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不能清楚意識到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實際情況,不知道怎麼才能科學認識自己,做到科學的自我反省省。


提「科學」這個詞,就表示你用力用錯了方向。這個可能是你覺得困惑得主要原因。

科學在大多數人眼裡代表著正確,唯一,客觀,真理。

然而,人生卻並非如此。

在人生問題上,如果你秉持著「唯一,真理,正確,客觀」這種信念,就會讓你走上歧途。

人生,正好上相反的,不唯一,亞真理,部分正確,主觀的。

我們從來不會覺得真理居然還不唯一,還不客觀,還不是完全正確?

很遺憾,在這個領域就是這樣。

人生,就是圓通,靈活,權變。這是基本的特點。你做不到這些,你就沒活明白。

所以,沒有什麼科學不科學地看自己,主要地是要建立一種多元地世界觀,凡是存在,都應被尊重,樹立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你必須要掌握圓通,靈活和權變的藝術。

但很多人也只是停留在這個層次上了。在此基礎上,如果你還想堅持自己的價值觀,那你還需要有實力和能力來改造自己的「靈活和權變」使他們為自己的價值觀服務。

沒有什麼唯一的標準來衡量一個人,尋求一種客觀的標準或者方法,對於極具個性的自我來說是徒勞的。

首先要破除這種「科學」迷信。在此之外,才能找到一種和諧的自我相處之道。

任正非說,他這個人就是,自己的短板就直接說去他的吧,不管了,只把自己擅長的東西搞好就行了。人有缺點,給配個趙剛就行了。

每個人認識的世界都不同,不必去找唯一的方法,自己走的路子就是適合自己的路子。走得不對了,自己能覺察到,自己自然會糾正過來,一般這都是收斂的過程。

人生問題,不可能像在學校里一樣有準確的定義,有老師給你反覆講解,確保每一位都理解地沒有歧義。這些都是學校留給我們關於這個世界的「科學」地印象,好像所謂問題都被定義好了,我們只要看看給定的條件,就可以準確地計算出結果一樣。

多數,都是採用一種叫做「否定之否定」的迭代方法來逐漸逼近最適合自己的路子的。而不是一開始就能計算出結果來。

人生慢慢,黑暗中上下求索吧。加油!


最起碼要懂得科學思維,知道科學思維是怎麼回事,然後熟練之,然後用在自我的審視和分析上,客觀一些吸收必要的知識,這樣基本上可以正確地進行科學的自我認識和自我反省了。


自我,是一個不可重複的個體,無法進行二次驗證。

所以也不存在科學的認識自我,反省自我。


好問題。能發出這種問題,真的很不錯。自我認知和自我反省,兩者相依相靠,還要加上一個,自我修正。認知和反省目的是為了修正自己,提升自己。由於我們知見和智慧有限,需要藉助法,以法為鏡,時刻對照,法越正,鏡越清晰,越利於我們成長。這個法就是有成就人的經驗和開示。所以你需要一個善師,或者一個正確法,以此為對照,一直走下去,慢慢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謝邀,首先申明我不是在宣傳宗教迷信思想。我只是科學合理的借用佛教的一些方法而已。那麼接來下我向題主強烈推薦「止觀」、

「止觀」也稱「禪定」,是一種佛教的唯物主義觀察法。按佛教理論,人對事物的認知分為「眼,耳,鼻,舌,身,意」簡稱六識。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就是基於此六識而起,比如你看見一盤小龍蝦,你看著不錯(這是眼識),加上聞著也不錯(這是鼻識),於是動手了(身識),塞進嘴裡,味道真不錯(味識),於是動念想,再來一盤(意識)。

而我們之所以看不清自己就因為我們被六識所擾,周邊干擾事物太多太多,無時無刻以不同的方式在對你進行干擾,好比你去談一個項目,甲方給你說的(耳識)和你看到的(眼識)會最終在你腦海里對這個項目形成一個初步的判斷(意識),而這個判斷一定摻雜了耳識和眼識的干擾。再加上你的價值觀和個人喜好的摻雜,你的結論一定是會被各種六識所干擾的,而佛說一念起八萬四千煩惱指的就是我們在作決定時難免會受雜念和個人喜好所挾持。看不到事物真正客觀的本相,

那麼這時「止觀」就可以登場了,止的意思就是停。就是說我們可以讓紛擾的念頭止住,不然它繼續攪亂我們的思維,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專註於一點來研究問題。「止」具體說就是心念集中於某一具體事物本身,保持對它的全然專註,止息其他念頭對你的干擾(也就是盡量讓六識不要干擾你)也就是渾水觀魚,你要能排除水中雜質對你的干擾而直指魚本身。

而這時觀登場,觀顧名思義就是觀察的意思,你只有把雜質排除才可以直接觀察到魚的本質。而魚又不是固定不動的,也就說事物不可能以一個固定的形式永久存在,它一定是在變化的。那麼我們怎麼才能準確的認知它的本質呢?以觀火為例,假設面前有一堆火,如果風不斷吹動,火苗是不是會起伏不定?這就是思緒紛亂,而止就是止住外來的干擾,讓風不要吹動火苗,讓火苗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而你這時是不是便於觀察多了?而你能保持住這個全神貫注排除雜念的時間越久也就越利於你看清事物的本相,否則你看到的永遠都是起伏不定的火苗。

這其實就是禪修,它不是佛教徒的專利,任何人都可以從中獲利。我們進行禪修並不是要跳出輪迴或得到解脫什麼的,只不過是把禪修當做一種工具以達到自我提升,這對觀察力和決策力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喬布斯其實就是個掌握禪修方法的人,這是一種讓你更容易客觀認識事物和自己的好方法,且是科學有效的。簡而言之止觀就是一種科學的事物辨析法,可辨析他人也可辨析自己,禪定狀態下看自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情感因素的干擾從而看到真實的自己。你的缺點在這個狀態下不會得到情感給出的掩飾而是客觀真實的呈現在你面前。PS:我並不是說讓你在這個轉態下放棄自我的意識,如果有興趣可以考慮去正規寺廟聽一聽,我雖然初步掌握一些禪修的方法,也可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止觀(只可能是一定程度上的,完全程度就是在騙你,真的和尚也未必能做到,那涉及到更高深的東西,我們沒有必要去了解),但是我暫時不具備把這種方法以文字方式傳授給他人的能力,這倒不是我在故弄玄虛,而是有的東西靠文字是很難表述的。只有自己親身去體會才能了解。

我是從昆明安寧曹溪寺一位師傅那裡學習的禪定,因為我不是佛教徒也不相信因果輪迴,所以出於尊重佛弟子的原則師傅法號我還是不提。就是寺廟裡的講法,我混在香客居士里去聽的。聽了下來又向師傅請教,師傅知道我目的不是皈依三寶,但是一樣非常認真負責指點我其中關鍵。這其中不止「止觀」,關於「我執,出離心,無明」等只要不涉及經典,我覺得真是非常科學且實用的認知事物或自我的好方法。但我的信仰依然是科學,如果不喜歡寺廟氛圍,現在社會上的禪修班也很多,擇優報一個即可,只是他們讓你去什麼什麼名川拜什麼什麼大廟聽聽就行。即便去了也就當玩即可。不然一不小心給你搞出家了或對現實生厭也不是沒有的事。自己要明白自己在做什麼,想得到什麼?把這也看做你認清自我的一個過程就最好不過!

再次總結,我不是宣揚封建迷信。我永遠也不相信佛陀上帝之類「全知全能者」的存在,這類東西我這輩子應該也不會相信。我更願意相信佛陀其實就是古代的思想家和哲學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