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那不過是原始階段階段性勝利。

就像是xx時代的第一。

巔峰不是在你xx時代可以說的,更不要用什麼中國傳統或者水墨去給自己定什麼「中國學派」。

否則你讓日本動畫里的《白蛇傳》《輝夜姬物語》怎麼辦?

你說要突出民族傳統你怎麼看待《怪化貓》《千與千尋》

你要中國傳統《墨攻》怎麼辦?

你說你喜歡中國傳統

以上節選自攻殼機動隊2無罪

動畫難不成就是專門用來承載傳統的嗎?

就像說中文是用來專門用來承載中國傳統的

中國文化就是中國傳統一樣奇怪。

你讓三體怎麼辦?以後的可能呢?

給個機會,給中國的押井守,中國的今敏或者都不是,但比他們都要更卓越的中國動畫人一個機會。

歷史已經發生,未來還未到來,未老以前就不要賣……。

明天的天地還很廣闊,世界還有無數的可能。


上美是在毛時代,計劃市場時代,國家集中全國資源人才製作動畫。

《大鬧天宮》1961—1964年製作。國家砸了一百萬人民幣給上美做動畫。那是60年代一百萬!當時國家主席工資也才幾百塊錢,一個月7塊錢是四口之家生活費。到了70年代,當時一斤大米或麵粉是1毛錢,1斤豬肉7毛錢,即使這樣很多人家平時吃不起肉甚至吃不起米面,平時是玉米山芋土豆等粗糧。

上美集中全國美術學院高材生等各地人才。

上美不是石頭裡蹦出來的。上美在上海,上海解放前就是遠東第一大現代化大都市和影視作品中心。中國乃至亞洲第一部動畫電影就是萬氏兄弟1941年在上海租界(外面被日本鬼子佔領)製作的《鐵扇公主》。

50年代中蘇蜜月期,中國學習社會主義陣營動畫技術,當時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學派,朝鮮等國動畫都很發達,中國上美早年向蘇聯老大哥學了很多動畫行業技術。

你以為的《大鬧天宮》,大家不談錢談理想玩藝術。

現實中《大鬧天宮》,要錢有錢,要人才有人才,底子厚(上海影視),還有外國先進技術(蘇聯)。那作品質量當然過硬。


1961年 片長120分鐘的《大鬧天宮》

首先要說清楚一點,《大鬧天宮》和同時代的其他動畫影片完全不是一個規格,該片不僅獨佔當時中國動畫的鰲頭,甚至可以說它夯實了「孫悟空」之於中國動畫不可動搖的地位,使其成為了「中國動畫」的品牌符號。因此,談論其時代的動畫影片有時需要將它剝離出來,一分為二的看。當然,這個問題有點過於宏大,說清楚有點長,只能先簡單說幾句佔個坑,以後有時間再逐一討論吧……

那麼首先,需要論及《大鬧天宮》的體量問題,還要先啰嗦一下動畫製作規格的重要性。因為脫離規格談製作基本上都是耍流氓。這就好比拳擊不分重量級,足球不限年齡一個意思。《大鬧天空》的製作配置和資金投入雖然我沒有具體的數據,但可以按照動畫製作的常用標準——時間,來做基本判斷。上網簡單粗暴的確認了《大鬧天空》上、下兩集的影片總時長,共計120分鐘,比普通電影最常見的90分鐘這個標準都長,憑這點就足夠冠絕同時代的一眾國內動畫。同期其他影片的體量基本在20分鐘左右,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大鬧天宮》的製作規模是巔峰於國內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能夠與之比肩的作品。哪怕是十多年後的《哪吒鬧海》也只有70分鐘左右。這也是為什麼提起那個時代的動畫,我們幾乎總是會最先想起《大鬧天宮》的原因之一。甚至正是因為它,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孫悟空」這個角色在中國動畫史上的最頭牌的地位。

中國動畫學會的這個logo會有國人說看不出來設計原型是誰嗎?

美猴獎/金猴獎,中國最高規格的動畫獎項之一,取名以及品牌形象的來源就不啰嗦了。

多年以後的爆款國產動畫《大聖歸來》的熱評中,國人對於孫悟空的情懷隨處可見,而孫悟空 的動畫形象,上影廠版的《大鬧天宮》功不可沒……

網易雲音樂下《大聖歸來》動畫主題曲下的熱評

豆瓣《大聖歸來》下的熱評

當然我並非想表達體量大就等於質量好,這是兩個不同的標準。啰嗦這麼多,只是想強調一下,之所以題主要註明「那個時代」,我認為或多或少的也證明題主是認同傳統中國動畫和現下的中國商業動畫現實上是脫節的。要說今天的中國商業動畫狀態,基本上一直還處在本土動畫轉型失敗後對日美動畫的模仿學習之中。(我之前的一篇回答里稍微細緻的說過一點這方面的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拐過去一看)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2511733?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那麼追根溯源,今天中國商業動畫的本體其實不在中國,而在日美。想要對比當時的中國動畫,對象不應是當下的中國,而應該是當時的世界。但若是單比體量,當時的國產動畫根本不夠打,以幾十年前中國的經濟水平能做出《大鬧天宮》已然是個奇蹟,電影規格的片子,國內很長一段時間裡基本就此一部。同時期的美國,彩色動畫電影的產能完全是碾壓級的……列舉幾個早於《大鬧天宮》二十年左右的美國彩色動畫電影。

1937年 片場83分鐘的《白雪公主》

1937年,片長83分鐘的《白雪公主》

1937年,片長83分鐘的《白雪公主》

1940年,片長120分鐘的《幻想曲》

1940年,片長120分鐘的《幻想曲》

1940年,片長120分鐘的《幻想曲》

不吹不黑客觀地評價,論做工,論美術,無論彼時還是此時美國動畫絕對世界標杆級的存在。經濟實力,技術積累擺在那裡,不承認這點是不講道理。

當時的中國動畫先進在哪裡?或者說優點在哪裡?除去「體量」這種具象的標準,說一點抽象的——藝術水準。藝術水準可以說是很靈魂的議題,說它靈魂在於它見靈見性,不完全以投資的多寡見分曉。富可如米帝迪士尼大財團,重金揮舞之下,角色動畫速率飽和,表演絲滑如玉,影片配樂規格可以直接上交響演奏……但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動畫藝術家們也可以樸素大方的創作出一部部夾雜著南腔北調普通話,幀速率不飽和,甚至有時候有點走形的彩色動畫來。這些硬體條件的限制,並沒有阻礙住藝術家們的創作。

1961年 片長120分鐘的《大鬧天宮》

論做工,論體量,受時代的制約或許略有遜色。但若論美感,論創作者的真誠,當時的中國動畫是完全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一方動畫的。無論哪種藝術種類,美的方式有千萬,但是美的表達都必須是真誠的。歷史的目光如炬,不容絲毫的虛情假意。多年以後的我們,可以看到時間留在作品裡的痕迹,嗅到特殊年代價值觀的餘味,但動畫本身無一不美,無一不真誠。這種真誠不僅是挽起袖子搞生產的真誠,更是一種對生活,對理想,對美的真誠。沒有嬌柔做作擦邊球,也沒有屎尿屁的摧眉折腰獻俗媚,就是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自信。這種對美的自信成就了新中國的氣質和千年傳統人文藝術的真正結合。所以這樣的作品不僅能打動世界各國的獎項評委,時隔多年後的觀眾依然能夠沉浸其中,獲得美的感動。如果說什麼是藝術的高級體現,我想能夠跨越意識形態藩籬,跨越文明邊界,跨越時代間隙的作品當如是。

如此的動畫氣質,當下的中國動畫可謂幾乎消匿殆盡……所以若問何為當時動畫的先進?我想應該是那個時代所折射出的,屬於中國文化骨髓里不可複製的精神氣質吧?那是中國動畫藝術家真正向前邁出的探索的一步,其內核是不可複製無可替代的。最後,希望,希望吧,希望有朝一日中國觀眾還能在中國動畫的熒幕上看到活著的這種精氣神……


非業內,不過據我所知,沒有電腦沒有如今的高新技術,那個時代的作品是由大師們一幀一幀徒手畫出來的,看一看大鬧天宮的時長,再想像一下它所需要的繪製量、它最終呈現出的完成度包括京劇式的角色表情和配樂,在那個時代當然是精品中的精品了。


個人感覺那個時代的國漫,沒有美漫或日漫的痕迹。內核是中國傳統故事。水墨的畫也是代表了中式特有的朦朧之美。有故事,有情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