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已加入知乎圆桌 ?影视职人说 | 青年导演养成记,更多「电影产业」讨论欢迎关注。

网剧 类似权力的游戏 假设某一季一个导演来拍

电影 比如指环王三部曲


泻药。

这个问题其实很值得回答的,尤其是在经历了2018年行业震荡的现在。

在这个问题中,最重要的不是哪一个更难,而是难的地方完全不一样。这样就造成了两个分类下,导演工作开展的完全不同的侧重点。下面主要从生产模式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2015年开始,到2018年,是视频网站(相对)自主制作爆发的四年。在这四年中,我们见识到了网站之间的搏杀和优胜劣汰。从最开始的搜狐视频,乐视,到现在的优腾爱三家瓜分,四年的网剧野蛮生长史带来了流量的疯狂增长,也让热钱趋之若鹜。可以说,过去的四年对于年轻导演来说,是最好的四年。

但是热钱从来不是慈善,在这四年中,因为大量的亏损(几乎所有平台都在亏损),导致平台之间的盈利模式和战争体系不断进化——

盈利模式:点击分账——广告招商——会员拉新;

战争体系:围剿小网站(提高单片约定价格)——联合平台(优腾对爱的打击)——断尾求生(热钱退水后缩减体量开始过冬)

而因为网站不计成本的制作(当然并没有一分价钱一分货),严重的挤压的电视台台剧的生存空间,于是电视台体系也在这几年中极度萎缩,到现在已经几乎没有垄断性质的议价能力了。换用一句话来说:门口的野蛮人摧毁了体系,跨界打击毁灭你,与你何干。

但是这样导致的问题就是,在热钱退水后,会员也增长到一个瓶颈期后,网站为了不继续大规模亏损让自己垮掉,在无法维持高溢价的投入时,必然走向保守的一面。共享单车大战就是前车之鉴,是每一个视频平台都不愿经历的惨剧。所以在投资规模缩减的2019年,优腾爱不约而同的改变了打法,开始有了自己的制作侧重。而侧重在哪儿?很简单,只有一个考核指标——热度。

热度的考核系统有很多,比如点击量,复看率,微博话题指数,但更重要的指标依然是新会员充值拉新率。同时也要注意到——视频网站是互联网企业的本质——互联网企业有的毛病视频网站也一个不落——所以在优腾爱系统中,大数据就成为了决策环节很重要的指标。甚至在三家中,有以大数据唯命是从的存在。那么大数据显示了什么呢?女性观众是购买力,是会员充值的源泉。所以三家网站在网剧制作环节(当然还有综艺)不约而同的开始走向了以女性观众为第一目标观众的深水区。得女性者得天下,这已经不是爱奇艺的口号,而变成了三家生存的关键。而市场给出的反馈也是符合判断的——《东方华尔街》制作精良,但是仍然敌不过《双世宠妃》的关注度,就是证据。

上面说这么多,其实是介绍了网站在最近10个月以来所发生的变化和动向。而对利益赤裸的网站,在决定了上述开发方向之后,就开始迅速的掉头。这就直接影响到了网剧导演的创作。

首先,剧的成本已经在前几年被拉高到了一定的层次,不再是一个小投资博弈的好机会了;另外,剧集的采购模式相当单一,甚至比之前一剧四星时还要单一——不是独播就是网台联动——所以给了网站相当大的权力去掌握和控制内容。很显然,网站的意见就是,我们的内容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而这个市场就是大数据。有网站在制作过程中,甚至都会用大数据来模拟明星和导演不同组合所带来的影响力。于是,大家就开始对内容端更加控制。

说到这里,其实就能看出来,网剧是一门2B的生意。甚至比在电视剧时期更加的2B。

在电视剧时期,只要能够获得采购部主任的认同,通常剧集都可以顺利进入制作,这里面有人情关系,也有个人趣味或经验的判断。而现在,网剧必须要获得大数据的认同。可是我们要明白一点——大数据是没有感情的,没有判断新的能力,也没有预测发展的能力,它所具备的,就是重复和检验。

但经过数据检验之后的成果就可以不由某一个具体的人来背锅,而是变为了某种集体意志。如果失败,裁掉的就整个小组好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导演应该如何完成创作呢?

首先需要考虑到的就是,制片人的诉求就是平台收片,给个好价钱。那么在制作过程中,不是为了博得某一类观众的喜欢,而是为了更多观众的喜欢而服务(会员拉新制度的结果)。所以创作者在这里有时候就不得不听从数据的意志——听起来似乎可笑,但是能够做到完全以自己意志为主的创作团队在国内不超过3个。数据告诉你,应该用谁,哪儿应该煽情,哪儿应该削减,再由导演来判断完成,我们会发现,剧的导演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工匠。他需要满足的不是观众的需求,而是B端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理解B的需求,并把B的需求变成自己的需求,然后再制作拍摄,变为自己的作品。可以这么说,在网剧中,大家比拼的是完成度和精确度,而这些,都是以瞄准女性观众为基础的。

但是电影端就不太一样。得益于电影的风险性,高回报性也伴随著电影制作(例如《无名之辈》)。而电影本体就是一个2C的买卖。在中国,电影的投资大部分回收来自于票房和版权交易。而票房又是其中的大头。那么电影经过制作直接进入院线,观众是花钱买票进场看戏的,一个人就是一个意志,这就是一门2C的交易。影响观众选择的原因也会相对较多,同时在观影条件上也需要专门的仪式感——这些都为2C创造了条件。在网剧中,充值会员通过充值可以看到平台上绝大多数作品,而且可以反复观看——那么他们在需求上和注意力上就会弱于电影,更多的需要其他信息的支撑(明星等)。而电影本身为了让观众值回票价,创作者需要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取悦观众(观众不会为已经烂大街的东西买单的),而这种新,在网站制作策略中,通常是要规避的(数据支撑不存在)。这也就造成了导演在制作电影时,他的精力主要就会放在如何创造新的东西上。这点和网剧的制作非常不一样。观众也会因为这样的新而买单。虽然投资有可能因为新的东西而亏掉(票房失利),但是因为可控的风险预算,也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但是剧集的亏损则会变成天价的事故,很多工作人员都很有可能因为一部戏的失利而丢掉饭碗。所以做剧方面,会更加的小心谨慎。

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时,就能通过生产模式的变化来理解这个问题中的「难」。对于导演来说,到底是为什么而负责,恐怕是网剧和电影导演创作时面临的最大挑战。


这样的类比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前提条件是不均等的,而且作为内容生产环节上的一员,导演的最终成品要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最重要的:成本,另外还有播放渠道、受众偏好、团队的能力等等。割裂了这些因素来做简单提问,基本只会得到没有概况性的回答。

就事论事地说,权力的游戏操作流程和指环王应该是不同的,对于导演所要求的审美、把控能力、工作效率、沟通能力都会有所不同,硬要回答的话,指环王肯定是比权游要求高的,毕竟指环王的导演已经功成名就,哪个普通观众可以随口说出权游的导演呢?


如果要出精品,都很难

如果要出劣质品,都很简单


电影 。不过这家需要不一样, 网剧来说基本都能拍,就看好坏了


应该是差不多的难度,如果要求精品的话。

但是呢,现实来说,电影难度要大一些吧


电影吧,不是内行人


这算不上一个好问题 大部分导演以为自己都可以 实际上都不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