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排除自閉症會存在誤診的情況。

但通常自閉症的癥狀比較明確,是比較好判斷的,一般不會誤診,尤其是去專業的自閉症機構或者是精神機構,誤診的幾率其實是非常小的。

自閉症存在誤診嗎?杜佳楣講孤獨症的視頻 · 465 播放

那麼有哪些因素可能導致自閉症被誤診呢?

1、嬰兒期的診斷

在生命早期,嬰幼兒生理髮育指標都大致接近的情況下。因為孩子自身能力都比較弱,所以自閉症的孩子跟普通同齡孩子之前並無太大的差別。就算是專業的自閉症診斷,在孩子3歲以前,醫生都不會直接給出確診的結果,而是告訴你孩子是「疑似自閉症」。

2、自閉症孩子常見的共患病

自閉症譜系障礙常常與其他疾病共存。曾有專家採用兒童青少年精神病評估父母版(CAPA)對112例自閉症和其他廣泛性發育障礙的共患病進行診斷。發現70.8%至少有1種共患病,52%有2種,38%有3種以上。

自閉症除了社會交往障礙、溝通交流障礙、刻板重複行為3大類核心癥狀外,患兒還常常伴有多動、注意障礙、情緒不穩、自傷、衝動攻擊等癥狀。

其他常見的共患病還有:焦慮障礙、抑鬱障礙、強迫障礙、多動症、對立違抗障礙和品行障礙、抽動障礙和抽動穢語綜合征、癲癇、進食障礙、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期首次診斷的人格障礙等等。

這些癥狀可能僅僅是孤獨障礙患兒存在的非特異表現,也可能是其他的一些不能單獨用自閉症解釋的癥狀或疾病,即我們稱之為自閉症的共患病(與自閉症共同存在的疾病)。

它們與孤獨障礙核心癥狀一起對患兒預後產生更加嚴重的影響。

共患病的癥狀會掩蓋或遮蔽自閉症本身的核心癥狀,使得誤診或者延誤診斷。同時共患病本身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教育和康復效果。對自閉症常見的共患病進行診斷和研究,有助於我們及時發現孩子異常,針對共患病制定特殊干預計劃,減少功能損害。

3、醫生的專業性

可能給出診斷的醫生本身並不專業,不負責任,這種情況雖然不常見,但不排除有可能出現隨意診斷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客觀看待問題,仔細比對行為量表上的結果與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如果發現確實有些出入,那麼可以考慮尋求二次診斷。

以上這三種情況都有可能導致孩子被誤診為自閉症。

但是我建議家長不要在「孩子是否被誤診」這個問題上糾結或者耽誤太久的時間。如果孩子現在還沒有達到「適齡」的能力,那麼我建議不管是干預也好,還是通過其他方法提升也好,一定要及時應對。

雖然很多家長還會提到醫生只通過幾張量表就給我家孩子「扣帽子」說ta是自閉症,但是專業且有經驗的的醫師診斷一般不會出現誤診的情況。如果一個醫生的診斷很迅速,那更加能說明孩子在行為上的表現與普通同齡孩子的差距略大,這時應及時、積極地進行干預,切勿錯過孩子的干預「黃金期」。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誤診率很高,國內自閉症判斷,有三個醫生比較權威,注意,判斷不是治療,只是確定程度哦。北京協和尤欣,南京南腦柯小燕,廣州鄒小兵,前兩個女醫生推薦,名聲比較好。


十年的特教經驗來告訴你,自閉症誤診率正常來說是很低很低的,原因有二,第一,三歲以前,醫院裡的大夫基本不會確診,會採用一些疑似、傾向、譜系等來定義。第二,確實有誤診的,也是有原因的,大部分醫院裡的診斷都是量表式,家長填寫的,大夫可能只有五分鐘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和孩子互動或者觀察,也會受孩子當時的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如果讓一個醫生長時間接觸孩子觀察孩子,大概率是不會誤診的


較高,我兒子就被誤診過。還是要看醫生的水平。


1、在自閉症的診斷上是主觀判斷,沒有數據支持就會有誤診的可能性。孩子就診的表現狀態也會造成結果差異。2、譜系障礙範圍很廣,有重有輕,很多輕度的scd隨著年齡的增長,程度會減輕,會給人感覺被誤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