族學校。卻捨不得錢贍養爺爺奶奶,以前這筆錢的大頭都是我爸爸出。

現在是得過且過的樣子,其中還有一個我爸的兄弟,治病的時候借了2000塊錢,人還在的時候說不用還放心,這邊人不在了,就問我們要錢了。說他們也困難,然而他們之前建房子借了4萬多,我們一直都沒提過。

呵呵,我想我這輩子很難有同情心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