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和日軍打時,和日軍戰損比往往是五比一甚至是六比一,但是為什麼到了抗美援朝時期中國軍隊和聯合國軍往往可以打出來一比一的戰損比,和美軍可以打出三比一甚至是更低,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我說一個原因吧。

仔細翻看國軍抗戰時的資料,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情況。

國軍資料很多都提到一件事,遭遇到優勢兵力日軍攻擊,抵抗不了,被迫撤退。

剛開始覺得沒什麼,後來突然想起來,抗戰時期國軍兵力是絕對優勢!!三個國軍打一個日軍還有喊加油的。

為何會不斷有報告說遭遇到優勢兵力日軍?理論上應該是國軍雖然武器不如日軍,但兵力應該比日軍多。而事實上,很多國軍被擊潰大多是遭遇比自己兵力更多的日軍。

於是不斷翻資料,不斷看書,看以前的地圖。忽然發現一個問題,國軍很多時候會報告遇到兵力優勢的日軍,是因為國軍整個高層都不會打仗。

簡單講,整個國軍高層幾乎都是用線型防禦日軍點型進攻。而日軍進攻往往伴隨側翼誤會。也就是說,假如十個國軍防禦五個日軍,國軍十個人會被分配但十個陣地,基本是連成一條線。而日軍會集中五個人一起針對某個陣地進攻,及發生戰爭時,局部戰場兵力其實是日軍五個人打國軍一個人!

從37年打到45年,國軍似乎一直搞不懂為何老是兵力不足。從46年到49年,國軍更不明白為何老是自己明明人多卻反被土鱉們包圍。

我看國軍的戰報,很是捉急!忽然有點理解委座他老人家為何老是愛好微操。看著捉急啊!我也想忍不住指揮下!

另外,國軍不會撤退。理論以及實際中,國軍只會一窩蜂的去打那種認為手到擒來的仗。一旦受挫立馬不知所措,而此時一旦被對方反攻或者接到撤退命令,國軍會立馬崩潰大亂。

典型去淞滬會戰,一窩蜂的衝過去,最初想法就是仗著人多優勢準備能死那一小撮日軍,一個個氣壯山河恨不得立馬衝鋒陷陣建功立業。可真來打起來,忽然發現不是那回事,於是不斷増兵,恨不得把全國兵力集中到上海這一個地方,哪管擺開擺不開。直到淞滬會戰結束,有的部隊還在趕來的路上。最後發現根本吃不掉日軍後,發布撤退命令時,軍隊不知道最基本的交替掩護。一窩蜂的撒丫子跑起來,後面修築的防禦工事,根本沒有起到應用的價值。

以為會長記性,誰知道沒多久又給你弄個蘭封會戰。

好容易日軍投降了。

他們就敢上孟良崮!

娘希匹!!!我不微操腫么辦!!!

看看那群土鱉打仗!幾萬人能包圍我胡大將軍十幾萬人!


我們發現:常凱申就沒拿他的士兵當人,而他的司令、軍長、師長、團長、營長到排長,也沒拿他們的士兵當人,凱申的軍隊始終是一支被動作戰的軍隊,撒出去,就完蛋了,只能抱團,無法主動攻擊敵人,坐等敵人的攻擊。在火力優勢的敵人進攻下,戰損比居高不下,才是正常的。

反觀紅軍,一直都是主動進攻一方,即使是戰略上的防禦方,也不例外。而進攻強調的打擊弱敵。這個淮海戰役很好的詮釋了這條原則,初期,黃伯韜較弱,被打了;中期,黃維較弱,被打了;後期,杜集團被削弱到孤立無援,也被打了。在朝鮮,仍然是打擊李偽軍為主,削弱米軍到一定程度就會攻擊米軍。柿子要撿軟的捏,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回到本題,進攻能使自己避實擊虛,當然戰損比小了。如果進攻是以卵擊石,則戰損比一定不小,陳安寶反攻南昌而隕落,也是個例子啊。


謝邀。

可以總結以下幾方面原因,未必全面。

1、共黨領導下的軍隊,和抗戰時期國軍軍制完全不同,共黨軍隊從開始搞的就是現代化的募兵制,即志願兵役制,而整個國軍隊伍中大量舊式軍閥部隊,基本還保留著舊式拉壯丁的方式。這個區別就在於,共黨部隊從將到兵,對自己為什麼打仗,打的是什麼仗,心裡都是無比清楚的。而拉壯丁形成的舊式部隊則不存在,這種區別直接就會影響到部隊的戰鬥力。

2、國軍內部派系林立,各派系都保持舊式遊戲規則,對一個將來說,兵就是資本,兵沒了自己就什麼都不是了,這種情況內部極易滋生在任何情況下首先要明哲保身,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思維。國軍要做到如臂指揮,那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兵數量越多,這種情況會越嚴重。而共黨走的是黨指揮槍的路線,如此就力量很容易擰成一股繩,做到戰場上如臂指揮,而且兵的數量越大,其爆發的威力會越大。例如朝鮮戰爭中,一野的司令指揮四野的兵,根本不存在任何障礙,而這種情況在國軍就幾乎不可能。

3、抗美援朝其實有一個今天大家都知道,但對其作用都忽視了一件事,就是毛岸英的犧牲。今天中國已經破除權威解放思想所以不覺得有什麼,但在解放初的中國,這件事對全中國所有人思想的衝擊那是巨大的,對於志願軍戰士來說,主席的兒子都犧牲到戰場上了,這要是吃了敗仗回去,那真給全國人沒法交代了,所以不如拼了,而戰場墨菲定律,你對死亡越是恐懼,死亡會離你越近,而越是不懼怕死亡的時候,死亡會離你越遠,所以這種思維支配下,結果恐懼的一方變成了「聯合國軍」,最後反倒會讓戰損比降低。如果抗戰爆發的時候,蔣經國戰死北平的話,我想也會有類似的效果,但這是老蔣做不到的。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抗日戰爭爆發後開始的第一場淞滬會戰,盧溝橋事變那個就不說了沒什麼太大參照性。淞滬抗戰的時候國軍幾乎在當時精銳盡出,他們首先面對的敵人是日本海軍陸戰隊,從戰術層面看國軍無疑是非常糟糕的。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沒有與現代化國家正規軍作戰的經驗,比如重機槍可是團級單位的重要火力支撐點,他們擺放在那種寬大的路口,覺得這樣火力控制面積大。這種方法對付國內的軍閥,游擊隊比較有效果,畢竟缺少炮兵。可是遇到鬼子,人家一門戰防炮兩下給你敲了。於是就出現了重機槍單位損失的比步兵還快。並且進攻日本海軍陸戰隊,少不了巷戰。可是國軍毫無巷戰經驗,隨意翻牆被挨個點名。被人家給前後夾擊堵在巷子里整連整排的犧牲也沒少發生過。這還是在兵力絕對優勢的基礎上。後來日軍增援部隊登陸,在羅店地區拚命拉鋸打的非常英勇。但是具當時參戰的老兵回憶,那地方的陣地做的真不行,有的就是一個坑讓你站在裡面,缺少鋼筋水泥,陣地被人家炮擊轟炸傷亡非常大。頂到最後阻擊的過程中傷亡近20萬人,這裡面還包括丟失陣地多次組織反擊付出的傷亡,桂軍6個師,3天傷亡3萬。這是什麼樣的損失效率?一個勁的蠻沖,造成的傷亡。最後撤退大混亂,部隊潰散最後傷亡被俘達30萬,日軍5萬。南京8萬守軍也基本上全軍覆沒,其中一半是投降後被屠殺的。這就已經40萬人了。因為兵敗如山倒,慌不擇路。南京這麼大的城市3天就能丟了,那說明守軍根本就抵抗不利,毫無組織可言。戰術呆板,拼消耗正是日軍最喜歡的打法。但是按照國軍這樣的組織程度,士兵素質根本沒辦法和日軍打運動戰。因為部隊派系混雜,難以統一徹底的執行。於是到了徐州會戰的時候,李宗仁把大部分的心思用在協調各個部隊的關係上,作戰指揮反而交給參謀長比較多。於是有了池峰城的拚死保護,王銘章犧牲於藤校,張龐死守臨棗莊個臨沂。因此這些地方派打的都很堅決,才有了後來的台兒庄大捷。但是即便是這樣傷亡也5萬人,日軍1.6萬。但是後面的中條山,豫湘桂的大潰退都是組織能力的弱勢,一潰千里的表現,所以這才是所謂的高戰損比的來源。

反過來看看抗美援朝,從一開始就是主動出擊的運動包抄,這種打法的戰損比除了長津湖的特殊情況,一般都不會差距太大,比較志願軍的組織能力比國軍強太多,部隊都能運動到位。美軍吃了幾次小虧,反而打的非常保守謹慎。而且志願軍對於很多戰術細節把握的很嚴謹,一旦發現錯誤立刻總結改正。後期陣地戰,用坑道極大的抵消了美軍的火力殺傷效率。也極少的有那種被包圍,全軍陷入絕境的狀況。鐵原阻擊戰算是最大的一次危機,63軍在那樣的筋疲力盡,陣地也不是很堅固的情況下硬生生的擋住了美軍兩個星期,傷亡了一萬多人給部隊撤退爭取了時間。所以哪怕是這種準備不充分的阻擊戰,美軍都打的這麼艱難。朝鮮地形那麼狹小,美軍想要正面突破志願軍精心準備的坑道防禦陣線太難了。所以知道對方都不好惹之後也就不是那麼拚命打了,所以後面打打停停,傷亡自然也少了。


戰場上最先被摧垮的不是肉體或者裝備,而是精神和士氣,所以組織性和紀律性才是軍隊的基礎,脫離組織方式和紀律水平談戰鬥力是個很沒意思的事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