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刀劍神域這個標題,是個歷史遺留問題,整個故事叫做桐人歷險記更為恰當。

而之所以後面劇情似乎沒有SAO篇爽快,原因在於寫作目的上的區別。

刀劍神域的第一冊是用來參加輕小說比賽的,所以趣味性是第一的,人物劇情全部是為了趣味性服務,而當時的第一冊也並不是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14集故事,實際上,要更為精簡。

參考百度提問:

刀劍神域,小說每一卷都講什麼_百度知道?

zhidao.baidu.com圖標

而在小說第一卷未能參賽,後續劇情主要是作者川原出於個人興趣免費在網上發表後,不可避免的,川原會在這部小說中夾帶自己的興趣和想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部長篇小說,往往需要主旨

而刀劍從第二本小說直到愛麗絲篇,主旨本質上是十分嚴肅的:「什麼纔是人」,而這個主題往往是大學哲學課上討論的話題,而且一般都是當閑聊話題出現的,並不會深入討論。

而且與此同時,由於作者個人思維深度的原因,導致,什麼都提一嘴,什麼都不深刻,最後就會兩邊不討好,一般觀眾嫌無聊,研究者覺得太膚淺。

下面是個人整理的主線故事線,當爽番看的不用看了,真的真很無聊,喜歡研究的歡迎討論。

首先,我們的所有討論都基於茅場晶彥這一bug人物,不能代入現實生活。

如果看原作小說,往往會有點混亂,畢竟川原往往先寫基本主線故事(主旨不一定全在主線裡面),再寫一些故事之間的支線劇情,不過好在,我們的頭號刀劍粉,刀劍前兩部的監督伊藤智彥,實際上在改編成動畫的時候把主線連貫了[1]起來,下面我們按動畫順序捋一捋。

第四集 黑色騎士,這篇是西莉卡的個人劇情,但關鍵角色卻是西莉卡的那隻名為畢娜的apc寵物龍。

這隻龍是整個主線的開端

第五集 圈內事件,注意開頭的作戰會議,亞絲娜提議利用npc吸引怪物仇恨,桐老爺反對,這個時候,亞絲娜提出了關鍵臺詞,那些只不過是物品,過段時間就會重新刷新出來。

不是石頭樹木,但也不是人

NPC當然不是活的,但是。。。。。。。。。。。

第六集,幻影復仇者,整個事件劇情上很簡單,分贓不均害死隊友,結果被剩下的人復仇的故事,關鍵是下圖的人

幽靈還是系統錯誤?

在劇情上,這位已經毫無疑問的死亡,但是在事件的最後,她仍然出現在了桐人和亞絲娜眼前,這實際上為後續愛麗絲篇中的心意系統埋下了伏筆

第12集 結衣的心,作為桐人和亞絲娜的「女兒」,她已經幾乎接近人類外在情感表現,但此時,我們仍然會把她當成人工智慧來接受。

外在人類表現

第25話 世界的種子

遊戲中被刺右眼,現實的須鄉

痛覺保留這個設定,實際上已經模糊了虛擬和現實的邊界。

第二季 圖片懶得補了,文字了。

最開始的GGO篇,關鍵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詩乃這個角色在遊戲內和遊戲外完全不同的性格表現。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

中間突兀的聖劍篇,關鍵也不是聖劍,而是那三個女神,其中對克萊因拋媚眼那個,實際上已經完全脫離了我們印象中的npc形象了。

然後是很多人非常喜歡的聖母聖詠篇,這篇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實際上就是其故事趣味性和川原想表達主旨的高度統一。

因為,川原發現,無論從之前的角度怎麼繼續寫下去,他都無法越過人工智慧沒有肉體的這一天塹,所以他換了個角度,不是人工智慧往人走,而是人往人工智慧退。

我們不討論上面的一些角色算不算人類,我們討論一些特殊的人算不算人類。

優紀,就是這一主旨下的產物。

優紀作為人類實際上已經無法生存下去了,而虛擬的世界卻讓她「真正」生活了三年,當然,如果這時候粗暴的學茅場晶彥複製優紀的大腦,那就又走了老路,所以川原借優紀之口,提出了一個觀點,即便是活在虛構的世界裡面,這樣的活著也是有意義的。虛擬世界的死亡和現實世界的死亡,在優紀身上獲得了統一。

而來到第三季,川原開始直接拋出他的論點,基於光立方這一可以模擬人類思維邏輯(靈魂)的bug,他認為,人的特殊性不在於肉體,而在於其思想性,當然他將其描述成「靈魂」,即便是沒有肉體,人的思想性或者是靈魂仍然確定的人的存在,當然他接著又承認,思想性的關鍵是在於其是否「自由」,自由的思想才能稱之為人。

參考

  1.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刀劍神域/4026818#viewPageContent(各話製作表)


我覺得你口中的第一季應該是說前十四集,這裡就以這個假設為前提說下去了,如果不是請在評論區告訴我謝謝

SAO的前十四集對應了小說第一卷、第二卷、第八卷的一部分和進擊篇第一卷的一部分,這一部分的看點有大致如下幾個:

1.人性在沒有被束縛的世界可以得到更加淋漓的展現,遊戲世界裡,人們過得比現實世界還要真實;

2.即便被囚禁在這個世界,依舊有很多人會努力活得精彩,總會有人在看似殘酷的世界努力地活下去;

3.怎樣定義一個「人」?(當然,川原將其定義為一個「可以自由思考的個體」而不必侷限於是否有肉體,且一以貫之);

4.異世界一般的美麗景象,每一層都不同的各種景緻;

5.遊戲與生活的融合,真正地將遊戲變成了生活;

6.在這個世界死掉了,也就從現實世界退場了;

7.體驗虐菜、撩妹、與管理員幹架,最終走上人生巔峯的快感;

8.亞總(包括其他女角色或男角色)好美(好帥),awsl;

9.他們好甜啊,我好酸啊,他們總算在一起啦!

不知道吸引你看它,讓你覺得第一季好看的是哪些原因呢?

如果是最後的三種建議不要看下去了,這一部分畢竟源自短篇應徵小說,不得已帶上了迎合市場的標籤,其實是後期川原想要極力擺脫的部分。

第七個原因的話,建議你看一些製作精良的異世界穿越爽番,譬如去年的《轉生變成史萊姆》,雖然這個類型的番質量參差不齊,但奈何市場很大,作品有很多,所以不愁找不到好看的。

第八個原因的話,日漫市場自古以來就不缺美少女,與其看刀劍還不如去看輕音,京阿尼對於美少女的描繪可謂是神乎其神的,任何一部出自京阿尼的美少女動漫都是不二之選。(這裡為京阿尼能夠涅槃重生祈福)

第九個原因的話,最近的高木同學和輝夜大小姐不是更香嘛?川原一個老大叔懂個*的愛情,你指望他給你蹦出點什麼狗糧?

如果是中間的三個,建議聽聽小說黨的建議。

第四個原因,可以去看看進擊篇的漫畫,或者是原作小說,因為這裡詳細描繪了每一層的景緻,比第一季的前十四集詳細不少。

第五個和第六個原因,建議去翻一番每一集下面小說黨對於故事情節的補充,這會讓你的追番體驗變好不少。

如果是前三個原因,那隻能很抱歉地告訴你,動畫化的過程中對於原作小說的刪改太多,而且最影響的部分就是這三點,建議去補原作小說。(什麼?不想看文字?放心吧,如果是真的喜歡這方面內容是不可能抗拒文字的誘惑的,會覺得看書甚至比看番還有意思)


這個我覺得應該把第二季和第三季拆開來講,

第一季與第二季相比,區別是什麼,是故事的連續性以及新鮮感和代入感

第一季是一張白紙,起點即是巔峯,它刻畫的SAO真就可以當做另一個現實世界,代入感十足,你能從中體驗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日常打怪,回家路上看看風景,週末釣釣魚,甚至還有可能釣出湖神,充滿了樂趣。重要的是,你在這裡收穫了最重要的愛情。SAO滿足了大部分人的心理需求。

而第一季的後半段ELF篇延續了SAO的劇情,找回老婆這事你幹不幹,你肯定得幹啊。所以從這方面來說,第一季雖然可以完結在SAO,但仍算作一個整體,ELF篇不至於拉胯。

第二季就不同了,假設我們去掉第一季,直接鋪出桐人和亞絲娜過去的設定,開啟第二季的故事。你還會有第一季那種強烈的代入感麼。大概率不會了,GGO世界遊戲性與附加感太強,而且少了關鍵的真愛與奇幻元素,就像是VR版帶妹喫雞……從而比起來第一季效果大打折扣。

而連續性上,絕劍篇與GGO篇雖不能說可有可無,但終歸更像是打完了SAO篇之後的番外主線,與SAO的聯繫只有幾個恰好住在一起的朋友和那幾個「微笑棺木」的工具人反派。

不過有一說一,絕劍篇是豐富亞絲娜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篇章,我覺得亞絲娜真正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活起來是在這章,這之前一直她一直都只能算是一個必須要有的、套上了完美人妻模板的「男主標配真愛」。

第三季川原礫顯然是想打破那種寫新篇如同插卡遊戲機出新卡一樣的寫法。他直接把原有的大部分角色(甚至亞絲娜也不例外)全都安排掉,甚至前半部分桐人原有的記憶都去掉,這樣就能找回我前面說的新鮮感。加入新的如同SAO篇一樣的完整世界觀,增強代入感。加入「搖光」設定,人有血有肉還會死,增強真實感。可謂下足了功夫。結果也確實還可以,前幾年我在看UW篇小說的時候,竟然找回了一點曾經看刀劍一的感覺。但是過於龐大的世界觀讓故事過於冗雜,這個之後結合監督再說一下。

但是,第三季導演從伊藤智彥(他好像是因為要做幾部新的劇場版動畫,其中一部是《hello world》)換成了小野學。這下整個風格就跟前兩季完全不一樣了,節奏過快導致氣氛渲染不到位,人物感情戲與日常、打鬥也沒有很好的結合,必需的感情線反而給人一種「強行加戲」的感覺。這些地方對比一二季無違和的感情戲很明顯就感覺得出來。第三季刪去了農場生活的一段(去掉了兩個無關的妹子),刪去了比武大會一段,前期小蜘蛛的鋪墊也切掉了。這裡有川原礫世界觀塑造冗雜無關主線的鍋,但是小說畢竟一卷就要有一段高潮,可以理解,當初看原作時也沒感到西尾式小說打斷主線的違和感。刪去了這麼多,結果最後還是有一種「小說看到哪裡就做哪裡」的直接。伊藤智彥曾表示,

「原本在動畫化的時候我就已經在網上讀完原作了,在製作《刀劍神域》的都1期之前,我就知道『Alicization篇』的內容了。但是,我覺得把這個影像化的話會挺難的吧。」

「若是交給有實績的小野的話我就安心了」

其實小野學做打戲是比較多的,反而例如《學戰都市Asterisk》、《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另外《天才麻將少女》中的分鏡也很好的渲染了麻將激戰時的氛圍。到了刀劍這裡……可能真的如同伊藤智彥說的,「把這個影像化的話會挺難的吧」。

另外所謂出道即巔峯,大部分輕小說要投稿都要求有較高的可看性和完成度。《刀劍》一開始就是一個參賽作品。川原礫2001年的時候用以投稿2002年的電擊遊戲小說大獎的作品就是《刀劍神域》,但因為超出了頁數規定(電擊文庫的頁數規定105頁,《刀劍神域》為160頁),被退回之後才開始網路連載。

電擊小說大獎

類似這季度的《本大爺》,第一卷各種神反轉,出名容易,但是一旦要寫下去出書,要考慮的事情就麻煩得多。


劇情到under world篇章是非常厲害的,然而第三季我沒看動漫,追的是小說,整個世界設定非常宏大,但川原老賊最後收尾收的不太好,心意技的加入導致最後戰鬥力崩的厲害,沒眼看。


刀劍第一季是真引人入勝,

而看後幾季的時候其實主要還是懷著「想看看這些人後來怎麼樣了」的思想,以及「想看看中之人們最近都幹了些啥」的思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